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有源滤波器的双向互补控制方案
被引量:37
- 1
-
-
作者
钱挺
吕征宇
-
机构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4-47,共4页
-
文摘
该文提出单周控制有源滤波器(UCI-APF)的双向互补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路控制方式来提高系统稳定性。与以往单周控制相比较,双向互补控制能有效扩大滤波器的稳定工作范围,消除进线电流直流分量与低频次谐波,从而解决了单周控制有源滤波器在实际场合应用的关键性问题。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双向互补控制
电力系统
无功功补偿
谐波补偿
功率因数
-
Keywords
Active power filter
UCI-APF
Double-direction compensation control
-
分类号
TN713.8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TM714.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基于V型接线的同相牵引供电系统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魏光
-
机构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处
-
出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0-65,共6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A12B05)~~
-
文摘
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存在大量的负序、谐波、无功,以及相邻供电区段分相绝缘器引起的列车速度和牵引力损失等问题,基于既有V型接线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套同相供电系统的改造方案。在分析综合补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无锁相环的电流检测方法,建立综合潮流控制器容量模型及电能质量模型,并采用双向互补瞬时比较PWM控制策略。多重化主电路结构及满意优化补偿控制策略的提出,改善了系统的技术经济性。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
关键词
同相牵引供电系统
V型接线
满意优化补偿
双向互补瞬时比较PWM控制
-
Keywords
cophase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V connection
satisfactory optimization compensation
bidirectional complementary instantaneous comparison PWM control
-
分类号
TM922.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U22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闽台经贸发展迈向新阶段:展望与策略
- 3
-
-
作者
胡渡南
黄志
-
机构
福建省委办公厅经济处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2期53-56,共4页
-
-
关键词
闽台经贸
经贸发展
新阶段
产业结构
南中国海
增长三角
定点直航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
双向互补
-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 4
-
-
作者
魏星河
席芳宽
-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南昌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道德与法制对规范社会成员和社会集团的行为,使社会朝着稳定、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强化和利用道德与法制的双向互补功能,寻求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
关键词
道德建设
法制建设
双向互补
有机结合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实践性认识的规律:实践信息实践规律
- 5
-
-
作者
黄盛华
-
机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3-87,共5页
-
文摘
认识客体包括客观事物、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三个要素。主体在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对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进行反映、选择和观念重构的同时,又将主观思维指向实践活动本身,对实践活动进行超前建构、反馈调节和价值评估,这就是实践性认识。由于认识活动是一个“个别=一般”的双向互补过程,相应地,实践性认识也是一个在从获取实践信息到揭示实践规律的同时,具有从实践规律到实践信息指向的过程,这就是实践性认识的一般规律。
-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实践规律
客观事物
认识活动
主观意识
价值评估
信息指向
认识客体
双向互补
反馈调节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科学认识经典程序的反拨
- 6
-
-
作者
黄盛华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3期51-56,共6页
-
文摘
文章认为科学认识的经典程序注重从部分到整体,这样就淡化了认知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偏废了潜逻辑方法,忽视了工具的制作与选择,过分强调了真理性价值,忽视了功利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反拨,其中系统观念和格式塔是反拨的期望;科学发生于问题,而问题又是观察与理论(或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双重指向,它是反拨的发生显现。最后,作者认为科学认识就是一个“部分(?)整体”的双向互补过程。
-
关键词
科学认识论
观察与理论
主体性
反拨
经典描述
程序
理论知识
审美价值
双向互补
潜逻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