-
题名牛粪对双孢菇菌渣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 1
-
-
作者
臧忠婧
梁嘉迅
刘俊彩
王萌萌
赵立琴
杨凤军
-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169-175,共7页
-
基金
校内“三纵科研支持计划”项目“双孢菌菌渣堆肥有效条件的初步探索”(2042090022)。
-
文摘
以纯双孢菇菌渣为对照,双孢菇菌渣与牛粪混合为处理,进行堆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2个处理中堆肥不同时期细菌的种类及相对丰度的变化,为腐熟过程中能量消耗规律的探索及2种农业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牛粪与双孢菇菌渣混合堆肥,会改变细菌的群落结构,堆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细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在腐熟期,对照组中突显的菌种为特吕氏菌,而处理组中芽单胞菌门、粘球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另外,共现网络的结果显示2种物质混合堆肥加强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有机质的快速分解。细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牛粪与双孢菇菌渣混合堆肥更有利于氨基酸的利用。
-
关键词
双孢菇菌渣
牛粪
细菌多样性
功能预测
-
Keywords
Agaricus bisporus residue
Cow manure
Bacterial diversity
Function prediction
-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炭基双孢菇菌渣基质制备及其对水稻育秧效果研究
- 2
-
-
作者
宋梦林
张勤娟
王玲
陈松岭
汪建飞
邢素芝
-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与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22YFD2301402)
天长市智能装备及仪表研究院专项发展资金项目(tzy202315)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24AH050291)。
-
文摘
探明双孢菇菌渣配制水稻育秧基质的合理配比,为菌菇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双孢菇菌渣、生物炭、蛭石、珍珠岩等为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水稻育苗基质,进而探究不同原料配比对基质的理化性质、水稻秧苗素质及其微生物群落数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含量增加,配制基质的退水速率呈递增趋势,T2处理(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2.5∶8∶1∶1)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比和气水比分别比CK处理(含草炭市售基质)提高14.25%、5.34%和6.45%;随着原料配比中生物炭含量增加,基质中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现增加趋势,T2处理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了1.71%和1.76%,有效磷则呈现递减趋势;对于秧苗素质而言,T2处理茎粗、株高和根长分别比T6处理(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0.5∶8∶1∶1)提高了13.65%、13.53%和10.74%,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2处理的根系活力和根系盘结力分别比T6处理提高了36.30%和96.89%;除此之外,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基质中细菌、真菌含量呈现递减趋势,放线菌含量呈现递增趋势,与CK处理相比,T2处理放线菌含量提升了7.12%,细菌和真菌含量则分别降低9.69%和9.46%;综合来看,当生物炭∶双孢菇菌渣∶蛭石∶珍珠岩的体积比为2.5∶8∶1∶1时配制的水稻育秧基质效果最佳。
-
关键词
基质
水稻
生物炭
双孢菇菌渣
-
Keywords
substrate
rice
biochar
bisporus residu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以双孢菇菌渣为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楠
孙彬
于洪久
郭炜
刘杰
-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30-32,共3页
-
基金
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寒地秸秆-食用菌-基质技术模式研究"(2016NW009)
哈尔滨市科技局青年后备人才项目(2017RAQYJ088)
-
文摘
[目的]研究双孢菇菌渣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上一年双孢菇菌渣与营养土、草炭不同配比,筛选出合理的配方。[结果]用双孢菇菌渣作为育苗基质,更有利于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它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根长,增加鲜重和干重。[结论]50%菌渣+20%草炭+30%营养土处理适合作为水稻育苗基质,可以代替传统的土育苗。
-
关键词
水稻育苗
双孢菇菌渣
育苗基质
-
Keywords
Rice seedlings
Agaricus bisporus residues
Seedling substrat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菌渣和菌剂混用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研究初报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牧海
曹修才
刘新华
闫怀勤
吕军
-
机构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莘县食用菌办公室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
基金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资助项目(SDAIT-11)
-
文摘
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和菌剂单用或混用防治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有较好效果。菌渣单用防病效果为32.9%-34.7%,增产为2.1%-8.7%;菌渣和菌剂混用防病效果为59.1%~63.6%,增产为2.6%~3.5%。试验剂量下对土壤理化性状无不良影响。双孢蘑菇菌渣和菌剂混用技术是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双孢菇菌渣
菌剂
根结线虫
防治效果
-
Keywords
Agaricus bisporus residue
Agent
Root-knot nematode
Control effect
-
分类号
S436.421.1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食用菌菌渣对黄褐土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徐爽
阚雨晨
-
机构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JK0493)。
-
文摘
为探明不同碳氮比的食用菌菌渣对黄褐土团聚体组成和性状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分析了添加灰树花菌渣和双孢菇菌渣前后黄褐土水稳性团聚体的组成变化及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添加菌渣主要增加了1~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培养后1~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在≥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中占比增加了35.74%~52.88%;两种菌渣均能显著增大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均重直径,培养期内,灰树花菌渣15%和30%添加量处理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均重直径始终显著大于1%和5%的处理,双孢菇菌渣培养30 d和60 d的处理中,团聚体性状指标随添加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培养90 d后,添加15%和30%的处理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均重直径显著高于低添加量处理;灰树花菌渣处理的团聚体性状各项指标与3~5 mm的大团聚体含量显著相关,双孢菇菌渣处理的团聚体性状指标与2~3、3~5 mm的较大团聚体和0.25~0.5、0.5~1 mm的较小团聚体含量都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食用菌菌渣培育黄褐土能够改善土壤团聚体状态,菌渣的碳氮比是影响改善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的碳氮比仅对大团聚体的形成有短效的作用效果,适宜的碳氮比是菌渣发挥土壤结构改良作用的重要条件。
-
关键词
黄褐土
灰树花菌渣
双孢菇菌渣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均重直径
碳氮比
-
Keywords
Yellow cinnamon soil
Grifola frondosa residues
Agaricus bisporus residues
Mean weight diameter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Carbon nitrogen ratio
-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