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变量收缩函数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鑫 贺振华 黄德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0-1031,1034,共3页
由于图像小波系数存在很大的层间相关性,引入双变量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贝叶斯估计理论,得到了相应的非线性阈值函数(双变量收缩函数);基于层内局域方差估计,利用该收缩函数得到一种局域自适应的图像去噪算法。在实验中,将该算法分别应用... 由于图像小波系数存在很大的层间相关性,引入双变量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贝叶斯估计理论,得到了相应的非线性阈值函数(双变量收缩函数);基于层内局域方差估计,利用该收缩函数得到一种局域自适应的图像去噪算法。在实验中,将该算法分别应用到实值离散小波变换域和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域,并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去噪方法做了比较分析。实验表明,复数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收缩图像去噪算法去噪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双变量收缩 统计模型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ST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利霞 文学霖 欧阳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9-425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的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函数的图像去噪算法。根据NSST不同尺度间系数的方差各向异性特性,在双变量收缩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各向异性拉普拉斯概率分布,利用牛顿迭代算法得到各向异性的双变量收缩函数,... 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Shearlet变换(NSST)的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函数的图像去噪算法。根据NSST不同尺度间系数的方差各向异性特性,在双变量收缩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各向异性拉普拉斯概率分布,利用牛顿迭代算法得到各向异性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对NSST系数进行处理,充分利用NSST能捕捉更多纹理及结构等细节信息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以及主观视觉效果上均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函数 各向异性 牛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的含噪图像融合
3
作者 殷松峰 王一程 杨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期191-194,共4页
针对含噪图像的融合问题,基于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新算法。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以压缩噪声,对收缩系数进行模值选大融合,对低频子带进行算术平均融合,对融合系数进行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 针对含噪图像的融合问题,基于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的新算法。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以压缩噪声,对收缩系数进行模值选大融合,对低频子带进行算术平均融合,对融合系数进行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对多聚焦图像及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结果进行主客观性能评价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并有效抑制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各向异性双变量收缩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双变量收缩函数模型脑电信号消噪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顺飞 罗志增 周镇定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7,共6页
针对传统小波消噪全局阈值处理独立性假设和双变量函数模型对没有父系数的最高层小波系数不做处理的缺陷,提出一种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中利用双变量收缩函数对脑电信号进行消噪的方法。子小波系数根据双变量函数实现局部自适应收缩处理... 针对传统小波消噪全局阈值处理独立性假设和双变量函数模型对没有父系数的最高层小波系数不做处理的缺陷,提出一种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中利用双变量收缩函数对脑电信号进行消噪的方法。子小波系数根据双变量函数实现局部自适应收缩处理。同时根据父系数趋于0时,阈值函数近似于软阈值函数,对最高尺度小波系数进行软阈值法消噪。从实际信号处理效果和客观定量指标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算法都优于软阈值法、硬阈值法以及双变量收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信号消噪 高密度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双变量收缩模型图像去噪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军 姜玉莉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8期132-134,137,共4页
针对噪声图像低频子带含有噪声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自适应双变量收缩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对于高频子带用局部自适应双变量模型进行去噪,而对低频子带用具有局部自适应的高斯模型进行去噪。该算法既体现了尺度内的聚类性,又体现... 针对噪声图像低频子带含有噪声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局部自适应双变量收缩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对于高频子带用局部自适应双变量模型进行去噪,而对低频子带用具有局部自适应的高斯模型进行去噪。该算法既体现了尺度内的聚类性,又体现了尺度间的相关性且具有很好的局部自适应性,在实验中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算法无论从峰值信噪比,还是从主观视觉效果上都要优于传统的去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模型 局部自适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 被引量:11
6
