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坚 王毅 付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9,共7页
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由于其具有电气隔离、灵活控制直流功率、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等诸多优势,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系统级采用定交直流电压控制,实现对变换器有功... 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由于其具有电气隔离、灵活控制直流功率、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等诸多优势,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系统级采用定交直流电压控制,实现对变换器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控制;阀组控制采用先生成触发脉冲,然后排序均压的控制方式,实现变换器桥臂能量的均衡。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在所提控制策略下,变换器可以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子模块电容电压实现了较好的均衡,同时各个子模块的开关频率也实现了一致,结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mmc型dc-dc变换器 控制策略 定交直流电压控制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功率范围零电压开通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孝峰 吴晓颖 +2 位作者 申彦峰 崔明勇 李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82-2292,共11页
针对传统电流型双向变换器存在的低压侧开关高电压尖峰和硬开关现象,提出一种可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零电压开通(ZVS)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一次侧Boost半桥能有效抑制开关管的高电压尖峰;二次侧为两个有源半桥并联... 针对传统电流型双向变换器存在的低压侧开关高电压尖峰和硬开关现象,提出一种可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零电压开通(ZVS)的电流型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的一次侧Boost半桥能有效抑制开关管的高电压尖峰;二次侧为两个有源半桥并联,通过调整二次侧桥内移相角可改变实现ZVS的反向电流的大小。该变换器通过采用混合移相+脉宽调制(PWM)控制,可使所有开关管在全功率范围内实现实际ZVS。首先,介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然后,详细分析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和软开关特性;最后,搭建一台30~60V输入、400V/2.5A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输入电压范围 电流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移相+PWM控制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归新 肖波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9,共9页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需要采用解耦控制来解除二者之间的相互耦合,进而提出了一种稳态解耦控制策略。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对增益矩阵来分析控制量与被控制量间的匹配关系来设计控制器,另一方面基于系统稳态过程增益矩阵得到系统稳态解耦矩阵,2个回路的相互影响通过加入系统稳态解耦矩阵而大大降低。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 状态方程 小信号建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型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9
4
作者 齐磊 杨亚永 +1 位作者 孙孝峰 李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797-3809,共13页
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连接低压储能单元和中压直流母线的纽带,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减小变换器低压侧的电流纹波,进一步提高变换器增益,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型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低压侧全桥电路的两... 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连接低压储能单元和中压直流母线的纽带,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减小变换器低压侧的电流纹波,进一步提高变换器增益,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型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低压侧全桥电路的两个桥臂中点连接两个Boost输入电感,两个Boost电感交错工作,可显著减小低压侧电流纹波并提高电压增益。并且该变换器在低压侧加入了LLC谐振网络,控制开关频率小于LLC的谐振频率,在提高电压增益的同时,可实现低压侧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变换器高压侧为两开关倍压整流电路,利用变压器漏感Lk和谐振电容Ck谐振,可实现高压侧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减小了开关管导通损耗,提高了变换器效率并进一步增大了变换器增益。搭建600W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频率调制(PFM)控制的电流型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实验样机,通过对样机进行正向和反向工作实验,验证了变换器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LLC 谐振网络 高增益 倍压整流 双向 dc-dc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WM控制下三电平半桥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全局最小峰值电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超 许海平 +1 位作者 袁志宝 许志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9-1689,共11页
