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旭婷 于宏伟 +1 位作者 贾丽华 郭祥峰 《印染助剂》 CAS 2006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含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DLEA)作助剂对亚麻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活性黄M-3RE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均达85%以上.对比试验证明:DLEA处理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优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上染百分率、固... 以含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DLEA)作助剂对亚麻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活性黄M-3RE的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均达85%以上.对比试验证明:DLEA处理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优于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上染百分率、固色率均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双子表面活性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广颖 张龙力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 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耐温性和耐盐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亲水基所带电荷的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种。介绍了国内外用于驱油领域的四种类型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这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理化性质,包括表面性质、界面性质、润湿性能以及耐温耐盐性等,最后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双子表面活性 合成方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光 叶仲斌 +1 位作者 韩明 张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44-246,250,共4页
将叔胺和卤代烷烃通过"一步法"合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降低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方面的能力及规律,以及动态界面张力特征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 将叔胺和卤代烷烃通过"一步法"合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降低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方面的能力及规律,以及动态界面张力特征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不同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特征不同,在提高采收率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探讨了形成这种规律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动态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涤纶碱减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麟国 张红娟 +1 位作者 裴刘军 王际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为了降低传统涤纶碱减量中碱剂的用量,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627)、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827)三只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涤纶织物碱减量促进剂,研究了氢氧化钠和促进剂用量、促进... 为了降低传统涤纶碱减量中碱剂的用量,采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627)、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827)三只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涤纶织物碱减量促进剂,研究了氢氧化钠和促进剂用量、促进剂分子结构以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涤纶织物碱减量的影响,并测试了涤纶织物的减量率,分析比较了碱减量后织物的服用性能与染色性能。结果表明,促进剂疏水链越长,对碱减量促进作用越显著,即促进效果大小为:1827>1627>1227。碱减量过程中,促进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涤纶织物减量后的亲水性、白度、强度等,且处理后涤纶织物染色K/S值明显高于传统液碱处理的涤纶织物,说明在达到相同碱减量效果的条件下,促进剂1827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碱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 疏水碳链长度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珍 秦文龙 +2 位作者 杨江 杨冠科 肖曾利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7,96,共4页
以二乙醇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C22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GY_VES)的流变特性及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低浓度下就可以形成较稳定的蠕虫状胶束结构... 以二乙醇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C22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该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GY_VES)的流变特性及破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低浓度下就可以形成较稳定的蠕虫状胶束结构,且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剪切稳定性,该压裂液在110℃下剪切120min依然保持较高的黏度,含1%NH4Cl的GY_VES压裂液在120℃的黏度可维持在30 mPa·s;在低于100℃,0.1rad/s角频率下测量其动态流变性能,测得的弹性模量大于损耗模量,表明其具有高弹性特性,并且表现出良好的支撑悬浮性能;极性大的溶剂比极性小的溶剂对流体黏度的影响小;同时该压裂液在遇到混合烃或地层水稀释时,能迅速破胶。现场实验结果表明,GY_VES压裂液比瓜胶压裂液施工后的日均产量提高近一倍,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黏弹性表面活性 双子表面活性 流变性 破胶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清洁压裂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明书 唐善法 +2 位作者 方飞飞 梁策 黄嵘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51-653,共3页
采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复配,并引入有机阴离子,得到新型清洁压裂液VES-GCA。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GA-12与有机阴离子添加剂X对压裂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得到压裂液最优配方为0.10 g/L GC-18+0.10 g/L... 采用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复配,并引入有机阴离子,得到新型清洁压裂液VES-GCA。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GA-12与有机阴离子添加剂X对压裂液体系黏度的影响,得到压裂液最优配方为0.10 g/L GC-18+0.10 g/L GA-12+0.03 g/L X。研究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在70℃,170 s-1条件下,表观黏度在30 mPa.s以上,能够满足清洁压裂液的携砂要求;抗剪切能力良好,破胶能力强,破胶后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小,且具有添加量低的优点,在中低温、低渗储层的压裂改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双子表面活性 黏弹性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酰胺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晨 谢宁 +1 位作者 秋列维 王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芥酸PKO)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弱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联接基团含羟基、疏水链中含酰胺基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AH).利用红外(FIIR)、核磁(~1H NMR)和元素分析法(EA)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芥酸PKO)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弱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联接基团含羟基、疏水链中含酰胺基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AH).利用红外(FIIR)、核磁(~1H NMR)和元素分析法(EA)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紫外吸收光谱(UV)测定了产物的物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产物的表面张力为24.8mN·m^(-1),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10^(-5) mol·L^(-1),且UV-Vis测试结果表明Gemini-AH溶液具有显著的增色效应.测试Gemini-AH水凝胶的黏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cmc) 增色效应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研究连接基团对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小明 张文倩 +1 位作者 宋磊 赵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利用荧光探针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了新型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胶团微极性和胶团聚集数(Nagg),探讨了连接基团对此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接基团增长时,cmc和... 