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对称连体双塔楼结构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邬喆华 孙炳楠 +2 位作者 楼文娟 唐锦春 周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0-565,共6页
根据一不对称连体双塔楼实际工程建立了考虑楼板面内弹性变形的高精度有限元空间质点系计算模型,进行了采用BlockLanczos求解技术的模态分析和单点加速度响应谱分析.通过对有连体双塔楼结构和相应的无连体双塔楼、单塔楼的自振周期、振... 根据一不对称连体双塔楼实际工程建立了考虑楼板面内弹性变形的高精度有限元空间质点系计算模型,进行了采用BlockLanczos求解技术的模态分析和单点加速度响应谱分析.通过对有连体双塔楼结构和相应的无连体双塔楼、单塔楼的自振周期、振型、模态系数、有效质量等的比较,表明连体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使各阶模态中既有两单塔楼各自的模态成分,也有连体、裙房对整体结构的贡献,在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所选用的振型数可比无连体的双塔楼选用的振型数少;同时连体也增大了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的不均性,使两单塔楼在连体的交界处振动变形的变化率较大,出现大的内力.结构的不对称性会使扭转振型的出现提前,加大了各阶模态中扭转振动的成分,使振型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不对称连体双塔楼结构 动力分析 模态分析 单点加速度响应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地震下双塔楼结构的行波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楼梦麟 张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北京LG大厦为研究对象,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该结构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行波地震反应分析,给出了该结构顶部典型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以及双塔楼框架柱位移、层间位移和内力等,并与在一致输入激励下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 以北京LG大厦为研究对象,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该结构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行波地震反应分析,给出了该结构顶部典型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以及双塔楼框架柱位移、层间位移和内力等,并与在一致输入激励下的地震反应进行比较,继而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的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探讨了这些节点和框架柱的相关物理量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将双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比较,探讨了双向地震作用下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贡献。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改变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塔楼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 一致激励 行波激励 时程分析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双塔楼连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涛 何三喜 孙伶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年第6期41-45,共5页
考虑土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本文运用ANSYS软件对一双塔楼连体结构建立了考虑土体参与共同作用和不考虑土体共同作用的三维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共同作用后,结构周期变长,地震反应更为强烈,偏于不安全,不容忽视。
关键词 塔楼连体结构 地震响应 共同作用 ANSYS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体位置及刚度变化对双塔楼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汪莉 盛宏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8-941,共4页
双塔楼连体结构中的连接体使得原来彼此独立的单体变成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建立一对称双塔楼连体结构的空间模型,然后通过变化连体的位置和刚度,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地震反应的线性时程分析... 双塔楼连体结构中的连接体使得原来彼此独立的单体变成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建立一对称双塔楼连体结构的空间模型,然后通过变化连体的位置和刚度,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地震反应的线性时程分析,研究连体对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顶层位移、基底剪力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连体最优的位置及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楼连体结构 连体位置 连体刚度 线性时程分析 SAP2000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