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气洗脱苯双吸收剂流程模拟优化
1
作者 何绍佳 王安然 +1 位作者 叶昊天 董宏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36,共8页
提出了煤气洗脱苯的新工艺,使用2种不同的吸收剂来回收粗苯和粗萘。采用遗传算法对简化模型中的吸收剂组成进行优化,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新工艺以二甲苯和洗油为吸收剂。通过对后续再生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得到当二甲苯贫溶剂流量... 提出了煤气洗脱苯的新工艺,使用2种不同的吸收剂来回收粗苯和粗萘。采用遗传算法对简化模型中的吸收剂组成进行优化,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新工艺以二甲苯和洗油为吸收剂。通过对后续再生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得到当二甲苯贫溶剂流量为715 kg/h,半贫溶剂流量为11900 kg/h时再生能耗最小。该方案与仅使用洗油的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24%的吸收剂循环量,降低了25%的再生能耗,并实现了粗苯的初步BTX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吸收 遗传算法 双吸收 流程模拟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E-E181双吸收热变换器热力过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宗昌 周方伟 李凇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4-608,共5页
以TFE-E181(三氟乙醇-四甘醇二甲醚)为工作流体,采用一种新的溶液循环方式研究了大温升、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循环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循环相比,该双吸收热变换器不仅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而且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灯用效率,发... 以TFE-E181(三氟乙醇-四甘醇二甲醚)为工作流体,采用一种新的溶液循环方式研究了大温升、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循环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循环相比,该双吸收热变换器不仅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而且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灯用效率,发生器产生的单位质量工质在吸收器中输出的热量和输出的灯用也更高,其提高的幅度随吸收温度的增高而变大.当温升为60℃时,其性能系数为0.22,灯用效率为0.45,单位质量TFE的制热量为130kJ/kg.同样条件下,以H2O-LiBr为工质对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其性能系数为0.32,灯用效率为0.66,单位质量的工质水的制热量为1250kJ/kg.此外,还分析了吸收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对系统的性能系数、灯用效率、循环倍率、分流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E—E181双吸收热变换器 热力过程 溶液循环 热力循环性能 性能系数 YONG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兆龙 马学虎 +1 位作者 兰忠 白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2,共6页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高温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学模型.模型考察了系统各操作温度、循环倍率(Rf)、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Ef)和系统温升(Tgl)对系统性能(ECOP)、主要部件损失(Ed)和总损失(Et)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高温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热力学模型.模型考察了系统各操作温度、循环倍率(Rf)、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Ef)和系统温升(Tgl)对系统性能(ECOP)、主要部件损失(Ed)和总损失(Et)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器和再生器是整个系统损失最大的部件;ECOP随着再生温度、蒸发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和溶液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增加而增加;随着吸收温度、冷凝温度、循环倍率和系统温升增加而减小.为了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系统温升不应该超过72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收式热变换器 系统性能 热力学分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新的溶液循环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火用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冬 李健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37,共5页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当热源... 依据溴化锂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具有一种新的溶液循环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热力过程进行了火用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循环相比,新的溶液循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和火用效率,而且吸收蒸发器具有更宽的操作范围.当热源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器的温度分别为70、25和150℃时,普通循环的火用效率是56.2%,而新循环的火用效率是65.7%.当在吸收蒸发器和再生器之间增加第二溶液热交换器时,新循环的火用效率可以达到69.6%,而且吸收蒸发器的操作范围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操作参数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收式热变换器 新的溶液循环 炯分析 炯效率 工业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热交换器对双吸收式热变换器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华山 王汉治 +2 位作者 王令宝 王显龙 卜宪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1-477,共7页
针对一种具有较高热力性能且工况范围较宽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DAHT)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EES软件对系统进行计算模拟,分析溶液热交换器对DAHT系统的性能系数、第二定律效率、总传热面积以及技术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热交换器对D... 针对一种具有较高热力性能且工况范围较宽的双吸收式热变换器(DAHT)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利用EES软件对系统进行计算模拟,分析溶液热交换器对DAHT系统的性能系数、第二定律效率、总传热面积以及技术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热交换器对DAHT系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发生器与吸收器之间的溶液热交换器对DAHT系统的影响较发生器和吸收/蒸发器之间的溶液热交换器对DHHT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溶液热交换器效能的升高,DAHT系统的性能系数与第二定律效率均逐步升高,总传热面积却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出于技术经济性考虑,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工况对DAHT系统的溶液热交换器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收式热变换器(DAHT) 溶液热交换器 换热器效能 EE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的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汉治 李华山 +2 位作者 王显龙 王令宝 卜宪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3,共7页
