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水冷壁壁温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詹毅 冯磊华 +1 位作者 杨锋 钟信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6,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MGWO)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水冷壁壁温预测模型,灰狼算法采用非线性因子调整策略、自适应位置更新策略和动态权重修改策略进行改进以提升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改进灰狼算法优化BiLSTM模型...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MGWO)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水冷壁壁温预测模型,灰狼算法采用非线性因子调整策略、自适应位置更新策略和动态权重修改策略进行改进以提升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改进灰狼算法优化BiLSTM模型的隐藏层数量、学习率和正则化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新疆某电厂的数据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预测精度更高,在机组升、降负荷时,均可以预测到壁温的变化趋势,模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相比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Bi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9.86%和3.69%,且可以提前预测到水冷壁壁温的超温情况,对于预防水冷壁超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壁 壁温预测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改进灰狼算法 自适应位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步态时空参数脑肌电解码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魏鹏娜 马鹏程 +1 位作者 张进华 洪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50,共9页
针对脑电(EEG)信号对连续步态轨迹解码结果与实际轨迹相关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步态参数解码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步态时空参数解码模型,根据脑肌电信号特性设计解码模型的... 针对脑电(EEG)信号对连续步态轨迹解码结果与实际轨迹相关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步态参数解码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步态时空参数解码模型,根据脑肌电信号特性设计解码模型的超参数;其次,同步采集脑电、下肢运动相关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和下肢关节运动信号,并对脑电和表面肌电信号的步态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以多通道脑电和下肢运动相关表面肌电信号作为解码模型的输入,自动提取脑肌电融合信号中步态相关特征并构建膝踝关节运动轨迹与特征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最后,以多通道脑电作为解码模型的输入,构建步态相关脑电信号和表面肌电信号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比,对踝关节解码轨迹与实测轨迹形状相似性Pearson相关系数提高了0.12;与单独采用脑电、表面肌电信号和脑肌电信号平均绝对值特征融合信号进行解码方法相比,对踝关节解码轨迹与实测轨迹形状相似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0.81、0.19和0.63。该方法可实现从脑电信号中对部分表面肌电信号波形的解码,解码波形和实测波形的平均Pearson相关系数值接近0.5,证明从脑电信号中可解码出肌肉通道的表面肌电信号波形,为下肢外骨骼主动连续控制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表面肌电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步态空参数解码 Pearson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混合时空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倪志伟 行鸿彦 +2 位作者 侯天浩 梁欣怡 王心怡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针对网络入侵检测领域存在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研究异常流量样本少和分类器性能不佳时的入侵检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和混合时空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改进生成对抗网络通过学习异常流量样本的分布特性,生成具有特定... 针对网络入侵检测领域存在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研究异常流量样本少和分类器性能不佳时的入侵检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和混合时空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改进生成对抗网络通过学习异常流量样本的分布特性,生成具有特定标签的人工异常流量样本;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提取攻击流量的时空融合特征,利用注意力机制对时空融合特征进行加权,构建混合时空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预测。在UNSW-NB15数据集上对所提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准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92.93%和94.81%,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改善原始数据集中的类别不平衡性问题,提高对异常流量样本的检测能力和网络入侵的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级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测井数据重构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伟 赵海航 +2 位作者 蒋云凤 易军 赖富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3-1480,I0009,共9页
测井数据是油气田开发和评价的基础,对于确定地下油气层位置、计算及评价油气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开采过程中井壁垮塌、仪器故障等因素往往导致部分深度的多条测井数据失真或缺失,而重新测井的成本高昂,施工难度大。为此,提... 测井数据是油气田开发和评价的基础,对于确定地下油气层位置、计算及评价油气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开采过程中井壁垮塌、仪器故障等因素往往导致部分深度的多条测井数据失真或缺失,而重新测井的成本高昂,施工难度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串级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Bi-LSTM)的测井数据重构方法,在不增加额外测量成本的情况下,充分考虑缺失数据点的前趋与后继之间的双向关联性及测井曲线之间的相关性,利用串级系统将所获估计值与已知测井曲线合并为新的输入,采用迭代更新策略完成对缺失数据块的重构。