针对三电平半桥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双PWM与移相结合控制(DPWMPS)的方法。通过对该控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变压器两侧电压的相对位置为依据,归纳出系统运行的12种工作模式,并推导出每一种工作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在... 针对三电平半桥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双PWM与移相结合控制(DPWMPS)的方法。通过对该控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变压器两侧电压的相对位置为依据,归纳出系统运行的12种工作模式,并推导出每一种工作模式下的功率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电感最小峰值电流控制方法,能在电压配比m≤1的情况下实现稳态电感峰值电流全局最优。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PWM与移相结合控制 三电平半桥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工作模式 最小峰值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开关电容接入式双主动移相变换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建国 赵彪 +2 位作者 宋强 黄永章 刘文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922-4930,共9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开关电容接入式双主动移相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当变换器的高低压侧直流电压之比与高频变压器的物理变比不匹配时,通过增加高压侧全桥的直通状态,可以实现高频链环节的电压匹配,具有简单且易实现的优点。另外...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开关电容接入式双主动移相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当变换器的高低压侧直流电压之比与高频变压器的物理变比不匹配时,通过增加高压侧全桥的直通状态,可以实现高频链环节的电压匹配,具有简单且易实现的优点。另外,当发生直流侧的短路故障时,可以实现直流开关功能,快速切除故障并且在故障消失后可以快速恢复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对所提拓扑结构的电压电流特性、换流行为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样机的物理试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开关电容接入 电压匹配 高频链环流 直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储协调电压自均衡的光伏直流汇集方案研究
7
作者 甄新梅 贺宇阳 +1 位作者 于大川 于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3-164,共12页
光伏直流汇集系统具备效率高、成本低以及稳定性好等优势。其中,多端口、模块化的直流汇集系统有可控性强和便于升压的特点。然而,各发电单元间的功率失配易导致模块输出电压失衡,制约了发电效率与系统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储协... 光伏直流汇集系统具备效率高、成本低以及稳定性好等优势。其中,多端口、模块化的直流汇集系统有可控性强和便于升压的特点。然而,各发电单元间的功率失配易导致模块输出电压失衡,制约了发电效率与系统稳定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储协调电压自均衡技术的两级升压式直流汇集方案。首先,基于异构子模块混合,构建了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nput-independent-output-series,IIOS)型光伏直流汇集系统结构。在保障各模块输出电压自均衡的前提下,实现了独立光伏单元的升压汇集。其次,IIOS经隔离型MMC直流变换器实现二级升压,降低了各级升压需求。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光伏直流汇集方案可靠性好、效率高,在发电单元功率严重失配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优异的发电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直流汇集 dc-dc变换器 电压自平衡 光储协调 隔离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压直流短路故障下不间断运行的MMC-SST拓扑及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一新 张建文 +5 位作者 施刚 周剑桥 蔡旭 王晗 黄华 赵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67-2276,共10页
多端口固态变压器是多电压形态多电压等级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核心设备,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具有中压直流端口,可接入中压直流配电网,构成多区域交流配电网的柔性... 多端口固态变压器是多电压形态多电压等级的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核心设备,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具有中压直流端口,可接入中压直流配电网,构成多区域交流配电网的柔性互联,提升区域网络间功率灵活调节能力。而采用传统的MMC-SST拓扑及控制,中压直流线路短路故障会引起低压端口供电中断。文中提出一种混合型MMC-SST的拓扑及控制,其具备中压交流、中压直流和低压交直流端口,通过控制使其具有中压直流短路故障耐受能力,同时故障期间保持中压交流和低压端口的不间断功率交互,从而提升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MMC-SST在正常运行和中压直流故障不间断运行控制下内部能量平衡机理,提出中压直流短路故障下电容电压平衡及不间断运行控制策略,实现MMC-SST中压直流短路故障时不间断稳定运行。通过理论分析,仿真与物理动模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及控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 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固态变压器 中压直流短路故障 不间断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额功率转换的锂电池储能系统建模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郑凯元 张维戈 +4 位作者 邓岳 吴学智 荆龙 孙丙香 闫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0-2638,共9页
相较电池储能系统的传统全功率直流转换方案,差额功率转换拓扑构架可以降低功率变换器设计容量、成本及运行损耗,提升锂电池能量存储性能。现有文献对差额功率储能系统容量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可靠性对比及电池充放电特性的深入研究较... 相较电池储能系统的传统全功率直流转换方案,差额功率转换拓扑构架可以降低功率变换器设计容量、成本及运行损耗,提升锂电池能量存储性能。现有文献对差额功率储能系统容量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可靠性对比及电池充放电特性的深入研究较少。为此,文章通过量化分析锂电池电压范围实现差额功率变换器容量优化设计,建立稳态电路模型及频域模型分析系统可控性、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可靠性模型,对比不同储能系统平均失效时间,评价可靠性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差额功率储能方案可靠性高于传统全功率直流转换储能方案。最终,研制基于全桥移相双向DC-DC变换器的24V差额功率储能系统样机,通过10A恒流充放电实验,验证差额功率储能系统动态特性及充放电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额功率储能系统 锂电池 隔离dc-dc变换器 双向全桥移相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