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子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姚艳 翟哲 +1 位作者 孔祥军 范维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8,30,共6页
首先,以二丁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N-丁基-N,N-二(3-氯-2-羟丙基)丁烷-1-铵盐;然后,利用其与长链烷基咪唑啉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并通过FTIR和1HNMR验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最后,利用合成的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和秦皇岛AH... 首先,以二丁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N-丁基-N,N-二(3-氯-2-羟丙基)丁烷-1-铵盐;然后,利用其与长链烷基咪唑啉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并通过FTIR和1HNMR验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最后,利用合成的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和秦皇岛AH-70重交道路沥青制备乳化沥青,进行双子咪唑啉季铵盐乳化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在皂液p H=5.0、沥青温度为135℃、皂液温度为55℃、乳化剂加量为1.5%(占乳化沥青总质量的百分数)的条件下制备的乳化沥青达到交通部JTG F40-2004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 双子咪唑啉季铵盐 乳化剂 乳化沥青 乳化性能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缓蚀与清蜡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葛君 樊国栋 柴玲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以1,4–二溴丁烷为联接剂,油酸、二乙烯三胺为亲水亲油基团的初始原料合成了双子咪唑啉季铵盐DTM。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技术,测定了合成的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在不同加量下在8%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 以1,4–二溴丁烷为联接剂,油酸、二乙烯三胺为亲水亲油基团的初始原料合成了双子咪唑啉季铵盐DTM。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技术,测定了合成的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在不同加量下在8%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腐蚀的缓蚀效率,用静态溶蜡法测试了其清蜡速率。结果表明:该双子咪唑啉季铵盐在8%盐酸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较强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90.69%,且具有一定的清蜡作用,单一使用DTM的清蜡速率为0.046 g/min,与KBr、异丙醇按体积比为2∶1∶1复配后清蜡速率可达0.115 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剂 腐蚀 清蜡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制备及缓蚀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阳清正 张太亮 +3 位作者 刘从胜 白毅 程鑫 郑存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36-5444,共9页
为了减缓油气集输过程中管线设备腐蚀的问题,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1,6-二氯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型咪唑啉季铵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对缓蚀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法评价了... 为了减缓油气集输过程中管线设备腐蚀的问题,以油酸、羟乙基乙二胺和1,6-二氯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型咪唑啉季铵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对缓蚀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法评价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能谱仪(EDS)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对该缓蚀剂的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静态失重实验表明,当双子型咪唑啉季铵盐浓度为100mg/L时,在40℃、5%NaCl饱和CO_(2)水溶液中能使N80碳钢的腐蚀速率降至0.0569mm/a,缓蚀率达90.74%;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属于混合抑制型缓蚀剂,电化学腐蚀电流密度从122μA/cm^(2)减小到14.5μA/cm^(2),缓蚀率达88.11%;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该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其金属/溶液的界面性质,从而减缓腐蚀反应的进行,缓蚀率达88.95%且与静态失重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XPS、SEM和EDS测试结果证明,双子型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能在N80碳钢表面形成吸附膜以减缓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咪唑铵盐 腐蚀 电化学 缓蚀剂 缓蚀性能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