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极濒危物种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陈模舜
金则新
柯世省
陈子林
潘德月
-
机构
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2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9C060001)。
-
文摘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天台鹅耳枥种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野外群体与生境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进行数量分析,探讨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域内24个天台鹅耳枥群落样方共记载主要维管植物46种,隶属29科40属;利用主要物种的重要值进行TWINSPAN聚类,将天台鹅耳枥群落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群落中天台鹅耳枥的优势地位显著,24个样方内出现次数较高的伴生植物分别为阔叶箬竹(17/24)、山橿(9/24)、白檀(9/24)、茅栗(8/24)和柳杉(7/24);对组成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群落暖温带特征显著,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相当大比重;CCA排序结果可验证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CCA前三轴累计对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解释率为72.66%,7个群丛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分化显著,其中第一轴突出反映海拔梯度(P<0.01)与干扰(P<0.01),第二轴反映坡位和坡度(P<0.01)的变化趋势,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物种与海拔、干扰和坡度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天台鹅耳枥群落集中分布于海拔850~1250 m的中低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生境的丧失和片断化,有些群丛天台鹅耳枥仅剩少量植株,如黄山松-天台鹅耳枥-短柄枹+阔叶箬竹-山橿群丛和天台鹅耳枥-红果钓樟-毛鸡爪槭+阔叶箬竹+金线草群丛等,部分群丛结构变得不完整,如天台鹅耳枥+三叶委陵菜-蕺菜-细风轮菜群丛,仅由乔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组成简单,物种盖度较低;天台县的天台鹅耳枥-云锦杜鹃-多脉鹅耳枥+阔叶箬竹-黑果菝葜+三脉紫菀群丛分布在坡度较缓、土壤湿度较好的地带,是最大的野生天台鹅耳枥群落,有少量野生天台鹅耳枥幼树及幼苗成活。【结论】天台鹅耳枥分布范围狭窄,其所处的群落稳定性不高,种群呈衰退趋势。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坡度和干扰是天台鹅耳枥群落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相关研究要考虑其特有的生境,重点关注原有自然群落的稳定性,加强保护原生地环境和群落伴生植物,以确保天台鹅耳枥种群的长期生存。
-
关键词
天台鹅耳枥
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
典范对应分析法(CCA)
环境因子
-
Keywords
Carpinus tientaiensis
community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environmental factors
-
分类号
S431.1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的采食斑块选择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杨永伟
邵亚平
包新康
-
机构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7-554,共8页
-
基金
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2017年瓜州县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哺乳类)”支持
-
文摘
客观地划分普氏野马放归区的植被群落,以此研究放归普氏野马在群落水平对采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对评估放归区的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普氏野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线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TWINSPAN )对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之后以TWINSPAN分类的74个样方为对照,采用直接观察采样测定了80个普氏野马采食样方的9种生态因子,通过生态因子对比分析、Bailey s判别分析对普氏野马采食斑块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研究区74个样方归并为12个群丛类型。普氏野马采食斑块的植被盖度、草本盖度、针茅盖度、芨芨草盖度、群丛类型、生境类型都与对照地中的相应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普氏野马偏好的采食斑块特征是针茅、柽柳+芨芨草、驼绒藜为主要建群种的群丛,草本盖度(>15%),针茅盖度( 10%<C Stipa ≤15%),芨芨草盖度( 20%<C Achnatherum ≤40%),生境类型为流水滩地半灌木草原或湿地灌丛草甸。主成分分析表明斑块的生境类型( 0.955 )和群丛类型( 0.941 )对普氏野马的采食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Bailey's判别分析
采食斑块选择
-
Keywords
Przewalski’s horse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
Bailey’s method
Grazing patch selection
-
分类号
Q958.12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