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种变速变桨距方法的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功率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瑛 程明 +1 位作者 花为 王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129,共7页
在分析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此系统的2种变速变桨距功率控制策略,分别为功率PID变桨距及叶尖速比最大风能跟踪功率控制策略和转速PID变桨距及电流给定最大风能跟踪功率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这2种... 在分析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此系统的2种变速变桨距功率控制策略,分别为功率PID变桨距及叶尖速比最大风能跟踪功率控制策略和转速PID变桨距及电流给定最大风能跟踪功率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这2种功率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同时通过仿真比较了这2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转速PID变桨距及电流给定最大风能跟踪功率控制策略控制相对简单,功率输出平稳,更适用于该新型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 风电 桨距控制 最大风能跟踪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瑛 程明 +1 位作者 花为 王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3,71,共7页
基于电气无级变速器及带有电池储能装置的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文中提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以控制风力机、电气无级变速器电机、电池及电网之间的能量流动。首先,提出了基于定子侧变频器的... 基于电气无级变速器及带有电池储能装置的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系统结构。文中提出了该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以控制风力机、电气无级变速器电机、电池及电网之间的能量流动。首先,提出了基于定子侧变频器的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当风速高于额定值时风力机的变桨距控制策略。然后,基于内转子侧变频器,提出了离网和并网2种情况下不同的控制策略。电池储能装置的应用可使系统根据电网需求调节输出功率,平缓风能波动,同时通过控制可稳定定子与内转子之间的背靠背变频器的直流侧电压。基于电气无级变速器电机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建立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针对此新型双功率流风力发电系统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 电气无级变速器 风力发电系统 电池储能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模糊分数阶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礼洁 王晓燕 +1 位作者 苏杰 张镇韬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在“双碳”背景下,风电作为零碳电力和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在助力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保证发电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风能的最大化利用,提升风力发电系统发电量至为重要。文中针对永磁同一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 在“双碳”背景下,风电作为零碳电力和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在助力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保证发电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风能的最大化利用,提升风力发电系统发电量至为重要。文中针对永磁同一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机理仿真模型,用两电平双PWM全功率换流器连接风力发电机与电网。然后基于以上模型,分别设计了整数阶PI控制器、分数阶PI"控制器、模糊分数阶PP控制器以实现MPPT控制。最后对以上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阶跃风速还是随机风速下,模糊分数阶PU控制器相较于其他两种均具有更出色的MPPT性能与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 两电平PWM全功率 模糊分数阶控制器 最大功率跟踪 发电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耗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被引量:29
4
作者 许利通 程明 +1 位作者 魏新迟 宁新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2-480,共9页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时,如果给定的参考功率不准确,系统不能跟随参考转速,则无法发出最大功率。该文基于传统的功率反馈法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定转子铜耗、铁耗等功率损耗,提出考虑损耗的无...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功率反馈法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时,如果给定的参考功率不准确,系统不能跟随参考转速,则无法发出最大功率。该文基于传统的功率反馈法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定转子铜耗、铁耗等功率损耗,提出考虑损耗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功率反馈法MPPT控制策略。此方法通过修正的Steinmetz方程获得准确的铁耗,通过分析发电机的功率流动确定精确的参考功率,实现了最大风能跟踪。通过对考虑损耗的功率反馈法MPPT控制策略的仿真及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风力发电系统 功率反馈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 损耗 Steinmetz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滑模功率解耦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先勇 吴捷 +2 位作者 杨俊华 杨金明 吴晓朝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3,共6页
首次采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滑模变结构方法研究了无刷双馈发电机(BDFM)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应用Lyapunov函数求得了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滑模控制律,并在Matlab/Simu-link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 首次采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滑模变结构方法研究了无刷双馈发电机(BDFM)运行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在状态方程的基础上,应用Lyapunov函数求得了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滑模控制律,并在Matlab/Simu-link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能够有效的实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实现了风能的最大功率捕获,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发电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滑模控制 风力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跟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若谷 张若微 +2 位作者 王明杰 高欣 秦博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为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SDRE)技术的网侧换流器(GSC)跟踪控制方法。并网导则要求风电场在LVRT过程中须注入一定无功功率支撑电压恢复,为了改进非线性状态调节器在无功支撑能力... 为提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LVRT)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状态相关Riccati方程(SDRE)技术的网侧换流器(GSC)跟踪控制方法。并网导则要求风电场在LVRT过程中须注入一定无功功率支撑电压恢复,为了改进非线性状态调节器在无功支撑能力上的不足,针对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GSC设计非线性无功功率跟踪控制器,并采用SDRE技术求解状态反馈控制律。在维持LVRT过程中直流电压稳定的基础上,该方法能充分利用GSC的无功功率调节能力,为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支撑以避免电压恶化。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9 MW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在三相接地故障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的GSC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暂态表现,能够有效提高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LVRT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低电压穿越(LVRT) 网侧换器(GSC) 无功功率支撑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率流履带车辆转向操纵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松敏 周志立 贾鸿社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31-34,共4页
