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44
1
作者 刘佳易 秦文萍 +2 位作者 韩肖清 柳雪松 朱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4-310,共7页
并网逆变器作为电能馈送电网的重要环节,其控制方式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方式,可在整流、逆变及停机模式间自主切换。控制系统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值判断系统运行状态,并启动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 并网逆变器作为电能馈送电网的重要环节,其控制方式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方式,可在整流、逆变及停机模式间自主切换。控制系统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值判断系统运行状态,并启动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工作在与系统匹配的工作模式,实现直流微电网与大电网的能量交换,同时避免了由于直流母线电压小范围波动引起的电力电子器件频繁动作。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维持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在额定值附近小范围波动,保证了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交直流双向功率变换器 直流母线电压 并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的飞轮储能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焰 苗虹 +2 位作者 曾成碧 韩民晓 蒲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6-839,共4页
针对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中负荷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装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频率控制的飞轮储能方法。利用李雅普洛夫稳定判据判断了该频率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显... 针对孤岛运行的直流微电网中负荷波动性,建立了基于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装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功率变流器频率控制的飞轮储能方法。利用李雅普洛夫稳定判据判断了该频率控制器的稳定性,同时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显示,在周期性急剧变化的负荷作用下,双向变流器能按控制要求工作在整流或者逆变器模式,使含有异步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跟踪负荷变化完成充放电过程,从而提高独立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孤岛运行 飞轮储能系统 双向功率变流器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微电网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29
3
作者 焦皎 孟润泉 +1 位作者 任春光 杜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4-92,共9页
为了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并网,基于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和预同步工作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微电网中连接交直流子网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孤岛/并网模式时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实现双向功率流动... 为了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并网,基于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和预同步工作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微电网中连接交直流子网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孤岛/并网模式时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实现双向功率流动。在由孤岛模式转为并网模式时,利用消除dq轴电压偏差实现幅值与相位同步,无需通过锁相环获取相位信息,实现平滑并网。同时,针对微电网中由于不平衡负载导致的三相不平衡工况,采用正负序分别控制的方法实现了非理想工况下微电网的同步互联。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 下垂控制 同步互联 不平衡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直线发电系统双向功率变换器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毛莲莲 张驰 +3 位作者 高艳霞 赵飞 孙鹏 曾德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28-132,共5页
自由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集成混合动力系统,在系统启动到稳定运行过程中,功率流经由BDPC在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之间双向流动,且在两个方向具有不平衡特性,使得Buck模式下设计电感体积大,成本高,开关管电流应力大。针对此问... 自由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集成混合动力系统,在系统启动到稳定运行过程中,功率流经由BDPC在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之间双向流动,且在两个方向具有不平衡特性,使得Buck模式下设计电感体积大,成本高,开关管电流应力大。针对此问题,提出BDPC在Boost模式时采用单相结构,在Buck模式时采用交错并联结构,从而有效减小电感体积和成本,减小开关管电流应力,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此外,为满足系统瞬态需求,在BDPC控制器电压环采用模糊PI控制器,实现了更快的系统响应,提高了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双向功率变换器 不平衡特性 交错并联结构 模糊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功率变换器自治运行控制策略
5
作者 曹国栋 韩肖清 +2 位作者 杨宇 王磊 肖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9,共7页
双向功率变换器是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关键设备。本文在分析低压微电网下垂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自治运行控制策略,针对交、直流母线电压性质不同的特点,根据子网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分别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并以交... 双向功率变换器是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关键设备。本文在分析低压微电网下垂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向功率变换器自治运行控制策略,针对交、直流母线电压性质不同的特点,根据子网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分别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并以交、直流子网实时负载率相同为准则,设计了双向功率变换器有功-电压控制环。为使交流子网频率稳定,在充分利用双向功率变换器剩余容量前提下,设计了变换器无功-相角控制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交、直流子网间功率双向平滑传输,维持子网母线电压及频率稳定,确保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自治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功率变换器 低压微电网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自治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系统中并网变流器优化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的阻抗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田艳军 彭飞 +2 位作者 王慧 王毅 官仕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34-3742,共9页
