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投资和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源之一。以中部地区为分析样本,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中部六省的地方政府投资有力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与政府投资的投资价值取向和标准有关。针对这一分析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投资 区域经济增长 双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生龙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90,共12页
利用1990-2010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我们首先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用面板数据的双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对TFP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对TFP增长... 利用1990-2010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我们首先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用面板数据的双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人力资本及溢出效应对TFP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对TFP增长率产生了正向影响。接下来我们用两种方法对前述结论进行了可信性检验,一种检验方法是仍然用随机前沿方法估计各省份TFP,然后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另一种检验方法是用索罗余值法对各省TFP进行估计后再分别用系统广义矩和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进行参数估计。检验结果再次表明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对TFP增长率产生了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溢出效应 随机前沿分析 双固定效应模型 系统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效应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欧阳红兵 吴欣珂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2,共7页
绿色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农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个体时点双维度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对农村发展存在正向支持效应,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显著促... 绿色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农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个体时点双维度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总体上对农村发展存在正向支持效应,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显著促进乡村振兴水平的有效提升。提出增强绿色信贷可持续供给能力、提升绿色保险供给质量、丰富农村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完善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金融 农村绿色发展 双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省级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森 王宇慧 +2 位作者 周劲松 刘正清 司兆祥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9,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省级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具有减排红利,可以显著降级电力行业的碳排放;(2)数字经济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 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省级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具有减排红利,可以显著降级电力行业的碳排放;(2)数字经济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的抑制作用强于东部地区;(3)门槛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规律。研究结果对我国省级电力行业实现差异化碳减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电力碳排放 双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对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安勇 侯苗 邹玉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969,共9页
【目的】研究农地流转对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及效应,为尽早实现农业“双碳”目标以及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基于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碳源减控和产业发展二元视角构建种植业低碳发展水平评... 【目的】研究农地流转对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及效应,为尽早实现农业“双碳”目标以及推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经验借鉴。【方法】基于2005—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碳源减控和产业发展二元视角构建种植业低碳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并采用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及工具变量模型探究农地流转对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结果】国内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排名前5位的省份为山东、河南、广东、江苏和福建,排名后5位省份为安徽、青海、吉林、江西和内蒙古;农地流转正向驱动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提升;种植业化学化水平与机械化水平在农地流转影响种植业低碳化发展过程中有中介效应。【结论】通过持续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提升种植业化学物资利用效率和机械化水平、实施差异化配套政策以提升种植业低碳化发展潜力,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低碳化发展水平 中介效应 双固定效应 工具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移民与犯罪:来自中国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生龙 张君忆 高宇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03,177,共11页
利用中国198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跨省移民对犯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跨省移民显著地增加了中国的犯罪率,样本期间内,跨省移民增加对中国犯罪率增加的贡献度达到30.5%。随后基于Becker(1968)和Ehrlich(1973)提出的犯罪经济学理论... 利用中国198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跨省移民对犯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跨省移民显著地增加了中国的犯罪率,样本期间内,跨省移民增加对中国犯罪率增加的贡献度达到30.5%。随后基于Becker(1968)和Ehrlich(1973)提出的犯罪经济学理论,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犯罪的经济学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跨省移民导致犯罪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移民 犯罪率 双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绩竞赛、经济转型与地方政府债务增长 被引量:68
7
作者 吕健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8,共12页
本文以政绩竞赛为切入点,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在对各省历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估算的基础上,采用两区制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对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 本文以政绩竞赛为切入点,以经济转型为背景,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在对各省历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估算的基础上,采用两区制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对债务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债务增长率持续放缓,而西部地区则出现了明显的上升;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在政绩竞赛思维模式下,地方政府对外地经济增长率更为敏感,债务增长也更容易受到邻近地方的影响;城市化、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市场化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外贸易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动力机制 政绩竞赛 经济转型 两区制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升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理论机制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30
8
作者 龙少波 丁点尔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38,共14页
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其次构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干扰,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及理论机制检验... 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其次构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干扰,进一步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及理论机制检验。研究发现,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结构效应大于规模效应;消费升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明显;当期的产业升级会显著地受到上一期产业结构的影响;消费升级主要通过收入弹性机制、要素配置机制及技术创新机制影响产业升级。从需求侧的消费升级拉动供给侧的产业升级,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产业升级 影响机制 双固定效应 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的协调——基于公共支出转型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本凤 赵威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6期39-42,共4页
促进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本文尝试从公共支出的视角,通过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公共支出转型程度对于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协调程度的影响,并利用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 促进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本文尝试从公共支出的视角,通过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公共支出转型程度对于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协调程度的影响,并利用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公共支出转型对于缓解我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促进其与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想要协调城镇化进程,必须加大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性支出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空间城镇化 公共支出转型 双固定效应模型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杰 苏清兰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随着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日益彰显,仅局限于数字经济发展本身的研究,难以说明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鉴于此,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及发展环境三大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 随着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日益彰显,仅局限于数字经济发展本身的研究,难以说明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鉴于此,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及发展环境三大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测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论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高度相关,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其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作用程度差异,具体原因可能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差异;金融化发展水平及政府财政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针对实证结论,从协同共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统筹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主成分分析 双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因素对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
11
作者 张宗益 张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如今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依靠以获取净息差为主要盈利点的传统经营方式已不可取,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被摆在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本文基于2006~2012年共7年的我国内地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运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 如今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依靠以获取净息差为主要盈利点的传统经营方式已不可取,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被摆在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本文基于2006~2012年共7年的我国内地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运用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商业银行资源使用效率、费用投入、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等微观因素对其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业务 微观因素 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 上市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状况与刑事犯罪——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春良 刘正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18,156,共15页
我国转型期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刑事犯罪率的迅速攀升,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探讨刑事犯罪率上升背后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因素。基于一个全新的2000年到2008年间包含22个东部发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城市行... 我国转型期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刑事犯罪率的迅速攀升,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探讨刑事犯罪率上升背后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因素。基于一个全新的2000年到2008年间包含22个东部发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城市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每上升1%,将导致刑事犯罪率平均上升0.167%。进一步的分解计算表明,样本大城市刑事犯罪率偏高,大约平均分别有26%和40%可以由大城市潜在犯罪获利机会集聚,以及犯罪被发现概率较低中得到解释。本研究直接的政策含义是,旨在改善低收入群体尤其外来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公共政策,特别是提升农民工边际产出的职业技能培训类项目,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发达地区大城市的社会治理秩序,让城市更好地发挥要素集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状况 刑事犯罪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新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3,共4页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增长方式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技术、...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增长方式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技术、劳动、资本三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市场化指数、城镇化率、批发零售行业区位熵、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数、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人均铁路里程的对数提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产业 基础性产业 增长方式转变 双固定效应 索洛余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状况与犯罪:理论、仿真与浙江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春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3,155,共12页
劳动力市场状况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经济学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之一。基于浙江28个县1980年到198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影响犯罪供给的机理和效应展开了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双侧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1)工资差距每上... 劳动力市场状况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经济学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之一。基于浙江28个县1980年到198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劳动力市场状况影响犯罪供给的机理和效应展开了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双侧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1)工资差距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一般刑事犯罪率将平均上升0.15%;(2)相比侵财犯罪,暴力犯罪对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弹性更大;(3)刑罚威慑弱化和快速的城市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浙江犯罪率显著攀升的重要原因。以上估计结果对犯罪供给方程估计中存在的不可观测的异质性、遗漏变量及样本选择等典型的内生性问题保持稳健,因而,为国内外犯罪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新证据,对我国转型期犯罪治理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相应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刑事犯罪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