液压机械双功率流转向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转向方式,能有效改善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转向操纵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双功率流履带车辆平稳转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双功率流转向操纵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 液压机械双功率流转向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转向方式,能有效改善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转向操纵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双功率流履带车辆平稳转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东方红1302R橡胶履带拖拉机的双功率流转向操纵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给出了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取原则,并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初步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参数匹配合理,能较好的满足履带车辆的转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功率 液压系统 操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励磁变换器的控制
8
作者 沈小梅 《农村电气化》 2014年第12期44-46,共3页
随着风力发电系统功率等级的不断提高,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励磁变换器是双馈发电机转子连接电网的部分,由网侧变换器和机侧变换器组成。论文首先介绍了网侧变换器的功能,并根据其数学模型推导出了... 随着风力发电系统功率等级的不断提高,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励磁变换器是双馈发电机转子连接电网的部分,由网侧变换器和机侧变换器组成。论文首先介绍了网侧变换器的功能,并根据其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然后在双馈发电机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机侧变换器对系统实施功率控制的两种控制策略;最后对提出的励磁变换器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励磁变换器 功率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5
9
作者 贺艳晖 王跃 +2 位作者 吴金龙 胡维昊 王兆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8,44,共9页
为满足低压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流器并联技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针对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易受干扰等问题,在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 为满足低压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流器并联技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针对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易受干扰等问题,在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根据矢量空间解耦原理建立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估计发电机转速,依据波波夫超稳定理论推导出自适应律,分析发电机参数变化对速度估计的影响。通过对电机定子直流励磁获得转子初始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风力发电机可靠起动,有很好的速度跟踪性能和稳态精确度,使发电机能在额定风速下最大限度获取风能,并能稳定运行于恒速和恒功率区域,且对发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算法计算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 功率控制 三相永磁同步发电 矢量空间解耦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波波夫超稳定理论 转子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单元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自动角差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佳成 王柯 +2 位作者 董云龙 卢宇 陆海洋 《广东电力》 2022年第5期70-81,共12页
基于双单元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back-to-back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system,DC-BTB)两侧为同步交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根据DC-BTB两侧交流电网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变化自动调整DC-BTB有功功率的自动角差控制方法。针对双单元D... 基于双单元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系统(back-to-back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system,DC-BTB)两侧为同步交流电网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根据DC-BTB两侧交流电网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变化自动调整DC-BTB有功功率的自动角差控制方法。针对双单元DC-BTB结构,提出单元间有功功率分配方法,研究自动角差控制下单元闭锁和交流故障的暂态特性。在实时数字仿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RTDS)系统中搭建双单元DC-BTB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角差控制稳态下功能投退冲击小,单元闭锁或交流故障穿越后能维持系统稳定运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 功率控制 自动角差控制 单元 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储能在船舶中压直流系统能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燚 杨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81,共7页
为使大功率脉冲负载能够安全地接入船舶中压直流系统,平滑需求脉冲功率,减小脉冲负载造成的母线电压巨幅振荡,提高能量利用率,在对双有源全桥变换器进行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IPOS)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针对船... 为使大功率脉冲负载能够安全地接入船舶中压直流系统,平滑需求脉冲功率,减小脉冲负载造成的母线电压巨幅振荡,提高能量利用率,在对双有源全桥变换器进行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IPOS)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针对船舶中压直流系统脉冲负载,建立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为防止超级电容出现过度充电及过度放电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容量,提出最小值功率控制策略.应用MATLAB/Simulink对超级电容正常工作、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3种情况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最小值功率控制策略能够明显减小大功率脉冲负载造成的母线电压巨幅振荡,对超级电容端电压最大值及最小值实现精确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脉冲负载 中压直 有源全桥 超级电容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德超 孙树敏 尹文泉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飞轮储能系统具有能量转化速度快、效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平抑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为了减小飞轮储能系统模式切换时对电网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速度传感器(MRAS)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滑模变结构解... 飞轮储能系统具有能量转化速度快、效率高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可平抑风力发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为了减小飞轮储能系统模式切换时对电网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速度传感器(MRAS)的飞轮储能系统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滑模变结构解决了传统的MRAS存在的积分饱和初值偏移误差问题,飞轮驱动电机采用双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飞轮储能系统充放电波形稳定,风电场输出功率平滑效果较理想。该研究可为飞轮储能系统控制方法的优化和风电场功率平滑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飞轮储能系统 MRAS 滑模变结构 环控制 功率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向宇教授
13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无刷馈电机 学位 非晶合金 永磁风力发电系统 功率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