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V与SP双启动子增强外源基因在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效率 被引量:9
1
作者 章倩倩 刘松财 +2 位作者 戴建威 任晓慧 张永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4-559,共6页
构建分别含有CMV、肌肉特异启动子SP及双启动子CMV-SP的真核报告基因EGFP表达载体(pCMV-EGFP、pSP-EGFP及pCMV-SP-EGFP)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表达载体(pCMV-GRF、pSP-GRF和pCMV-SP-GRF).将3种EGFP表达质粒分别注射至小鼠骨骼肌.注射... 构建分别含有CMV、肌肉特异启动子SP及双启动子CMV-SP的真核报告基因EGFP表达载体(pCMV-EGFP、pSP-EGFP及pCMV-SP-EGFP)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表达载体(pCMV-GRF、pSP-GRF和pCMV-SP-GRF).将3种EGFP表达质粒分别注射至小鼠骨骼肌.注射后1周、2周、3周以及4周时,分别提取肌肉组织RNA,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量,发现pCMV-SP-EGFP组EGFP表达量显著高于pCMV-EGFP组和pSP-EGFP组(P<0.01);经荧光检测得到了较强的荧光信号.将3种GRF表达质粒分别注射至小鼠骨骼肌,在注射后每隔10d记录小鼠累积增重,采血并用RI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浓度,结果pCMV-SP-GRF组累积增重、IGF-I浓度分别高于生理盐水组、pCMV-GRF组和pSP-GRF组(P<0.05).结果表明:CMV与SP两种启动子组合,在小鼠骨骼肌内使外源基因表达效率提高.本研究为提高外源基因在肌肉组织的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V启动 SP启动 双启动 EGFP GRF IGF-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凝集素基因双启动子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斌 赵静 +2 位作者 黎耀平 金志强 徐碧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2-425,共4页
为了获得香蕉果实特异表达的强启动子,利用PCR方法将2个凝集素(BanLec)基因启动子串联在一起,置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BanLec基因双启动子携带gus植物表达载体pBIL3,用基因枪转化香蕉叶片、根系和果实薄片,瞬时表达结... 为了获得香蕉果实特异表达的强启动子,利用PCR方法将2个凝集素(BanLec)基因启动子串联在一起,置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BanLec基因双启动子携带gus植物表达载体pBIL3,用基因枪转化香蕉叶片、根系和果实薄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BanLec基因串连的双启动子依然表现为果实特异性表达,而且表达量明显高于BanLec基因单启动子及35S启动子,证明该串连的双启动子是一个在香蕉果实中特异表达且表达量较高的强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凝集素基因 双启动 果实特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人IGF-II基因的siRNA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汤绍辉 吴胜兰 +4 位作者 王旷靖 张良鹏 罗羽宏 曹明溶 周鸿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I mRNA序列设计3对siRNA序列及1对阴性对照序列,转染人肝癌Huh7细胞,转染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II mRNA表达量变化,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采用PCR扩增出hAFP及hTERT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hAFP和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将上述siRNA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及L-02人正常肝细胞,观察IGF-II mRNA表达及细胞生长情况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siRNA3在25 nmol/L浓度时抑制效率最高,约90%。成功扩增hAFP及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载体;将siRNA3克隆至pGL3-hAFP-hTERT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siRNA3表达载体。Huh7细胞IGF-II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抑制效率达86%,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L-02细胞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双重RNA聚合酶II启动子(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IGF-II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即pGL3-hAFP-hTERT-siRNA3;该siRNA表达载体可特异性抑制IGF-II mRNA表达及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FP hTERT双启动 RNA干扰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硬盘安装WindowsNT与Windows98双启动的方法
4
作者 单 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2-183,共2页
详细论述了在大硬盘上安装WindowsNT和 Win-dows98双启动的过程,解决了大硬盘安装双启动分区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WINDOWSNT WINDOWS98 硬盘分区 双启动 F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启动子质粒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人FGF1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源 史静静 范代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3-698,共6页
