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埋公路隧道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最大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文 梁庆国 +1 位作者 安亚芳 欧尔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4,382,共7页
为了解地震对深埋公路隧道的影响,以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武罐高速公路小石村隧道深埋段进行了单向、双向地震动作用和自重作用下的数值分析。地震动输入采用隧址区经过基线校正的50年10%超越概率的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双向地震作用... 为了解地震对深埋公路隧道的影响,以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武罐高速公路小石村隧道深埋段进行了单向、双向地震动作用和自重作用下的数值分析。地震动输入采用隧址区经过基线校正的50年10%超越概率的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双向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隧道拱脚和拱顶处为地震作用下的最危险部位;纵向与竖向地震力的共同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最大。地震对深埋隧道的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数值模拟 双向地震动 时程分析 最不利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动作用的拟等延性系数谱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东升 李宏男 王国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31,共7页
首先建立了以强度折减系数表述的恢复力特性满足二维屈服面模型的理想弹塑性单质点系统(它在2个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上分别具有水平平动自由度)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归一化运动方程。然后引入单向地震动作用下等延性系数的强度折减系数谱... 首先建立了以强度折减系数表述的恢复力特性满足二维屈服面模型的理想弹塑性单质点系统(它在2个相互垂直的主轴方向上分别具有水平平动自由度)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归一化运动方程。然后引入单向地震动作用下等延性系数的强度折减系数谱,给出了双向地震动作用的拟等延性系数谱(定义为系统分别承受双向和单向地震动作用,在同一主轴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反应之比)最后通过硬土场地10组双向地震动记录拟等延性系数谱的统计平均结果,分析了结构周期、位移延性系数和阻尼等因素对谱值及结构双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与单向地震动作用相比主要增加结构较长周期方向的最大位移反应。若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降低结构较短周期方向的设计位移延性系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双向地震动的不利影响。因定义的谱为比值形式,阻尼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双向地震动 弹塑性反应谱 位移延性系数 强度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刚度偏心单层体系弹性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丰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共6页
目前的工程抗震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弹性单自由度反应谱的基础上,然而实际地震动的多维性和结构偏心引起的空间耦合性使得基于单自由度反应谱的设计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为此,研究并建立了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刚度偏心层体系弹性反应谱模型,... 目前的工程抗震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弹性单自由度反应谱的基础上,然而实际地震动的多维性和结构偏心引起的空间耦合性使得基于单自由度反应谱的设计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为此,研究并建立了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刚度偏心层体系弹性反应谱模型,定义弹性位移比值谱和加速度比值谱。通过对硬土、中硬(软)土、软土3类场地60条双向地震动的弹性比值谱统计平均结果,分析3类场地比值谱的谱值分布特征及相对刚度偏心距、扭转频率比对谱值及谱值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场地的比值谱都具有独特的谱值分布特征,并且这些分布特征受相对刚度偏心距和扭转频率比的影响较小。在每种场地类型的谱值分布特征下,弹性比值谱随相对刚度偏心距和扭转频率比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反应谱 双向地震动 刚度偏心 相对刚度偏心距 扭转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非对称结构多维Pushover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丰 李宏男 伊廷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5-1060,共6页
目前的Pushover分析多集中于平面单向分析,考虑到非对称结构反应的多维性,在单向地震动作用振型Pushover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结构多维Pushover分析程序。采用弹性振型分解的思路,将非线性结构反应近似为结构多振... 目前的Pushover分析多集中于平面单向分析,考虑到非对称结构反应的多维性,在单向地震动作用振型Pushover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结构多维Pushover分析程序。采用弹性振型分解的思路,将非线性结构反应近似为结构多振型弹塑性反应的叠加,进而将结构按振型等效为多个等效方程,将每一等效方程转化为以双向实际地震记录的组合为地震输入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非对称结构多维Pushover分析程序,并阐述了该方法与传统Pushover分析方法的区别,最后通过算例将该方法结果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地震动 等效单自由度系统 推覆分析能力曲线 弹塑性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徐朝阳 冀昆 温瑞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131,共10页
为研究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中不同地震动参数间的差异性,以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线性调幅和全周期谱匹配法,在两种工况下按照误差排序分别进行记录选取,... 为研究水平双向地震动记录选取中不同地震动参数间的差异性,以中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响应的差异。本文通过线性调幅和全周期谱匹配法,在两种工况下按照误差排序分别进行记录选取,并输入到4层和1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对比研究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同时对比选取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并分析其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谱相比,最大方向谱选取记录的结构响应、放缩系数、地震动特性离散性更小;与目标谱相比,最大方向谱选取的记录在中短周期偏保守,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选取的记录在中长周期偏保守;采用最大方向谱选波时,选取结果的有效加速度和有效速度的敏感性偏高,而均方根谱和几何平均谱的敏感性偏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应以偏概全,在保证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建议依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采用不同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地震动 记录选取 中国规范 谱匹配 地震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6