建立了一种太阳能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设计工况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系统热力性能,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集热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和温升对系统热效率和制热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的吸收/... 建立了一种太阳能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设计工况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系统热力性能,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集热温度、吸收/蒸发温度和温升对系统热效率和制热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存在最佳的吸收/蒸发温度;辐射强度增加时系统性能明显提高,辐射强度从0.3 k W/m2变化到1.0k W/m2时,系统热效率提高了10.9%,制热功率增加了10.6倍;随环境温度或集热温度的升高,系统性能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环境温度为26℃或集热温度为82℃时,系统性能分别达到最佳;最佳集热温度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大和环境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双吸收式热变换器 集热温度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LiBr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
7
作者 王汉治 李华山 +2 位作者 王令宝 王显龙 卜宪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5-731,共7页
以双吸收式热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系统总传热面积Atot、热效率COP、总损失I和热源输入Exin,通过线性加权法建立了以Atot/COP和I/Exin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评价模型。利用多目标模型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的结果表明,多目标评价模型... 以双吸收式热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系统总传热面积Atot、热效率COP、总损失I和热源输入Exin,通过线性加权法建立了以Atot/COP和I/Exin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评价模型。利用多目标模型对系统进行参数优化的结果表明,多目标评价模型能同时考虑多个优化目标,相比单一目标更为合理;在给定的工况范围内,存在最优的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吸收温度、吸收/蒸发温度以及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效能,使多目标函数最小;尽可能降低冷凝温度和提高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效能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收式热变换器 技术经济性 能源利用率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加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性能分析
8
作者 纪光菊 陈亚平 +1 位作者 吴嘉峰 吉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基于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提出了一种溶液加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方案,即在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增加了一个溶液与冷剂间的热交换器.计算并比较了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溶液无回热、有溶液... 基于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提出了一种溶液加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方案,即在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增加了一个溶液与冷剂间的热交换器.计算并比较了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溶液无回热、有溶液回热以及同时有溶液和冷剂回热3种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结果表明,溶液加冷剂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不仅具有较宽的吸收蒸发温度变化范围,而且在整个吸收蒸发器操作范围内可使循环性能系数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当吸收温度、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蒸发温度分别为120~150,70,25和80~115℃时,性能系数和效率较有溶液回热双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增加约2.5%~3.5%.同时分析了吸收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和吸收蒸发温度变化时吸收蒸发器稀溶液出口无回热、有溶液回热以及同时有溶液和冷剂回热3种循环的性能系数和效率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吸收式变换器 热交换器 性能系数 (火用)效率 闻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高氯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
9
作者 杨孝容 先昱熹 +3 位作者 张文 张蓉 曾睿彤 唐琼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107,共6页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 建立了无汞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以445 nm为测定波长、545 nm为参比波长,可有效消除Cr(Ⅲ)和AgCl沉淀对重铬酸钾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gSO_(4)和Ag_(2)SO_(4)共存时,HgSO_(4)会削弱Ag_(2)SO_(4)掩蔽Cl-的效果;COD不大于800 mg/L,1∶100的Ag_(2)SO_(4)-H2SO4(即1.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2000 mg/L的水样,调整Ag_(2)SO_(4)-H2SO4为2∶100(即2.0 g Ag_(2)SO_(4)加入100 mL浓H2SO4配制),能测定Cl-不大于5000 mg/L的水样。