对苏里格气田4口井的测井数据进行补全重构实验,所得结果表明:文中测井数据重构方法具有较高精度,同时所用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重构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串级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记忆神经网络和曲线形状修正的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家安 李凤贤 +1 位作者 王铁成 郝妍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和新型负荷容量累积造成负荷影响因素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特性增强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采用记忆神经网络和曲线形状修正的负荷预测方法。在负荷峰值预测中,采用最大信息系数计算负荷峰值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相关性,实现对输... 针对分布式电源和新型负荷容量累积造成负荷影响因素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特性增强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采用记忆神经网络和曲线形状修正的负荷预测方法。在负荷峰值预测中,采用最大信息系数计算负荷峰值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相关性,实现对输入特征的筛选;综合考虑负荷峰值序列的长短期自相关性和输入特征与负荷峰值的不同程度相关性,结合Attention机制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建立负荷峰值预测模型。在负荷标幺曲线预测中,通过误差倒数法组合相似日和相邻日,建立负荷标幺曲线预测模型;针对预测偏差的非平稳特征,利用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BiLSTM网络建立误差预测模型,对曲线形状进行修正。应用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区域电网负荷数据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负荷预测 Attention机制 双向长短记忆(BiLSTM)神经网络 负荷峰值 负荷标幺曲线 曲线形状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A-VMD和BiLSTM神经网络的新型两阶段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63
6
作者 张淑清 李君 +3 位作者 姜安琦 黄娇 刘海涛 艾洪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69-3279,共11页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有助于维持发电端和用电端的动态平衡,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且高效地运行。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并网以及气象和节假日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负荷序列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非线性。为此,该文提出基于花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有助于维持发电端和用电端的动态平衡,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且高效地运行。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并网以及气象和节假日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负荷序列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和非线性。为此,该文提出基于花授粉算法(flower pollination algorithm,FPA)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 time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新型两阶段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第一阶段首先提出了一种关于分解损失的VMD评价标准,并采用FPA来寻找该标准下分解参数的最优组合,从而降低了经验设置参数的随机性并且减少了分解过程中的信号损失,提高了分解质量;其次针对分解所得的每个子序列分别建立具备双向处理和长期记忆的BiLSTM神经网络,从而可以更好地挖掘负荷数据的过去和未来的深度时序特征。第二阶段综合考虑模态分量以及气象和星期类型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建立基于BiLSTM神经网络的误差纠正模型,用以挖掘误差中所包含的隐含信息,从而降低了模型的固有误差。将该文方法应用于美国南部某地区的负荷数据集,最终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以及R2分别为108.03、1.19%、146.48以及0.9812。随后在冀北电网某供电公司的实际应用中,再次证明了该方法在区域性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花授粉算法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误差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BiLSTM神经网络和气象数据修正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继东 杜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177,224,共7页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模型大多将历史负荷数据和影响负荷的其他因素如气象数据等共同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但气象数据内部规律性不强,不适合作为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ttention-BiLSTM神经网络和气象...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模型大多将历史负荷数据和影响负荷的其他因素如气象数据等共同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但气象数据内部规律性不强,不适合作为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ttention-BiLSTM神经网络和气象数据修正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影响负荷的主要因素;考虑到负荷序列较长且存在双向信息流,利用BiLSTM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引入注意力机制,通过注意力权重突出关键因素的影响,挖掘负荷数据的内部规律;利用核极限学习机结合气象数据进行误差预测和修正,完成负荷预测。以我国东部某地区真实数据作为实际算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注意力机制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核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风储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滨 蒙旭光 白晓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8,共9页
“双碳”背景下风电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将对电力系统的形态和运行机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循环神经网络的风储系统控制策略。采用双向长短时循环神经网络提取... “双碳”背景下风电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将对电力系统的形态和运行机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循环神经网络的风储系统控制策略。采用双向长短时循环神经网络提取控制结果与风电场实际出力以及储能状态间的时序信息,通过构建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控制模型,使得风电场在多种运行工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储能系统调节结果。基于实际风电场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在一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将风储系统控制误差保持在0.50%~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系统 控制策略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和Bi-LSTM神经网络的桥梁温度-应变映射建模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方佳畅 黄天立 +1 位作者 李苗 王亚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134,186,共10页