作者 项宝 孙佳佳 周楠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地铁车站结构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问题已成为城市工程抗震和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低碳城单拱大跨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近场波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 地铁车站结构作为现代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问题已成为城市工程抗震和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低碳城单拱大跨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近场波动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土-结构相互作用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条人工波和3条天然波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水平单向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三维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单拱大跨无柱结构及矩形框架有柱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层间位移均略小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但矩形框架有柱结构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中柱轴压比明显增加,说明单拱大跨车站结构可有效降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中柱轴压比变大的风险;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峰值弯矩大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说明进行结构设计时应适当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的影响;单拱大跨无柱结构拱顶弯矩明显小于矩形框架有柱结构顶板跨中弯矩,改善了常规矩形框架结构顶板受力性能,但由于单拱大跨无柱结构缺少中柱竖向支撑作用,其底板及侧墙底部弯矩明显大于矩形框架有柱结构,尤其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更明显,因此单拱大跨无柱结构需加强底板及侧墙的厚度与配筋,以抵抗较大的弯矩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单拱大跨 地震响应 双向地震动 土-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沉积盆地地震效应对比研究
7
作者 熊甜慧 于彦彦 丁海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对于盆地等局部不均匀场地在平面波入射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多假定地震动为单一波型(SV波、SH波或P波)输入,而实际入射的地震动一般为多向耦合的震动。文中基于谱元法模拟了三维半椭球形沉积盆地在平面波垂直入射下的地震动响应,通过分析... 对于盆地等局部不均匀场地在平面波入射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多假定地震动为单一波型(SV波、SH波或P波)输入,而实际入射的地震动一般为多向耦合的震动。文中基于谱元法模拟了三维半椭球形沉积盆地在平面波垂直入射下的地震动响应,通过分析地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分布、地表点剖面时程以及特征频率处的反应谱比分布,对比研究了多维地震动输入下沉积盆地的地震动放大特征。结果表明:输入双向水平地震激励相比输入单向水平地震激励对盆地内地震动有明显放大作用,最大放大系数可达1.87。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动同时输入的影响后,会显著改变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分布特征,双向输入时沿各向传播的波的叠加干涉使得加速度峰值呈不对称分布。双向地震动作用使得波传播特征变得更加复杂,最强烈地震动的位置发生改变。双向输入除对反应谱值有放大外,对其卓越周期的分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三维沉积盆地 平面波 双向地震动输入 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结构残余位移谱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巴黎 程雨竹 胡进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9-148,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震动持时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残余位移响应的影响,构建了单质点单自由度(single-mass single-degree of freedom,SMSDOF)体系弹塑性谱模型,对比分析了单向短持时与单向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S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的差异。在SMSDO... 为了研究地震动持时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残余位移响应的影响,构建了单质点单自由度(single-mass single-degree of freedom,SMSDOF)体系弹塑性谱模型,对比分析了单向短持时与单向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S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的差异。在SMSDOF体系弹塑性谱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单质点双自由度(single-mass bi-degree of freedom,SMBDOF)体系弹塑性谱模型,研究了两正交方向刚度比以及强度折减系数对双向短持时与双向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B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双向短持时与双向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B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当中长周期段内且强度折减系数大于4时,单向长持时与单向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SDOF体系残余位移比的比值接近1.5;刚度比对双向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B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影响较小,对双向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BDOF体系残余位移响应影响较大且随刚度比增大而增大;当长周期段内且强度折减系数为6时,双向长持时与双向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SMBDOF体系沿两正交方向平方和开平方残余位移的比值达到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双向地震动 残余位移 刚度比 强度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模型的双向水平地震动相关设计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英民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研究了双向水平地震动分量间加速度反应谱的相关性,给出了统计回归公式及与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相关设计谱的取值建议,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更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关键词 三参数模型 双向水平地震动 反应谱 建筑抗震设计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对某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易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黎明 徐超 +2 位作者 卜春尧 耿飞 温增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1-679,共9页
以双向水平地震动作为输入,对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高架桥开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建立基于双向水平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桥梁结构易损性曲面,比较单向及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桥梁结构易损性差异,分析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横桥向地震动强度... 以双向水平地震动作为输入,对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高架桥开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建立基于双向水平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桥梁结构易损性曲面,比较单向及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桥梁结构易损性差异,分析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横桥向地震动强度对桥梁整体易损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桥梁结构易损性明显高于单向地震动输入的情况,且随着横桥向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加,结构各破坏状态的超越概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水平地震动 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双向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钟铁毅 杨风利 吴彬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选取具有不同固有周期的4座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以7组典型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双向地震响应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考虑和不考虑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耦合作用的隔... 