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实验: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和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 被引量:19
1
作者 熊猛 叶一舵 曾鑫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8-384,共7页
目的:基于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检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及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为期半年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首先... 目的:基于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检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及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为期半年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首先对208名流动儿童(实验组108名,对照组100名)实施前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然后,对实验组实施13周的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包括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咨询辅导、家庭间接辅导和教师专门辅导;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实施后测。结果:(1)经过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实验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2)整合性教育干预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流动儿童(即心理疾患组)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3)整合性教育干预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可塑性,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整合性教育干预是可行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整合性模式 双因素模型 教育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军人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淑娟 王灵芝 +6 位作者 赵梦雪 冯正直 李萍妹 廖兴亚 张小玲 李媛媛 熊珂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46-1953,共8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探讨陆军军人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陆军8094名军人为被试,采用家庭复原力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之简体中文版(the sho...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探讨陆军军人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陆军8094名军人为被试,采用家庭复原力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之简体中文版(the short-form version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DASS-21),考察陆军军人家庭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抑郁、焦虑和压力的关系。结果家庭复原力的10个一阶因子、2个二阶因子及家庭复原力总分均分别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2~0.469,P<0.01),与DASS-21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3~-0.126,P<0.01);高中低不同水平家庭复原力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2.153~924.656,P<0.01);高中低不同水平家庭复原力的DASS-21得分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783~335.658,P<0.01);家庭复原力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DASS-21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回归分析显示,自变量家庭信念、家庭力量均对因变量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共能预测积极心理健康的22%的变异量,自变量家庭力量对因变量DASS-21有显著影响,而自变量家庭信念对因变量DASS-21的影响不显著,共能预测消极心理健康的11%的变异量。结论陆军军人家庭复原力和军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家庭复原力是促进军人心理健康提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家庭复原力 心理健康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槐 龚少英 +1 位作者 海曼 张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类型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被试687名,采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抑郁流调中心量表(CES-D),Gross等人编制的情绪调节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双因素模型较拟合良好(x^2/df=7.64,CFI=0.99,NNFI=O.96,NFI=0.98,RMSEA=O.095,),疾患者145人(21.1%)、易感者173(25.2%)、有症状但自我满足者94(13.7%)、健康者275(40.0%),年级与家庭来源在心理健康类型分布上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心理健康者在认知重评F(3,683)=23.68,P<0.001,η^2=0.094与表达抑制F(3,683)=11.69,P<0.001,η^2=0.037上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可以用于护理专业心理健康筛查,不同心理健康类型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差异不同,越倾向于健康者越倾向于使用认知重评,越倾向于疾患者越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护理专业大学生 情绪调节策略 心理健康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模型的老年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艳桃 高晓彤 +1 位作者 陈兆琳 黄时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5,共8页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包含主观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指标。研究旨在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老年人中的适用性,考察老化态度在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爱丁堡幸福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老化态度问...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包含主观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指标。