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拉孜县草地植物群落的TWINSPAN分类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海涛 贺金生 +3 位作者 倪志诚 周榜第 李乾振 沈文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类技术对西藏拉孜县草地植物群落的71个样方进行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根据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对分类后得到的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并探讨环境因子和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TWINSPAN分类... 应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类技术对西藏拉孜县草地植物群落的71个样方进行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根据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对分类后得到的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并探讨环境因子和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之间的关系。TWINSPAN分类的结果表明,上述草地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22个群落类型。通过海拔高度、经度、纬度、坡向和坡度与3个多样性指标的相关分析,只有海拔高度与均匀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匀度降低,而其它的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拉孜县 草地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 twinspan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霍山植被分类及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闫明 毕润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6-62,共7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山西霍山植被群落(12个样地56个样方)进行分类,并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用TWIN-SPAN法可将56个样方划分为10组,命名为1...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山西霍山植被群落(12个样地56个样方)进行分类,并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用TWIN-SPAN法可将56个样方划分为10组,命名为10个群丛:山核桃+毛白杨-虎榛子-唐松草群丛(Ⅰ)、山核桃-虎榛子-白莲蒿群丛(Ⅱ)、车前+艾+乌头群丛(Ⅲ)、山核桃+油松-土庄绣线菊-细秆羊胡子草群丛(Ⅳ)、油松-绣线菊-细秆羊胡子草群丛(Ⅴ)、油松-沙棘-白茅群丛(Ⅵ)、辽东栎+山核桃-黄刺玫-细秆羊胡子草群丛(Ⅶ)、华北落叶松-鹅耳枥-蛇莓群丛(Ⅷ)、山梅花-石防风群丛(Ⅸ)和绣线菊-白茅群丛(Ⅹ)。10个群丛可划分为6个演替阶段:弃耕地先锋群落阶段(群丛Ⅲ)、草本群落阶段(群丛Ⅹ)、灌木群落阶段(群丛Ⅸ)、先锋乔木群落阶段(群丛Ⅰ和Ⅱ)、混交林过渡群落阶段(群丛Ⅳ、Ⅴ、Ⅵ和Ⅷ)和顶级群落阶段(群丛Ⅶ)。随着演替的进行,霍山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呈增加的趋势,并在演替的中后期(混交林过渡群落阶段)达到最大值;而在不同的演替阶段,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也不同。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余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说明山西霍山植被演替序列完整,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的种类和个体数量以及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霍山 演替阶段 群丛 双向指示分析 多样性指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拉山植物群落数量及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拉多 张燕杰 +3 位作者 庞有智 崔玲玲 刘杰 索南措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2-20,共9页
文章以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的米拉山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对米拉山东西坡10个海拔带的45个植物样方进行分析,同时对米拉山东坡与西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转换后的物种丰富度(TSR)... 文章以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的米拉山作为研究地点,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法、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对米拉山东西坡10个海拔带的45个植物样方进行分析,同时对米拉山东坡与西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转换后的物种丰富度(TSR)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进行了比较。TWIN-SPAN分类结果显示:米拉山东坡植被可分为6个群丛,与DCA排序结果不甚对应,西坡植物被分为8个群丛,与D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东西坡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差异很大,东坡植被自然带较高,西坡植被自然带较低且植被类型复杂;东西坡TSR的海拔梯度格局也有很大差异,东坡高海拔带TSR最高,呈现出随海拔升高TSR升高的趋势,西坡高海拔带TSR最低,呈现出随海拔升高TSR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 双向指示分析 除趋势对应分析 转换物丰富度 米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悦 郭利平 +4 位作者 易雪梅 曹伟 王远遐 吴培莉 姬兰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3个群落类型,即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34个树种被分为五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为阴性或中性偏阴性的硬阔叶树种,第三类和第四类主要为阳性或中性偏阳的软阔叶树种,第五类主要为针叶树种。(2)原始阔叶红松林建群种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呈不显著正相关。(3)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分别有89%、76%、47%的种对间关联程度紧密,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种间关系并非趋于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双向指示分析 海拔梯度 间联结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慧敏 张峰 +2 位作者 庞春花 赵彩莉 范晓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77-2085,共9页
