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功率控制与电压波动抑制策略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子文 苗世洪 +3 位作者 范志华 康祎龙 晁凯云 孙丹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225-6237,共13页
在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对双向AC/DC换流器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实现微网功率的协调分配并提高系统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将孤立混合微电网中的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等效为整合电源,分别给出双向AC/DC换流器交流侧和直流侧的有功功率下垂... 在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对双向AC/DC换流器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实现微网功率的协调分配并提高系统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将孤立混合微电网中的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等效为整合电源,分别给出双向AC/DC换流器交流侧和直流侧的有功功率下垂控制方程,进而提出基于全网功率成比例分配原则的双向AC/DC换流器外环功率控制策略,实现孤立混合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和自主分配;同时针对常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内环控制无法获得理想的电压动态响应的问题,在对双向AC/DC换流器进行电压波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抑制电压波动的双向AC/DC换流器改进内环控制策略,实现换流器电压对参考信号的无静差跟踪,提高下垂控制微电网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ac/dc换流器 成比例功率分配 电压波动抑制 鲁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电压波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杰 刘子文 +3 位作者 苗世洪 晁凯云 张籍 黄大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2,共7页
针对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双向AC/DC换流器在外界扰动下出现电压波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双向AC/DC换流器的母线电压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在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功率变化等外界扰动情况下对系统扰动量的快速跟踪,且无需增加额外的... 针对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双向AC/DC换流器在外界扰动下出现电压波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双向AC/DC换流器的母线电压扰动观测器,以实现在分布式电源出力和负荷功率变化等外界扰动情况下对系统扰动量的快速跟踪,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电压或电流传感器,保证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即插即用功能。进一步地提出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电压波动控制策略,以有效抑制暂态电压波动和冲击,提高了孤立混合微电网在不同扰动下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仿真模型,通过在不同暂态过程下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ac/dc换流器 电压波动 扰动观测器 鲁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的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贤富 楼平 +4 位作者 陈哲 陈家乾 赵崇娟 齐蓓 柯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9,共11页
为增强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对变电站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及现有设计方法难于工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化的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配置方法(SCP)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变电站光储直柔(PE... 为增强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对变电站电能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以及现有设计方法难于工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化的基于标准特征多项式配置方法(SCP)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变电站光储直柔(PEDF)系统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分析控制器参数对变换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电能质量的影响,然后采用SCP方法来配置闭环系统特征值,分析该方法对抑制并网电流谐波、改善AC/DC变换器并网电能质量的作用,最后对此进行仿真分析并和传统PI控制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策略降低了AC/DC变换器在谐波畸变率和并网电流不对称度,系统设计简便,且具有很好地鲁棒性,适合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柔 变电站 ac/dc双向变换器 SCP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的新控制策略 被引量:53
4
作者 唐磊 曾成碧 +2 位作者 苗虹 徐伟 杨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18,共6页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AC/DC双向变流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直流微电网部分作为一个电压功率可控的单元接入交流母线,提出了一种新的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用于平衡交直流微电网间的功率流动并提...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AC/DC双向变流器,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的协调分配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直流微电网部分作为一个电压功率可控的单元接入交流母线,提出了一种新的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策略,用于平衡交直流微电网间的功率流动并提高系统联网和孤岛运行的稳定性及可控性。在联网模式时,新方法基于dq坐标系,通过直流侧电压外环给定内环直轴电流参考值,进而控制功率流动和联网运行。孤岛模式时,新方法以交直流母线的电压差值作为外环,控制功率在交直流母线间的流动,使其互为支撑,提高系统稳定性。与传统的并网控制不同,新方法在电压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有功功率控制项,很好地解决了并网时功率流动的问题。通过对双向变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给出新方法的状态方程及控制框图。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ac dc双向变流器 联网运行 孤岛运行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动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振浩 刘宇男 +2 位作者 张明江 陈继开 张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2,共7页