交直流混合输电线路中功率面临双向流动的情况,功率正向与反向之间系统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特性,即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论文针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并网变流器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进行研究。为了解决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进而提高的... 交直流混合输电线路中功率面临双向流动的情况,功率正向与反向之间系统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特性,即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论文针对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并网变流器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进行研究。为了解决双向功率稳定性差异,进而提高的系统稳定性,首先对功率控制的逆变器交流侧阻抗在d-q坐标系下进行小信号建模,对比分析正向和反向功率下的阻抗特性。其次,结合阻抗稳定判据,揭示双向功率流动对并网变流器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阻抗优化控制策略,在不改变稳定性较好的正向阻抗特性的同时,优化并统一反向阻抗特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变流器系统在双向功率流动下,能够保持较为统一的稳定特性,并能够有效抑制传输功率传输方向变化引起的振荡问题。研究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双向流动 并网逆变器 稳定性 阻抗 交直流混合输电 功率控制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的非对称双向有源桥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寒冰 马建军 +2 位作者 朱淼 文书礼 孔祥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9-2731,I0023,共14页
为满足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需求,提出一种具备非对称双向功率传输能力的DC-DC变换器方案。在海上风电功率正向外送时,能够实现并联输入串联输出升压功能。在风电场需要功率反向支撑时,通过改变变换器调制策略,能够实现较小功率容量下... 为满足海上风电直流升压汇集需求,提出一种具备非对称双向功率传输能力的DC-DC变换器方案。在海上风电功率正向外送时,能够实现并联输入串联输出升压功能。在风电场需要功率反向支撑时,通过改变变换器调制策略,能够实现较小功率容量下反向功率传输。首先分析正/反向模态下,变换器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软开关与功率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输出电压调节与串联电压均衡多运行目标,构建相应调制与控制策略。与传统双向变换器相比,所提拓扑在满足非对称双向功率变换需求的同时,通过降低元件数量,能够降低变换器成本。基于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所提出非对称双向变换器功率调节、模式切换与软开关特性进行测试,验证所提非对称双向变换器概念与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风电升压汇集 非对称双向功率变换 多模式运行 软开关运行 均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LLC谐振型直流变压器的软启动及功率换向控制 被引量:52
8
作者 陈启超 王建赜 纪延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0-186,共7页
双向LLC谐振型直流变压器(DCT)在保持了LLC谐振变换器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的同时,具备双向传输能量的能力。通过对双向LLC谐振型DCT在变频控制和移相控制下增益特性曲线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移相控制的软启动控制策略,使得DCT无论... 双向LLC谐振型直流变压器(DCT)在保持了LLC谐振变换器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的同时,具备双向传输能量的能力。通过对双向LLC谐振型DCT在变频控制和移相控制下增益特性曲线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移相控制的软启动控制策略,使得DCT无论是空载还是满载启动,都能平稳快速地建立输出电压,有效避免了谐振网络中的电流和电压冲击。针对双向LLC谐振型DCT既可为负载供电又能接收能量回馈的工作特点,采用一种基于输出电容电压滞环控制的功率换向控制策略,可准确迅速地变换DCT的工作模式,从而顺利地改变功率流动方向。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仿真和样机实验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软启动 双向功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双向半导体功率模块矩阵式变频器及其自适应换流(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洁 Sum Tom +1 位作者 王安华 Braun Dennis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76,共11页
长期以来,单晶片双向功率开关元件一直处于尚待开发状态,连同电流幅值的大幅度交变所引起的换流电路的困难和系统控制的复杂性,使矩阵式变流器的实验研究限制在很低的功率范围,低于1~3hp.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3转1相模块式组合设计方... 长期以来,单晶片双向功率开关元件一直处于尚待开发状态,连同电流幅值的大幅度交变所引起的换流电路的困难和系统控制的复杂性,使矩阵式变流器的实验研究限制在很低的功率范围,低于1~3hp.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3转1相模块式组合设计方法,和新的中到中高功率级的3合1集成双向半导体元件功率模块(IBPM).这种组合电路分区优化的主电路集成模块设计可减少交-交变频器换流电路的寄生高频电感,使主电路接线终端数最小化,并简化交流总线的结构和配线设计.自适应时序换流的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变流器在高幅度交流负荷下的可靠换流能力.论文给出了该变频器输入输出均获得高于几百Hz基频的满意的实验控制和结果及其双向控制能力,并验证了它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单级交-交变换 半导体双向功率开关 集成双向功率模块(IBPM) 适应时序换流设计 输入电流谐波和控制 输入总功率因数FPGA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桂周 常思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1,共7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新型的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ICLGIPS)的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BDPC),实现动力源(超级电容器组)和直线电机之间能量在两个方向的变换和传递。ICLGIPS具有两个方向功率流的不平衡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对传统BDPC拓扑结... 