利用荧光探针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了新型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cmc)、最低表面张力(γcmc)、胶团微极性和胶团聚集数(Nagg),探讨了连接基团对此类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连接基团增长时,cmc和胶团微极性增加,γcmc增大,Nagg减少,表面活性降低,在溶液中自发形成胶团的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双子 聚集 连接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汤小燕 蒲万芬 杨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8期12-15,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从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吸附体系的液固比及pH值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MB)在净砂上的静态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NNMB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浓度及离子强度增加而增...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从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吸附体系的液固比及pH值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MB)在净砂上的静态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NNMB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浓度及离子强度增加而增大,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主要是靠静电作用。探究了在碱性环境中有效抑制NNMB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吸附 驱油 双子表面活性 静态吸附 阳离子 行为研究 电解质浓度 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研究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明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小明 宋磊 赵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5-181,共7页
利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明胶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明胶对临界胶团浓度(cmc)、胶团聚集数(Nagg)和胶团微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增长时,cmc减少,Nagg增加,... 利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明胶的相互作用,考察了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明胶对临界胶团浓度(cmc)、胶团聚集数(Nagg)和胶团微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增长时,cmc减少,Nagg增加,胶团的微极性降低;加入明胶后,双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Nagg减少,cmc和胶团微极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明胶 阳离子表面活性 双子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翔宇 孙玉海 +4 位作者 渠慧敏 毛振强 徐永辉 齐迪 王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 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中低注入能力、低采液速度、低采出程度的难题,提出了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对驱油用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评价了不同分子结构时的界面性能,优选出界面性能最好的样品G-3,进行了不同浓度时的乳化性能和驱油性能评价,并结合微观刻蚀玻璃模型阐明了驱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0.0039 mN/m,此时能与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状液液滴粒径为12μm;对于渗透率为6.966 mD的岩心,水驱后注入0.5 PV质量分数为0.2%的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剂G-3溶液,再次水驱采收率提高值达9.6%,降压率达17.4%;微观驱油机理为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残余油乳化聚并。该驱油技术在胜利油田低渗透区块进行了矿场试验,实施后区块水井的注入能力提高了2倍,油井的日增油量为5.7 t/d,含水率下降了11.0%,截至2023年6月区块累积增油量为1791 t,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设计 活性 强乳化 低渗透 新型胺醚类双子表面活性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3 位作者 李顺琴 李婷 尤龙飞 安秋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4-78,共5页
以烯丙基环氧基聚醚、α,ω-含氢硅油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季铵化两步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CSGS).CSGS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确认,并对CSGS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 以烯丙基环氧基聚醚、α,ω-含氢硅油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等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季铵化两步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CSGS).CSGS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IR)进行了确认,并对CSGS的临界表面张力(γcmc)、临界胶束浓度(cmc)、耐酸碱盐稳定性以及其对整理织物的应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SGS水溶液的γcmc为25.5mN·m-1,cmc为1.6g·L-1,CSGS溶液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盐等化学稳定性.和空白布样相比,经CSGS水乳液整理后的织物的弯曲刚度由453mN降为219mN,织物的柔软性显著提高,但白度值由78.62变为73.88,白度有所下降,而吸水性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稳定性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明书 唐善法 +2 位作者 方飞飞 黄嵘 田磊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2年第11期25-28,共4页
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的黏度与浓度的关系,考察了有机阴离子添加剂水杨酸钠和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GC-18溶液黏温性的影响。GC-18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水杨酸钠浓度增加,GC-18溶液的黏度先增加后降低。阴离子双... 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的黏度与浓度的关系,考察了有机阴离子添加剂水杨酸钠和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GC-18溶液黏温性的影响。GC-18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水杨酸钠浓度增加,GC-18溶液的黏度先增加后降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明显改善GC-18溶液的黏温性,且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越高、烷基链越长,对GC-18溶液的黏温性影响越大。水杨酸钠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有协同增黏作用,低温下协同增黏效果明显。温度升高导致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聚集体结构改变的问题,不能通过提高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黏温性水杨酸钠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双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2 位作者 朱雨 李顺琴 李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3-87,93,共6页
以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醚(APEE)、端含氢硅油(PHMS)和三乙胺(TEA)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反应和季铵化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双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QAGS).用正交试验对季铵化开环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红外光谱对QAGS和EPEPS的... 以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醚(APEE)、端含氢硅油(PHMS)和三乙胺(TEA)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反应和季铵化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双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QAGS).用正交试验对季铵化开环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红外光谱对QAGS和EPEP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QAGS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发泡性、乳化性、耐硬水稳定性及被整理织物的应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QAGS季铵化开环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EPEPS)∶n(TEA)=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QAGS的临界胶团浓度(cmc)为1.0g·L^(-1),表面张力(γcmc)为25.7 mN·m^(-1),质量分数为0.1%的水乳液发泡力为2.16,5min的稳泡性为0.886.与非/弱极性溶剂相比较,QAGS对极性溶剂(如异戊醇)乳化性要好得多.其在硬水中稳定性达5级.