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湍流射流拟序结构与颗粒的双向耦合作用
1
作者 罗坤 金晗辉 +1 位作者 樊建人 岑可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2-305,共4页
运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气粒两相平面湍流射流中拟序结构与颗粒间的双向耦合作用 .在考虑颗粒相的反作用后 ,气相运动采用Smagorinsky提出的亚网格尺度模型模拟 ,颗粒相运动采用Lagrangian方法跟踪 .在不同的质量携带率条件下 ,对Stoke... 运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气粒两相平面湍流射流中拟序结构与颗粒间的双向耦合作用 .在考虑颗粒相的反作用后 ,气相运动采用Smagorinsky提出的亚网格尺度模型模拟 ,颗粒相运动采用Lagrangian方法跟踪 .在不同的质量携带率条件下 ,对Stokes数等于 2 5的颗粒 ,考察了颗粒相对气相流场拟序结构的反作用以及颗粒自身的运动扩散特性 ,发现了颗粒对流场的反作用存在两面性 :低质量携带率的颗粒在流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延迟了湍流拟序结构的发展 ;对于质量携带率较高的情况 ,在流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促进了湍流拟序结构的发展 ,颗粒的扩散反过来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 ,形成了气粒两相间的“共振”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湍流射流 拟序结构 双向耦合作用 颗粒扩散 气粒两相流 大涡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结构场双向耦合作用对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靳铭凯 郭鹏鸿 +3 位作者 陈维江 高飞 张乔根 文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96-3304,共9页
变压器绕组振动过程中电磁力与绕组位移之间存在双向耦合作用。该文首先分别给出了考虑磁场-结构场双向耦合作用和单向耦合作用的轴向振动计算模型。其次,结合变压器绕组轴向失稳事故给出了轴向振动过程中影响绕组失稳的特征参量,并以... 变压器绕组振动过程中电磁力与绕组位移之间存在双向耦合作用。该文首先分别给出了考虑磁场-结构场双向耦合作用和单向耦合作用的轴向振动计算模型。其次,结合变压器绕组轴向失稳事故给出了轴向振动过程中影响绕组失稳的特征参量,并以这些振动参量的变化为基础建立了双向耦合作用的评价指标。最后,针对某典型110 kV变压器,计算获得了考虑有无双向耦合作用时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过程,并获得了各线饼振动参量最大值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由于磁场-结构场的双向耦合作用,线饼振动强度变大1.1~1.55倍,中部线饼电磁力最大值变大3.5倍。同时,中部线饼电磁力最大值的出现时间不是在第1个峰值处,而是后移至第2个峰或第3个峰。因此,考虑磁场与结构场双向耦合作用可全面有效分析绕组振动动态过程,避免薄弱点漏判。所得研究成果可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动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轴向振动 磁场 结构场 双向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耦合作用对基础摩擦隔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谷伟 李艺 刘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 采用多质点层间剪切型模型,建立了基础摩擦隔震多层砌体结构在水平与竖向耦合地震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及滑动与啮合状态判别准则·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存在,使隔震结构下部各层,特别是首层的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增加,隔震层加速度增加,且随地震烈度,竖向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加,并使隔震层的滑动位移幅值有增大的可能·建议在高烈度震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摩擦隔震 多层砌体结构 双向地震耦合作用 层间剪力 石墨膏泥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建强 管品武 李大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采用双向耦合力学模型模拟摩擦摆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双向地震作用下... 采用双向耦合力学模型模拟摩擦摆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的支座最大位移,因而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对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和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摆 双向耦合作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建强 姚谦峰 李大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8,共5页
通过对滑移摩擦支座摩擦力双向耦合性能的模拟,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DABIS对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 通过对滑移摩擦支座摩擦力双向耦合性能的模拟,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DABIS对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的支座最大位移,因而在确定支座最大位移时应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摩擦支座 摩擦力 双向耦合作用 双向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截面RC剪力墙双向抗震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庆轩 王斌 +1 位作者 王朋 田建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针对T形截面带翼缘剪力墙在单、双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双向荷载作用下双向加载路径、轴压比、边缘构件箍筋对T形截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T形截面带翼缘剪力墙在单、双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双向荷载作用下双向加载路径、轴压比、边缘构件箍筋对T形截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双向加载较单向加载均表现出明显的双向耦合效应,承载力和延性降低,强度和刚度退化加剧,且加载路径对抗震性能影响显著;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在两个加载方向上的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增大,强度和刚度退化加剧,位移延性降低,除腹板端部受压外,其余方向的峰值荷载均有提高;减小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间距使得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高,但在翼缘受压方向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截面剪力墙 双向耦合作用 数值模拟 加载路径 轴压比 边缘箍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建强 丁永刚 李大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本文采用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模拟组合隔震系统中隔震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 本文采用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模拟组合隔震系统中隔震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支座的最大位移,因而应考虑水平双向地震作用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和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隔震系统 双向耦合作用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