设计了一种用于新型的内燃-直线发电集成动力系统(ICLGIPS)的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BDPC),实现动力源(超级电容器组)和直线电机之间能量在两个方向的变换和传递。ICLGIPS具有两个方向功率流的不平衡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对传统BDPC拓扑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串并联实时切换的超级电容器组结合使用。该优化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当BDPC运行于大功率的降压模态,向超级电容器组回馈能量时,屏蔽掉滤波电感,利用大容量的超级电容器组对输入的PWM电压波进行滤波,对输出量实现了平滑控制,使BDPC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该优化设计有效地减小了功率变换器的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功率变换的效率,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不平衡特性 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实现双向故障闭锁的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文忠 王晓康 +4 位作者 王玉生 郭江浩 焦丽鑫 金琼婷 张景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2132,I0095,I0096-I0100,共17页
直流电网互联通常采用隔离型高压大功率直流变换器,但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及传输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其避免使用中间变压器,实现直流功率双向传输,并且可以有效闭锁双向直流故障。首先分析了... 直流电网互联通常采用隔离型高压大功率直流变换器,但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及传输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其避免使用中间变压器,实现直流功率双向传输,并且可以有效闭锁双向直流故障。首先分析了变换器拓扑结构及故障闭锁工作原理,并根据桥臂内电势等效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变换器臂间、相间能量平衡约束,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桥臂电流补偿控制,提升变换器暂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采用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DC/DCconverter,DC-MMC)的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端口电流、桥臂电流及桥臂电容电压等动态指标的分析,验证了所提DC-MMC双向功率传输控制及双向故障闭锁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 直流电网 桥臂能量平衡 双向直流功率传输 双向直流故障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双向变电站与地铁杂散电流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霄 贾猛 +3 位作者 林飞 杨中平 王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47,共6页
地铁杂散电流会腐蚀地铁当中的金属(如承重墙里面的钢筋),为系统安全埋下隐患。与混合型变电站(由二极管整流器和PWM变流器组合而成)相比,由PWM变流器构成的全功率双向变电站不但具备正常的能馈功能,而且可基于其良好的调节直流电压的... 地铁杂散电流会腐蚀地铁当中的金属(如承重墙里面的钢筋),为系统安全埋下隐患。与混合型变电站(由二极管整流器和PWM变流器组合而成)相比,由PWM变流器构成的全功率双向变电站不但具备正常的能馈功能,而且可基于其良好的调节直流电压的能力来维持各变电站输出电压一致,从而达到降低杂散电流的目的。分析全功率双向变电站降低地铁杂散电流的原理及其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全功率双向变电站能使地铁当中的杂散电流吸收垫充分发挥作用,显著降低地铁杂散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双向变电站 PWM变流器 地铁 杂散电流 再生制动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飞轮储能的BLDC电机功率双向流动策略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孝杰 王海云 +1 位作者 蒋中川 宋章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33-2240,共8页
电机是飞轮系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核心。BLDC(brushless direct current)电机具有体积小、噪声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储能中得到了应用。为避免电机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较大绕组损耗或引入辅助电路稳定输出电压,在搭建应用于... 电机是飞轮系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核心。BLDC(brushless direct current)电机具有体积小、噪声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在储能中得到了应用。为避免电机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较大绕组损耗或引入辅助电路稳定输出电压,在搭建应用于飞轮储能的BLDC电机模型基础上,提出改变晶闸管导通与关断顺序的电机充放电控制策略,改变绕组反电势与流经电流方向,实现电机充放电功能。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BLDC电机模型能够正确表示飞轮运行特性,也表明提出的电机充放电控制策略在不引入额外的电路拓扑结构情况下,能够使电机在充电状态吸收功率,将电能转换为飞轮动能,电机在放电状态释放功率,将飞轮动能转换为电能,并且充放电过程中相关电气量可控,从而实现功率双向流动过程,此控制策略的设计为飞轮储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功率双向流动 充放电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双向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玉栋 许海平 +1 位作者 曾莉莉 温旭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01-107,共7页
分析了双向功率流阻抗源逆变器系统工作原理、脉冲调制方式。采用开关信号流图方法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系统模型,从稳态直流模型推导出系统额定工作点,从动态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是含有二维参数的非线性系... 分析了双向功率流阻抗源逆变器系统工作原理、脉冲调制方式。采用开关信号流图方法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系统模型,从稳态直流模型推导出系统额定工作点,从动态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阻抗源逆变器控制系统是含有二维参数的非线性系统,对相互关联的2个控制变量(直通占空比D和调制系数M)进行动态解耦,对解耦系统设计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程度,基于伯德图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研制了一台55kVA双向功率流阻抗源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性能,可以有效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功率 阻抗源逆变器 电感电流断续模式 系统稳定性 控制器设计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串联谐振双向三端口DC/DC变换器选频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孝峰 薛利 +1 位作者 孟宇飞 刘飞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9-1467,共9页