针对风电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对含有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的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器对变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进行控制,把波动变化较快的电流分量分配... 针对风电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向DC/AC变换器的混合储能系统的动态控制策略。对含有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组的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双闭环控制器对变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进行控制,把波动变化较快的电流分量分配给超级电容器,由蓄电池来响应波动变化较慢的电流分量。同时,控制系统将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稳定在预设范围内。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对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控制,使其SOC值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并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ac变换器 混合储能系统 动态控制策略 超级电容 蓄电池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DC/DC双向换流器时间-状态协调最优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鹏 李鑫明 +1 位作者 陈安伟 李继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7,共7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微电网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问题,首先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对DC/DC双向换流器在升压和降压两种工作模式下分别进行了非线性建模,并分析了非线性系统一阶零动态的稳定性。然后针对所建...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直流微电网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直流母线电压控制问题,首先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方法对DC/DC双向换流器在升压和降压两种工作模式下分别进行了非线性建模,并分析了非线性系统一阶零动态的稳定性。然后针对所建立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DC/DC双向换流器的时间-状态协调最优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分别选取时间最短和二次性能最优为性能指标,设计了时间最优控制器和最优状态调节器。为进一步实现两种控制器间互补协调,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引入自适应权重系数,以协调两种控制器间分配的比例,从而实现兼顾状态转移时间和状态调节过程双重优化目标的目的。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dc/dc双向换流器 最优控制 非线性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式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SVPWM调制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顾玲 金科 周慧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886-3894,共9页
为了同时实现升降压AC/DC变换和高功率因数控制,提出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改进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该拓扑具有功率因数高、升降压输出、高频电气隔离以及电能双向... 为了同时实现升降压AC/DC变换和高功率因数控制,提出一种单级式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及其改进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该拓扑具有功率因数高、升降压输出、高频电气隔离以及电能双向流动的优点,适合作为380 V直流微网与电网之间的接口变换器。它与传统的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整流器相比,不需要外加工频变压器或者DC/DC降压变换环节,具有功率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优点。给出变换器的推导过程以及工作原理,提出基于该拓扑的SVPWM调制策略,并分析变换器的直通问题。最后,在实验室研制一台由DSP TMS320F2812控制的3 kW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拓扑及其SVPWM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ac/dc变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高频电气隔离 三相逆变器 直流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培强 董彦婷 +1 位作者 段克会 伍文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3-50,共8页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 为了便于扩展直流微电网的容量与增强系统可靠性,采用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来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能量交互。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的低电压偏移功率均分控制策略,通过反馈直流线路的平均电流作为全局变量,并引入积分环节,实现了各变换器的功率精确分配而不受线路参数的影响。通过引入平均输出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偏移。探讨了二次纹波电流对并联系统功率控制的影响,引入带阻滤波器,抑制二次纹波电流和电压对并网电流畸变率的影响。分析了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合适的控制参数。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 功率均分 低母线电压偏移 二次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AC/DC变换器的单相系统控制与建模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加胜 李浩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1,共5页
基于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输出波形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的"平均值分离法"和"半周期平均法",通过解析分析和线性化处理,推导出其有关交流侧电流幅度和直流侧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 基于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及输出波形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立系统控制模型的"平均值分离法"和"半周期平均法",通过解析分析和线性化处理,推导出其有关交流侧电流幅度和直流侧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模型和离散化控制模型,并进行稳态理论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样机实验波形证实了所得控制模型及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双向ac/dc变换器 建模方法 传递函数 离散化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移相加变频控制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一雄 秦文萍 +2 位作者 王祺 任春光 韩肖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6-1833,共8页
提出了一种双移相(dual-Phase-shift,DPS)加变频控制(variable-frequency control,VF)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由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 DAB)和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SR)构成... 提出了一种双移相(dual-Phase-shift,DPS)加变频控制(variable-frequency control,VF)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由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 DAB)和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SR)构成。所提策略通过变频控制,将双移相控制中移相比与输出功率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使控制变的简单。同时,该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开关损耗,且中间电容参数值较小,减小了变换器体积。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DAB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变换器 双向ac/dc变换器 双移相控制 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频率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东鑫 贾燕冰 +3 位作者 任春光 韩肖清 孟祥齐 王弈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14-2922,共9页
