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构建预测PSA 4~20 ng/mL中的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列线图模型
1
作者 卓铄 段瑾 +7 位作者 张生 陈庆 孟闫凯 宋腾腾 张银洋 闫依嫚 王思怡 李绍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1,共8页
目的: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构建预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20 ng/mL中的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4年6月229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范围在4~20 ng/mL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构建预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20 ng/mL中的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4年6月229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范围在4~20 ng/mL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穿刺或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获取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sPCa组与非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non-csPCa)组。将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61)与验证集(n=68)。在训练集中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csPCa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软件(4.4.0版本)构建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等方法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结果:csPCa与非csPCa组间年龄、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PSAD(fPSAD)、游离PSA/总PSA(fPSA/tPSA)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与验证集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PSAD和PI‑RADS评分是PSA 4~20 ng/mL中出现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验证集AUC为0.757。校准曲线及DCA曲线显示模型的校准度良好,且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构建的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PSA 4~20 ng/mL中的cs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 前列腺癌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方面的应用——基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大切片为对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思圆 李春媚 +3 位作者 刘明 张伟 朱锦霞 陈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行病理大切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包括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ADC在内的双参数MR图像与病理大切片图像进行匹配分析,探索bpMRI在前列腺癌灶检出方面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灶检出的因素。结果67例患者,病理大切片确认病灶123个,术前bpMRI检出病灶94个,直径>1 cm的癌灶检出率为92.1%,Gleason评分大于3+3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4.3%。癌灶大小(P<0.001)和Gleason评分(P=0.008)分别为癌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移行带癌灶检出率与外周带癌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pMRI对前列腺癌灶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直径大于1 cm或Gleason评分>6分的病灶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癌灶检出 病理大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和双参数磁共振评估前列腺癌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3
作者 姬健智 张倩 +2 位作者 曹亮 牛猛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还在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欧洲泌尿放射生殖学会建议使用完整的多参数磁共振进行检查,但关于其中的动态增...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够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还在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欧洲泌尿放射生殖学会建议使用完整的多参数磁共振进行检查,但关于其中的动态增强检查争议较多。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双参数MRI和多参数MRI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别不大。多数文献均讨论对比剂带来的不良反应或其他危险,关于动态增强的优点鲜有文献讨论。笔者综述了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序列并对双参数MRI与多参数MRI做出对比,同时重点讨论了目前争议最大的动态增强序列,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参数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钟宇 田芳 +2 位作者 邹明宇 张立波 刘文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目的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快速双参数磁共振成像(fast bp-MRI)、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前列腺特异性抗... 目的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快速双参数磁共振成像(fast bp-MRI)、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PSA>4 ng/mL)患者临床资料,非前列腺癌44例,前列腺癌44例。前列腺癌中外周带(PZ)28例,移行带(TZ)16例,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包括T2WI、DWI和DCE序列),以PI-RADS v2.1为诊断标准,在PZ及TZ中单独对T2WI、DWI和DCE进行评分。将所有患者进行完整的磁共振序列检查,分成3种方案(fast bp-MRI、bp-MRI、mp-MRI)分别对图像进行总体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种检查方案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的PI-RADS v2.1评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取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I-RADS v2.1评分为临界值,计算3种检查方案诊断前列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3种检查方案的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I-RADS v2.1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st bp-MRI、bp-MRI、mp-MRI方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903、0.9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PI-RADS v2.1评分≥4分为临界值,mp-MRI的敏感度最高;fast bp-MRI与bp-MRI的特异度相当,略高于mp-MRI;mp-MRI的准确度最高,fast bp-MRI的准确度最低。