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张弦梁找形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尚仁杰 吴转琴 +1 位作者 李佩勋 刘景亮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136,共6页
根据双向张弦梁上弦压力和下弦拉力在节点产生的竖向分力与撑杆高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根据外荷载与上弦和下弦在节点产生的竖向分力相等的原则建立了以撑杆高度为未知数的双向张弦梁找形的线性有限元列式并编制了有限元程序... 根据双向张弦梁上弦压力和下弦拉力在节点产生的竖向分力与撑杆高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根据外荷载与上弦和下弦在节点产生的竖向分力相等的原则建立了以撑杆高度为未知数的双向张弦梁找形的线性有限元列式并编制了有限元程序,给出了张弦梁计算时下弦拉索初应变确定方法和张拉控制方法;通过对平屋顶和曲面屋顶双向张弦梁2个算例找形计算和受力分析验证了找形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撑杆高度与屋面形状的无关性。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将撑杆高度作为未知量,考虑了上弦为曲面时拱的作用,计算方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张弦梁 找形 有限元法 初应变 张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多维地震响应分析和计算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华 谢道清 林华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2,101,共8页
采用随机振动理论的功率谱法,对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及抗震计算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一个90m×90m的双向张弦梁屋盖结构为算例,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多维地震下的位移和内力响应特点、各地震动分量对结... 采用随机振动理论的功率谱法,对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及抗震计算两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一个90m×90m的双向张弦梁屋盖结构为算例,分析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多维地震下的位移和内力响应特点、各地震动分量对结构响应的贡献以及上下部协同工作的影响等。在地震作用计算方面,对组合振型数的选取、预应力效应的影响、阻尼比的敏感性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多维地震效应组合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对双向张弦梁结构的一些非常规地震响应特点给予了强调,提出抗震计算方面的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张弦梁 多维地震 动力响应 抗震计算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波法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殷志祥 岳旭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0-885,共6页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测试是预应力张拉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内容,精确测试拉索的索力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双向张弦梁结构中拉索长径比较小,且是双向多跨拉索,拉索的撑杆边界条件比较复杂,传统的索力计算方法难以精确地识别出这类拉索... 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测试是预应力张拉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内容,精确测试拉索的索力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双向张弦梁结构中拉索长径比较小,且是双向多跨拉索,拉索的撑杆边界条件比较复杂,传统的索力计算方法难以精确地识别出这类拉索的索力。针对这类拉索的索力识别问题,进行了双向张弦梁结构试验模型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利用模态试验给出了模型拉索的模态信息,利用半波法索力识别技术测试了不同长径比的拉索索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半波法能够精确地测试出双向张弦梁结构拉索的索力,并且采用高阶模态信息计算的索力比低阶模态信息计算的索力要精确。为在役预应力张拉结构的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张弦梁结构 半波法 模型试验 索力测试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双向张弦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为了寻求合理设计双向张弦梁的方法,考察双向张弦梁主要几何参数对结构用钢量的影响.运用基于平衡荷载态进行双向张弦梁优化设计的方法,以结构用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结构的高跨比、垂跨比、两向间距比、平面长宽比以及影响预应力取值... 为了寻求合理设计双向张弦梁的方法,考察双向张弦梁主要几何参数对结构用钢量的影响.运用基于平衡荷载态进行双向张弦梁优化设计的方法,以结构用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结构的高跨比、垂跨比、两向间距比、平面长宽比以及影响预应力取值的平衡荷载值的大小5个参数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高跨比和垂跨比的增大对结构用钢量影响近似线性递减,两向间距比对结构用钢量影响不大,使得结构空间布置可以灵活处理,平衡荷载大小存在最优值且对结构荷载态的刚度影响很大.在设计中应首选加大结构高跨比,尽量增大垂跨比,通过计算平衡荷载值确定预应力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张弦梁 优化设计 索网形状 几何参数 平衡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索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5,共10页
基于平衡荷载值确定双向张弦实腹梁结构的形状,由特制花篮螺丝和改装的U型绳卡分别模拟拉索张拉端和锚固端,采用多点分配梁杠杆集中加载与跨中直接吊挂加载相结合的加载方案,设计了一个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整体结构索力静载试验.试... 基于平衡荷载值确定双向张弦实腹梁结构的形状,由特制花篮螺丝和改装的U型绳卡分别模拟拉索张拉端和锚固端,采用多点分配梁杠杆集中加载与跨中直接吊挂加载相结合的加载方案,设计了一个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整体结构索力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双向张弦梁下部双向预应力索以两个方向交叉进行分步张拉且张拉顺序由跨中向跨端进行为宜;经过索网形状优化之后,当竖向荷载增大到设计平衡荷载值时,双向张弦梁双向各索索力值相近,分布均匀,明显改善受荷阶段结构中的索力分布.双向张弦梁下弦索对非对称荷载尤其是二分之一跨分布形式较为敏感,可能出现边跨索力超过同级全跨荷载下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形优化 双向张弦梁 张拉顺序 全跨均布荷载 二分之一长跨均布荷载 二分之一短跨均布荷载 四分之一跨均布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馆屋盖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樊珂 李振宝 +2 位作者 夏兵 闫维明 周锡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6,172,共9页
传统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由于受振动台台面尺寸的限制,平面尺寸一般不大,作者利用多子台振动台台阵系统对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平面尺寸11.4m×14.4m)进行了竖向地震动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该结构在竖向地震动... 传统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由于受振动台台面尺寸的限制,平面尺寸一般不大,作者利用多子台振动台台阵系统对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平面尺寸11.4m×14.4m)进行了竖向地震动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该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应变响应及其响应规律,为评价国家体育馆屋盖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今后同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试验数据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体育馆 双向张弦梁结构 振动台试验 竖向地震作用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