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机双列调心球面滚子轴承的润滑与密封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常家东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78,共2页
讨论了大型磨机双列调心球面滚子轴承的润滑方式选择及密封结构设计 ,提出了修正密封间隙的计算公式 ,为磨机滚动轴承的润滑密封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经生产实践证明润滑方式和密封结构设计正确。
关键词 磨机 双列调心球面滚子轴承 润滑 密封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接触应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韩松 于庆杰 +2 位作者 刘宇 边杰 张静静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实现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在径向载荷下的接触应力分析,基于该类轴承的内部几何关系及非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轴承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牛顿法求解,并以某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为例,计算分析了径向载荷、径向游隙、内滚道半... 为实现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在径向载荷下的接触应力分析,基于该类轴承的内部几何关系及非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轴承数值分析模型,采用牛顿法求解,并以某双列调心非对称球面滚子轴承为例,计算分析了径向载荷、径向游隙、内滚道半径、滚子轮廓修形半径、滚子轮廓峰值点位置对轴承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径向载荷、径向游隙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和边缘接触应力均增大;随着内滚道半径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增大,边缘应力减小;随着滚子轮廓修形半径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减小,边缘应力增大;随着滚子轮廓峰值点位置与滚子大端面距离增大,内滚道中央区域接触应力变化较小,边缘应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 接触应力 边缘效应 径向载荷 径向游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保持架兜孔加工工艺改进
3
作者 师歌 雷智 +2 位作者 杨震 张旭 李子浩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49,共4页
为提高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异形兜孔双爪保持架结构。提出使用2组角度调节工装实现双倾斜角异形兜孔在普通立式加工中心上的加工,采用定位销和带定位槽的双层三柱弧面夹爪对保持架进行定位和夹紧,实现了双列... 为提高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异形兜孔双爪保持架结构。提出使用2组角度调节工装实现双倾斜角异形兜孔在普通立式加工中心上的加工,采用定位销和带定位槽的双层三柱弧面夹爪对保持架进行定位和夹紧,实现了双列兜孔的精确定位加工,并规避了保持架装夹造成的变形风险。实际加工表明保持架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满足工艺要求,合格率高达98.6%,证明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 保持架 加工中 铣削 工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型调心滚子轴承装滚子缺口深度的计算
4
作者 徐浩 李威 贾松阳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针对CA型调心滚子轴承装滚子缺口深度的现行设计方法不适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装滚子缺口深度的新型计算方法:建立了滚子球面与内圈滚道原始最大间隙、保持架径向窜动量、滚子在保持架兜孔内的最大径向位移、滚子倾覆高度的计算方程,进... 针对CA型调心滚子轴承装滚子缺口深度的现行设计方法不适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装滚子缺口深度的新型计算方法:建立了滚子球面与内圈滚道原始最大间隙、保持架径向窜动量、滚子在保持架兜孔内的最大径向位移、滚子倾覆高度的计算方程,进而计算缺口深度;给出了考虑工程偏差情况下缺口极限值对应的轴承各参数的最大、最小值,选取3套不同宽度系列的轴承对其装滚子缺口深度进行计算,并与现行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现行算法下装滚子缺口深度值均偏大且滚子易发生掉落,新算法下的轴承参数设计更为合理,亦可用于无缺口挡边直径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 内圈 挡边 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风电机组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变精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恩 赵海心 +1 位作者 姜孝谟 吕仕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5,共6页
为提高风电机组主轴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接触应力的计算精度,以某2 MW陆上风电机组主轴双列调心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轴承变精度建模方法,通过建立低精度的轴承模型得到其接触应力分布,再根据最大接触应力位置建立关键... 为提高风电机组主轴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接触应力的计算精度,以某2 MW陆上风电机组主轴双列调心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轴承变精度建模方法,通过建立低精度的轴承模型得到其接触应力分布,再根据最大接触应力位置建立关键区域的高精度子模型,实现最大接触应力的精确计算。通过对位移、接触应力的收敛性验证得到最佳子模型宽度和网格数量,并通过虚拟阻尼法的收敛性、子模型精度、最大接触应力以及径向游隙对内、外圈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风电轴承 双列轴承 有限元法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曳引机调心滚子轴承唇形密封圈密封及摩擦性能分析
6
作者 王宇婷 马晨波 +4 位作者 王志良 刘德利 孙见君 张玉言 韩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4,共8页