该方法用于高氯水的标准和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该方法不分COD高低量程和过滤,节约试剂成本,降低危险性,简化操作步骤,便于废液回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无汞 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晓波 唐仕波 +2 位作者 蔡葵花 陈红英 黄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 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 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接着建立标准曲线方程,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立最低检测定量限,最后检测苏拉明在玻璃体内的样品稳定性?【结果】选取261 nm和269 nm两波长,全部6个个体及混合玻璃体的吸光值差ΔA(A261-A269)介于±0.002之间;外加高?低浓度苏拉明的曲线以及实际注药的高?低浓度苏拉明曲线与空白玻璃体的曲线走势一致且位于其上,各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未见偏移;标准曲线方程为y = 4 234 x + 2,r = 0.999 1;次低?中浓度?次高标准浓度点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3.16%?9.67%?10.35%,日间RSD分别为17.59%?10.09%?11.1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5.89±0.08) %?(96.69±0.07) %?(97.43±0.01) %;设计标准曲线的最低质量浓度45 μg/mL;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4.14%?15.94%,检验回收率为(94.92±0.01) %;常温组样品,8 h及以内稳定性尚好,之后不稳定?低温组及3次冻融组稳定性良好?【结论】在给定条件下,白兔玻璃体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 玻璃体 苏拉明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法同时测定复方阴道泡腾片中酮康唑与替硝唑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凌浩 邹国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酮康唑和替硝唑含量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建立双波长法测定酮康唑和替硝唑含量的标准曲线,并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选择317nm作为替硝唑的测定波长,221nm作为酮康唑的含量测定波长,并以352n...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酮康唑和替硝唑含量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建立双波长法测定酮康唑和替硝唑含量的标准曲线,并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选择317nm作为替硝唑的测定波长,221nm作为酮康唑的含量测定波长,并以352nm作为参比波长。二者标准曲线方程为:A=0.029C+0.0168;A=0.456C-0.0742,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0.70)%;(99.4±0.92)%,测定的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0.62%,1.03%;日间精密度RSD为1.13%,1.42%。结论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酮康唑和替硝唑含量的方法学特异性好,精密度和回收率符合测定要求,测定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替硝唑 波长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测定营养不良病人机体组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吴肇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 (DEXA) ,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方法 :中等程度以上营养不良住院病人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39~ 6 6 (平均 5 1± 14)岁作为研究对象。 72例健康志愿者 (男 34例 ,女 38... 目的 :应用双能源X线吸收法 (DEXA) ,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方法 :中等程度以上营养不良住院病人 5 6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39~ 6 6 (平均 5 1± 14)岁作为研究对象。 72例健康志愿者 (男 34例 ,女 38例 )为对照者 ,年龄为 41~ 6 4(平均 5 4± 11)岁。机体组成测定应用HologicQDR— 2 0 0 0双能源X线测定仪。 结果 :营养不良病人实际平均体重是理想体重的 72 .5 % ,其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值 ,属中、重度营养不良范围。营养不良病人的体脂及瘦组织群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 ,尤以体脂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差异极显著 (P <0 .0 1)。两组矿物质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营养不良时机体体脂和瘦组织群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耗 ,其中以体脂的丢失尤为明显。DEXA是临床上测定机体组成的一种准确、可靠方法 ,可有效地检测营养不良病人的机体组成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机体组成 能源X线吸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丽华 张金生 高昌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1-533,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催化剂样品 ,确定了微波消解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条件 ,应用双波长等吸收方法解决了PAR Co2 + 、Ni2 + 体系中Co2 + 、Ni2 + 同时测定问题。二者结合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并且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大...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消解催化剂样品 ,确定了微波消解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条件 ,应用双波长等吸收方法解决了PAR Co2 + 、Ni2 + 体系中Co2 + 、Ni2 + 同时测定问题。二者结合可以快速、准确测定催化剂中钴和镍 ,并且样品损失少、酸用量少、大大降低环境污染。钴和镍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0 μg·2 5mL-1和 0~ 2 5 μg·2 5mL-1,标准合成样品的回收率分别在 98 2 %~ 10 3 6 %和 97 9%~ 10 3 7%之间。催化剂测定结果表明 ;钴和镍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2 2 %和≤ 1 8% ;相对误差均≤±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 催化剂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同时测定水样中Cr(Ⅲ)和Cr(Ⅵ)的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世芝 杨晓琴 张明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21-25,共5页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的等吸收点法对水中Cr(Ⅲ)和Cr(Ⅵ)进行了同时测定。Cr(Ⅵ)的测定波长为351 nm,参比波长为441 nm,Cr(Ⅲ)在572 nm处直接测定。用该方法对Cr(Ⅲ)和Cr(Ⅵ)分别建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5和0.997 8。对6组...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中的等吸收点法对水中Cr(Ⅲ)和Cr(Ⅵ)进行了同时测定。