研究旨在验证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老年人中的适用性,考察老化态度在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健康间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爱丁堡幸福量表、一般健康问卷、老化态度问卷和人生意义问卷调查了283名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较单因素模型的拟合度更优。(2)生命意义感通过老化态度的三条路径(对身体变化、心理获得和心理社会丧失的积极态度)促进心理健康,但具体机制不同。增强意义体验、意义追寻通过老化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提高主观幸福感。增强意义体验通过老化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减弱意义追寻通过老化态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减少精神病理学症状。研究结果扩大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适用年龄范围,为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生命意义感 老化态度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模型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志国 李梦笛 于德湖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3,29,共6页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对社会的安全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城市安全治理绩效的概念、理论逻辑,并以源发性因素和促发性因素来构建双因素模型;然后,... 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对社会的安全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城市安全治理绩效的概念、理论逻辑,并以源发性因素和促发性因素来构建双因素模型;然后,以青岛地铁4号线静沙区间隧道施工“5·27”较大涌水突泥灾害事故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因素模型”分析事故发生机理及治理逻辑;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绩效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双因素模型 治理绩效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L-90的因素结构:传统因素模型与双因素模型 被引量:28
6
作者 曾伟楠 全鹏 +2 位作者 辜美惜 李鹤展 万崇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比较SCL-90的单因素模型、二阶因素模型、九因素模型和双因素模型。方法对283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的测验,采用Mplus 7.0的WLSMV参数估计法对以上四种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四种模型的拟合指数CFI分别是:0.906、0.928、0.930... 目的比较SCL-90的单因素模型、二阶因素模型、九因素模型和双因素模型。方法对283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的测验,采用Mplus 7.0的WLSMV参数估计法对以上四种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四种模型的拟合指数CFI分别是:0.906、0.928、0.930、0.940;TLI分别是0.904、0.926、0928、0.937;RMSEA分别是0.045、0.040、0.039、0.037。双因素模型82.8%的公共方差被一般因素解释,9个因素各自解释的方差比例介于0.5%至4.8%之间,一共占17.2%的方差解释比例。结论双因素模型是SCL-90较合适的因素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双因素模型 模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双因素模型研究
7
作者 叶青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the term structure of expected inflation)理论是期限结构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在回顾了国外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套利定价理论和Merton的连续时间研究方法;以Fisher效应等式为基础;通过瞬... 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the term structure of expected inflation)理论是期限结构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在回顾了国外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套利定价理论和Merton的连续时间研究方法;以Fisher效应等式为基础;通过瞬时预期通货膨胀的描述,将瞬时预期通货膨胀随机过程定义为Vasicek过程;对Buttler(2000)构造的预期通货膨胀期限结构CIR模型进行了修正;构造出一个双因素模型,并求出该模型的解析解;该模型克服了原模型中预期通货膨胀不能为负值的限制,使该模型能够适应通货紧缩条件下的经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通货膨胀 期限结构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国债市场利率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绍斌 齐中英 张亚光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引用一种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高斯估计法,通过Gauss语言编程,使用国债市场短期利率数据对双因素连续时间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预测,得出的结果较理想,从而能更好的了解国债市场短期利率行为特点。
关键词 期限结构 回购利率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行动类型对我国退役军人心理健康双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李媛媛 王妍 +4 位作者 廖兴亚 张小玲 熊珂 孙淑娟 冯正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00-1608,共9页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探讨军事行动类型对我国退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应用自编人口学信息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心理素质问卷... 目的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探讨军事行动类型对我国退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应用自编人口学信息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心理素质问卷,对3027名我国退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与单因素模型及其他双因素模型比较,以焦虑症状为消极指标,生活满意度为积极指标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拟合效果更好(χ^(2)/df=8.927,GFI=0.974,AGFI=0.962,RMSEA=0.051,NNFI=0.985,IFI=0.988,CFI=0.988);②以未参加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者为参照,心理素质在战争与生活满意度、战争与焦虑症状的相对中介效应均显著(P<0.05),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与生活满意度、非战争军事行动与焦虑症状的相对中介效应均不显著;③战争通过对心理素质的认知维度、适应性维度、个性维度的完全中介作用,降低退役军人生活满意度,通过对心理素质个性维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增加其焦虑症状。结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适用于我国退役军人群体,心理素质在战争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双因素模型 退役军人 心理素质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温度-pH双因素预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涛 宁喜斌 +1 位作者 安秀华 符姜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
