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全膜双垄垄播氮肥底施与追施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47-49,共3页
在庄浪县旱寒区旱地梯田,采用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研究了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显著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以氮肥60%底施、40%追施处理的综合性状最佳,氮肥40%底施、... 在庄浪县旱寒区旱地梯田,采用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研究了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显著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以氮肥60%底施、40%追施处理的综合性状最佳,氮肥40%底施、60%追施处理次之。马铃薯折合产量以氮肥60%底施、40%追施处理和氮肥40%底施、60%追施处理较高,均为39 208.3 kg/hm2;氮肥80%底施、20%追施处理次之,为3 5587.5kg/hm2;氮肥100%底施处理居第3位,为32 725.0 kg/hm2;氮肥20%底施、80%追施处理的折合产量最低。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建立了产量(y)和底施肥比例(x)回归方程:y=-4.563 5x2+545.77x+22 900,R2=0.855 8,经解析,最佳底施氮肥比例应占总施氮量的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全膜双垄垄播 氮肥 底施 追施 庄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县旱地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半微垄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新强 张立功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61-63,共3页
从选地整地、土壤处理、配方施肥、起垄覆膜、选用良种、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清除残膜等方面总结出了庄浪县旱地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半微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全膜双垄垄播 全膜微 马铃薯 旱地 庄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庄浪)旱作马铃薯全膜覆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立功 马淑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92,共9页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度、垄型、覆膜时... 以建立黄土丘陵区地膜覆盖栽培的最佳模式,高效利用降雨资源为目的,于2011-2013年在庄浪县旱地进行了不同降雨年份地膜覆盖盖度、垄型、覆膜时期、垄高4因素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是全膜覆盖的关键因素,起垄高度在干旱年对产量影响明显。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次序为覆盖度>垄型>覆膜时期>起垄高度。覆盖度显著影响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覆盖优于半覆盖,半覆盖优于露地栽培。全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21.2%,大中薯重提高23.6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19%,半覆盖较露地增产鲜薯16.1%,大中薯重增加10.91%,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6.62%。垄型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明显,“凹”型双垄优于“弓”型单垄,其垄内0~60 cm的土壤储水量比“弓”型垄提高3.46%,其中20~40 cm增加10.58 mm,提高4.48%,增产16.9%,大中薯增加26.4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8.20%。“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3个覆盖时期,以秋覆膜最佳,比播前覆膜产量增加15.31%,水分利用率提高14.56%,顶凌覆膜次之,较播前覆膜增产9.54%,水分利用率提高8.98%。“低垄”、“中垄”、“高垄”3个起垄高度,在不同降雨年份表现不同,降雨偏多的年份高垄栽培利于增产,降雨较少的年份低垄栽培为佳,各年度平均显示,低垄型和中垄型分别比高垄型增产1.72%和1.7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和2.76%。在黄土高原旱作区马铃薯地膜全覆盖栽培以中垄型双垄垄播秋覆全膜栽培为最佳模式,较露地栽培增产49.16%,纯收益增加78.0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6.79%,较全膜垄作侧播增产23.07%,纯收益增加43.9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25%,实现了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垄垄播 型秋季覆膜 地膜全覆盖 黄土丘陵区 旱作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覆盖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研究
4
作者 史卓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4期74-74,83,共2页
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全膜双垄垄播、全膜垄作侧播、单垄单沟秸秆覆盖3种马铃薯覆盖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马铃薯全膜双垄垄播优于全膜垄作侧播,全膜垄作侧播优于秸秆带状覆盖。
关键词 全膜 通用 双垄垄播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