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拟静力试验的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墩抗震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樟华 宗周红 钟儒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对14个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墩进行了双向拟静力试验,考察了长细比、轴压比、配箍率等对箱型薄壁墩双向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滞回耗能和极限曲率等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箱型薄壁墩的双向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在水平双向反... 对14个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墩进行了双向拟静力试验,考察了长细比、轴压比、配箍率等对箱型薄壁墩双向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位移延性、滞回耗能和极限曲率等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箱型薄壁墩的双向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在水平双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箱型薄壁墩以弯曲破坏为主,低墩破坏区域集中于墩底,高墩的破坏区域明显上移;长细比越大,轴压比越小的箱型薄壁墩滞回曲线越饱满,变形能力越大;在长细比为6.9~13.1的范围内,位移延性系数随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长细比为16.3的试件位移延性系数明显增大;长细比大于13.1的试件塑性破坏范围明显增大,但极限曲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薄壁墩 双向拟静力试验 滞回性能 滞回耗能 位移延性 极限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钢加固损伤混凝土箱型桥墩的抗震性能Ⅰ:双向拟静力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宗周红 邓江东 +1 位作者 黎雅乐 刘爱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4-951,共8页
设计制作了11个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桥墩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了粘钢加固后的双向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加固桥墩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加固墩柱均发生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延性破坏,破坏塑性铰... 设计制作了11个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桥墩缩尺模型,对其进行了粘钢加固后的双向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加固桥墩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加固墩柱均发生以弯曲破坏为主的延性破坏,破坏塑性铰由未加固时的墩底上移至加固钢板位置的上边缘,加固后墩柱各项抗震性能良好,表明粘钢加固损伤桥墩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式.墩柱强轴方向的滞回环饱满,承载力和刚度较大;弱轴方向的滞回环捏缩效应显著,耗能能力较强.初始损伤程度仅对粘钢加固墩柱的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具有一定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变大,极限变形能力降低,延性能力和耗能能力均增强.而随着长细比的减小,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变大,极限变形能力降低,刚度退化情况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型桥墩 粘钢加固 双向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初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箱型高墩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宗周红 陈树辉 夏樟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随着高墩大跨桥梁的广泛应用,其抗震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考虑轴压比、长细比的影响,进行了6个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缩尺模型的双向拟静力试验,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表明:①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柱在多维荷... 随着高墩大跨桥梁的广泛应用,其抗震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考虑轴压比、长细比的影响,进行了6个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缩尺模型的双向拟静力试验,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表明:①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柱在多维荷载共同作用下,主要发生典型的弯曲破坏,但剪切作用也不容忽视;②墩柱的破坏受到不同方向耦合作用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抗弯刚度小的一侧受到的影响更大,较早就出现开裂,提前进入塑性发展阶段;③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④建立了考虑轴压比、长细比影响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的双向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基本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型高墩的抗震性能,可供钢筋混凝土箱型高墩柱及高墩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动力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型高墩 双向拟静力试验 轴压比和长细比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多维恢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拟静力试验的箱型高墩连续刚构桥Pushover分析
4
作者 夏樟华 宗周红 王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1,共8页
利用双向拟静力试验得到恢复力模型,分别进行了纵桥向和横桥向的Pushover分析,评价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首先,以薄壁箱型高墩双向拟静力试验为基础,建立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恢复力模型;然后,利用该恢复力模型,采用均匀加... 利用双向拟静力试验得到恢复力模型,分别进行了纵桥向和横桥向的Pushover分析,评价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首先,以薄壁箱型高墩双向拟静力试验为基础,建立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恢复力模型;然后,利用该恢复力模型,采用均匀加速度分布、模态分布和考虑高阶模态的模态分布3种加载模型进行高墩和全桥横向和纵向的Pushover分析;最后,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对Pushover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结合《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进行桥梁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1)提出的双向恢复力模型一定程度上可以考虑双向荷载作用的相互影响;(2)采用多阶振型组合的推倒分析与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的结果比较吻合;(3)大桥抗震能力达到了8度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型高墩 连续刚构桥 双向拟静力 恢复模型 PUSHOVER分析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双柱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嘉维 夏樟华 余舟扬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双柱墩在桥梁结构中大量应用,但在多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缺乏深入认识。本文开展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双柱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和延性性能等,并与现浇墩进行了比...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双柱墩在桥梁结构中大量应用,但在多向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缺乏深入认识。本文开展了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双柱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其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刚度退化和延性性能等,并与现浇墩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双柱墩等效计算高度的取值和动轴力的影响,讨论了墩顶位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强轴方向,装配式双柱墩的耗能、强度、变形性能和延性等与现浇墩基本接近,而在弱轴方向这些指标明显小于现浇墩。理论计算得到了墩顶极限位移约为实测值的86.8%,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但计算结果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拼装 双柱墩 双向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箱型墩的双向恢复力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樟华 宗周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3-830,共8页