结论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最高,bp-MRI诊断效能与之相近,可保留bp-MRI诊断以供选择临床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 v2.1 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IVIM-DWI参数预测外周带和移行带前列腺癌危险度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车志文 仲津漫 +2 位作者 尚阿利 魏泽华 杨全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DWI)量化参数在预测不同解剖分区起源前列腺癌(PCa)临床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经穿刺活检或根治...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maging,IVIM-DWI)量化参数在预测不同解剖分区起源前列腺癌(PCa)临床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经穿刺活检或根治术后病理证实为PCa患者47例(移行区PCa 20例,外周区PCa 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pMRI+IVIM-DWI检查),根据国际泌尿系统病理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的PCa危险度分级,将患者分为高危组(ISUP≥3级)和低危组(ISUP≤2级)。比较移行区组和外周区组PCa危险度差异,进一步评估高低危组之间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伪扩散系数(pseudo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以PCa危险度为因变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a高低危险度发生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PSA、D平均值(D_(mean))、解剖分区及tPSA+D_(mean)+解剖分区联合模型诊断PCa危险度的效能。结果外周区PCa组的危险度高于移行区PCa组(P=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a高危组的tPSA水平高于低危组(OR=1.026,95%CI:1.004~1.049,P=0.014)、D_(mean)值低于低危组(OR=0.993,95%CI:0.987~0.999,P=0.034),高危组PCa更多分布在外周区(OR=5.250,95%CI:1.468~18.772,P=0.023)。联合模型(AUC=0.887,95%CI:0.787~0.987)的诊断效能高于tPSA、D_(mean)、解剖分区单独进行诊断的效能(P=0.001、0.043、0.003)。结论外周区PCa的危险度高于移行区PCa;tPSA、解剖分区联合D值预测PCa危险度效能最高,有望为PCa临床诊疗的精准化、个性化方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 前列腺癌 外周带 移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鉴别前列腺癌预后相关风险分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一诺 王雅菁 +4 位作者 王鹏 刘浩 周文珍 殷信道 王利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4-110,共7页
目的评估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进行预后相关的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 目的评估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进行预后相关的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分组(grading group,GG)的能力,并且对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min)及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mean)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1名患者的bpMRI图像和数据,计算主要病灶的ADCmin及ADCmean,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DC诊断界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ADC对PCa的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病变的ADC差异,依据风险分层比较低危与中高危病变的ADC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对ADC和ISUP GG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91例患者中48例为PCa(52.7%),43例为良性病变(47.3%)。PCa组的ADCmin及ADCmean的中位数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PCa(intermediateand high-risk PCa,ihPCa)的ADCmin及ADCmean中位数显著低于良性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0.49×10^(-3)mm^(2)/s(b=2000)为诊断界值,ADCmin诊断ihPCa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Youden指数和AUC分别为88%、84%、68%、0.87。而以0.64×10^(-3)mm^(2)/s(b=2000)为诊断界值,ADCmean诊断ihPCa的特异度、PPV、Youden指数和AUC分别为85%、78%、59%、0.83。ADCmin及ADCmean值的大小与ISUP GG数值呈负性相关(ρ=-0.661,P<0.01)。结论随着ADC值降低,PCa的预后风险增高;bpMRI的ADC参数在诊断ihPCa时有较高的特异度和PPV,且ADCmin的诊断性能优于ADCmean。bpMRI的ADC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估PCa预后相关风险分层,为PCa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工具,并且建议影像医师在诊断中可以更偏重对ADCmin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宋岩 荣梦露 +5 位作者 张乔森 杜运松 于亚超 张跃跃 魏超刚 沈钧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540-547,共8页
目的:通过双参数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1版(PI-RADS v2.1)评分构建预测模型,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前列腺双参数MRI检查的137例前列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通过双参数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1版(PI-RADS v2.1)评分构建预测模型,探讨其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前列腺双参数MRI检查的137例前列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sPCa患者40例,非csPCa患者97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组(96例)和测试组(41例)。通过对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成像(T2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进行预处理与分割、特征提取与选择,进行组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诊断csPCa的效能,对效能最优模型建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PI-RADS v2.1评分是诊断csPCa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最终构建影像组学、PI-RADS v2.1评分、临床及联合模型,其中联合模型训练组和测试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34、0.917,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影像组学、PI-RADS v2.1评分和临床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效能最优的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57;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33%~96%时,列线图预测csPCa的净获益值较高,AUC为0.934。