基于p PIC9K构建了同时含有AOX1和FLD1的双启动子质粒,并成功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全长人活性FGF1表达系统。测序结果和SDS-PAGE显示质粒构建成功,两种启动子可同时被甲醇诱导。液质联用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基于p PIC9K构建了同时含有AOX1和FLD1的双启动子质粒,并成功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全长人活性FGF1表达系统。测序结果和SDS-PAGE显示质粒构建成功,两种启动子可同时被甲醇诱导。液质联用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人源性FGF1基本一致,且在生物活性测定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经过大规模发酵与凝胶过滤层析,重组FGF1蛋白的产量为197 mg/L,约为当前报道的最高表达水平的两倍,且纯度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启动子质粒 FGF1 毕赤酵母 高效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启动高效沼气池
6
作者 姚建军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3,共1页
为解决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产气率较低这一问题,我办和封丘县农村能源办在该县潘店乡小集村和黄陵乡文岩村的齐振华、齐星卫、齐振智、齐振海、鹿万春五家建造了双启动高效沼气池进行试验。经过一年的观测,效果良好。双启动高效沼气池... 为解决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产气率较低这一问题,我办和封丘县农村能源办在该县潘店乡小集村和黄陵乡文岩村的齐振华、齐星卫、齐振智、齐振海、鹿万春五家建造了双启动高效沼气池进行试验。经过一年的观测,效果良好。双启动高效沼气池是在干湿发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双启动 高效沼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凸极启动/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闯 严仰光 王川云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2年第4期376-380,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可以适用于航空低压直流、变速恒频、高压直流电气系统的新型双凸极启动 /发电机系统( DSS/ G) ,首先对双凸极电机的电动及发电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双凸极启动 /发电机的相应控制策略 ,启动运行时采用恒转矩控制策略 ,... 介绍了一种可以适用于航空低压直流、变速恒频、高压直流电气系统的新型双凸极启动 /发电机系统( DSS/ G) ,首先对双凸极电机的电动及发电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双凸极启动 /发电机的相应控制策略 ,启动运行时采用恒转矩控制策略 ,发电运行时采用是两极发电模式。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 1 8k W样机 ,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双凸极电机启动 /发电系统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极启动/发电系统 控制策略 发电机 电刷 换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脉波交交变频的分频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高举 杜庆楠 +1 位作者 郭宏亮 梁京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5,共4页
在分析六脉波交交变频的基础上及根据软启动中的电压双斜坡启动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脉波交交变频的分频启动方法。该方法根据交交变频原理和晶闸管触发规律,在电动机启动时,直接在电动机定子侧加电动机启动所需最小转矩所对应的电压值... 在分析六脉波交交变频的基础上及根据软启动中的电压双斜坡启动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六脉波交交变频的分频启动方法。该方法根据交交变频原理和晶闸管触发规律,在电动机启动时,直接在电动机定子侧加电动机启动所需最小转矩所对应的电压值,然后逐级增加变频输出电压值,直至最终所需电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变频输出电压的大小,调节每个等级电压作用的时间,能够有效控制电动机分频启动过程中定子电流的大小,获得良好的转矩变化曲线,改善电动机启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六脉波交交变频 分频启动 电压斜坡启动 S函数 定子电流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3C2440的U-Boot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棣华 龚康 廖孝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1-884,共4页
针对目前U-Boot引导程序无法从大页Nandflash启动,以及不能同时支持从Nandflash和Norflash启动的问题,在不改变代码通用性的前提下对U-Boot进行了改进。首先分析U-Boot阶段1的启动原理和U-Boot通用性的实现方法;然后依据S3C24加处理器... 针对目前U-Boot引导程序无法从大页Nandflash启动,以及不能同时支持从Nandflash和Norflash启动的问题,在不改变代码通用性的前提下对U-Boot进行了改进。首先分析U-Boot阶段1的启动原理和U-Boot通用性的实现方法;然后依据S3C24加处理器提供的Nandflash存储启动机制以及大页Nandflash数据操作原理,修改阶段1实现代码,添加从大页Nandflash启动;最后利用大页Nandflash和Norflash存储器读写数据的差异性以及两种存储启动方式实现的不同机理,添加S3C2440处理器自动判断从何种存储器启动的代码,实现U-Boot兼容Nandflash和Norflash启动的改进。通过在基于S3C2440处理器的目标板上运行,结果证明对U-Boot所做的改进具有有效性,扩展了U-Boot的适用范围,增强了代码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oot引导程序 内存映射 通用性 大页Nandflash 双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ZMA压缩算法在固件下载升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振生 李蓉 +2 位作者 卢毅 邢斌 李燕青 《电子测量技术》 2006年第5期135-137,共3页
