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运动目标跟踪
1
作者 戚培庆 张超 +1 位作者 吕钊 吴小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22期155-159,共5页
为克服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作为目标表示的方法建立目标图像子空间,同时在图像均值与协方差矩阵的更新中引入基于目标图像匹... 为克服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作为目标表示的方法建立目标图像子空间,同时在图像均值与协方差矩阵的更新中引入基于目标图像匹配程度的自适应增量因子的增量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在多个包含动态背景的图像序列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在目标处于部分遮挡的情况下准确跟踪目标,同时算法在效率上高于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目标跟踪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与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翟林 潘新 +3 位作者 刘霞 郜晓晶 宁丽娜 韩璠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掌纹识别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出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M(2D)2PCA)和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M(2D)2PCA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利用模糊分类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且直接对子图像矩... 掌纹识别是一门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出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M(2D)2PCA)和模糊分类的掌纹识别方法。该算法利用M(2D)2PCA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利用模糊分类策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掌纹的局部特征,并且直接对子图像矩阵进行特征抽取,能够精确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分类阶段引入模糊理论,应用于掌纹识别问题。最后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掌纹数据库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少的识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块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模糊分类 掌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威 陈后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9期232-23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能量图和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进行步态特征的算法。首先对图像序列预处理提取运动轮廓,通过分析区域分布直方图检测出运动周期,生成步态能量图描述步态的空间和时间特性,继而使用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提取步态特征用以分类,最后在USF步态数据库上测试,并与其它几个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成分分析 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化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裕平 龚晓峰 雒瑞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易受异常值影响,鲁棒性差,且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是非稀疏的。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基于L1范数的稀疏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2PCA-L1S。在(2D)2PCA目标函数中加入L1范数约束,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引...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易受异常值影响,鲁棒性差,且所提取的特征向量是非稀疏的。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基于L1范数的稀疏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2D)2PCA-L1S。在(2D)2PCA目标函数中加入L1范数约束,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引入弹性网约束,通过Lasso与Ridge惩罚函数实现稀疏性。在Feret和Yale数据库中进行基于最近邻的人脸分类、人脸重构和基于粒子群优化SVM参数的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2DPCA、(2D)2PCA、(2D)2PCA-L1等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准确提取人脸主要信息,人脸识别和人脸重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稀疏化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广义S变换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内燃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世雄 蔡艳平 +1 位作者 石林锁 王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905,共7页
针对内燃机气阀机构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将离散广义S变换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广义S变换将内燃机缸盖振动信号生成振动谱图像,然后利用TD-2DPCA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有效减小特征系... 针对内燃机气阀机构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将离散广义S变换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相结合的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离散广义S变换将内燃机缸盖振动信号生成振动谱图像,然后利用TD-2DPCA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有效减小特征系数矩阵的维数,最后,通过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将该方法应用于内燃机气阀机构8种工况的诊断实例中,对比不同时频表征及特征提取方法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内燃机故障诊断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离散广义S变换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决策的双向二维PCA步态识别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祥涛 张前进 张双玲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针对步态识别中的平均步态能量图像系数矩阵维数过高和分类较困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决策分类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算法。通过预处理技术得到平均步态能量图并将得到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子图像,利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针对步态识别中的平均步态能量图像系数矩阵维数过高和分类较困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决策分类的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的步态识别算法。通过预处理技术得到平均步态能量图并将得到的图像分割为多个子图像,利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来降低平均步态能量子图像的系数矩阵维数,加快识别速度。引入模糊理论决策的方法进行最近邻分类器的分类。最后在CASIA步态数据库上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并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平均步态能量图 成分分析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双向2DPCA融合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
