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二维加权主元分析的人脸表情识别
1
作者 韩金玉 赵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9-180,18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双向二维加权主元分析方法用于人脸表情特征提取,该方法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对图像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大幅降低了所提取的特征数目;且考虑到人脸不同部位包含不同的表情信息这一特点,对各个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实验证明... 提出了一种双向二维加权主元分析方法用于人脸表情特征提取,该方法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对图像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大幅降低了所提取的特征数目;且考虑到人脸不同部位包含不同的表情信息这一特点,对各个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实验证明,与已有的二维主元分析相比较,该方法不但运算速度快,且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特征提取 分析 双向二维加权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主元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国辉 甘俊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667-4669,4673,共4页
结合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2DPCA)的特点,将2DPCA算法用于人脸识别。它与主元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的不同之处在于,2DPCA算法以图像矩阵为分析对象;而PCA算法以图像的一维向量为分... 结合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2DPCA)的特点,将2DPCA算法用于人脸识别。它与主元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的不同之处在于,2DPCA算法以图像矩阵为分析对象;而PCA算法以图像的一维向量为分析对象。2DPCA算法是直接利用原始图像矩阵构造图像的协方差矩阵。而PCA算法需对原始图像矩阵先降维、再将降维矩阵转换成列向量,然后构造图像的协方差矩阵。为了测试和评估2DPCA算法的性能,在ORL(olivettiresearchlaboratory)与Yale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2DPCA算法用于人脸识别的正确识别率高于PCA算法。同时,也显示了2DPCA算法在特征提取方面比PCA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分析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特征压缩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重构与局部DCT的二维主元分析掌纹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华 李春芝 蒋云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66-1571,共6页
为了解决掌纹特征提取过程中,手掌的非平面问题导致的伪主线噪音信息并简化运算,对重构的掌纹图像进行了局部离散余弦变换.解决了重构后图像噪音敏感性问题,有效地区分了掌纹主线、掌纹褶纹和乳突纹.由二维主元分析算法获得较稳健的识... 为了解决掌纹特征提取过程中,手掌的非平面问题导致的伪主线噪音信息并简化运算,对重构的掌纹图像进行了局部离散余弦变换.解决了重构后图像噪音敏感性问题,有效地区分了掌纹主线、掌纹褶纹和乳突纹.由二维主元分析算法获得较稳健的识别特征.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公布的PolyU掌纹数据库的实验,同二维主元分析算法相比,小波重构与局部离散余弦变换的2DPCA掌纹识别算法正确识别率较高,识别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纹识别 提升小波重构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二维主元分析的人脸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超 陈艳红 陈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53-55,101,共4页
人脸姿态、表情、光照等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的主要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对识别率的影响是人脸识别的研究关键所在。R.G等人提出了MPCA方法,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一次分块处理,减少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然而MPCA方法只消除了部分影响,... 人脸姿态、表情、光照等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的主要因素,如何减轻这些因素对识别率的影响是人脸识别的研究关键所在。R.G等人提出了MPCA方法,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一次分块处理,减少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然而MPCA方法只消除了部分影响,仍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进行二次分块处理的新方法——局部二维主元分析方法,进一步消除了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在Yale国际标准人脸库及UMIST人脸库上进行验证,该方法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分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主元分析的间歇过程故障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孔晓光 郭金玉 林爱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2,共3页
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多变量间歇过程。在MPCA算法中,三维的间歇过程数据需要转换为高维的二维向量,导致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维主元分析(2DPCA)的故障诊... 传统的多向主元分析(MPCA)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多变量间歇过程。在MPCA算法中,三维的间歇过程数据需要转换为高维的二维向量,导致计算量和存储空间大,同时不可避免地丢失一些重要信息。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二维主元分析(2DPCA)的故障诊断方法。由于每个批次的间歇过程数据是一个二维向量(矩阵),应用以各个批次矩阵为分析对象的2DPCA算法,避免矢量化,存储空间和存储需求小;另外,2DPCA采用各个批次的协方差的平均值来进行建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类型的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半导体工业实例的监视结果说明,2DPCA方法优于M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过程 故障诊断 分析 多向分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部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一 阮秋琦 《智能系统学报》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局部特征加权与二维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局部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了二维局部加权特征子空间的概念,将各类样本映射到这个局部加权特征子空间,再通过计算测试样本到加权子空间的距离进行样本的分类.使用这种方法在... 提出了一种将局部特征加权与二维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局部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了二维局部加权特征子空间的概念,将各类样本映射到这个局部加权特征子空间,再通过计算测试样本到加权子空间的距离进行样本的分类.使用这种方法在ORL人脸库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局部特征加权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比普通的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并且在提高识别率的同时算法的复杂程度并没有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局部加权 人脸识别 加权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运动目标跟踪
7
作者 戚培庆 张超 +1 位作者 吕钊 吴小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2期155-159,共5页
