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SDE算法和双路加权门控循环神经网络的股价走势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彬 张勇 唐颖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1-1376,共6页
关于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测,传统的操作方法多是通过统计分析工具或者是单一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预测,很难准确把握股价这种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等特征,从而使预测精度受限.融合SDE算法与加权BiGRU网络的优化预测模型,先使用SDE... 关于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测,传统的操作方法多是通过统计分析工具或者是单一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预测,很难准确把握股价这种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等特征,从而使预测精度受限.融合SDE算法与加权BiGRU网络的优化预测模型,先使用SDE全局寻优网络的结构参数,求得最优初始权值、阈值以及权重系数,再将优化的参数应用到改良的加权BiGRU网络模型中进行预测.优化的预测模型能够有选择的考虑过去和未来时间点对当前时刻数据的影响,而且能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值以及网络的长程依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预测模型与其他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预测误差得到显著降低,预测准确度得到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双路权门循环单元 循环神经网络 数据预测模型 股价走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gging的双向GRU集成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康 张智晟 +1 位作者 撖奥洋 于立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30,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Bagging算法的双向加权门控循环单元GRU(gated recurrent unit)集成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对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神经网络两个方向的隐...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Bagging算法的双向加权门控循环单元GRU(gated recurrent unit)集成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对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神经网络两个方向的隐含层状态进行加权求和处理,使得对负荷点的预测可以同时考虑过去和未来的信息。通过Bagging算法对双向加权GRU神经网络进行集成处理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按照某地区真实负荷数据,并与反向传播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单向GRU神经网络和双向GRU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所提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双向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BAGGING算法 电力系统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加权GRU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凇瑶 张智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为提升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将量子加权神经元融入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中,构建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量子信息处理机制,提高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 为提升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将量子加权神经元融入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中,构建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量子信息处理机制,提高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泛化能力。然后,使用全局优化能力较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出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构建权重矩阵进行负荷预测。最后,通过实际电网算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粒子群优化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量子权门循环单元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ShapeDTW-QWGRU的分布式光伏集群短期功率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欧阳静 秦龙 +3 位作者 王坚锋 尹康 褚礼东 潘国兵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 针对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与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PCAShapeDTW-QWGRU)的集群功率预测模型。针对集群划分不够精细、光伏电站数据蕴含的信息难以捕捉的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密度聚类算法(PCA-OPTICS)的集群划分方法;针对目前选取代表电站与集群相似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ShapeDTW)的代表电站的选取方法,利用ShapeDTW度量相似性距离,选取最小值作为代表电站,并利用基于均方根传播梯度下降法优化的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RMSprop-QWGRU)模型进行预测;为了解决代表电站与集群功率的变换系数转换差异较大的问题,采用实时变换系数对代表电站进行集群功率值预测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光伏集群功率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集群划分 主成分分析 动态时间规整 量子权门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