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选取具有不同固有周期的4座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以7组典型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双向地震响应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考虑和不考虑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耦合作用的隔震桥墩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地震动作用下考虑耦合作用的铅芯橡胶支座的位移—恢复力曲线与单向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双向恢复力的耦合作用时的位移—恢复力曲线在形状上存在较大差别,铅芯橡胶支座的滞回耗能也不相同;不同地震激励下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的耦合作用对铅芯橡胶支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桥墩一阶固有周期的增加,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的耦合作用对一阶振型方向的支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梁体的峰值地震响应的规范计算值大都高于实际值,故按照规范值进行铁路简支梁桥的隔震设计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双向地震动 耦合作用 地震响应分析 简支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隔震结构模型双向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付伟庆 丁琳 +1 位作者 陈菲 张立鑫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对一缩尺1∶16比例高宽比为5的橡胶垫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了双向地震动输入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输入不同大小和类型的地震波,分析隔震上部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隔震上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隔震支座在某些工况下,竖向可... 对一缩尺1∶16比例高宽比为5的橡胶垫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了双向地震动输入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输入不同大小和类型的地震波,分析隔震上部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隔震上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隔震支座在某些工况下,竖向可进入非线性受拉变形状态,此时的结构存在倾覆危险。试验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为高层隔震结构设计理论和规范的编制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双向地震动 隔震支座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场地土三维非线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发云 陈海兵 黄茂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7,共7页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场地土地震三维非线性反应问题,基于多重屈服面模型建立了三维竖向土柱模型,重点考察了影响场地土地震非线性分析准确性和效率的相关因素,其中多重屈服面模型参数、土层厚度划分、边界条件以及组成阻尼的频率或...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场地土地震三维非线性反应问题,基于多重屈服面模型建立了三维竖向土柱模型,重点考察了影响场地土地震非线性分析准确性和效率的相关因素,其中多重屈服面模型参数、土层厚度划分、边界条件以及组成阻尼的频率或模态等的合理选择是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关键参数.当土层性质差异明显时,可以根据波速的不同分为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分别选用相对应的阻尼参数进行分析.为确定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与已有文献的离心动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三维竖向土柱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双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多重屈服面 双向地震动输入 三维非线性 OpenSees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地震叠加输入的强度折减系数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丰 李宏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6,共8页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理论提出了一种思路,通过双向的振型参与系数关系将双向地震动进行叠加作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激励输入,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Rb谱理论.建议通过修... 针对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理论提出了一种思路,通过双向的振型参与系数关系将双向地震动进行叠加作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激励输入,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双向地震动作用的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Rb谱理论.建议通过修正传统强度折减系数Rs谱的方法来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建立了Rb/Rs比值谱,分析了相关变量对Rb/Rs比值谱的影响.为了简化应用,分别按Rb/Rs在周期0.05~5 s内取“平均值-1.65倍标准差”和“最小值”两种方法给出了强度折减系数的修正系数α1和α2.通过选取的双向水平强震记录,分析了场地类别、延性系数、双向振型参与系数比对修正系数α1和α2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简化的、便于应用的强度折减系数修正系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地震动 强度折减系数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水平地震下时程分析法中输入波的选择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红 任小军 徐海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0-46,共7页
借鉴美国规范ASCE/SEI7-05和FEMA368关于三维分析的选波思路,并与我国二维分析中的双频段法相结合,提出了根据地震波两水平分量反应谱的SRSS谱与目标设计反应谱进行拟合的SRSS法和双周期法.以3个空间框架为例,分别以多遇地震下的最大弹... 借鉴美国规范ASCE/SEI7-05和FEMA368关于三维分析的选波思路,并与我国二维分析中的双频段法相结合,提出了根据地震波两水平分量反应谱的SRSS谱与目标设计反应谱进行拟合的SRSS法和双周期法.以3个空间框架为例,分别以多遇地震下的最大弹性基底剪力、罕遇地震下的最大弹塑性顶点位移和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响应指标,对比分析了双频段法、SRSS法和双周期法对双向水平地震波的选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双周期法得到的最大弹性基底剪力离散性最小,SRSS法和双周期法得到的最大弹塑性顶点位移和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离散性均小于双频段法,双周期法具有对几种地震响应指标更全面、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框架结构 地震波 双向水平地震动 反应谱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地震下RC框架柱端弯矩增强措施的合理取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红 张和平 +1 位作者 骆文进 白绍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7,共9页
