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拖出式单、双吻合法在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屹 常瑞 魏正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拖出式单、双吻合术式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胃肠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直肠癌患者共计1 138人,行拖出式吻合法超低位直肠前切术患者共113例,其中行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double ... 目的:探讨拖出式单、双吻合术式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胃肠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直肠癌患者共计1 138人,行拖出式吻合法超低位直肠前切术患者共113例,其中行拖出式双吻合器法保肛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64例,行经肛门拖出单吻合器法保肛术(single stapling technique,SST)49例,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随访1~4年内盆底局部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2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t=0.172,P=0.864;平均住院时间Z=-0.562,P=0.547)。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2,P=0.01);其他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8)。局部复发:随访1~4年2组盆底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9,P=0.175)。平均住院费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2,P=0.00)。结论:拖出式吻合法已成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常用术式,拖出式SST保肛术较拖出式DST保肛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费用更低、切除完整复发率较低等优势,在其适用范围内有有较大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出式 吻合 双吻合法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支撑捆扎法低位吻合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董文广 詹文华 +3 位作者 韩方海 张肇达 周总光 吴凌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0-881,共2页
目的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 目的评价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低位吻合的价值。方法从929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629例实施保肛手术。手术方法有双吻合器吻合法(n=101)和经肛门支撑捆扎结肠-直肠(肛管)(n=528)吻合。外科切除范围:除残留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盲肠窝脂肪组织、肛周皮肤外,与Miles手术相同。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率67.69%。根治术后584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吻合器组75%、支撑捆扎组76.59%。局部复发率:吻合器组5%、支撑捆扎组3.2%。手术合并症:吻合器组吻合口漏4%;支撑捆扎组吻合口漏2.5%。两种保肛方法5年生存、局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中,在确保根治和术后排便功能,能完成口侧结肠-直肠(肛管)吻合者,可作为保肛适应症选择范围。保肛术式选择,吻合口在盆腔内者选择吻合器技术,在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者选择支撑捆扎吻合术。经肛门支撑捆扎吻合可以取代吻合器完成超低位及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两种吻合方法之间对病人的预后影响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保肛 支撑捆扎 低位吻合 手术中 价值 吻合吻合 肛门内外括约肌 Miles手术 低位直肠癌 局部复发率 吻合口漏 5年生存率 手术合并症 术后并发症 吻合器技术 耻骨直肠肌 保肛手术 手术方 切除范围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长志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避免因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能导致的腔静脉吻合狭窄。方法采用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作犬心脏移植7例,即修剪受体心脏时,保留与上、下腔静脉连接的部分右心房组织,使之分别与供心上、下腔静脉吻合。结果供心保存5h后,... 目的避免因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能导致的腔静脉吻合狭窄。方法采用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作犬心脏移植7例,即修剪受体心脏时,保留与上、下腔静脉连接的部分右心房组织,使之分别与供心上、下腔静脉吻合。结果供心保存5h后,有6例顺利复苏;5例脱离体外循环,恢复窦性心律,术后即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分析与术前对照无显著差别。结论改良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法可避免腔静脉因连续缝合后造成的吻合口狭窄,同时能保留全心脏原位移植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腔静脉吻合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