于2011年4~10月对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128个样方的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群落分类,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7种土壤因子与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关系,以揭示汾河流域中下... 于2011年4~10月对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128个样方的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群落分类,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7种土壤因子与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关系,以揭示汾河流域中下游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发现植物121种,隶属33科81个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和蓼科植物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4.79%、14.05%、8.26%和7.43%,且芦苇的分布频率最高,达到49%。(2)双向指示种分析表明,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分为8个群落类型(Ⅰ~Ⅷ)。(3)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相似,而Simpson指数则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他3个指数均不同。(4)汾河流域中下游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群落类型的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养分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中度不均的特点。(5)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物种Simpson指数以及土壤全氮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6)CCA排序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植物群落 土壤因子 多样性 双向指示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物与土壤因子关系及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宗文 谢正磊 +3 位作者 段晓峰 周鑫 Timothy R.ROSEN 许学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1-811,共11页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6个样地22个植物种的重要值(IV)为基础,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其分为6个群落类型:翅碱蓬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柽柳芦苇+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旱柳芦苇群落、人工林群落(刺槐林和白腊林)。在群落演...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6个样地22个植物种的重要值(IV)为基础,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其分为6个群落类型:翅碱蓬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柽柳芦苇+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旱柳芦苇群落、人工林群落(刺槐林和白腊林)。在群落演替梯度上,土壤pH逐渐增加,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芦苇群落和人工林群落,土壤有机碳和总氮总体逐渐增加,土壤碳氮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影响黄河三角洲植物种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是土壤盐分和pH,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盐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有正相关关系。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的生态位分析发现,优势种柽柳、芦苇和翅碱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小,说明物种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出现了生态位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指示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植物物多样性 土壤因子 生态位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五台山亚高山草甸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白晓航 张金屯 +3 位作者 曹科 王云泉 Sehrish Sadia 曹格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533-2543,共11页
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沿海拔梯度取样,利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该区的草甸群落分为9个类型;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 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沿海拔梯度取样,利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该区的草甸群落分为9个类型;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出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梯度的关系,各个群落类型在前两轴分异明显;第一轴反映了群落分布格局与坡向、土壤温度、海拔、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第二轴反映了群落分布格局与坡度、土壤厚度极显著相关(P<0.01);3)环境因子的蒙特卡罗随机置换检验表明,坡向、海拔、坡度显著影响群落分布(P<0.05),对植被类型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4)草甸群落Patrick丰富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着坡向值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随土壤厚度的增大呈微小下降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湿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随着坡向值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表现出微小的下降趋势,随土壤厚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群落 双向指示分析 冗余分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攀峰 杨瑞 +3 位作者 安明态 邹军 魏鲁明 喻理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综合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及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进行分类及排序,确定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根据DCA排序可将研究区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草地→灌丛→乔林→顶极群落;根据T... 综合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及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进行分类及排序,确定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根据DCA排序可将研究区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草地→灌丛→乔林→顶极群落;根据TWINSPAN分类结果可将植被分为11个群丛,其中,第、、、群丛为草本阶段,第、群丛为灌丛阶段,、、群丛为乔林阶段,第、群丛为顶极阶段。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顶极群落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一种典型的地形—土壤演替顶极,是植被与当地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序列 双向指示分析 除趋势对应分析 分类排序 喀斯特植被 贵州茂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植被群落数量生态分析及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曲广鹏 参木友 +3 位作者 赵景学 陈晓鹏 张涛 白彦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8-1624,共7页