双向水平地震动的耦合作用将使塑性变形更多集中于柱端,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明显较单向地震作用下更差。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了8度0.2g区二级抗震规则空间框架结构,并采用上部各层柱端"强柱弱梁"措施与底层柱下... 双向水平地震动的耦合作用将使塑性变形更多集中于柱端,框架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明显较单向地震作用下更差。严格按中国规范设计了8度0.2g区二级抗震规则空间框架结构,并采用上部各层柱端"强柱弱梁"措施与底层柱下端弯矩增大系数不同取值的多种组合,形成了共7个算例框架。在OpenSees平台上,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从而更加真实地模拟柱在双向弯曲和变化轴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对各空间框架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抗震规范给出的8度二级抗震的"强柱弱梁"措施取值明显偏低,框架部分楼层形成了层侧移柱铰屈服机制。基于梁端实际配筋∑Mbua对上部各柱端进行"强柱弱梁"调整的塑性铰控制效果较好,但底层柱下端非线性损伤过大。将底层柱下端的弯矩增大系数提高为1.8,上部各柱端按∑Mc=1.25∑Mb进行增强可形成较为优化的塑性铰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3维框架 双向水平地震动 强柱弱梁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结构基于LMI的鲁棒H_∞控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志军 刘园园 +1 位作者 王社良 顾致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7-863,975,共7页
针对传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简称LQR)等主动控制方法存在鲁棒性较差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H∞控制方法。通过将工程中常用的二次型最优性能指标结合于鲁棒H∞控制系统的分析中... 针对传统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简称LQR)等主动控制方法存在鲁棒性较差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H∞控制方法。通过将工程中常用的二次型最优性能指标结合于鲁棒H∞控制系统的分析中,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减小求解的复杂度,使得控制器的设计较为简单,便于工程应用。考虑到实际中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非对称性,以多层偏心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在结构顶层沿两个主轴方向正交设置两个主动质量阻尼器(active mass damper,简称AMD)控制装置来控制结构在水平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扭转耦联振动,其中AMD系统的主动控制力由鲁棒H∞控制算法获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性能指标 阻尼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偏心结构 双向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重力水箱影响的核电安全壳厂房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丙瑞 金波 +1 位作者 高永武 刘国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159,共9页
近代核电工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在世界核电安全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研究地震作用下核电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应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轻或阻止重大事故的... 近代核电工业发展迅速,核电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在世界核电安全问题上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研究地震作用下核电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应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来减轻或阻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获得了各国的关注。首先介绍了AP1000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以及安全壳厂房;其次分析和比较了单向和双向地震输入下水箱对整体结构耗能效应和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在该过程中,通过应用耦合拉格朗日技术(CEL)和简化的附加质量法建立了ABAQUS模型,模拟了水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储水量下重力水箱对安全壳厂房地震动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箱内液体的晃动对结构没有明显的耗能效应,并且储水量的增加会加强地震动反应;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排水水箱 双向地震动输入 地震动反应 ABAQUS 耦合拉格朗日一欧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双线隧道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杰 刘华北 +1 位作者 邹炎 阮滨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0-683,共14页
基于有效的土-结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双线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动输入选取近场地震Loma、ChiChi、Mammoth和WoLong的基岩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记录。结果表明,... 基于有效的土-结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水平及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双线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动输入选取近场地震Loma、ChiChi、Mammoth和WoLong的基岩水平及竖向加速度时程记录。结果表明,不同近场地震记录对隧道结构的作用不同,隧道的地震反应与场地性质及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对比隧道在水平及竖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的响应与单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发现隧道的最大地震附加内力及其分布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中需引起重视。另外,分析中还考虑了在双向地震动共同作用下,隧道间距、土-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土-结相对刚度、输入的地震记录和竖向地震动相对强度对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等,研究结果对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隧道 双向地震动 土-结接触面 土-结相对刚度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指标的斜拉桥桥塔地震损伤演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小珍 杨得海 +2 位作者 赵鲁峰 辛莉峰 刘鸣 《铁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156,共10页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桥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以某座主跨为432 m的铁路钢桁斜拉桥为例,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对比了纵向地震波输入下以桥塔截面纵向钢筋应变与曲率为损伤指标的桥塔损伤程度,...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桥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以某座主跨为432 m的铁路钢桁斜拉桥为例,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对比了纵向地震波输入下以桥塔截面纵向钢筋应变与曲率为损伤指标的桥塔损伤程度,并选取钢筋应变指标用于桥塔在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钢筋应变对于桥塔的损伤评价适用性更强;斜拉桥桥塔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塔底、中塔柱及上横梁处;纵向地震波输入时,塔底先出现损伤,接着是中塔柱,最后是上横梁处;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时,塔底仍最先受损,继而是上横梁处,最后是中塔柱;与纵向地震动单独作用时相比,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会显著增大桥塔的损伤程度,在进行桥塔的损伤评估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损伤演化 钢桁斜拉桥 增量动力分析法 损伤指标 双向水平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