7
作者 杨叶芬 刘海 叶成景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针对(2D)2PCA无法保存某些重要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融合局部特征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互不重叠的子块,每个子块包含重要的局部信息,利用(2D)2PCA对子块进行特征提取并投影到特征子空间;然后,对每个子块... 针对(2D)2PCA无法保存某些重要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融合局部特征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互不重叠的子块,每个子块包含重要的局部信息,利用(2D)2PCA对子块进行特征提取并投影到特征子空间;然后,对每个子块分别设计一个分类器并在一定置信度范围内判别测试样本所属类别。最后,根据所有子块所属类别的置信度之和完成人脸分类。在四个人脸识别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几种人脸识别算法,所提方法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局部特征 置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块双向2DPCA融合局部特征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念 丁宁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1期157-161,199,共6页
针对(2D)2PCA无法保存某些重要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融合局部特征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互不重叠的子块,每个子块包含重要的局部信息,利用(2D)2PCA对子块进行特征提取并投影到特征子空间。然后,对每个子块... 针对(2D)2PCA无法保存某些重要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块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融合局部特征方法。首先,将图像分解为互不重叠的子块,每个子块包含重要的局部信息,利用(2D)2PCA对子块进行特征提取并投影到特征子空间。然后,对每个子块分别设计一个分类器并在一定置信度范围内判别测试样本所属类别。最后,根据所有子块所属类别的置信度之和完成人脸分类。在四个人脸识别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取得了更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局部特征 置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2DPCA和ELM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定珍 郭建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0-445,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基于B2DPCA(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和ELM(极端学习机)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是根据曲波变换分解人脸图像和一种改进的降维技术,通过B2DPCA生成识别特征集来训练和测试ELM分类器,提高识别精度。通过大量实验,并把实验... 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基于B2DPCA(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和ELM(极端学习机)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是根据曲波变换分解人脸图像和一种改进的降维技术,通过B2DPCA生成识别特征集来训练和测试ELM分类器,提高识别精度。通过大量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与现存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2DPCA+ELM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并降低了对原型数量的依赖。将来有望能把局部特征和基于曲波分解的全局信息结合起来应用到识别精度和分类速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极端学习机 技术 识别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Bi-2DPCA和多权值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10
作者 林克正 孙一迪 +2 位作者 林璇玑 李慧 李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30-2133,共4页
由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容易受光照、脸部变形和旋转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bilateral 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该人脸... 由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人脸识别容易受光照、脸部变形和旋转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bilateral 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该人脸识别方法首先采用Bi-2DPCA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压缩并提取其特征向量,然后将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作为多权值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进而得到人脸图像的类间判别信息,最后进行人脸识别.在ORL标准人脸库上与其它识别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率高于其他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权值函数 BP神经网络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特征系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Gabor相位特征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熙 张家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5-5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Gabor相位特征的多通道组合模型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对各方向上的Gabor相位特征采用双向二维主元分析进行维数约简,然后组合各方向上约简后的特征而构建最终人脸模板。算法主要包括4个步骤:(1)通过Gabor滤波器组与人脸原... 提出一种基于Gabor相位特征的多通道组合模型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对各方向上的Gabor相位特征采用双向二维主元分析进行维数约简,然后组合各方向上约简后的特征而构建最终人脸模板。算法主要包括4个步骤:(1)通过Gabor滤波器组与人脸原始灰度图像的卷积来提取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的人脸相位特征;(2)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对人脸各方向上的Gabor相位特征进行维数约简;(3)组合各方向上约简后的特征矩阵得到一个增强型的特征矩阵,量化该矩阵得到最终的二元人脸模板;(4)采用基于海明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人脸识别试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算法,而且理论分析表明计算量相对而言也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Gabor相位特征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最近邻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半导体SMA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佳美 吴锡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4-933,共10页
