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双向耦合优化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碳配额分配研究
1
作者
陈思源
宋俊年
方恺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143,共7页
碳配额分配对工业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工业行业高碳排放的7个细分重点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对2030年的碳配额总量进行分配,并与“祖父分配”方案、顺向模型分配方案和逆向模型分配方案进行比对。构...
碳配额分配对工业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工业行业高碳排放的7个细分重点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对2030年的碳配额总量进行分配,并与“祖父分配”方案、顺向模型分配方案和逆向模型分配方案进行比对。构建行业碳配额分配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4种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遴选出综合效益最高的分配方案。结果显示,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分配方案在平衡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行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综合效益较其他3种方案更优。在该方案下,2030年中国工业行业7个细分重点行业的碳配额总量为7 967.4 Mt,工业总产值为73.6万亿元,并且碳配额总量可以在±5.7 Mt范围内浮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有助于行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
工业行业
多目标规划
双向耦合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情景模拟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菲
毛琦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62,共9页
目的在于研究矿产资源依赖型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方案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通过构建环境—产业双向耦合优化模型,模拟了不同技术进步情景下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优化双...
目的在于研究矿产资源依赖型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方案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通过构建环境—产业双向耦合优化模型,模拟了不同技术进步情景下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优化双重目标的最优工业结构,并由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对于矿产资源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优势产业控制环境污染排放的能力过低,如果不进行较快的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已不能实现区域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双重最优目标。如果较快地推进技术进步,区域能够继续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基础,实现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的双重最优目标。因此,实现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如何推进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是实现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所在。在生产管理上,需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完善环境保护与修复机制,同时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在工业发展模式上,运用产业生态化理念重组工业经济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与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产业体系的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环境污染
环境-产业
双向耦合优化模型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向耦合优化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碳配额分配研究
1
作者
陈思源
宋俊年
方恺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
浙江省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14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No.22&ZD108、No.24VRC0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2341205)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2C03154、No.2024SJCZX0049)。
文摘
碳配额分配对工业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工业行业高碳排放的7个细分重点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对2030年的碳配额总量进行分配,并与“祖父分配”方案、顺向模型分配方案和逆向模型分配方案进行比对。构建行业碳配额分配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4种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遴选出综合效益最高的分配方案。结果显示,双向耦合优化模型分配方案在平衡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行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综合效益较其他3种方案更优。在该方案下,2030年中国工业行业7个细分重点行业的碳配额总量为7 967.4 Mt,工业总产值为73.6万亿元,并且碳配额总量可以在±5.7 Mt范围内浮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有助于行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
碳配额
工业行业
多目标规划
双向耦合优化模型
Keywords
carbon quotas
industries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bidirectional-coupling optimization model
分类号
F4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情景模拟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菲
毛琦梁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6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蒙沿黄地带城市化与环境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4127155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度科研基金项目
文摘
目的在于研究矿产资源依赖型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方案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案例,通过构建环境—产业双向耦合优化模型,模拟了不同技术进步情景下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优化双重目标的最优工业结构,并由此提出协调发展策略。结果发现,技术进步对于矿产资源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优势产业控制环境污染排放的能力过低,如果不进行较快的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已不能实现区域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双重最优目标。如果较快地推进技术进步,区域能够继续依托优势矿产资源基础,实现产业发展和污染控制的双重最优目标。因此,实现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如何推进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是实现依赖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所在。在生产管理上,需要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完善环境保护与修复机制,同时要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在工业发展模式上,运用产业生态化理念重组工业经济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与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产业体系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
工业结构
环境污染
环境-产业
双向耦合优化模型
情景分析
Keywords
industry structur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upling optimization
scenario simulations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双向耦合优化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碳配额分配研究
陈思源
宋俊年
方恺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业结构与环境质量耦合优化情景模拟与策略——以宁蒙沿黄地带为例
王菲
毛琦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