以副溶血性弧菌VpBJ1.1997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建立并验证了温度范围为7~43℃,pH范围为5.5~10.0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所选一级模型的拟合效果优劣依次为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Linear方程,以Logistic... 以副溶血性弧菌VpBJ1.1997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建立并验证了温度范围为7~43℃,pH范围为5.5~10.0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所选一级模型的拟合效果优劣依次为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Linear方程,以Logistic方程为一级模型计算生长参数;二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进行拟合,得到模型相关系数r为0.9739,最低生长温度为11.7769℃,最低生长pH为7.38,经F检验和偏差因子、准确因子验证,模型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因素预测模型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元性理论视阈中技术学习的双因素测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俊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4,共5页
基于双元性理论对组织技术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突破传统学习曲线的单因素局限,从挖掘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两个维度,构建双因素测度模型。综合测度组织技术学习率,反映技术学习的两个子过程对组织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同时为组织双元性技术创... 基于双元性理论对组织技术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突破传统学习曲线的单因素局限,从挖掘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两个维度,构建双因素测度模型。综合测度组织技术学习率,反映技术学习的两个子过程对组织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同时为组织双元性技术创新路径的平衡协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性创新 技术学习 学习曲线 因素测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转换债券双因素定价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力华 谢春讯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企业可转换债券既是企业市场价值的或有权益,又是随机利率的或有权益。以企业的市场价值(股价)和随机利率为基础,建立可转换债券的双因素模型。通过径向基函数对可转换债券进行插值,给出可转换债券双因素定价模型的数值解,得到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因素定价模型 随机利率 市场价值 融资 避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消费价值建构与实证研究——基于双因素情绪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超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94,共8页
时尚消费是目前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消费现象,人们追求时尚的根本动机是满足既能表达自身个性又具有群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时尚是一种精神价值,其价值的核心是群体归属和个性表达为消费者带来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在精神价值。在时尚消费... 时尚消费是目前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消费现象,人们追求时尚的根本动机是满足既能表达自身个性又具有群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时尚是一种精神价值,其价值的核心是群体归属和个性表达为消费者带来的内在精神价值和外在精神价值。在时尚消费中,消费者可以获得形象价值、酷价值、社会价值、愉悦价值等四种价值。其中,酷价值是时尚消费所独有,可同时给消费者带来高度正性与负性刺激的价值。追求酷的过程并非全部都是快乐的,甚至会伴随着不安和焦虑,但这种追求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认可和个性形象。时尚消费者对时尚产品的消费更关注外在形象和内心的酷,更侧重于通过时尚消费来表达自己的个性;非时尚消费者更关注时尚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愉悦价值,更侧重于通过时尚来表现自己的群体归属,更从众一些。为追求酷,时尚消费者比非时尚的消费者愿意承受更多的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 因素情绪模型 时尚价值 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数据双因素误差回归模型序列相关和随机效应的联合LM检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仲林 郭小力 霍建新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4期3-8,共6页
对面板数据双因素误差回归模型构造了检验序列相关和随机效应的一种联合LM检验,发现该LM统计量也是检验联合假设H0:σ2μ=λ=0的Baltagi-Li LM统计量和检验假设H0:σ2v=0的Breusch-Pagan LM统计量之和。当面板数据的个体数N充分大时,该... 对面板数据双因素误差回归模型构造了检验序列相关和随机效应的一种联合LM检验,发现该LM统计量也是检验联合假设H0:σ2μ=λ=0的Baltagi-Li LM统计量和检验假设H0:σ2v=0的Breusch-Pagan LM统计量之和。当面板数据的个体数N充分大时,该联合LM统计量的渐近分布是χ2(3)分布;无论双因素误差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剩余误差项是AR(1)过程还是MA(1)过程,联合LM检验是相同的,即对随机效应和一阶序列相关的联合LM检验是独立于序列相关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误差面板数据模型 随机效应 序列相关 联合LM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因素效应的动态二值logit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应用
15
作者 刘常彪 何庆光 王新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0-44,共5页