针对半导体器件在封装工艺中出现表面缺陷,及缺陷形态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带来的模型适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缺陷识别方法。首先为克服样本不均匀带来的识别精度低问题,对训练图像进行... 针对半导体器件在封装工艺中出现表面缺陷,及缺陷形态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带来的模型适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缺陷识别方法。首先为克服样本不均匀带来的识别精度低问题,对训练图像进行反射变换等操作构造虚拟样本,然后使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法(Bilateral 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Bi-2DPCA)对图像进行降维压缩,提取图像主要特征,再由改进的AlexNet网络进行缺陷识别分类,并提出正态随机采样层,将其加在AlexNet网络的卷积层后进行下采样,同时在全连接层中引入DropConnect来提高网络的泛化性能。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较相关算法有较高的识别率,并在实际的表面贴装工程(Surface mount assembly,SMA)塑封图像数据上得到了验证,同时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exNet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DropConnect 正态随机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Bi-2DPCA与CNN的美式手语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明羽 叶春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8-284,共7页
针对现有美式手语(ASL)识别算法准确率低和模型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并基于贝叶斯优化的识别算法。利用Bi-2DPCA算法对原始图像做数据降维处理,提取行、列方向的特征图,使用... 针对现有美式手语(ASL)识别算法准确率低和模型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并基于贝叶斯优化的识别算法。利用Bi-2DPCA算法对原始图像做数据降维处理,提取行、列方向的特征图,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图进行训练分类,同时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自动调参。在24分类ASL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15%,训练时间相比传统CNN算法减少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式手语识别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贝叶斯优化 自动调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I与(2D)^2PCA的行为分类算法
14
作者 林春丽 王科俊 +2 位作者 王克成 夏余 程万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5-146,149,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行为能量图像(AEI)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的行为分类算法解决行为分类问题。该算法利用AEI作为识别特征,无需运动周期的分割,运用(2D)2PCA对特征空间降维,用最近邻方法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少的运行时... 提出一种基于行为能量图像(AEI)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的行为分类算法解决行为分类问题。该算法利用AEI作为识别特征,无需运动周期的分割,运用(2D)2PCA对特征空间降维,用最近邻方法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少的运行时间获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智能监控 行为能量图像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LBP纹理特征与B2DPCA技术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胡娜 马慧 湛涛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3-540,共8页
鉴于传统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算法对光照方向的变化非常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旋转不变模式的 LBP算子与 B2DPCA技术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首先提取手指静脉图像子块的LBP纹理谱特征,然后采用双向二维主成... 鉴于传统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算法对光照方向的变化非常敏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旋转不变模式的 LBP算子与 B2DPCA技术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首先提取手指静脉图像子块的LBP纹理谱特征,然后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对 LBP特征向量构成的特征矩阵进行有效的降维处理,再通过比对降维后的待识别静脉图像特征向量与其他样本的特征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来实现最终的样本分类。通过在天津市智能实验室静脉库及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FV-USM静脉库上进行实验验证,在不同训练样本数量下比较了 8种算法的识别性能,相比于单一的 LBP特征提取算法、经典降维算法和 LBP与经典降维组合特征提取算法,该方法的识别率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静脉识别 特征提取 LBP纹理特征 成分分析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欧氏距离 图像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微分熵的警觉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万 蔡艳平 +2 位作者 李爱华 杨梅枝 姜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47-2351,共5页