Cr(Ⅵ)的测定波长为351 nm,参比波长为441 nm,Cr(Ⅲ)在572 nm处直接测定。用该方法对Cr(Ⅲ)和Cr(Ⅵ)分别建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5和0.997 8。对6组浓度、比例各不相同的Cr(Ⅲ)和Cr(Ⅵ)混合溶液样品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和99.61%。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用于Cr(Ⅲ)和Cr(Ⅵ)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等吸收点法 同时测定 Cr(Ⅲ)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光度法中非零等吸收点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金和 史慧明 王晓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研究了Al(Fe)-CAS、Al(Fe)-CAB在不同增溶体系中的双波长光度行为,提出了双波长等吸收法中“非零等吸收点”的可用性,并在铝铁同时测定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吸收 波长等吸收 波长光度法 同时测定 增溶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负吸收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訾言勤 陆浩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采用负吸收光谱校正技术,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溴酸钾存在下,亚硝酸根与吖啶橙反应的吸收光谱。基于负吸光度值或负吸光度之和AT在一定范围与亚硝酸根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波长负吸收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线性范围1.0×... 采用负吸收光谱校正技术,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溴酸钾存在下,亚硝酸根与吖啶橙反应的吸收光谱。基于负吸光度值或负吸光度之和AT在一定范围与亚硝酸根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波长负吸收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线性范围1.0×10-5~5.0×10-7mol·L-1,用于环境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获得十分满意的结果。依据亚硝酸根浓度与吖啶橙浓度间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负吸光度AT值与时间呈线性关系,认为在酸性介质中,是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橙褪色的催化氧化还原褪色反应。采用负吸收光谱校正技术,改善了吸收峰形,避免了吸光度差值的计算,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 亚硝酸根 溴酸钾 波长负吸收催化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黑T双波长等吸收点光度法测定野菜曲麻中钙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晓红 徐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72-1373,1376,共3页
曲麻菜学名苣荬菜,性寒味苦,具有消热解毒、凉血利湿等功效。苣荬菜含有铁、铜、镁、锌、钙、锰等多种元素,其含钙量是菠菜的3倍。
关键词 波长等吸收 含钙量 光度法测定 铬黑T 野菜 苣荬菜 菠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双波长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中维生素B12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虹 刘殷子顺 李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1-614,共4页
探讨了铬天青S与维生素B 12的缔合反应,建立了简便、快速、灵敏的测定维生素B 12的双波长吸收光谱法。在酸性溶液中,铬天青S与维生素B 12发生缔合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1个强度较大的正吸收峰和1个强度较大的负吸收峰,正吸收峰位于514... 探讨了铬天青S与维生素B 12的缔合反应,建立了简便、快速、灵敏的测定维生素B 12的双波长吸收光谱法。在酸性溶液中,铬天青S与维生素B 12发生缔合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1个强度较大的正吸收峰和1个强度较大的负吸收峰,正吸收峰位于514 nm,负吸收峰位于410 nm,它们的线性范围为0.062~13.6 mg/L,检出限分别为0.062 mg/L(正吸收)和0.058 mg/L(负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2×10^5 L/(mol·cm)(正吸收)和1.07×10^5 L/(mol·cm)(负吸收)。当用双波长法测定时,ε为2.59×10^5 L/(mol·cm),检出限为0.030 mg/L。将灵敏度最高的双波长法用于药物中维生素B 12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灵敏 铬天青S 维生素B 12 波长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接触液柱塔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立军 刘洪锟 +2 位作者 曹通 杨亚利 张晗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对双接触式液柱塔的脱碳传质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利用双接触式液柱塔开展氨水捕集CO_2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氨水浓度、入口CO_2浓度、烟气流量因素对脱除效率和单位体积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大,CO_2的脱除效率... 对双接触式液柱塔的脱碳传质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利用双接触式液柱塔开展氨水捕集CO_2的实验研究。研究了氨水浓度、入口CO_2浓度、烟气流量因素对脱除效率和单位体积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大,CO_2的脱除效率和单位体积吸收速率都增大;增大CO_2入口浓度和烟气流量,CO_2的脱除效率都呈下降趋势,但其单位体积吸收速率升高。氨水浓度和烟气流量越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但氨水浓度和烟气流量达到一定值时,氨水浓度和烟气流量对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影响很小;CO_2入口浓度对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氨水 接触式吸收 脱除效率 单位体积吸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测定SMD、DVD预混剂中DVD的含量
20
作者 邵德佳 刘佩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共2页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测定SMD、DVD预混剂中DVD的含量邵德佳,刘佩玉(江苏省兽药监察所南京,210024)SMD、DVD预混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菌药,可用于治疗畜禽肠道感染、球虫病,亦可用于其它细菌性疾病。此预混剂是...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测定SMD、DVD预混剂中DVD的含量邵德佳,刘佩玉(江苏省兽药监察所南京,210024)SMD、DVD预混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菌药,可用于治疗畜禽肠道感染、球虫病,亦可用于其它细菌性疾病。此预混剂是由SMD、DVD与基质(淀粉或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 SMD DVD 预混剂 波长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