为克服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作为目标表示的方法建立目标图像子空间,同时在图像均值与协方差矩阵的更新中引入基于目标图像匹... 为克服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作为目标表示的方法建立目标图像子空间,同时在图像均值与协方差矩阵的更新中引入基于目标图像匹配程度的自适应增量因子的增量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在多个包含动态背景的图像序列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在目标处于部分遮挡的情况下准确跟踪目标,同时算法在效率上高于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双向成分分析 目标跟踪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与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翟林 潘新 +3 位作者 刘霞 郜晓晶 宁丽娜 韩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掌纹识别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出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M(2D)2PCA)和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M(2D)2PCA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利用模糊分类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且直接对子图像矩... 掌纹识别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出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M(2D)2PCA)和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M(2D)2PCA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利用模糊分类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且直接对子图像矩阵进行特征抽取,能够精确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分类阶段引入模糊理论,应用于掌纹识别问题。最后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掌纹数据库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少的识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 双向成分分析 模糊分类 掌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威 陈后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232-23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用以分类,最后在USF步态数据库上测试,并与其它几个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成分分析 分块双向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化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裕平 龚晓峰 雒瑞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易受异常值影响,鲁棒性差,且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是非稀疏的。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基于L1范数的稀疏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2PCA-L1S。在(2D)2PCA目标函数中加入L1范数约束,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引...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易受异常值影响,鲁棒性差,且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是非稀疏的。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基于L1范数的稀疏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2PCA-L1S。在(2D)2PCA目标函数中加入L1范数约束,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引入弹性网约束,通过Lasso与Ridge惩罚函数实现稀疏性。在Feret和Yale数据库中进行基于最近邻的人脸分类、人脸重构和基于粒子群优化SVM参数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2DPCA、(2D)2PCA、(2D)2PCA-L1等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提取人脸主要信息,人脸识别和人脸重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成分分析 稀疏化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广义S变换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内燃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世雄 蔡艳平 +1 位作者 石林锁 王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905,共7页
针对内燃机气阀机构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将离散广义S变换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广义S变换将内燃机缸盖振动信号生成振动谱图像,然后利用TD-2DPCA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有效减小特征系... 针对内燃机气阀机构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将离散广义S变换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广义S变换将内燃机缸盖振动信号生成振动谱图像,然后利用TD-2DPCA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有效减小特征系数矩阵的维数,最后,通过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内燃机气阀机构8种工况的诊断实例中,对比不同时频表征及特征提取方法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内燃机故障诊断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离散广义S变换 双向成分分析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完全二维主成分分析及其在步态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贲晛烨 安实 +1 位作者 王科俊 王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88-2091,共4页
对完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三种不同的加权策略,详细地分析它们的本质,并将其应用到步态识别中。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提供的CASIA(B)步态数据库下验证加权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加权幂指数的选取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比较... 对完全二维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三种不同的加权策略,详细地分析它们的本质,并将其应用到步态识别中。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提供的CASIA(B)步态数据库下验证加权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加权幂指数的选取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实验可以选取最佳的权值,能够做到提高识别性能。最后针对各个行走状态下的步态,分析了背包步态识别率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完全成分分析 加权完全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包变换和二维四元数主成分的人脸识别
13
作者 徐永红 丛文龙 洪文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76-179,20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小波包变换(WPT)和二维四元数主成分分析(2DQPCA)的灰度人脸图像识别算法。将对人脸灰度图像经小波包变换得到的分解系数构成四元数矩阵,通过2DQPCA实现数据降维并构造四元数特征空间,将其划分为若干子块,对每个子块根据最... 提出了一种用小波包变换(WPT)和二维四元数主成分分析(2DQPCA)的灰度人脸图像识别算法。将对人脸灰度图像经小波包变换得到的分解系数构成四元数矩阵,通过2DQPCA实现数据降维并构造四元数特征空间,将其划分为若干子块,对每个子块根据最近邻算法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实现最终的人脸识别。该方法与PCA等传统方法在Orl、Yale等四个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率上有明显优势,且对光照、表情变化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小波包变换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双向二维线性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
14
作者 叶延亮 徐正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88-190,共3页
针对传统的二维线性判别方法提取出的人脸特征系数维数大的问题,提出一个改进的双向二维线性判别分析方法GB2DLDA。双向压缩类内和类间散布矩阵,用压缩后的散布矩阵构成两个Fisher鉴别准则函数,求出两个投影矩阵,然后人脸图像矩阵向投... 针对传统的二维线性判别方法提取出的人脸特征系数维数大的问题,提出一个改进的双向二维线性判别分析方法GB2DLDA。双向压缩类内和类间散布矩阵,用压缩后的散布矩阵构成两个Fisher鉴别准则函数,求出两个投影矩阵,然后人脸图像矩阵向投影矩阵投影,提取出特征系数。实验证明在相同识别率下,用此方法提取的特征系数维数明显少于其它二维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在选择合适的特征向量的情况下,此方法的识别率要好于其它二维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双向线性鉴别分析方法 改进的双向线性判别分析方法 压缩 投影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二维独立元在人脸识别中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甘俊英 李春芝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2-615,619,共5页
