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优化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德新 李鑫钢 徐世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27-130,共4页
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气体分布器,现阶段多靠经验进行设计,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所建立的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内三维瞬态气液两相流模型,考察了折... 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气体分布器,现阶段多靠经验进行设计,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所建立的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内三维瞬态气液两相流模型,考察了折流板数量、导流板径向夹角等因素对大直径(7.4m)分布器综合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双切向环流式气体分布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环流气体分布 计算流体力学 折流板数量 导流板径向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环流气体分布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惠宇 王玉璋 翁史烈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湿空气透平(HAT)循环被誉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先进动力循环,HAT循环的核心部件饱和器采用了填料塔的结构形式,为了提高整塔的性能,改进并设计了双切环流气体分布器。目前,双切环流气体分布器设计依然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设计,而实验的方... 湿空气透平(HAT)循环被誉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先进动力循环,HAT循环的核心部件饱和器采用了填料塔的结构形式,为了提高整塔的性能,改进并设计了双切环流气体分布器。目前,双切环流气体分布器设计依然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设计,而实验的方法依然是分布器性能最可靠的研究方法。文中利用直径800 mm的饱和器实验台,对改进后的双切环流分布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分布器上方加填料后的分布性能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在导流叶片弧形段前端增加直叶片段,可以改善气流在进气方向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另外填料段对气流有一定的均化作用,在分布器结构设计时可以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气体分布 散堆填料 气体分布 分布不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微孔气体分布器结构优化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庆生 范景福 张建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4-68,共5页
目前,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普遍使用管式气体分布器,管式气体分布器易堵塞,动力效率低。气泡粒径小,动力效率高的微孔气体分布器应用于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为研究微孔气体分布器应用于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的实际... 目前,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普遍使用管式气体分布器,管式气体分布器易堵塞,动力效率低。气泡粒径小,动力效率高的微孔气体分布器应用于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为研究微孔气体分布器应用于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的实际效果,对微孔气体分布器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考察分布器形式、直径和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氧传质系数的影响,进而考察优化后的微孔气体分布器的充氧能力、氧利用率、动力效率等性能参数及其变化规律。指导微孔气体分布器的工业化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盘式微孔气体分布器传质效果优于管式,且盘式微孔气体分布器直径为0.4R时,传质效果最佳;膜盘到导流筒底部距离为1R时,分布器的氧传质系数最大,R为导流筒半径;微孔气体分布器适宜的气体流量为1.5m3/h,充氧能力0.14kg/h,氧利用率为34.63%,动力效率为3.35k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生物反应 微孔气体分布 氧传质系数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器结构对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娟 毛羽 +3 位作者 刘艳升 曹睿 江华 钟安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 采用κ 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 ,对一种单筒单级气升式气液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 ,考察了采用 3种不同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 .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分布器对总体气含率和内筒中的两相速度分布有很大影响 ,因而对气含率分布和气液两相接触效果有较大影响 ,从而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单环分布器产生的气液两相接触效果较差 ,对于反应过程很不利 .对于大直径的环流反应器推荐使用多环分布器 .计算所得的整体气含率与实测的整体气含率进行了对比 ,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 气体分布 气含率 环流液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孔大小对环流反应器内流动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娟 毛羽 +1 位作者 刘艳升 曹睿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k-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二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采用具有不同大小分布孔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小分布孔的反应器内的平均气... 采用k-ε二方程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对一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的湍流气液二相流进行了全尺寸的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采用具有不同大小分布孔气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气含率和流速分布的细节。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小分布孔的反应器内的平均气含率较高,气液二相接触效果较好,对于反应过程有利。计算所得的整体气含率与实测的整体气含率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 气体分布 气含率 环流液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循环液速 被引量:14
6
作者 沐方平 范轶 +4 位作者 何清华 王麒 胡华 丁富新 袁乃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 研究了气体分布器的形式、体系的聚并特性及静液面高度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和环流液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对于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气体分布器的形式对外环流反应器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有显著的影响;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空气-1%乙醇体系(非聚并体系)的气含率及环流液速明显高于空气-水体系(聚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 微孔气体分布 气含率 环流液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式外环流反应器多相体系流体力学行为研究
7
作者 李天成 辛峰 +1 位作者 李鑫钢 朱慎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5,共5页
在接近中试规模的外环流反应装置上进行冷模试验,研究气-液-固三相情形蝶阀开度ξ、空气流量Qg、下降管液速uL、气含率εg等反应器特性参数间的关系.运用脉冲示踪-响应技术,电导法测定反应器不同轴向位置示踪粒子年龄分布,建立数学模型... 在接近中试规模的外环流反应装置上进行冷模试验,研究气-液-固三相情形蝶阀开度ξ、空气流量Qg、下降管液速uL、气含率εg等反应器特性参数间的关系.运用脉冲示踪-响应技术,电导法测定反应器不同轴向位置示踪粒子年龄分布,建立数学模型,依据定解条件对彼列克数Pe进行参数估值,并探讨Pc与uL、Qg之间的内在规律.同时,分析气体分布器开孔方向、开孔数不同对εg和Pe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提式外环流反应 下降管液速 气含率 返混模型 气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氰化浸出过程氧气溶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跃强 吴争鸣 +3 位作者 刘纬炜 韩桂泉 许瑞波 王智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0,24,共4页
应用双膜理论经合理简化建立了氧气鼓泡溶解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可用于充气设备的设计和金矿氰化浸出过程的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减小气体分布器的孔径d0和适度增大气体的体积流量VG,选用氧气饱和溶解度大、表面张力σ小且粘度μL... 应用双膜理论经合理简化建立了氧气鼓泡溶解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可用于充气设备的设计和金矿氰化浸出过程的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减小气体分布器的孔径d0和适度增大气体的体积流量VG,选用氧气饱和溶解度大、表面张力σ小且粘度μL大的溶剂,可使气泡直径db和浮升速度Ut减小,气含率εG、氧气的停留时间τs和气液接触比表面积aL增大,从而提高O2的溶解速率和溶解效率。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过程 氧气 行为研究 氰化 金矿 计算结果 气体分布 饱和溶解度 数学模型 溶解过程 膜理论 充气设备 体积流量 表面张力 气泡直径 比表面积 停留时间 溶解速率 气含率 数据基 增大 减小 鼓泡 孔径 溶剂 浮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