针对双串联谐振双向三端口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可抑制寄生漏感影响的选频解耦控制方案。通过分析输出绕组漏感对两输入端口耦合关系的影响,选择特定开关频率和谐振频率比值,抑制两输入端口之间的功率耦合关系,实现对多输入端口功率解... 针对双串联谐振双向三端口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可抑制寄生漏感影响的选频解耦控制方案。通过分析输出绕组漏感对两输入端口耦合关系的影响,选择特定开关频率和谐振频率比值,抑制两输入端口之间的功率耦合关系,实现对多输入端口功率解耦控制的目的。分析解耦系统的稳态工作模式,确定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下各端口功率特性,并采用移相控制策略实现恒压输出及各端口功率的自动平衡调节。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变换器 漏感 解耦控制 双向功率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单级双向反激式高频环节逆变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杰 陈道炼 陈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2-1739,共8页
提出单级双向反激式高频环节逆变器电路拓扑及其Buck型有源箝位电路,并对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Buck型有源箝位电路和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逆变器电路拓扑是由输出... 提出单级双向反激式高频环节逆变器电路拓扑及其Buck型有源箝位电路,并对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Buck型有源箝位电路和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逆变器电路拓扑是由输出低频正、负半周的单极性脉宽调制电流波且共用输入、输出滤波器的两个相同的双向Flyback直流变换器以输入端并联、输出端反向串联构成。采用所提出的电路拓扑,设计并研制成功的750 VA 48 VDC/220 V 50 Hz AC逆变器样机具有电路拓扑简洁、单级功率变换、变换效率高、控制简单、有源箝位性能良好等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高频环节 反激直流变换器 双向功率 单级功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道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2,共8页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率流大升压比的直流变换器以差动电路构成。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逆变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双向功率传递、升压比大、功率密度高、输入电流纹波小、控制简单、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为实现大升压比的大容量逆变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直流变换器 大升压比 逆变器 双向功率 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双向升压直流变换器型高频链逆变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艳慧 陈道炼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8,43,共8页
提出了一类组合双向升压直流变换器型高频链逆变器电路结构与拓扑,它由两个隔离双向升压型直流变换器输入侧并联、输出侧反向串联构成。深入研究了互补和独立两种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方案及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研究表明,采用互补控... 提出了一类组合双向升压直流变换器型高频链逆变器电路结构与拓扑,它由两个隔离双向升压型直流变换器输入侧并联、输出侧反向串联构成。深入研究了互补和独立两种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方案及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等。研究表明,采用互补控制时占空比变化范围小、副边功率开关电压应力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小等特点;采用独立控制时占空比变化范围大、副边功率开关电压应力大、输入电流及输出电压纹波大等特点。研制了单端式500VA 18-32VDC/115V400HzAC互补控制逆变器样机,给出了样机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升压直流变换器 双向功率 高频链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输入并联输出的宽范围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 被引量:9
19
作者 姚洪涛 粟梅 +3 位作者 但汉兵 熊文静 邬思升 胡子恒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1,共9页
目前,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以及锂电池化成分容等领域。针对低压大电流双向功率传输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宽范围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2个相同的两级式DC/DC变换器组成,前级采用高效率... 目前,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以及锂电池化成分容等领域。针对低压大电流双向功率传输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输入并联输出并联的宽范围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2个相同的两级式DC/DC变换器组成,前级采用高效率LLC谐振变换器作为直流变压器,以实现电气隔离;后级采用交错式Buck/Boost变换器,保证宽范围电压输出和高动态性能。所提变换器能够实现功率的双向传输,且采用了一种功率方向改变时,无需进行功率流向判断与开关逻辑切换的调制策略,简化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并提高可靠性。设计了1台3 kW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电气隔离 双向功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房绪鹏 庄见伟 李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56,共5页
针对传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的输出电压有限、稳定性较差、增益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Z源网络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和负载的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在功率正向传输和功率反向传输时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 针对传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的输出电压有限、稳定性较差、增益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Z源网络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和负载的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在功率正向传输和功率反向传输时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变换器能够实现功率双向传输,且在2种功率传输模式下都能实现升压、降压功能;与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相比,该新型变换器输出电压更稳定,电压增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机车 双向DC-DC变换器 功率双向传输 Z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