研究沿海拔梯度对植被群落的影响,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响应模式。选择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的典型生境,包括从海拔4 775 m到5 305 m全部范围内的植物群落。沿着海拔梯度每隔约30m设置1个样带... 研究沿海拔梯度对植被群落的影响,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响应模式。选择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的典型生境,包括从海拔4 775 m到5 305 m全部范围内的植物群落。沿着海拔梯度每隔约30m设置1个样带,并在各个样带上随机设置样方,调查样方内物种数、物种高度、物种盖度、物种频度。采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对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高山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TWINSPAN将所有植物群落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香柏(Sabina pingii var.wilsonii)+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灌丛草甸群落;高山嵩草+圆穗蓼(Polygonum macrophyllum)草甸群落;高山嵩草+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群落;高山嵩草草甸群落;流石滩冰缘植被群落。这些群落分别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分布与地形、海拔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在高海拔、低海拔地区较低,中间海拔高度地区较高。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灌丛层>流石滩冰缘的特征。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之间的趋势模拟均呈负二次函数关系,单峰式函数关系能较好地表达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与海拔之间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植被类型 数量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 海拔梯度 双向指示分析 除趋势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金屯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英国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山地Aber山谷植被为例,对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进行了应用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给出样地和植被类型间的隶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TWI... 以英国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山地Aber山谷植被为例,对模糊c-均值聚类和TWINSPAN分类进行了应用和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模糊c-均值聚类结果给出样地和植被类型间的隶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TWI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分析 模糊集 双向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地区典型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金娟 刘永萍 +2 位作者 刘丽燕 吴天忠 王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67,共18页
探究新疆阿勒泰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情况,确定影响当地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可为阿勒泰地区植物群落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阿勒泰地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 探究新疆阿勒泰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情况,确定影响当地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可为阿勒泰地区植物群落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阿勒泰地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为指标,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阿勒泰地区植物群落组成和影响群落分类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163个样方共记录维管束植物322种,隶属于51科207属,其中以双子叶植物占主导地位,菊科、禾本科、藜科、蔷薇科是研究区的优势科;2)TWINSPAN分类将阿勒泰地区植物分为了17个群丛,以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命名的群落占多数,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类型为主,还有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3)CCA排序显示,影响当地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海拔,其次是气候和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勒泰地区 群落分类 排序 双向指示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汁江下段天然灌草丛群落分布格局及环境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桂伟峰 温庆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研究绿汁江下游区域天然灌草丛群落在同一地理单元中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规律,探索群落分布形成机制,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的重要挟点,提出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办法。【方法】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 【目的】研究绿汁江下游区域天然灌草丛群落在同一地理单元中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规律,探索群落分布形成机制,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的重要挟点,提出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办法。【方法】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PCA),以峨山县绿汁江下段灌草丛群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植被分类并分析环境关系。【结果】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显示:854个图斑可划分为19个群丛组65个群丛。