作者 龚卫国 刘晓营 +1 位作者 李伟红 李建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1180,共10页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噪声图像的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分解。根据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以及层内和层间系数的相关性,采用结合局域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用收缩后的小波系数重构去噪图像。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去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噪声图像相比,在噪声方差为30时,经该算法去噪后的图像获得的最高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72 dB,平均结构相似度最高增加了2.7倍,复合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68 dB。此外,对不同噪声方差下的不同噪声图像,该算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可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极大地改善了去噪图像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函数 平均结构相似度 复合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预处理的双树复小波医学超声图像去斑 被引量:14
7
作者 侯涛 汪源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去除医学超声图像斑点噪声上的局限,提出一种带预处理的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去斑算法。先从超声I/Q图像中提取实部,并从中"盲估计"出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然后通过维纳滤波,估计组织反射率图像;接着对该图像作同态变... 针对现有方法在去除医学超声图像斑点噪声上的局限,提出一种带预处理的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去斑算法。先从超声I/Q图像中提取实部,并从中"盲估计"出系统的点扩散函数;然后通过维纳滤波,估计组织反射率图像;接着对该图像作同态变换将乘性噪声转化为加性,并进行噪声高斯化处理;最后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和双变量收缩函数,获得去斑后的超声图像。分别对同质和边界区域的超声仿真图像、实际超声血流图像采用本文方法和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将超声图像的斑点信噪比和边界保留指数平均提高2.066和4.091倍,归一化均方差平均降低3.831倍,整体性能指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超声图像 斑点噪声 维纳滤波 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降噪的扩散张量估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白衡 王世杰 +1 位作者 罗立民 张宗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5,共6页
本文引入了一个从扩散加权图像序列中估计扩散张量的新过程。此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降噪的算法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和双变量收缩规则;第二个步骤对降噪后的扩散加权图像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扩散张量。我们在模拟二阶... 本文引入了一个从扩散加权图像序列中估计扩散张量的新过程。此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降噪的算法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和双变量收缩规则;第二个步骤对降噪后的扩散加权图像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扩散张量。我们在模拟二阶张量场和真实DT-MRI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与扩散张量估计后的平滑方法相比,先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张量场估计。估计的扩散张量场的客观结果及主观评价可以说明,本文提出的估计过程可以很好地改进最终的扩散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复数小波 双变量收缩 降噪 扩散张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世超 张国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3期244-248,共5页
为改善电能质量信号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算法。双密度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平移不变性,能更准确地描述信号的真实特征。而双变量收缩函数充分考虑小波系数的层内层间关系,对小波系数采用结合... 为改善电能质量信号的去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小波变换的自适应电能质量信号去噪算法。双密度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平移不变性,能更准确地描述信号的真实特征。而双变量收缩函数充分考虑小波系数的层内层间关系,对小波系数采用结合局部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进行去噪处理,并用收缩后的小波系数重构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有效滤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电能质量信号的特征信息,使去噪信号的视觉信息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函数 电能质量信号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响应非均匀性的WhatsApp压缩视频来源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懿辉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 光响应非均匀噪声(photo 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光学成像传感器成像时引入的一种独特噪声,可有效识别压缩视频的来源。针对现有算法提取压缩视频的PRNU效果并不显著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PRNU提取算法。首先,去除视频编解码的环路滤波器,对视频帧使用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进行分解;然后对高频子带使用基于贝叶斯阈值估计的双变量收缩算法进行估计,再使用自适应加窗维纳滤波进行二次估计,得到噪声残差;最后用基于量化参数值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聚合噪声残差,再与视频帧估计得到PRNU。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20 s时WhatsApp视频的识别率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非均匀性 源相机识别 压缩视频 密度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晓薇 代芸 +2 位作者 陈黎 田菁 丁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6,共7页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熵并进行归一化乘积,结合量子衍生理论得到用来调整信号与噪声出现概率的可调参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获得去斑后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滤除医学超声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并保留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熵 量子衍生 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度间相关性的电缆瓷套终端红外图像去噪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海清 吴炬卓 +3 位作者 许佳 吴倩 高紫建 郑文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为有效抑制图像噪声,提高电气设备红外诊断的准确性,采用基于小波系数尺度间相关性和双变量收缩函数的方法对电缆瓷套终端红外图像进行去噪.