针对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频率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重移相(triple phase shift,TPS)控制方法的开关特性,并设计了基于TPS的移相全桥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算法。然后,针对输出功率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 针对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频率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三重移相(triple phase shift,TPS)控制方法的开关特性,并设计了基于TPS的移相全桥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算法。然后,针对输出功率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虚拟频率控制方法,该算法不仅可以将非线性控制简化为线性化,还可实现交直流变换器单级转换,有效减小中间母线电容,降低系统电流应力。最后,基于TMS320F28335的实验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功率双向传输时,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减小变换器的电流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变换器 双向ac/dc变换器 三重移相控制 最小电流应力 虚拟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微电网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12
作者 焦皎 孟润泉 +1 位作者 任春光 杜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4-92,共9页
为了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并网,基于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和预同步工作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微电网中连接交直流子网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孤岛/并网模式时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实现双向功率流动... 为了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并网,基于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和预同步工作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微电网中连接交直流子网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孤岛/并网模式时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实现双向功率流动。在由孤岛模式转为并网模式时,利用消除dq轴电压偏差实现幅值与相位同步,无需通过锁相环获取相位信息,实现平滑并网。同时,针对微电网中由于不平衡负载导致的三相不平衡工况,采用正负序分别控制的方法实现了非理想工况下微电网的同步互联。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 下垂控制 同步互联 不平衡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型AC/DC换流器的运行机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林 俞晓荣 +1 位作者 苏宏营 廖培金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7-50,共4页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 (HVDC)是采用基于晶闸管的自然换相的换流器技术 ,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具有自关断能力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和门关断晶体管 (GTO)等器件的发展 ,使得电压源型换流器 (VSC)在HVDC... 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 (HVDC)是采用基于晶闸管的自然换相的换流器技术 ,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具有自关断能力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和门关断晶体管 (GTO)等器件的发展 ,使得电压源型换流器 (VSC)在HVDC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普遍的重视。VSC控制和运行方式简单 ,输出波形品质好 ,运行模式灵活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基于VSC的HVDC的原理 ,分析了其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ac/dc换流器 运行机理 特性分析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门关断晶体管 电压源型换流器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2G的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技术及电流畸变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荆磊 张俊峰 +2 位作者 邱茂航 刘波 陈敏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0,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V2G(vehicle-to-grid)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核心思想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双向互动,通过调度实现电动汽车的有序充放电,缓和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优化电网运行。双向变换器是实现V2G技... 随着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V2G(vehicle-to-grid)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核心思想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双向互动,通过调度实现电动汽车的有序充放电,缓和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优化电网运行。双向变换器是实现V2G技术的核心装置,其不仅需要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还要能够控制输入输出的电能质量,这便对变换器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双向变换器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选取了单极性PWM调制和平均电流控制作为本文所提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同时就单极性调制下电流过零点畸变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过零点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一个3 k W的双向AC/DC变换器实验平台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ac/dc变换器 V2G 单极性调制 电流过零点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高频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顾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434-7448,共15页