与空白布样相比,经QAGS水乳液整理过的织物的柔软性显著增加,但白度降低,而吸水性几乎不变.随QAGS用量的增大,被整理的织物的柔软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然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有机硅表面活性 季铵盐 界面性能 泡沫性能 稳定性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A3碳钢缓蚀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 郭芳 +1 位作者 许俊强 李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静态失重法和观察法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复合体系在1M HCl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离子协同效应,在较低浓度下即具有很... 采用电化学方法、静态失重法和观察法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复合体系在1M HCl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很好的离子协同效应,在较低浓度下即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属于阴极/阳极混合型抑制剂,当二者复合摩尔比为1:0.8时,协同效应最佳,缓蚀率达到99.9%。通过实验所得数据对其缓蚀机理进行推导,结果表明其缓蚀机理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缓蚀 协同效应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相转移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领 潘忠稳 +2 位作者 李凯波 刘玉莹 徐冬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5-1019,共5页
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醇胺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得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Ⅰ),产率92%(以碳酸二甲酯计);再与1-溴代十六烷反应得到一种含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Ⅱ),产率68.5%[以(Ⅰ)计],用IR... 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醇胺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制得二(N,N-二甲基胺基乙基)碳酸酯(Ⅰ),产率92%(以碳酸二甲酯计);再与1-溴代十六烷反应得到一种含碳酸酯基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Ⅱ),产率68.5%[以(Ⅰ)计],用IR、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采用(Ⅱ)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对无水乙酸钠与对甲基氯苄亲核取代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常数k与(Ⅱ)的浓度Cb符合线性方程K=9.8194×Cb+0.062;当Cb=0.0038mol/L时,反应活化能比空白降低了19KJ/mol,(Ⅱ)对该反应具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酯基 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胶束生成 被引量:60
17
作者 游毅 郑欧 +3 位作者 邱羽 郑叶鸿 赵剑曦 韩国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8,共5页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alkanediyl-α ,ω- bis(dimethyl dodecylammonium bromid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 firstly dodecyl bromide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dodecanol with bromic acid i...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alkanediyl-α ,ω- bis(dimethyl dodecylammonium bromid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following method: firstly dodecyl bromide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dodecanol with bromic acid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sulfuric acid. Dodecylbromide was then reacted with N,N- tetramethyl ethane diamine(or N,N- tetramethyl hexana diamine) to prepare the title- compounds. Micellization of these Gemini surfactant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 of the Gemini surfactants has a much lower valu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 monomer" . For a series of the Geminis with the same length(s) in the spacer chain, the cmc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carbon number (m) in the alkyl chain. The aggregation number(N) of the micelle also drastically decreased with m. For the same value of m, the cmc varied slightly with 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onic- groups of the " monomer" has been naturally changed duo to a link between the two ionic- groups of the " monomer" through a spacer. However, N was strongly decreased with s,which may be a reason of steric inhibition coming from the ionic- groups due to a link of spacer.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micellization of the Gemini surfactants was slightly enhan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 联接基因 胶束形成 聚集数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超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应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韩霞 程新皓 +1 位作者 王江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三者组分配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胜利油田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较大比例范围和较低浓度区域的油水超低界面张力,部分体系甚至达到了10-4mN·m-1.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相关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经过石英砂48h吸附后,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超低界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复配体系 超低界面张力 三次采油 石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油水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小冬 唐善法 +3 位作者 葛林文 熊玉娟 邹玮 欧阳向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69,115,共3页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 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是评价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A8-4-8溶液与油相间的界面张力,考察了油相类别、温度、pH值、盐类和矿化度对其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GA8-4-8溶液在不同油相的油水界面表现出不同的界面活性,质量浓度为100mg/L的GA8-4-8溶液与煤油间的油水界面张力达1.4×10-3mN/m;升高GA8-4-8溶液的温度(30~70℃),有利于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GA8-4-8溶液在pH值为7时,界面张力最低;GA8-4-8溶液中加入单一无机盐NaCl及高矿化度地层水(质量浓度为50~250g/L)均能有效提高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单一CaCl2对其影响较小。GA8-4-8溶液在不同矿化度下均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可满足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油相 高矿化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原油的乳化及增粘行为 被引量:18
20
作者 曹绪龙 赵海娜 +4 位作者 马骋 马宝东 张继超 严兰 黄建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实现了高含水量原油体系的乳化及增粘.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解决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田模拟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确定了相关体系高含水量油包水(W/O)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可... 利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实现了高含水量原油体系的乳化及增粘.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解决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油田模拟水中的溶解度问题.确定了相关体系高含水量油包水(W/O)乳状液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了可以产生高含水量油包水乳状液的油水混合体积比范围,并研究了温度、pH值、油水混合比例和离子强度对乳化及增粘作用的影响.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优良乳化效果和乳状液稳定性的体系,其中部分体系粘度可增大80倍.这对于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乳化 油包水乳状液 增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