PCA排序结果显示:第1轴呈现了土层厚度、雨水截留量、保水能力的变化,第2轴呈现了干热方向的变化。垂直气候梯度灌草丛的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原面亚热带、干热河谷带、中山南温带。各垂直气候带中都具有典型指示类型。干扰强度大的地区形成了以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山矾Symplocos sumuntia、萌生栎Quercus spp.、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草丛为主的分布格局。【结论】生境过滤和人为干扰是灌草丛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形成机制。通过分析同一地理单元的天然灌草丛群落分布,可了解种群生态幅度和最适生存区。参照群丛组与环境关联关系可判断生态系统中物种所受到的主要生态胁迫。图3表5参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草丛群落 分布格局 双向指示法(twinspan) 主成分分析(PCA)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濒危物种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模舜 金则新 +2 位作者 柯世省 陈子林 潘德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天台鹅耳枥种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野外群体与生境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进行数量分析,探讨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域内24个天台鹅耳枥群落样方共记载主要维管植物46种,隶属29科40属;利用主要物种的重要值进行TWINSPAN聚类,将天台鹅耳枥群落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群落中天台鹅耳枥的优势地位显著,24个样方内出现次数较高的伴生植物分别为阔叶箬竹(17/24)、山橿(9/24)、白檀(9/24)、茅栗(8/24)和柳杉(7/24);对组成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群落暖温带特征显著,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相当大比重;CCA排序结果可验证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CCA前三轴累计对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解释率为72.66%,7个群丛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分化显著,其中第一轴突出反映海拔梯度(P<0.01)与干扰(P<0.01),第二轴反映坡位和坡度(P<0.01)的变化趋势,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物种与海拔、干扰和坡度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天台鹅耳枥群落集中分布于海拔850~1250 m的中低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生境的丧失和片断化,有些群丛天台鹅耳枥仅剩少量植株,如黄山松-天台鹅耳枥-短柄枹+阔叶箬竹-山橿群丛和天台鹅耳枥-红果钓樟-毛鸡爪槭+阔叶箬竹+金线草群丛等,部分群丛结构变得不完整,如天台鹅耳枥+三叶委陵菜-蕺菜-细风轮菜群丛,仅由乔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组成简单,物种盖度较低;天台县的天台鹅耳枥-云锦杜鹃-多脉鹅耳枥+阔叶箬竹-黑果菝葜+三脉紫菀群丛分布在坡度较缓、土壤湿度较好的地带,是最大的野生天台鹅耳枥群落,有少量野生天台鹅耳枥幼树及幼苗成活。【结论】天台鹅耳枥分布范围狭窄,其所处的群落稳定性不高,种群呈衰退趋势。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坡度和干扰是天台鹅耳枥群落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相关研究要考虑其特有的生境,重点关注原有自然群落的稳定性,加强保护原生地环境和群落伴生植物,以确保天台鹅耳枥种群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鹅耳枥 群落 双向指示分类法(twinspan) 典范对应分析法(CCA)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的植物篱和竹林场之间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比较
14
作者 Litsa Bogaerts Iulia Klimina +5 位作者 Steven Dauwe Jan Ostermeyer Pieter Ostermeyer Davina VanGoethem Kris Verheyen Geert Potters 《世界竹藤通讯》 2012年第5期46-46,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由几个外来竹种(Phyllostachyshumilis.P.decora.P.bissetii.P.aureaandPaureosulcata'Alata’)组成的竹生物人工林是否对其周围固有的本地植物群系造成负面的影响。这项研究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六年生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由几个外来竹种(Phyllostachyshumilis.P.decora.P.bissetii.P.aureaandPaureosulcata'Alata’)组成的竹生物人工林是否对其周围固有的本地植物群系造成负面的影响。这项研究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六年生的人工竹林中进行。这片竹林和与之特性相同的41个植物篱都经过了检查并得到了其完整物种清单。在42个取样区域共发现有101种物种。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这些样地分为11组,竹林和植物篱之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在记录树篱(hedges)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一个物种一面积关系,其关系为公式S=2.366A0.38。通过这个公式计算,竹场周围面积内所包含的物种应该只有37种而不是所发现的39种。多索伦森指数(MultipleS6rensenindices)被用来做每个树篱和竹场之间的两两相交,结果显示平均为0.41±0.10。鉴于结果显示竹场包括比预期更多的物种,并且双向指示种分析法不能明确区分竹和其邻近的之植物篱的基地环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农业环境中外来竹类资源的出现对本地植物区系的生态多样性没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植物篱 丰富度 双向指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残存植物群落格局分析
15
作者 刘讯 叶红环 吕华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为探究毕节撒拉溪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残存植物群落格局分布,采用双指示种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流域内10个样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分布有植物33科47属61种,科属构成上以蔷薇科、杜鹃花科为优势... 为探究毕节撒拉溪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残存植物群落格局分布,采用双指示种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流域内10个样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分布有植物33科47属61种,科属构成上以蔷薇科、杜鹃花科为优势科,以栒子属、杜鹃花属为优势属,且单种科和单种属占比较大,也是该区域物种重要组成部分。依据TWINSPAN分类法划分该流域内10个样方植物群落,可划分为3个群丛,分别为Ⅰ(化香加云贵鹅耳枥群丛)、Ⅱ(光皮桦加响叶杨群丛)、Ⅲ(白栎加华山松群丛)。