针对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和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特点,给出了二维独立元分析(Two-Dimensiona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2DICA)的概念。在2DICA算法... 针对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2DPCA)和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特点,给出了二维独立元分析(Two-Dimensiona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2DICA)的概念。在2DIC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Transform,WT)的2DICA(Wavelet-Transform and Two-Dimensiona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WT-2DICA)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分离,并忽略高频分量,获得原始图像的基本特征;然后,利用2DICA算法求得投影特征;最后依据最近邻法则完成人脸识别。基于ORL(Olivetti Research Laboratory)与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WT-2DICA算法正确识别率高于2DPCA算法与2DIC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分析 独立分析 小波变换 独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决策的双向二维PCA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祥涛 张前进 张双玲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针对步态识别中的平均步态能量图像系数矩阵维数过高和分类较困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决策分类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算法。通过预处理技术得到平均步态能量图并将得到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子图像,利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针对步态识别中的平均步态能量图像系数矩阵维数过高和分类较困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决策分类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算法。通过预处理技术得到平均步态能量图并将得到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子图像,利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来降低平均步态能量子图像的系数矩阵维数,加快识别速度。引入模糊理论决策的方法进行最近邻分类器的分类。最后在CASIA步态数据库上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并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平均步态能量图 成分分析 双向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元分析与BP网络的颗粒体积模型
17
作者 赵攀 陈恳 汪一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37-239,244,共4页
在颗粒加工工业中,获取颗粒尺寸和形状参数是一道常见的工序。体积是一个重要的颗粒三维参数,采用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获取体积耗时长,人工投入较多,很难实现过程控制中的实时反馈。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单视二维图像信... 在颗粒加工工业中,获取颗粒尺寸和形状参数是一道常见的工序。体积是一个重要的颗粒三维参数,采用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获取体积耗时长,人工投入较多,很难实现过程控制中的实时反馈。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单视二维图像信息(周长、投影面积、长宽比等)的BP神经网络体积估算方法。为了避免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陷,采用BP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有动量的梯度下降算法。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体积影响参数的降维处理,减小了网络结构复杂度并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使用真实颗粒图像及实测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将主元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来进行体积估算无论在预测精度还是在网络运算速度上比全要素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视图像 特征参数 分析 神经网络 体积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科俊 贲晛烨 +1 位作者 孟玮 魏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2-1028,共7页
步态识别是根据人行走方式的不同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的.通过背景减除实现人体检测,运用形态学操作和图形几何变换实现了图像的标准中心化.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步态能量图(GEI)来描述每个步态序列,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二维主成分分析、... 步态识别是根据人行走方式的不同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的.通过背景减除实现人体检测,运用形态学操作和图形几何变换实现了图像的标准中心化.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步态能量图(GEI)来描述每个步态序列,分别使用主成分分析、二维主成分分析、完全的二维主成分分析以及加权完全的二维主成分分析对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采用最近邻分类器来测试识别结果作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权衡计算量和识别率,二维主成分分析对于GEI的步态识别比较有效,识别率可达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 加权完全的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投影特征提取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瑞鑫 孙长银 +1 位作者 穆朝絮 李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基于线性投影的方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重要的主流方法之一,在近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基于一维线性投影的方法包括特征脸方法和Fisher脸方法等;基于二维线性投影的方法包括二维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基于线性投影的方法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中重要的主流方法之一,在近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基于一维线性投影的方法包括特征脸方法和Fisher脸方法等;基于二维线性投影的方法包括二维主成分分析和二维线性判别分析,以及它们的一系列拓展算法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矩阵的特征提取新方法。通过在ORL标准人脸库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在识别率和识别效率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双向线性判别分析 特征提取 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EMD分解提高PCA掌纹识别率 被引量:4
20
作者 颜廷秦 周昌雄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为了提高常用于在线掌纹识别的PCA方法的识别率,提出融合BEMD技术的PCA掌纹识别方法.二维EMD技术能够在频率域内实现图像的多层分解,在不同频段内对图像进行处理.掌纹图像的低频部分容易受到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验中提取、利用掌纹... 为了提高常用于在线掌纹识别的PCA方法的识别率,提出融合BEMD技术的PCA掌纹识别方法.二维EMD技术能够在频率域内实现图像的多层分解,在不同频段内对图像进行处理.掌纹图像的低频部分容易受到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验中提取、利用掌纹高频信息,去除低频信息,充分利用掌纹中的个人特征信息,抑制干扰,提高识别率.基于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的仿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的识别率远高于传统PCA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式函数 分析 掌纹 生物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