为提高人员警觉度实时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熵(DE)、改进滑动平均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的警觉度实时估计方法。首先将总频带以某一带宽分解为多个子频带,在每个子频带提取DE;然后结合警觉度的时间动态特征对传统滑动... 为提高人员警觉度实时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熵(DE)、改进滑动平均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D-2DPCA)的警觉度实时估计方法。首先将总频带以某一带宽分解为多个子频带,在每个子频带提取DE;然后结合警觉度的时间动态特征对传统滑动平均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滑动平均对DE进行了平滑处理;之后利用TD-2DPCA对DE进行降维,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特征矩阵与警觉度之间的回归模型,以实现警觉度的实时准确估计。最后利用SEED-VIG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滑动平均和TD-2DPCA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提高警觉度估计的精度并降低估计时间;总频带在0~35 Hz以内,分解带宽为1 Hz或2 Hz时,提取的DE进行警觉度估计能够达到最高的估计精度;Pearson相关系数约为0.91,RMSE约为0.09,优于现有的警觉度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微分熵 改进滑动平均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KVMD-MHD振动谱图表征与TD-2DPCA编码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应娟 孙钢 +2 位作者 蔡艳平 王旭 牟伟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6,共9页
为了直接对内燃机振动谱图像进行诊断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Margenau-Hill(MHD)时频分析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rectional,Two-dimensional PCA,TD-2DPCA)的内燃机振动谱图像识别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VMD... 为了直接对内燃机振动谱图像进行诊断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Margenau-Hill(MHD)时频分析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wo-directional,Two-dimensional PCA,TD-2DPCA)的内燃机振动谱图像识别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VMD分解过程中的层数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心频率筛选的VMD分解层数改进方法(KVMD),然后将内燃机振动信号利用KVMD分解成一组单分量模态信号,并对生成的各个单分量信号进行MHD处理后表征成振动谱图像;在此基础上,对生成的内燃机KVMD-MHD振动谱图像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形成编码矩阵,并采用最近邻分类器(KNNC)对上述编码矩阵直接进行模式识别,以实现内燃机振动谱图像的自动诊断。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气阀机构4种工况下的缸盖表面振动信号诊断实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改进了传统图像模式识别中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而且能很好地消除时频分布中的交叉干扰项,使各时频分量物理意义明确,能有效诊断出内燃机气阀机构故障,为内燃机振动诊断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内燃机 时频分布 特征提取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的协方差判别学习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秀友 刘华明 +1 位作者 范建中 徐冬青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7-1857,共11页
在基于视频的图像集分类中,类内样本多样性问题是影响算法分类性能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尝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集分类算法,其目标体现在2个方面:(1)使得算法在时间效率上相较于协方差判别学习(CDL)等具有代表性的图像集分类算法... 在基于视频的图像集分类中,类内样本多样性问题是影响算法分类性能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尝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集分类算法,其目标体现在2个方面:(1)使得算法在时间效率上相较于协方差判别学习(CDL)等具有代表性的图像集分类算法有进一步的提升;(2)使得算法在分类精度上也仍然具有可比性.首先利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对原始的协方差特征进行降维,使其变得更加紧凑.同时,为了抽取到更具判别性的特征信息,对每一个低维紧凑的协方差矩阵应用QR分解,使其变换成一个正交基矩阵和一个非奇异的上三角矩阵.考虑数据分布空间的黎曼流形特性,通过定义函数的方式使得上三角矩阵仍然分布在由对称正定(SPD)矩阵张成的SPD流形之上.此时,原始的样本空间就转化成了一个由正交基矩阵张成的Grassmann流形和一个特征分布更加紧凑的新的SPD流形.为了更好地整合这2种黎曼流形特征,首先利用Stein散度以及对数欧氏距离导出一个黎曼流形测地线距离度量;然后,利用该度量设计一个正定的核函数将上述特征映射到一个高维Hilbert核空间;最后,利用核判别分析算法进行判别子空间特征学习.文中算法在5个基准视频集YTC, Honda, ETH-80, MDSD以及AFEW上均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同时在计算效率上也优于CDL等对比算法,从而表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方差鉴别学习 黎曼流形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QR分解 对数欧氏距离 Stein散度 核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P和TD2DPCA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9
作者 岳应娟 孙刚 +1 位作者 蔡艳平 王新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7,共7页
针对轴承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和现实中难以提取故障参数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即基于递归灰度图(Improved Recurrence Plots,IRP)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wo directional,Two 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 针对轴承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和现实中难以提取故障参数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即基于递归灰度图(Improved Recurrence Plots,IRP)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Two directional,Two 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D2DPCA)的轴承故障诊断法。该方法对递归图(Recurrence Plots,RP)中阈值选取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提出了IRP算法,对采集到的轴承振动信号进行IRP分析,生成递归灰度图;然后用TD2DPCA对生成的递归灰度图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得到系数编码矩阵;最后采用分类器对上述编码矩阵直接进行模式识别,以实现轴承故障的自动化诊断。将该方法应用在轴承4种典型工况的故障诊断实例中,识别率高达99.8%,结果表明:基于IRP和TD2DPCA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自适应的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具有故障识别精度高、噪声鲁棒性好等优点,为轴承振动诊断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递归图 递归灰度图 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