为快速构建并准确预测温度作用引起的斜拉桥主梁应变用于结构状态评估,基于某大跨度斜拉桥主梁超过1年的温度和应变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斜拉桥... 为快速构建并准确预测温度作用引起的斜拉桥主梁应变用于结构状态评估,基于某大跨度斜拉桥主梁超过1年的温度和应变监测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神经网络的斜拉桥温度-应变映射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利用解析模态分解(analytical mode decomposition,AMD)去噪应变数据,得到仅由温度引起的应变响应;其次,选择温度和某一测点应变数据构成数据集,采用Bi-LSTM神经网络训练该数据集,并通过网络结构和超参数优化建立温度-应变Bi-LSTM基准模型;最后,利用迁移学习方法,将已训练好的基准模型中部分参数迁移到其他温度-应变数据集,建立相应的温度-应变映射被迁移模型,并与未采用迁移学习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直接建立的温度-应变Bi-LSTM神经网络映射模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建立的被迁移模型,其拟合精度均高于所用的基准模型,且训练时间短,预测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大跨度斜拉桥 温度-应变映射模型 迁移学习 双向长短记忆(Bi-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输电线故障分类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银 席燕辉 陈子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针对单通道故障分类器不能全面表达三相故障特征信息引起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MCCNN-BiLSTM)的输电线故障分类方法。该方法可同时输入故障三相信号,并能有效提取故障信号的空间和时间特... 针对单通道故障分类器不能全面表达三相故障特征信息引起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MCCNN-BiLSTM)的输电线故障分类方法。该方法可同时输入故障三相信号,并能有效提取故障信号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实现了三相故障信号特征的全面提取,有效地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分类的精度。基于735 kV三相串联补偿输电线模型大量故障数据分析,对三相故障电压信号不采用任何特征提取算法,仅截取故障周期的三相电压幅值数据作为基本故障特征信号输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快速准确地分类识别11种故障,并且不易受故障时刻、过度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故障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猎人猎物优化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组合模型的汽车出车率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雨虹 曲昭伟 宋现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264,共10页
汽车出车率预测对于交通管理者预先制定精准化管控方案、实施协调化统筹调度,以及调控汽车保有量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猎人猎物优化算法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模型(HPO-BiLSTM)的汽车出车率预测方法。首先,... 汽车出车率预测对于交通管理者预先制定精准化管控方案、实施协调化统筹调度,以及调控汽车保有量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猎人猎物优化算法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组合模型(HPO-BiLSTM)的汽车出车率预测方法。首先,分析汽车出车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出17个特征影响因子,结合标准化处理后的重构时间序列,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变量的重要度评估,筛选出最优特征集合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其次,为解决神经网络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难题,建立一种融合猎人猎物优化算法(HPO)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利用HPO的探索-开发机制,实现BiLSTM框架的动态化搭建与精细化调参;最后,结合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汽车出车率数据集进行模型性能的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与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灰色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等经典算法相比,HPO-BiLSTM模型在汽车出车率预测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23.85%~54.38%、20.67%~57.40%、27.48%~59.32%,平均相对误差为-1.57%。说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深度学习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实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汽车出车率预测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猎人猎物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和双向编码解码LSTM融合的起重机械健康预测方法
12
作者 陈宇豪 杨正益 文俊浩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3,共10页
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多时间单位步长预测中出现的监测数据时间跨度小、数据量密集、特征多维、没有标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编码解码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 针对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多时间单位步长预测中出现的监测数据时间跨度小、数据量密集、特征多维、没有标签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编码解码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with encoder-decoder,ED-BLSTM)的起重机械设备健康预测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时序排列,在保证相同输入-输出时间步长尺寸情况下对数据集切分重组,将处理后数据集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主要特征,得到多维矩阵。采用基于编码解码器的双向长短期循环神经网络对多维矩阵进行训练,建立起重机械多时间单位步长的目标预测模型,达到长期预测起重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的目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验证损失最多降低0.474%,最少降低0.097%;预测损失最多降低1.411%,最少降低1.230%,实际预测性能有较大提高,对工业起重机械健康预测技术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健康预测 双向长短循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编码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地面空调能耗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璇 林家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50-2760,共11页