依据主成分分析可将10个样方植物群落划分为云贵鹅耳枥群落、杜鹃群落、华山松群落3种群落类型,该区内植物群落以喜阳和深根性种类为主,在该生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 喀斯特峰丛洼地 双向指示分析 主成分分析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安琪 张钰 +3 位作者 刘佳伟 赵威 刘馨雨 李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1851,共11页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明确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以2022年同期遥感影像为样点布设依据,在2023年8月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保护区...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明确保护区内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以2022年同期遥感影像为样点布设依据,在2023年8月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保护区内植被样方进行分类,计算各植被类型的α多样性指数,随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以评估植被样方的聚类结果并可视化。结果表明:(1)在甘家湖保护区,草本植物以猪毛菜属(Salsola spp.)分布最为广泛,灌木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碱蓬属(Suaeda spp.)、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等为这一地区主要的植被组成。(2)TWINSPAN将62个植被样方划分成14个类型,其中猪毛菜属+碱蓬属群丛(Ass.Salsola spp.+Suaeda spp.,G5)所占面积最大,且植被多样性最高;猪毛菜属+角果藜群丛(Ass.Salsola spp.+Ceratocarpus arenarius,G7)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面积占比较大;单一植被型群丛(G1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在保护区中主要体现为农田和盐渍化极高的裸地。(3)随机森林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87.10%,Kappa系数达到0.8553,错分误差与漏分误差相对较小。(4)梭梭和白梭梭集中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核心区以及中偏南部的缓冲区。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后续精准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空间分布 双向指示分析 多样性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乔芬 欧光龙 付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49-53,共5页
为了明确影响哀牢山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研究区45个样方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45个样地点中170个物种划分为7个... 为了明确影响哀牢山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研究区45个样方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45个样地点中170个物种划分为7个群丛,其中群丛Ⅲ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丛Ⅴ物种多样性最单一,仅包括11和20号样地中的18个物种;CC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是哀牢山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孔隙度和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磷对植物群落分布影响不明显。哀牢山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变化的分析对揭示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和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分类 排序 双向指示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群落分类与排序研究
18
作者 赵小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50-56,共7页
基于山西文峪河上中游森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方法,对该区域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研究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将52个森林样地分为13个群丛,优势群丛主要有群丛Ⅰ(白杄、歪... 基于山西文峪河上中游森林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方法,对该区域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研究区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将52个森林样地分为13个群丛,优势群丛主要有群丛Ⅰ(白杄、歪头菜和披针薹草)、群丛Ⅱ(白桦、白杄、榛和披针薹草)以及群丛Ⅲ(青杄、美蔷薇和披针薹草)等。典型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海拔是影响研究区森林群落分布和优势种分布的主控环境因子,优势种与环境、群落与环境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即优势种与环境的相关性直接反映了群落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森林群落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双向指示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林分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鹏 徐明锋 +2 位作者 苏志尧 柯娴氡 周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8,223,共7页
在数字化长潭自然保护区地图的基础上,均匀设置66个标准样地进行群落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 在数字化长潭自然保护区地图的基础上,均匀设置66个标准样地进行群落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共优针叶林4种群落类型;每种类型按树种组分别计算其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并与面积加权后得出该群落的碳密度(单位面积碳储量);4种群落碳密度依次为33.94、34.70、51.00和42.05t.hm-2;长潭自然保护区碳储量总计为2.265×105 t,平均碳密度为44.77 t.hm-2,远大于广东省乔木林平均碳密度(25.47 t.hm-2).相关分析表明,碳密度主要受树高、胸径和群落演替时间的影响,与海拔、坡度等地形因子和林木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蓄积量 生物量 碳密度 群落分类 双向指示分析(twinspan) 长潭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春平 何平 +4 位作者 冀花存 张志勇 胡世俊 高姗 李俊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7-113,共7页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重庆东部地区药用保护植物金荞麦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金荞麦群落的116个样方分为14组,根据植被分类原则划分为14个群系,并论述了各群系的特征.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物种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光照、海拔等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表明光照和海拔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东部 金荞麦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分析法(twinspan) 除趋势对应分析(D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