针对曳引机主支承调心滚子轴承密封过早失效及密封圈摩擦损耗大问题,构建调心滚子轴承唇形密封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唇形密封圈主要结构参数及橡胶材料硬度对其密封性能(最大接触应力表征)及摩擦性能(摩擦力矩表征)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响... 针对曳引机主支承调心滚子轴承密封过早失效及密封圈摩擦损耗大问题,构建调心滚子轴承唇形密封圈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唇形密封圈主要结构参数及橡胶材料硬度对其密封性能(最大接触应力表征)及摩擦性能(摩擦力矩表征)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响应曲面法探明唇形密封圈主要结构参数间存在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最大接触应力随唇形密封圈过盈量、腰部厚度及橡胶材料硬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随唇倾角及唇口圆角半径的增加分别呈近似线性减小及非线性减小;摩擦力矩随过盈量、腰部厚度及橡胶材料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唇口圆角半径的增加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随唇倾角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过盈量和唇口圆角半径的交互作用及腰部厚度和唇口圆角半径的交互作用对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较为显著;腰部厚度和过盈量的交互作用对摩擦力矩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调心滚子轴承唇形密封圈设计及选型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唇形密封圈 密封性能 摩擦性能 有限元法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调心滚子轴承的气动式主动抑振单元
7
作者 王思清 邢宇 +2 位作者 胥光申 代阳 张彬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滚动轴承在其服役过程中常用增加预紧力的方式来抑制其振动,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轴承预紧力不会随外部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抑振效果有限或使轴承过早进入疲劳阶段。提出了一种气动式主动抑振单元,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滚动轴承在其服役过程中常用增加预紧力的方式来抑制其振动,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轴承预紧力不会随外部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抑振效果有限或使轴承过早进入疲劳阶段。提出了一种气动式主动抑振单元,并开发与之相匹配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控制系统及气压驱动系统构成主动控制单元;此外,设计了调心滚子轴承支承的细长挠性转子系统,用其一阶固有频率下的自激振动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载荷冲击,并采用主动控制系统对此冲击进行抑振。试验结果表明:该主动抑振单元对试验所用调心滚子轴承可满足常规转速及较高转速下的抑振要求,但转子转速在临近半频即1/2一阶临界转速附近时抑振效果不稳定且对轴向预紧力的幅值变化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 主动控制技术 振动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接触载荷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虎 江岩 +2 位作者 张文虎 谢鹏飞 李峰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在考虑滚子与套圈、滚子与保持架以及保持架与引导套圈作用力的条件下,建立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以某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与静力学分析模型滚子最大接触载荷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工况条件... 在考虑滚子与套圈、滚子与保持架以及保持架与引导套圈作用力的条件下,建立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动力学模型。以某双列调心凹面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与静力学分析模型滚子最大接触载荷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工况条件(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倾覆力矩、转速)和结构参数(滚子数量、滚子长度、径向游隙)对滚子最大接触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向载荷增大,一列滚子受力增大,另一列滚子受力减小;随径向载荷增大,滚子最大接触载荷增大;随倾覆力矩增大,2列滚子接触载荷几乎不变;随转速增大,滚子最大接触载荷增大;随滚子数量增多和滚子长度增加,滚子最大接触载荷减小;随径向游隙增大,滚子最大接触载荷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轴承 双列轴承 凹面 动力学 载荷 结构参数 工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30CrMoN15-1钢制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感应淬火工艺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虎 张文虎 +2 位作者 谢鹏飞 郑金涛 张松 《轴承》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30,共9页
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感应淬火进行模拟,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后工艺参数得到深冷处理前后滚道中心和密封槽底淬硬层深度以及滚道中心次表面残余压应力。结果表明:二次响应曲面能... 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感应淬火进行模拟,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后工艺参数得到深冷处理前后滚道中心和密封槽底淬硬层深度以及滚道中心次表面残余压应力。结果表明:二次响应曲面能够很好地拟合外圈感应淬火模拟结果,淬硬层深度各影响因素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电流频率、电流密度和线圈转速,残余压应力各影响因素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线圈转速、电流密度和电流频率;最优工艺参数为线圈转速0.049 r/min、电流频率246.667 kHz和电流密度6.5×107 A/m2;深冷处理后,滚道中心淬硬层深度、密封槽底淬硬层深度、滚道中心次表面残余压应力以及滚道表面硬度分别为1.642 mm,0.608 mm,120 MPa和62.5 HRC;深冷处理能够有效增加淬硬层深度,降低残余压应力并提高淬火硬度;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在13%以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双列轴承 高氮钢 感应淬火 数值模拟 淬硬层 残余应力 深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340R/W33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仇亚军 《轴承》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27,共2页