在机场运行管理中,地面空调是对飞机客舱进行降温除湿的主要设备,准确预测出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耗电量对于建设绿色机场具有重要意义。地面空调能耗受多维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飞... 在机场运行管理中,地面空调是对飞机客舱进行降温除湿的主要设备,准确预测出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耗电量对于建设绿色机场具有重要意义。地面空调能耗受多维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飞机地面空调能耗预测方法。所提方法使用BiLSTM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构造模型的预测部分,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中的时间序列特征;并以预测精度最优为指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狮优化(IALO)算法的超参数优化算法,与标准蚁狮优化算法相比,改进蚁狮优化算法在随机游走空间缩小机制中改进了收缩因子并赋予收缩系数一定的随机性,同时引入普通蚁狮权重系数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及寻优能力。在实际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可知,所提方法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为6.04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928%,决定系数为0.956。通过与其他多种预测方法比较,充分证明所提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空调 能耗预测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蚁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BiLST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庆龄 刘静 +1 位作者 李珊 程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为减少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和事故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提高事故持续时间预测结果精度和适用性,基于1362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甄选16个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影响因素作为特征变量。通过对连续特征变量统计分析和离散特征变量赋值后,... 为减少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和事故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提高事故持续时间预测结果精度和适用性,基于1362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甄选16个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影响因素作为特征变量。通过对连续特征变量统计分析和离散特征变量赋值后,构建基于SO-BiLST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事故持续时间大于120 min的路段内平均交通流量、平均车速和车速离差等均值最小,分别为27882 pcu/h、90.4 km/h和18.0 km/h;事故持续时间小于30 min的路段内大型车混入率均值最小,为34.0%;事故持续时间为[60,90)min的肇事者年龄均值最大,为45岁;事故持续时间大于120 min的肇事者驾龄均值最大,为91月。SO-Bi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和种群规模分别设置为40和30为最优,对应的事故持续时间预测结果MAPE值为8.9%,相较于PSO-Elman、BiLSTM-CNN、GA-BP和LSTM等降低1.7%~7.6%,且提高了事故持续时间大于120 min的预测结果精度。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疏解管控和应急救援措施,提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持续 蛇群优化算法 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前车信息的CNN-BiLSTM的短时车速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厉成鑫 李美莹 +2 位作者 余曼 王姝 赵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7,共10页
提出一种考虑跟车信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车速预测模型,引入白鲨优化算法(WSO)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综合考虑跟车时的前车信息和其他影响车速的因素,通过驾驶人在环平台采集相关数据,确定了... 提出一种考虑跟车信息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车速预测模型,引入白鲨优化算法(WSO)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综合考虑跟车时的前车信息和其他影响车速的因素,通过驾驶人在环平台采集相关数据,确定了加速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自车车速、相对车距、相对车速、自车加速度6种变量作为WSO-CNN-BiLSTM模型的输入。通过数据的样本熵值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个数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仿真结果显示,考虑前车信息的多输入预测模型相比单一输入预测精度有所提高,且所建立的模型与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TM、CNN和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相比,RMSE值分别降低了63.39%、11.45%、58.45%、42.58%,MAE值分别降低了59.09%、8.09%、57.29%、38.99%,提高了车速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预测 前车信息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滞后极限学习机的IDBiLSTM短时交通流预测
16
作者 张阳 王梓良 +2 位作者 姚芳钰 许浩越 杨书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深度学习短时交通流预测中,存在数据处理实时性较弱,以及算法对交通流数据的复用和修正能力不足导致预测性能较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滞后极限学习机的深度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引入权值共享... 深度学习短时交通流预测中,存在数据处理实时性较弱,以及算法对交通流数据的复用和修正能力不足导致预测性能较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滞后极限学习机的深度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首先,引入权值共享机制对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在模型训练过程中不断进行权重更新和偏置更新,从而充分利用逆序逆转数据增强数据的复用和修正能力;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实时性,引入极限学习机模型,并在其神经元激活函数中嵌入生物神经系统中的滞后参数进行优化,加速了运算效率,提升算法的整体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预测精度和算法实时性均有提升,与经典方法CNN-BiLSTM和多元集合CNN-LSTM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减少了6.82、6.47,计算速度分别提高了12、19 s,具备良好的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力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极限学习机 交通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
