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及物构式赋义机制及动词准入条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佑梅 朱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8,共9页
文章试图从跨语言多维度分析入手,采用构式语法与框架语义及认知语法相结合的理论框架,集中探讨双及物构式赋义机制及动词准入条件。文章认为,不同语言间构式赋义机制存在差异,动词能否准入双及物构式取决于动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角色... 文章试图从跨语言多维度分析入手,采用构式语法与框架语义及认知语法相结合的理论框架,集中探讨双及物构式赋义机制及动词准入条件。文章认为,不同语言间构式赋义机制存在差异,动词能否准入双及物构式取决于动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角色是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 框架语义 语法 赋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及物构式和动词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红卫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6,82,共6页
双及物构式和动词互动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双及物构式研究的主要方面。但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是采用内省的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这一定量的语料库分析方法。本文首先考察了和每一个汉语双及物构式搭配上显著的动词;其... 双及物构式和动词互动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双及物构式研究的主要方面。但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是采用内省的方法,而本文主要采用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这一定量的语料库分析方法。本文首先考察了和每一个汉语双及物构式搭配上显著的动词;其次,我们还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方法,即对动词进行语义编码,然后对编码后的语义类型进行显著共现分析。根据构式语法的"语义一致性"原则,这种定量的语料库分析结果可以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知汉语双及物构式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及物 搭配分析法 显著共现词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及物构式的中介语研究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随着构式语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对于中介语的解释力也逐渐显示出来。对双及物构式在汉英中介语中的表现的调查显示,双及物构式的迁移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形式上,宾语或其中之一是否可以省略;2)意义上,构式是否隐合“成功转移... 随着构式语法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对于中介语的解释力也逐渐显示出来。对双及物构式在汉英中介语中的表现的调查显示,双及物构式的迁移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1)形式上,宾语或其中之一是否可以省略;2)意义上,构式是否隐合“成功转移”这一概念;3)扩展机制上,构式论元的扩展程度,“给予”的方向及扩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 语言迁移 中介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内部承继问题研究
4
作者 顾鸣镝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51,共7页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及物 理据 承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学习者双及物构式义习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维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构式语法反对全部句义来自于词汇(尤其是动词)的"动词中心说",认为语言构式在具体词汇之外有其自身的意义,即构式义。对母语者的研究已经证实构式义的存在及其对句法加工的影响。为验证构式义对二语学习者语义理解的作用,作... 构式语法反对全部句义来自于词汇(尤其是动词)的"动词中心说",认为语言构式在具体词汇之外有其自身的意义,即构式义。对母语者的研究已经证实构式义的存在及其对句法加工的影响。为验证构式义对二语学习者语义理解的作用,作者设计了一项双及物构式义实验,利用名转动词排除动词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构式义对二语学习者的语义理解有很大贡献,但二语水平高低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学习者 及物 名转动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双及物构式形义演变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6
作者 申小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9,共7页
文章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从语序、入句动词以及子构式的能产性和图式性入手,细致考察了汉英双及物构式的历时演变特点,得出如下结论:从古至今,二者的优势语序皆为SVO_(i)O_(d),但是,汉语是“少对多”兴替式的语序选择,而英语是构式成分... 文章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从语序、入句动词以及子构式的能产性和图式性入手,细致考察了汉英双及物构式的历时演变特点,得出如下结论:从古至今,二者的优势语序皆为SVO_(i)O_(d),但是,汉语是“少对多”兴替式的语序选择,而英语是构式成分重新排列组合的语序创新。入句二者的动词均经历了数量递增、语义类型扩展、语义内涵愈加抽象的演变,但比较来看,汉语入句动词的语义类型多于英语。汉英双及物构式都发生了构式化,但是,前者的主要演变机制是类推而后者是概念隐喻;诱发二者发生构式化的主要动因也存在差异:汉语是“双音化”而英语是“屈折标记的消亡”和“基本语序由SOV到SVO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及物 形义演变 一致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兼谈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 被引量:5
7
作者 余义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8,共13页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 目前学界对"双宾语"和"双及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同说""包含说"和"部分重叠说"三种,对双宾语句构式语义的概括也主要有"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施动者有意识地使事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和"N1由于V得到或失去N2"三种。我们明确提出"双宾语"和"双及物"是"两层面相互交叉"的关系,并认为双宾语句的构式语义是"致使-受益/受损",同时对双宾语句的范围和分类重新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句 双及物式 语义 致使 受益/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喝他个痛快”类构式的形成及其语义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雷冬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47,共14页
文章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视角对诸如"喝他个痛快/喝他三杯"类强调语气构式的形成及其语义的获得进行了研究。认为"V他个X"双及物构式只有在其构式语义具有"获得"义的语境下,当动词后不带... 文章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视角对诸如"喝他个痛快/喝他三杯"类强调语气构式的形成及其语义的获得进行了研究。认为"V他个X"双及物构式只有在其构式语义具有"获得"义的语境下,当动词后不带完成体标记"了",且"个"后的X具有认知主体所认为的"褒义的主观大量"义特征时,"他"才能发生虚指,整个构式发生语法化,形成一个不容易切分的构式整体。语法化后的"V他个X"构式表达"将来轻松获得X表达的主观大量"之义;而语法化后的"V他X"构式则表达"将来争取获得X表达的主观大量"之义。构式语法化的研究显示,构成成分的虚化会导致构式的语法化,而语法化了的构式反过来又赋予虚化的构成成分以新的功能。构成成分语义的虚化并不代表其消亡,它以虚化的形式附着在构式中继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他个X” 及物 语法化 语义 类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ke NP NP”是属于动词还是属于构式?——以使用为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牛保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20,112,共6页
本文是在认知语法的范畴化理论框架内探讨"bake NP NP"与双及物构式"V NP NP"之间的范畴化关系,发现"bake NP NP"是从动词"bake"的使用例子中概括出来的具有一定规约性的单位。"V NP NP&q... 本文是在认知语法的范畴化理论框架内探讨"bake NP NP"与双及物构式"V NP NP"之间的范畴化关系,发现"bake NP NP"是从动词"bake"的使用例子中概括出来的具有一定规约性的单位。"V NP NP"通过原型范畴化和图式范畴化将"bake NP NP"范畴化为"give NP NP"家族的边缘成员和"transfer NP NP"图式的一个实例。作为实例,"bake NP NP"继承了图式"transfer NP NP"的语义特征,表示"传递"义。作为"give NP NP"家族的边缘范畴,"bake NP NP"表示通过"烘烤"过程实现的间接传递。因此,"bake NP NP"是一个表示"通过烘烤实现的间接传递"义的次范畴。显而易见,"bake NP NP"既属于动词,又属于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化 及物 及物动词 认知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构式义的几种来源
10
作者 李颖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53-155,共3页
构式语法是一种新的语法理论,它提出"构式"这个语法单位,指出构式具有其独特的构式义。Goldberg指出,构式义不能从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推知,仅仅对"与构式有关的动词意义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寻找构式义的... 构式语法是一种新的语法理论,它提出"构式"这个语法单位,指出构式具有其独特的构式义。Goldberg指出,构式义不能从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推知,仅仅对"与构式有关的动词意义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寻找构式义的来源。从认知和语义特征角度探索双及物动词构式义,分析"副词+名词"构式义、仿词的构式义的来源,从语境中寻求构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特征 及物动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