单级高频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以单级式的结构可实现高频电气隔离、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双向电能传输和升降压变换,在微电网母线电压变换、储能装置功率变换等场合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文章基于电路拓扑、调制策略2个方面详述变换器... 单级高频隔离型三相双向AC/DC变换器以单级式的结构可实现高频电气隔离、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双向电能传输和升降压变换,在微电网母线电压变换、储能装置功率变换等场合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文章基于电路拓扑、调制策略2个方面详述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分析各类拓扑和调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总结拓扑结构机理和衍生方法,归纳考虑变压器伏秒平衡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步骤。最后,从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应用、软开关的实现和可靠性的提高3个方面对变换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隔离 三相ac/dc变换器 双向变换器 脉宽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的高增益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柳 杨帆 吴红飞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5,共8页
储能系统是保证新能源供电系统、微网及大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应对储能电池电压低对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和效率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比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的组合式双向交直流变换器。基于交流侧... 储能系统是保证新能源供电系统、微网及大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应对储能电池电压低对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和效率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比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的组合式双向交直流变换器。基于交流侧电压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利用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同时提供高压母线端口和低压母线端口,使得部分功率仅需经过低电压增益直流变换环节处理,为高增益高效率双向交直流变换提供了有利条件。详细分析了双向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前后级变换器的调制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双向dc/dc变换器 三端口变换器 双向dc/a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路并联的单极式AC/DC电力电子变压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吉宇 王沁洋 +2 位作者 张思耕 徐晓轶 姚文熙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power electronics transformer)是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传统拓扑的PET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较低,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对传统PET拓扑进行改进。首先将传统模块化结构中子模块的低压侧电路移出,再利用...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power electronics transformer)是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传统拓扑的PET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较低,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对传统PET拓扑进行改进。首先将传统模块化结构中子模块的低压侧电路移出,再利用磁路并联,使三相功率在变压器上相互补充。通过等效电路法进行分析,利用原边脉冲宽度调节来控制交流侧电流保持正弦波,并采用移相角来控制功率。该方案降低了子模块内部的绝缘要求,省去传统PET中用于滤除工频纹波的母线电容,从而减小模块体积,提高功率密度。通过1 MV·A的单级AC/DC PET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并在小功率样机上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单级式 模块串联 双向ac/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双向接口变换器控制综述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声 孙凯 李运帷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双向AC/DC接口变换器连接交直流母线实现子网之间的能量双向流动,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稳定运行。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接口变换器的控制可以分为并网控制和孤岛控制两大类。首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 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双向AC/DC接口变换器连接交直流母线实现子网之间的能量双向流动,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稳定运行。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模式,接口变换器的控制可以分为并网控制和孤岛控制两大类。首先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随后分别介绍了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单台接口变换器以及多台并联接口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最后对当前主要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双向接口变换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双向ac/dc变换器 并网运行 孤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短路限流能力的大变比DC/DC变换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扬 张笑天 杨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短路自动限流和功率双向流动特性的大变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适合作为接口电路用在高、低压直流线路之间。该DC/DC变换器以三电平方式工作,通过调节占空比和相移,可以改变其传输功率,并且可以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电路... 提出了一种具有短路自动限流和功率双向流动特性的大变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适合作为接口电路用在高、低压直流线路之间。该DC/DC变换器以三电平方式工作,通过调节占空比和相移,可以改变其传输功率,并且可以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电路以梯形波电流工作,实现了部分软开关,效率较高;在发生直流短路的情况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峰值与正常工作时相等,实现了自动的短路保护。基于以上特点,设计了一个输入电压为12 kV、输出电压为1 kV、传输功率为100 kW的变换器,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dc/dc变换器 短路限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软开关 功率双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系统能量双向流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靳恒 姜世公 王卫 《电源学报》 2011年第3期21-26,42,共7页
基于传统的前级Boost后级全桥的并网逆变器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全桥作为双向AC/DC变换器,以直流母线电压外环输出作为系统能量管理的依据,实现光伏并网系统能量双向流动,为直流负载提供电能。通过改进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实... 基于传统的前级Boost后级全桥的并网逆变器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全桥作为双向AC/DC变换器,以直流母线电压外环输出作为系统能量管理的依据,实现光伏并网系统能量双向流动,为直流负载提供电能。通过改进传统的扰动观察法,实现局部阴影条件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能量利用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系统 双向ac/dc变换器 局部阴影 直流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