将图像进行小波分解,计算小波系数尺度间的相关系数,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相关系数聚类,即将... 为有效抑制图像噪声,提高电气设备红外诊断的准确性,采用基于小波系数尺度间相关性和双变量收缩函数的方法对电缆瓷套终端红外图像进行去噪.将图像进行小波分解,计算小波系数尺度间的相关系数,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相关系数聚类,即将小波系数分为有效系数和无效系数两类.对无效小波系数直接进行置零处理,对有效小波系数使用双变量收缩函数进行处理,得到真实图像小波系数的估计值.最后,对处理得到的真实图像小波系数的估计值进行重构,便得到去噪后图像.含噪图像的去噪结果表明,运用文中方法能有效地去除红外图像中的噪声,且与使用传统软阈值方法去噪得到的图像对比,文中方法去噪后的图像信噪比更高,最小均方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尺度间相关性 小波变换 相关系数 模糊C-均值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的改进图像降噪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昌顺 杨浩 裴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1-214,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的改进图像降噪方法。给出二维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快速算法,通过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相邻尺度小波系数相关性对各层小波系数进行双变量收缩阈值处理,重构... 为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的改进图像降噪方法。给出二维高密度离散小波变换的分解与重构快速算法,通过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相邻尺度小波系数相关性对各层小波系数进行双变量收缩阈值处理,重构降噪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用小波降噪方法相比,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图像降噪效果,且在降噪过程中较好地保留图像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阈值 图像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局域自适应去噪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鑫 李可恩 +1 位作者 贺振华 黄德济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4期266-270,243,共5页
常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相关性的特点进行去噪,为此在多层小波变换中引入了双变量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贝叶斯估计理论,得到了相应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基于层内局域方差估计,得到了一种局域自适应去噪算法。在实验中,将... 常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相关性的特点进行去噪,为此在多层小波变换中引入了双变量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贝叶斯估计理论,得到了相应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基于层内局域方差估计,得到了一种局域自适应去噪算法。在实验中,将该算法分别应用于实值离散小波变换域和复数小波变换域,并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实验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复数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收缩算法去噪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统计模型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小波及动态神经网络的植物电信号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子淋 王佳平 +1 位作者 张帅堂 邹修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563,共8页
[目的]针对植物电信号数量级小、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结合双变量收缩消噪及不带输入变量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模型,旨在能将植物电信号用于研究温室内植物生长模型。[方法]在屏蔽环境下获取生长状况良... [目的]针对植物电信号数量级小、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结合双变量收缩消噪及不带输入变量的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NAR)模型,旨在能将植物电信号用于研究温室内植物生长模型。[方法]在屏蔽环境下获取生长状况良好的鸟巢蕨植株的电信号。采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将电信号进行分解,利用层间小波系数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将分解后的小波系数进行双变量收缩消噪。通过对植物电信号进行自相关分析,确定迟滞阶数。再通过NAR网络训练消噪信号。[结果]采用双树复小波消噪后的信号虚部树的高频分量明显减少。消噪后的植物电信号前序98个样本点的自相关系数均大于0.8,迟滞阶数98。采用本模型对消噪后的电信号进行预测时相关系数为0.973,均方误差(MSE)为0.593 mv^2。相比于软阈值消噪与硬阈值消噪,本模型的消噪方法信噪比(SNR)最大,MSE最小。对碧玉、白鹤芋2种植物应用本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5和0.972,MSE分别为0.112 mv^2和4.459×10^(-2)mv^2。[结论]植物电信号2个相邻时刻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消噪过程对虚部树的影响更大,双树复小波分解结合双变量收缩的消噪方法更大程度上保留了信号的原始信息。本模型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收缩 树复小波变换 NAR动态神经网络 植物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压缩感知中自适应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
16
作者 万成宏 杨春玲 和志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4-761,共8页
二维图像的压缩感知及重构大多利用一维信号压缩感知及重构方法实现,导致图像重构效率较低,重构算法复杂度高等缺点。二维随机投影及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中,不同图像不同采样率的重构... 二维图像的压缩感知及重构大多利用一维信号压缩感知及重构方法实现,导致图像重构效率较低,重构算法复杂度高等缺点。二维随机投影及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中,不同图像不同采样率的重构中采用相同滤波阈值参数η的方案会降低图像重构质量。本文结合二维图像信号的纹理特性,提出了自适应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种双变量收缩阈值参数η在迭代重构过程中基于图像纹理信息的自适应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比二维投影梯度重构算法在重构质量和视觉效果上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随机投影 纹理特性 双变量收缩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