文章考虑了带有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因素面板数据动态二值logit模型,在周期T固定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从理论层面指出了该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研究了估计量的小样本性质,模拟结果表明,该估... 文章考虑了带有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因素面板数据动态二值logit模型,在周期T固定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从理论层面指出了该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研究了估计量的小样本性质,模拟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下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洗涤剂的购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效应 面板数据 动态logit模型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优秀横拍运动员前4拍战术双因素组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辉 周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依据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基本特性,选取常用的9项击球技术和9个击球落点,构建了一个优秀横拍运动员前4拍战术的双因素组合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2007—2016世界排名前50的优秀男、女右手横拍进攻型运动员130场(260个比赛样本)进行了系统... 依据乒乓球比赛战术的基本特性,选取常用的9项击球技术和9个击球落点,构建了一个优秀横拍运动员前4拍战术的双因素组合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2007—2016世界排名前50的优秀男、女右手横拍进攻型运动员130场(260个比赛样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发球轮第1→3拍或接发球轮第2→4拍击球技术和击球落点与得失分相关联的双因素组合分析模型,能够具体地分析乒乓球比赛前4拍的常用与有效战术;2)横拍进攻型运动员之间比赛时,前4拍常用且有效战术为:运动员发中路短球,或接发球摆短至中路短球,迫使对方用摆短或劈长还击,使得运动员能够在第3拍或第4拍抢先用进攻得分;3)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发球轮(第1→3拍)常用的有效战术明显多于国外运动员,但接发球轮(第2→4拍)两者相差不大;中国女子运动员有较大的优势,无论在发球轮,还是接发球轮,前4拍常用的有效战术均明显多于外国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战术组合 因素组合分析模型 击球技术 击球落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被引量:75
17
作者 王鑫强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4,174,共8页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 在对精神病理学模型(PTH)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DFM)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整合我国心理素质研究成果,借鉴中医体质学、易感性(素质)—应激模型和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机制层级、评估与目标层级两个相互关联的层级,强调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中的关键核心作用,主张将心理素质纳入个体心理健康整体状况的评估与诊断体系之中,分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并按个体所处的不同类型安排与其相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精神病理学模型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积极心理学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的谈判对手选择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国瑞 吴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72-174,177,共4页
介绍基于多Agent的谈判对手选择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对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谈判对手属性进行模糊区间处理,从知识库中获取灰色区间值信息,在此基础上构造关系-利益双因素模型。通过计算理想对手评估向量,设置白化权函数,对多属性的谈判对... 介绍基于多Agent的谈判对手选择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对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谈判对手属性进行模糊区间处理,从知识库中获取灰色区间值信息,在此基础上构造关系-利益双因素模型。通过计算理想对手评估向量,设置白化权函数,对多属性的谈判对手进行综合灰色聚类分析,给出具体算例进行验证。该方法能够完善不确知信息条件下的谈判对手选择,提高谈判对环境信息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谈判 对手选择 多AGENT 灰色聚类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晔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7,共3页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文章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文章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灾债券的价格。通过对实际巨灾债券的价格实证分析得到;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际价差,对单一事件单一期限的巨灾债券,运用双因素模型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债券 无套利定价 Wang变换定价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采矿权随机便利收益估价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绍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煤炭资源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和转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科学合理有效地对煤炭资源采矿权进行估价,是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取得和转让的关键和前提。煤炭资源采矿权具有和股票看涨期权一样的期权特性,本质上是一种按年度执行... 煤炭资源采矿权的有偿取得和转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科学合理有效地对煤炭资源采矿权进行估价,是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取得和转让的关键和前提。煤炭资源采矿权具有和股票看涨期权一样的期权特性,本质上是一种按年度执行的多期看涨期权。便利收益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固定不变的便利收益或不考虑便利收益都不能准确地反映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变化。假定便利收益服从均值回复过程,文献[7]建立了便利收益和煤炭价格均随机变动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但该模型很难获得解析解,只能简化处理。本文界定了便利收益的内涵及其对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影响,运用鞅定价理论建立了基于随机便利收益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双因素模型,获得了解析解,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较DCF方法和煤炭资源采矿权单因素模型更能体现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采矿权 便利收益 双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