为了建立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在双向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对其在双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恢复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双向拟静力试验的基本情况及其破坏模式.其次,结合双向压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 为了建立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在双向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对其在双向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恢复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双向拟静力试验的基本情况及其破坏模式.其次,结合双向压弯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箱型截面的弯矩曲率分析,建立了箱型墩构件峰值位移、极限位移和残余变形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箱型墩荷载位移三折线骨架曲线和卸载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恢复力模型.最后,利用试验结果,对理论恢复力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在双向荷载作用下以弯曲破坏为主,实测和计算骨架曲线、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考虑双向荷载作用的理论恢复力模型能够反映钢筋混凝土箱型墩的基本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型墩 双向拟静力试验 残余变形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双向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坚 宗周红 +1 位作者 李明鸿 黎雅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6,共10页
既有的地震损伤模型大多基于水平单向拟静力试验得到的,未考虑结构或构件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水平两个方向相互耦合作用所导致的性能退化加剧,计算所得的损伤因子不能体现双向耦合影响引起的损伤加剧。本文基于Kumar-Usami地震损伤模型,进... 既有的地震损伤模型大多基于水平单向拟静力试验得到的,未考虑结构或构件在双向地震作用下水平两个方向相互耦合作用所导致的性能退化加剧,计算所得的损伤因子不能体现双向耦合影响引起的损伤加剧。本文基于Kumar-Usami地震损伤模型,进一步考虑不同位移幅值下的有效耗能影响,提出了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双向地震损伤模型,并利用水平双向拟静力试验得到的双向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和耗能数据对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的双向地震损伤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震损伤模型可以反映加载顺序、加载历史及不同加载位移权重的有效耗能等对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地震累积损伤的影响;(2)提出了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不同程度损伤的指标限值,给出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水平两个方向耦合作用的总体损伤计算表达式,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本文建议的双向地震损伤模型可供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与损伤评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钢箱-混凝土组合墩 双向地震损伤模型 双向拟静力试验 累积滞回耗能 累积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波纹管装配式桥墩双向地震损伤评价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蓝亦辉 夏樟华 +2 位作者 陈浩冲 赖仕永 史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77,共11页
灌浆波纹管连接是装配式墩常用接头连接方式之一,但没有系统研究其受到双向往复荷载作用的整体抗震性能,地震损伤评价方法不够完善。通过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在双向往复荷载作用状态下灌浆波纹管连接装配式墩的滞回特性变化和破坏模式,... 灌浆波纹管连接是装配式墩常用接头连接方式之一,但没有系统研究其受到双向往复荷载作用的整体抗震性能,地震损伤评价方法不够完善。通过双向拟静力试验,研究在双向往复荷载作用状态下灌浆波纹管连接装配式墩的滞回特性变化和破坏模式,讨论了损伤指标构建方法,依据易损性曲线损伤评估了灌浆波纹管装配式墩的抗震性能。结果发现:装配式墩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因双向荷载的耦合效应而急剧下降,装配式墩双向受力损伤状态可以采用Park‐Ang值综合反映。在所给加速度情况下,可通过易损性分析得到各装配式墩构件不同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在峰值加速度一样时,纵桥向损伤状态发生的最大超越概率要比横桥向高。研究结果可以为灌浆波纹管装配式墩双向地震损伤评价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波纹管 双向拟静力试验 装配式墩 Park‐Ang指标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延性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樟华 宗周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1-158,共8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延性抗震性能,以14个箱型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和双向荷载作用的箱型截面弯矩曲率分析为基础,讨论了双向荷载作用下箱型墩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和极限位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高宽比越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塑...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延性抗震性能,以14个箱型墩的双向拟静力试验和双向荷载作用的箱型截面弯矩曲率分析为基础,讨论了双向荷载作用下箱型墩等效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和极限位移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高宽比越大的钢筋混凝土箱型墩塑性破坏区范围越大,极限曲率显著降低。计算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与实测值接近,极限位移的计算方法可用于箱型墩的延性抗震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型墩 双向拟静力试验 曲率 等效塑性铰长度 极限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在弯剪扭耦合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宪春 邱法维 万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3期88-92,共5页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在双向受力及扭转耦合作用下抗震性能,采用矩形、菱形、椭圆形的位移加载模式分别对3个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试件的滞回曲线、恢复力特性、累积滞回耗能及损伤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双向和扭转耦合试验 累积滞回耗能 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