17
作者 程国柱 吕岩峰 冯天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1,共9页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 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影响,探索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变化规律,基于深度残差网络(DRN)和双向长短时卷积神经网络(BiLSTM),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特征对客流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研究。构建了融入灾害性天气特征的轨道交通线网客流DRN-BiLSTM预测模型,并选取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作为模型性能评价指标,并进行模型的客流量预测效果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LSTM、BiLSTM相比较,DRN-BiLSTM在灾害性天气特征输入情况下,MSE分别降低22.10%、21.96%;RMSE分别降低10.54%、10.46%;MAE分别降低3.20%、3.95%;R^(2)分别提升5.01%、2.12%。使用网格搜索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优化后,模型训练损失降低36%。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轨道线网交通客流预测DRN-BiLSTM组合模型能够有效捕捉数据的深层特征,极大提升了客流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预测模型 深度残差网络 双向长短时神经网络 灾害性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和BiLSTM的离心泵空化状态识别方法
18
作者 邹淑云 刘忠 +2 位作者 王文豪 喻哲钦 孙旭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5-312,共8页
针对离心泵空化状态下压力脉动信号的非线性和复杂程度以及浅层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深度挖掘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离心泵空化状态识别方法。通过离心泵空化试验获得不同空化状态压力脉动信号。采用... 针对离心泵空化状态下压力脉动信号的非线性和复杂程度以及浅层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深度挖掘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离心泵空化状态识别方法。通过离心泵空化试验获得不同空化状态压力脉动信号。采用固有时间尺度分解对压力脉动信号进行处理,筛选出有效分量,计算其盒维数和关联维数,构建空化分形特征向量。将空化特征向量导入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空化状态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分量的盒维数及关联维数随空化系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模型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2.8%,能够实现离心泵空化状态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空化 压力脉动 固有间尺度分解 分形维数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识别
19
作者 严谨 陆建成 +1 位作者 龙洋辉 赵云开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目的】实现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智能识别。【方法】基于海洋工程分析软件SACS建立南海涠洲海域11-2 WHPC导管架平台数值模型,通过整合平台结构参数与目标海域环境数据,开展静力学分析以识别结构薄弱构件。基于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 【目的】实现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智能识别。【方法】基于海洋工程分析软件SACS建立南海涠洲海域11-2 WHPC导管架平台数值模型,通过整合平台结构参数与目标海域环境数据,开展静力学分析以识别结构薄弱构件。基于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384组完好工况和1920组损伤工况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库。针对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希尔伯特(VMD-Hilbert)变换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的损伤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VMD-Hilbert变换实现信号时频特征提取,随后利用BiLSTM网络挖掘响应信号的深层时序特征。针对传统结构损伤诊断人工特征提取困难和步骤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散射变换时频图像和视觉转换器(Vision Transformer)的损伤诊断方法,实现结构损伤状态的智能诊断。【结果与结论】通过提取的损伤敏感特征,使用BiLSTM处理时变序列数据,实现了超过92%的分类准确率。基于小波散射变换时频图像和Vision Transformer的方法能够突出损伤前后的特征变化,分类准确率超过96%。通过缩尺模型实验模拟平台损伤状态,收集不同结构状态下的振动信号,经过VMD降噪处理后验证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均能实现良好的损伤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海洋平台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诊断 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视觉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2vec和双向LSTM的情感分类深度模型 被引量:45
20
作者 黄贤英 刘广峰 +1 位作者 刘小洋 阳安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83-3587,3596,共6页
针对社交网络文本传统情感分类模型存在先验知识依赖以及语义理解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ord2vec和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情感分类模型--WEEF-BILSTM。采用基于CBOW (continuous bag-of-words)方式的word2vec模型针对语料训练... 针对社交网络文本传统情感分类模型存在先验知识依赖以及语义理解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ord2vec和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情感分类模型--WEEF-BILSTM。采用基于CBOW (continuous bag-of-words)方式的word2vec模型针对语料训练词向量,减小词向量间的稀疏度,通过双向LSTM神经网络获取更为完整的文本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取出深度词向量特征,继而使用one-versus-one SVM对其进行情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WEEF-BILSTM模型较其他模型分类效果更好,能达到更优的准确率和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情感分析 双向长短记忆循环神经网络 词向量 社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