通过对某粉煤机上失效主轴轴承部分内圈进行材质、硬度、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的分析 ,得出可能导致其失效的三个主要原因是轴承游隙偏小、轴承与轴的配合尺寸公差过盈量不够、轴承内圈端面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预紧力不够。附图 4幅 ,表 1个。
关键词 双列轴承 预紧量 失效分析 磨损 振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子直径误差对双列调心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家鹏 熊文莉 安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1-497,共7页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结构复杂,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内部滚子的直径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这种尺寸误差对轴承的疲劳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在考虑轴承滚子直径误差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以及内圈偏转作用的双...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结构复杂,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其内部滚子的直径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这种尺寸误差对轴承的疲劳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在考虑轴承滚子直径误差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以及内圈偏转作用的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引入寿命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算例,详细分析了滚动轴承的滚子直径存在随机误差对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滚子直径误差对各滚子受力影响的曲线和寿命随轴承加工精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并对这些曲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直径误差 加工精度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主轴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褚景春 袁凌 +2 位作者 潘磊 李少亮 李英昌 《轴承》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双馈式风电机组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偏载的问题,对轴承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轴承整体结构及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轴承外圈滚道沿中心旋转2°,同时内圈滚道也做相应旋转。并将改进后结构的承载特性进行理论分... 针对双馈式风电机组用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偏载的问题,对轴承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轴承整体结构及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将轴承外圈滚道沿中心旋转2°,同时内圈滚道也做相应旋转。并将改进后结构的承载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法验证,改进后的结构有效地缓解了偏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轴承 风电主轴轴承 承载特性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采煤机截割头轴承选择方案比较 调心滚子轴承Vs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13
作者 曹政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I0063-I0065,共3页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能源的供给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管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煤炭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能源的储备...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能源的供给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尽管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煤炭依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能源的储备与开发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圆锥轴承 轴承 轴承选择 截割头 采煤机 基础能源 VS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滚子轴承及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大挡边球面曲率半径的设计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秀萍 《轴承》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共2页
