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AZ3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变形行为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天模
刘建忠
+3 位作者
卢立伟
袁晗琦
时秀玲
潘复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7-1664,共8页
在不同温度下,采用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DDE)对AZ31镁合金进行挤压,研究该工艺对其组织、力学性能、拉压不对称性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均匀态AZ31镁合金相比,挤压后所得试样的晶粒显著细化,力学性能和拉压不对称性得到改善;...
在不同温度下,采用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DDE)对AZ31镁合金进行挤压,研究该工艺对其组织、力学性能、拉压不对称性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均匀态AZ31镁合金相比,挤压后所得试样的晶粒显著细化,力学性能和拉压不对称性得到改善;与采用等通道角挤压工艺多道次挤压试样的力学性能相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压缩率逐渐降低。从250℃到450℃,晶粒尺寸从6μm增大到26μm,硬度值(HV)从67降低到56,抗压强度从400MPa降低到343MPa,压缩率从14.8%降低到9.7%。均匀态AZ31和挤压态AZ31的压缩断口均为穿晶断裂,前者断裂机理为脆性解理断裂,后者为韧脆结合型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萍
魏学峰
+3 位作者
聂爱琴
段自豪
周玉峰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镦粗成形阶段、剪切变形阶段和最终成形阶段。3种工艺经4道次变形后均发生较大的应变积累,但是由于闭式模膛对试样头部的镦粗作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经过4道次变形后等效应变量最大,且等效应变分布最均匀。通过对模具应力的分析,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等径角挤压工艺冲头偏载问题,且试样经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提高了纯钨塑性,有利于进行多道次变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变形后的试样可分为4个区域:剪切变形区、伸长变形区、头部小变形区和尾部未变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式
双
通道
等
径
角
挤压
工艺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均匀性
冲头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活化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薛克敏
王召宇
+2 位作者
田文春
代记仁
李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区域进行逆向点追踪,分析了特征区域的变形历史和变形方式对等效应变积累的作用规律,最后进行物理试验观察金相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变形区内分别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小变形区内每道次平均等效应变仅为0.37;各区域不同的受力状态与变形方式是导致多道次变形后累积等效应变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经3道次变形后,剪切变形区的最大平均等效应变为4.75,该区域第1道次变形时经历了剪切和伸长变形区,第2道次变形后为剪切变形区、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交叉区域,主要受到强烈的挤压变形。分别对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区域组织进行观察,第1和第2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位置均显示出了典型的变形特点,经过3道次变形后,应变的积累使得晶粒得到有效细化,方向性基本消失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呈现近等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式
双
通道
等
径
角
挤压
有限元模拟
等效应变
变形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AZ3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变形行为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天模
刘建忠
卢立伟
袁晗琦
时秀玲
潘复生
机构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7-166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CB61370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E04B03)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CSTC
2005BA4015)
文摘
在不同温度下,采用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DDE)对AZ31镁合金进行挤压,研究该工艺对其组织、力学性能、拉压不对称性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均匀态AZ31镁合金相比,挤压后所得试样的晶粒显著细化,力学性能和拉压不对称性得到改善;与采用等通道角挤压工艺多道次挤压试样的力学性能相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压缩率逐渐降低。从250℃到450℃,晶粒尺寸从6μm增大到26μm,硬度值(HV)从67降低到56,抗压强度从400MPa降低到343MPa,压缩率从14.8%降低到9.7%。均匀态AZ31和挤压态AZ31的压缩断口均为穿晶断裂,前者断裂机理为脆性解理断裂,后者为韧脆结合型准解理断裂。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行为
Keywords
AZ31 magnesium alloy
dual-directional extrusi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rupture behavior
分类号
TG166.4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萍
魏学峰
聂爱琴
段自豪
周玉峰
薛克敏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154
51575153)
文摘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单道次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的变形特点,并对比等径角挤压工艺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经过Bc路径4道次变形后的应变积累和分布特点。同时,为验证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开展了物理实验。结果表明,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镦粗成形阶段、剪切变形阶段和最终成形阶段。3种工艺经4道次变形后均发生较大的应变积累,但是由于闭式模膛对试样头部的镦粗作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经过4道次变形后等效应变量最大,且等效应变分布最均匀。通过对模具应力的分析,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和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等径角挤压工艺冲头偏载问题,且试样经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提高了纯钨塑性,有利于进行多道次变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工艺变形后的试样可分为4个区域:剪切变形区、伸长变形区、头部小变形区和尾部未变形区。
关键词
闭塞式
双
通道
等
径
角
挤压
工艺
数值模拟
等效应变
均匀性
冲头偏载
Keywords
O-DECAP proc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equivalent strain
uniformity
punch eccentric loading
分类号
TG37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活化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薛克敏
王召宇
田文春
代记仁
李萍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158,51975175)。
文摘
为探究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中不同区域金属变形行为对应变分布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以低活化钢为材料,对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获得了Bc路径下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区域的等效应变分布云图,对特征区域进行逆向点追踪,分析了特征区域的变形历史和变形方式对等效应变积累的作用规律,最后进行物理试验观察金相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变形区内分别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小变形区内每道次平均等效应变仅为0.37;各区域不同的受力状态与变形方式是导致多道次变形后累积等效应变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经3道次变形后,剪切变形区的最大平均等效应变为4.75,该区域第1道次变形时经历了剪切和伸长变形区,第2道次变形后为剪切变形区、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交叉区域,主要受到强烈的挤压变形。分别对3个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区域组织进行观察,第1和第2道次变形后不同特征位置均显示出了典型的变形特点,经过3道次变形后,应变的积累使得晶粒得到有效细化,方向性基本消失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呈现近等轴状态。
关键词
闭塞式
双
通道
等
径
角
挤压
有限元模拟
等效应变
变形轨迹
Keywords
occlusive-double channel 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effective strain
deformation track
分类号
TG376.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向双通道变通径挤压AZ3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变形行为
刘天模
刘建忠
卢立伟
袁晗琦
时秀玲
潘复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纯钨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李萍
魏学峰
聂爱琴
段自豪
周玉峰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低活化钢闭塞式双通道等径角挤压变形行为及机理研究
薛克敏
王召宇
田文春
代记仁
李萍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