结论:双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指标及PI-RADS v2.1评分模型是检出csPCa的有效方法,可为无创诊断csPCa提供一种参考,进而为临床制订患者诊疗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临床指标 PI-RADS v2.1 列线图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MRI影像组学预测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莹莹 方陈 +4 位作者 吴声连 徐伟 郑鹏翔 郑伟龙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影像组学及临床信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及风险评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 目的探讨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影像组学及临床信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及风险评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然后,利用放射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联合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46(95%CI:0.903~0.982)、0.902(95%CI:0.862~0.958);联合模型在两组间预测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65(95%CI:0.904~0.989)、0.924(95%CI:0.868~0.980)。结论基于Bp-MRI的联合模型对于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合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tPSA比值(f/t)和影像组学特征的联合列线图可能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前列腺癌 诊断效能 列线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MRI联合临床预测指标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丹丹 冯倩茹 +1 位作者 李增华 夏春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97,共8页
目的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分析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P-MRI)及其联合临床预测指标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 目的 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分析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P-MRI)及其联合临床预测指标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171例在进行系统活检前接受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RI, MP-MRI)检查的临床可疑PCa患者病例资料。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以PI-RADS v2.1评分系统对所有病灶的MR图像进行BP-MRI及MP-MRI评分,并将病灶分为全部病灶组、病灶位于周围带(peripheral zone, PZ)组和病灶位于移行带(transition zone, TZ)组。对PCa组及非前列腺癌(non prostate cancer, No PCa)组的BP-MRI、MP-MRI及各临床预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确立独立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两种评分及BP-MRI联合独立预测因素方案的诊断性能。结果 在全部病灶组(PZ+TZ)中,BP-MRI、MP-MRI、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PSAD)及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tPSA)是PCa的独立预测因素,BP-MRI与MP-MRI之间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88、0.886, P>0.05]。联合模型、BP-MRI+f/tPSA、BP-MRI+PSAD的(AUC=0.937, 0.924, 0.915)诊断效能均高于MP-MRI(AUC=0.8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独立预测因素中PSAD诊断效能最高(AUC=0.837);相较于单独应用,各临床独立预测指标联合BP-MRI后诊断准确性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年龄或f/tPSA,BP-MRI联合PSAD的综合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在PZ或TZ组中,BP-MRI(AUC=0.821, 0.908)、MP-MRI(AUC=0.817, 0.908)是PCa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MRI与MP-MRI对PCa的诊断效能相当,BP-MRI联合PSAD可提高诊断效能,避免临床不必要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参数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靶向活检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在高PI-RADS评分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宇 王宇昊 +3 位作者 周天任 丁磊 梁超 李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0-827,共8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单纯靶向活检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4~5分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 目的:比较前列腺单纯靶向活检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4~5分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2022年6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439例前列腺PI⁃RADS评分为4~5分且接受前列腺单纯靶向活检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由2名泌尿外科医生独立对每例患者行双参数磁共振成像经直肠超声(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bpMRI⁃TRUS)辅助靶向活检和靶向联合系统活检。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活检方式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检出情况。结果:靶向活检对CsPCa的检出率低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仅行单纯靶向活检,会有5.0%的CsPCa被漏诊。当PI⁃RADS评分为4分时,靶向活检对CsPCa的检出率低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仅行单纯靶向活检,会有6.2%的CsPCa被漏诊。当0<PSA≤20 ng/mL时,靶向活检对CsPCa的检出率低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 ng/mL<PSA≤50 ng/mL时,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I⁃RADS评分为5分时,靶向活检对CsPCa的检出率低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仅行单纯靶向活检,会有3.5%的CsPCa被漏诊;在PSA亚组分析中,二者CsPCa的检出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活检与根治性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略低于靶向联合系统活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I⁃RADS评分亚组及PSA分层分析中,二者病理符合率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RADS评分为4~5分疑似高危前列腺癌的患者,当PI⁃RADS评分4分且PSA>20 ng/mL或PI⁃RADS评分5分时,靶向活检可取代靶向联合系统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双参数磁共振 靶向活检 靶向联合系统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