使用现行的设计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易发生啃挡边现象 ,而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内圈球面挡边的回转中心绕轴承轴线旋转 ,形成一圆形轨迹 ,实际磨削中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从设计上进行改进 ,重新推算了一套计算有关挡边和滚子... 使用现行的设计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易发生啃挡边现象 ,而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内圈球面挡边的回转中心绕轴承轴线旋转 ,形成一圆形轨迹 ,实际磨削中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 ,从设计上进行改进 ,重新推算了一套计算有关挡边和滚子球基面参数的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轴承 推力轴承 内圈 挡边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配套分析
15
作者 杨家祥 《轴承》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3-44,59,共2页
从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图纸标注的加工尺寸方面分析配套率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轴承 配套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列调心球面球轴承刚度的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德华 顾伯忠 崔向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14-117,共4页
鉴于双列调心球面球轴承在大型精密仪器中的广泛使用,运用弹性接触理论推导出适合计算该类型轴承的刚度计算公式,用以仪器系统形变和位移的定量分析。并以一大型天文望远镜中所用的该轴承为例,计算了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刚度,讨论了采用有... 鉴于双列调心球面球轴承在大型精密仪器中的广泛使用,运用弹性接触理论推导出适合计算该类型轴承的刚度计算公式,用以仪器系统形变和位移的定量分析。并以一大型天文望远镜中所用的该轴承为例,计算了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刚度,讨论了采用有限无法进行数值计算时,该双列调心球面球轴承的简化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球面轴承 弹性接触刚度 有限元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心滚子轴承的摩擦学设计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久根 李慧 +1 位作者 王爱林 王庆九 《轴承》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9-53,共5页
从轴承的结构设计、滑动和摩擦、常见失效形式和摩擦学设计方面讨论了滚子的桶形设计、微观滑动与失效的联系,评述了轴承的系统设计、润滑膜厚计算、磨损寿命预测、摩擦学优化设计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 轴承 结构 润滑 接触 失效 磨损寿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设备用调心滚子轴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文亮 张振潮 +1 位作者 郭靖 李继锋 《轴承》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1,共4页
通过外观检查、硬度检测、金相及断口分析等理化检验手段对水泥设备用调心滚子轴承的失效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失效的模式为热裂,主要原因是轴承在运转中发生偏转,造成挤压摩擦并产生大量热量,最终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 通过外观检查、硬度检测、金相及断口分析等理化检验手段对水泥设备用调心滚子轴承的失效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失效的模式为热裂,主要原因是轴承在运转中发生偏转,造成挤压摩擦并产生大量热量,最终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产生裂纹并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偏转 摩擦 物理性能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破碎器调心滚子轴承失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家斌 刘文 +1 位作者 丁成波 韦昌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5,共3页
调心滚子轴承是高频破碎器的关键部件,其好坏直接影响着高频破碎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粗视检查及有限元仿真对高频破碎器上调心滚子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失效主要是由于冲击载荷过大造成的。一方面,大冲击载荷造成了调心滚... 调心滚子轴承是高频破碎器的关键部件,其好坏直接影响着高频破碎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粗视检查及有限元仿真对高频破碎器上调心滚子轴承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失效主要是由于冲击载荷过大造成的。一方面,大冲击载荷造成了调心滚子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子变形,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发生偏载而卡死;另一方面,大冲击载荷使轴承内部油膜破裂,造成金属之间的相互摩擦,轴承温度急剧上升而发生咬粘失效;最后,根据调心滚子的失效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破碎器 轴承 冲击载荷 摩擦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下调心滚子轴承接触应力分析及凸形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思成 陈晓阳 +1 位作者 陈爱华 马纯青 《轴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应用数值方法编制FORTRAN程序计算了调心滚子轴承的接触应力。轻载下其接触应力计算值和Hertz理论的计算结果相差仅为0.11%,从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据此计算了其他更高载荷水平下的轴承接触应力。当轴承施加0.15C... 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应用数值方法编制FORTRAN程序计算了调心滚子轴承的接触应力。轻载下其接触应力计算值和Hertz理论的计算结果相差仅为0.11%,从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据此计算了其他更高载荷水平下的轴承接触应力。当轴承施加0.15Cr载荷时滚子有效长度利用率过低;载荷增加到0.3Cr时滚子的有效长度能被有效利用;当载荷进一步增加时开始出现边缘应力集中。通过改变滚子、滚道的密合度和优化滚子端部修形半径,以充分利用滚子全长,可在极重载下球面滚子-滚道接触区域中间应力增加很小的情况下大大减小边缘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重载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