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星地双向时频传递与广广播钟差精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巩秀强 陈俊平 +1 位作者 周善石 吴斌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6,共9页
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技术,直接测量卫星钟相对于地面保持的系统时间的钟差,并用于广播电文钟差参数的建模。讨论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卫星相位中心误差等不同误差源对不同类型卫星双向时间同步... 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技术,直接测量卫星钟相对于地面保持的系统时间的钟差,并用于广播电文钟差参数的建模。讨论了电离层延迟误差、卫星相位中心误差等不同误差源对不同类型卫星双向时间同步卫星钟差精度的影响。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星地双向卫星钟差内符合精度(RMS)优于0.15 ns。利用双向卫星钟差序列,对广播星历钟差参数预报精度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广播电文钟差参数预报1 h,精度在2 ns以内,移动卫星刚入境时,钟差参数预报6 h误差可达10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双向时频传递 广播钟差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时频传递技术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婷 陈国军 马嘉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精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在当今众多领域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也是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TAI(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等国际时间标准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3类主流的精密时频传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精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在当今众多领域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同时也是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TAI(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等国际时间标准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3类主流的精密时频传递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卫星时频传递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但同时也面临性能提升瓶颈及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隐患;光纤时频传递利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在传递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易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在铺设范围、成本及灵活性方面存在局限性;激光时频传递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实现星地时钟的高精度比对,但该技术实施需要专用系统及设备,应用领域有限,目前主要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增强。本文研究可为建设满足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要求的国家时频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时频 GNSS时频 卫星双向时频传递 光纤时频 激光时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站高精度时频微波链路系统体制设计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旭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在空间站上建立较地面高一个量级的时间频率系统,通过高精度时频链路为全球民用系统提供更为精准的空间时频基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军事意义。首先,探讨了国外在空间站高精度时频传递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应用;其次,在空间站双向时频传... 在空间站上建立较地面高一个量级的时间频率系统,通过高精度时频链路为全球民用系统提供更为精准的空间时频基准,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军事意义。首先,探讨了国外在空间站高精度时频传递技术方面的现状和应用;其次,在空间站双向时频传递原理的基础上,对比欧空局(ESA)的方案提出了适合我国空间站时频系统微波链路的设计思路;最后,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高精度时频传递的两项关键技术,对于开展详细系统设计以及实现皮秒量级测量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时频链路 微波链路 双向时频传递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