固件下载升级是时下电子产品,特别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必须具备的一项功能,其性能(速度、稳定性)有时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指标。为了使固件下载这一功能模块在电子产品中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完成其工作,文中重点研究了在采用“双... 固件下载升级是时下电子产品,特别是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必须具备的一项功能,其性能(速度、稳定性)有时会影响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指标。为了使固件下载这一功能模块在电子产品中能够更加高效稳定地完成其工作,文中重点研究了在采用“双启动”方案实现嵌入式系统固件升级的过程中,集成LZMA压缩算法以提高系统固件下载升级的效率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系统集成CRC校验算法以保证固件升级传输的可靠性进行了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启动 LZMA压缩算法 CRC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流动态追忆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乃虎 康丰 +1 位作者 唐治国 张澄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9-31,共3页
母线保护中存在母线经高阻接地故障易导致差流特性不明显和母线区外故障易造成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的现象。针对此在SGB7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中采用了突变差量电流快速启动及常规差电流慢速积分启动的双启动原理来区分检查各种特性的差... 母线保护中存在母线经高阻接地故障易导致差流特性不明显和母线区外故障易造成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的现象。针对此在SGB750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中采用了突变差量电流快速启动及常规差电流慢速积分启动的双启动原理来区分检查各种特性的差流;采用差流动态追忆法抗区外故障电流互感器饱和,通过提取差流的突变量值和对饱和拐点进行分析以区分区内外故障。大量的动态模拟试验证明,这2个原理能抓住故障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快速有效地判断出系统所发生的故障类型,判据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线保护 双启动原理 差流动态追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UMO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RNA干扰靶点筛选
12
作者 吴勇延 肖亮 +2 位作者 单黎然 宋振 郭泽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134-16137,共4页
[目的]构建人SUMO1的真核表达载体,筛选SUMO1的有效干涉靶点。[方法]将SUMO1亚克隆至载体pCMV-HA中。寻找可能的干涉位点,合成上下游引物,退火后直接克隆入GFP-HU双启动子载体。用WesternBlot和细胞荧光的方法检测各载体对外源性SUMO融... [目的]构建人SUMO1的真核表达载体,筛选SUMO1的有效干涉靶点。[方法]将SUMO1亚克隆至载体pCMV-HA中。寻找可能的干涉位点,合成上下游引物,退火后直接克隆入GFP-HU双启动子载体。用WesternBlot和细胞荧光的方法检测各载体对外源性SUMO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其后检测对内源性SUMO1表达的敲降效果。[结果]构建的人SUMO1真核表达载体pCMV-HA-SUMO1测序正确。针对267、279、293、309、342、386等不同干涉靶点构建双启动子干扰载体,其中293位点的干涉载体在WesternBlot和荧光检测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的敲降效果,抑制了SUMO1的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SUMO1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具有明显敲降效果的干涉载体,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 RNA干涉 双启动子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PO-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义刚 李丹丹 +2 位作者 崔丽春 刘忠梅 李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DPO-PCR检测方法,其检测灵敏度约为94 CFU/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所建立的DPO-PCR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在引物设计和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引物及其退火温度反复优化,同时基于DPO引物的特殊结构又增强了其特异性。DPO-PCR方法设计简易、特异性强,为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PO技术检测番茄斑萎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忠梅 罗佳 +5 位作者 潘仲乐 刘洪义 李丹丹 韩政坤 魏冬旭 马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3-97,共5页
为了准确、高效地检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PO)技术,以TSWV外壳蛋白(C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一对DPO引物,对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优化,建立了TSWV的DP... 为了准确、高效地检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PO)技术,以TSWV外壳蛋白(CP)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了一对DPO引物,对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d NTPs、Taq DNA聚合酶用量进行优化,建立了TSWV的DPO-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退火温度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应用DPO引物建立的PCR技术能够成功地扩增出TSWV的208 bp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目标相符。