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交直流容错变换器有限状态预测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楠 郭磊磊 韩东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27-3135,共9页
为提高变换器发生故障后的容错运行能力,提出一种双向交直流容错变换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无需使用锁相环和PWM调制模块,易于实现。对容错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功率器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双向交直流容错... 为提高变换器发生故障后的容错运行能力,提出一种双向交直流容错变换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无需使用锁相环和PWM调制模块,易于实现。对容错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功率器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双向交直流容错变换器仍能连续运行,并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交直流容错变换器 有限状态模型预测控制 价值函数 器件开路故障 功率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接口变换器改进型双向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嘉言 施凯 +2 位作者 徐培凤 查正祺 陈煜洋 《分布式能源》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BIC)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存在惯性小、阻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BIC的改进型双向下垂控制策略。通过改进有功环,引入惯性环节和限幅系数不仅能够给系统提供惯性...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BIC)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存在惯性小、阻尼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BIC的改进型双向下垂控制策略。通过改进有功环,引入惯性环节和限幅系数不仅能够给系统提供惯性,减小负荷波动对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改善交、直流子网间功率传输的动态响应,还能提高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抗干扰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通过在电流环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可以抑制负荷功率的瞬态波动,抑制外部功率扰动下母线电压的波动幅度。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针对不同控制策略下负载变化时交流频率和直流电压的动态响应以及功率传输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所提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接口变换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微电网稳定性 改进双向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接口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郭楚佳 张爱民 +2 位作者 张杭 任志刚 张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3,105,共7页
针对双向接口变换器在交流侧三相不平衡状态下出现的直流侧电压振荡型波动、正序电压相位检测困难、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功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瞬时电压、电流向量建立系统瞬时功率向量预测模... 针对双向接口变换器在交流侧三相不平衡状态下出现的直流侧电压振荡型波动、正序电压相位检测困难、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接功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瞬时电压、电流向量建立系统瞬时功率向量预测模型,以省略功率计算的锁相环节,避免电压相位检测不准确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其次,为功率向量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设计参考量,抑制实部中负序分量引起的二倍频功率波动,以避免直流侧电压振荡型波动;最后,以功率向量的实部和虚部作为控制单元,分别设计目标函数,消除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在目标函数中设计开关频率约束项,使得被控器件开关频率可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实现无功功率参考变化时,有功功率不受影响,相比于传统PWM方法,有功功率超调量下降了约74%,且该方法可保证系统全功率因数运行,系统直流侧无振荡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网 双向接口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三相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混合微电网接口变换器双向下垂控制
4
作者 施凯 唐楚雄 +2 位作者 徐培凤 孙宇新 任明炜 《分布式能源》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由于混合微电网中的交直流子网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发生负荷突变时,会在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 BIC)两侧子网间产生功率波动,使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变差,为此提出了基于分数阶滑模控... 由于混合微电网中的交直流子网具有不同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发生负荷突变时,会在双向接口变换器(bidirectional interface converter, BIC)两侧子网间产生功率波动,使交流母线频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动态响应变差,为此提出了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器(fractional 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SMC)的双向下垂控制策略。将具有鲁棒性强、响应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引入到BIC的控制中,得到改进型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暂态响应过程。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仿真模型,在多种工况下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传统双向下垂控制相比,该控制算法可以在保证系统原有稳态特性的同时,加快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抑制暂态过程中BIC传输功率的瞬间波动,减小功率波动对交直流子网母线的反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接口变换器(BIC) 子网惯性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双向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大朋 徐涛 +1 位作者 魏志成 刘佳易 《煤矿机电》 2014年第5期10-13,17,共5页
微电网系统由直流配电和交流配电两部分组成,包含光伏和风力发电、储能装置、微型燃气轮机和交直流负载,并通过PCC并网点接入大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结构的能量管理核心是根据交直流母线的电压频率状态,控制各发电系统、双向功率变换... 微电网系统由直流配电和交流配电两部分组成,包含光伏和风力发电、储能装置、微型燃气轮机和交直流负载,并通过PCC并网点接入大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结构的能量管理核心是根据交直流母线的电压频率状态,控制各发电系统、双向功率变换器和储能装置工作在合适的模式,使微电网内部功率保持平衡,既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又提高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该微电网系统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能量管理 双向功率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鲁棒下垂控制方法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闫振彬 郑柏超 周志勇 《电子科技》 2021年第8期79-86,共8页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易受环境和负载变化影响的特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产生频率和功率波动问题,而传统PI控制方法反应速度慢且稳定性差。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鲁棒下垂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双向互联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电流内环... 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易受环境和负载变化影响的特点,其在并网过程中会产生频率和功率波动问题,而传统PI控制方法反应速度慢且稳定性差。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鲁棒下垂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双向互联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电流内环的控制结构中设计了一个积分滑模控制器。该控制器既能够快速平抑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过程中产生的电压和频率波动,又能够保证不同环境条件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新型鲁棒下垂控制方法比传统PI控制方法反应更快且波动幅度下降近一半,更好地保证了电网在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的持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扰动观察法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互联变换器 下垂控制 滑模控制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