经过优化后,DPO-PCR反应体系(25μL)为:DNA模板1μL,10×Buffer(含Mg2+)2.5μL,d NTPs(每种2.5 mmol/L)2.0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2μL,上、下游DPO引物(20μmol/L)各1.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25μL。利用该检测方法,在49.8~70.0℃的退火温度范围内,均可实现目标基因片段的高效扩增,说明其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利用病毒RNA进行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为7.5 ng;通过对TSWV、番茄环斑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和番茄黑环病毒的检测表明,仅TSWV呈现阳性反应,说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所建立的DPO-PCR检测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TSWV,可用于进出境种苗检疫筛查及田间病害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 DPO—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 被引量:6
15
作者 温宇威 张涛 +1 位作者 沐万孟 江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9-296,共8页
克隆了来源于Clostridium bolteae ATCC BAA-613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在Cb-dpe基因的上游加入了P43启动子,形成P43-Cb-dpe,再将P43-Cb-dpe连接到p MA5载体上构建出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并导入到Bacillus subti... 克隆了来源于Clostridium bolteae ATCC BAA-613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在Cb-dpe基因的上游加入了P43启动子,形成P43-Cb-dpe,再将P43-Cb-dpe连接到p MA5载体上构建出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并导入到Bacillus subtilis WB800中进行表达;与单启动子表达系统相比,双启动子表达载体能够显著提高Cb-dpe的表达量。对重组Cb-DPE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Cb-DPE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0,在温度30~40℃范围内和pH 6.5~7.5之间有良好的稳定性;Co^(2+)、Mn^(2+)可显著增强酶活;D-阿洛酮糖为底物时,K_m为26.68 mmol/L,小于果糖的61.80 mmol/L,说明该酶对D-阿洛酮糖的亲和性比对D-果糖的高。而在动力学参数方面,以D-阿洛酮糖为底物对应的催化效率K_(cat)/K_m为95.8 L/(mmol·min),大于以果糖作为底物时的54.1 L/(m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双启动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排斥反应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吴莹 杨宜音 赵志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30,共10页
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跨国界传播,也可能因为侵蚀地方(local)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恐慌。文化排斥现象就是人们对全球化过程的反应之一,它是指人们为了使传统文化免遭污染而可能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排斥。文化排斥反应出现的前提是双文化... 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跨国界传播,也可能因为侵蚀地方(local)传统文化使人感到恐慌。文化排斥现象就是人们对全球化过程的反应之一,它是指人们为了使传统文化免遭污染而可能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排斥。文化排斥反应出现的前提是双文化启动效应,即在两种或多种文化共同出现的情境中文化的类别属性被凸显出来。其中,厌恶性情绪是双文化情境激发出文化排斥反应的中介机制。文化排斥反应具有的边界属性:内群体象征性文化被污染、人们感知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性、或存在性动机被唤起、具有较高认知需求、受类别化思维启动、对外来文化认同较低或对内群文化认同较高时,人们更倾向于对外来文化表现出排斥性反应。未来研究将借鉴文化排斥研究范式探讨更广泛的群际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排斥反应 文化启动效应 符号排斥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优化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小群 李跃东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因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活性而被广泛用于烧伤、烫伤等医学领域。根据杆状病毒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优化hEGF序列,通过串联表达、融合表达以及构建携带双启动子和增强序列的载体等系列优化技术,提高重组hEGF在家蚕细胞...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因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活性而被广泛用于烧伤、烫伤等医学领域。根据杆状病毒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优化hEGF序列,通过串联表达、融合表达以及构建携带双启动子和增强序列的载体等系列优化技术,提高重组hEGF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优化方式可显著提高hEGF基因在BmN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其中优化后hEGF的转录水平提高了24倍;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串联3个hEGF基因序列的蛋白质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人表皮生长因子 优化表达 串联表达 双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