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曹燕 赵俊宏 +1 位作者 梁厚成 田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29-3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散光度、视野缺损值、诱发电位振幅、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视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术前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野较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且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4两组患者术前诱发电位振幅、平均标准偏差模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诱发电位振幅、平均标准偏差模式均显著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组为15.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白内障 视野缺损平均值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信金 蔡军 +1 位作者 徐红娟 郜建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09-810,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 5 3例 (5 4只眼 )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设对照组 2 7例 (2 7只眼 ) ,采用常规现代囊外技术 ,改进组 2 6例 (2 7只眼 ) ,...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 5 3例 (5 4只眼 )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设对照组 2 7例 (2 7只眼 ) ,采用常规现代囊外技术 ,改进组 2 6例 (2 7只眼 ) ,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结果 :改进组和对照组术后 1 d最佳矫正视力≥ 0 .5者分别为 2 0只眼 (74 .1 % )和 1 0只眼 (37.0 %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1 )。改进组比对照组术眼术后炎性反应轻 ,瞳孔圆 ,角膜散光轻。 结论 :应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技术进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操作安全、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切口 手法碎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健 蒋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7,58,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对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影响。方法 :对 75眼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及 5 9眼普通梯形切口的术中虹膜损伤情况、玻璃体脱出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术后瞳孔上移情况、术后 3个月矫正视力、角膜散光等行对照... 目的 :探讨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对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影响。方法 :对 75眼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及 5 9眼普通梯形切口的术中虹膜损伤情况、玻璃体脱出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情况、术后瞳孔上移情况、术后 3个月矫正视力、角膜散光等行对照研究。结果 :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术中虹膜脱出及色素脱落少 ,玻璃体脱出后人工晶状体仍可植入 ,术后瞳孔上移少 ,角膜散光轻 ,术后 3个月矫正视力、角膜透明情况与普通梯形切口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巩膜隧道式切口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安全性 ,减少切口引起的并发症 ,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摘除术 切口 疗效 改良巩膜隧道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B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B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数、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术后3天后B组的视力均要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视力对比,A组的视力均要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术前视力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A、B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散光度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3)A、B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33%(11/60),23.33%(14/6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其效果与超声乳化吸出术接近,且手术费用低、操作简便、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适合于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 高龄白内障 视力 散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同轴双侧劈核法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洪华 郑鲜娜 +1 位作者 邓金印 陈育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 切口 劈核 同轴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秦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黏弹剂分层170眼的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视力≥ 0.5者为149例,占87.65%。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术中... 目的:探讨黏弹剂分层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黏弹剂分层170眼的方法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视力≥ 0.5者为149例,占87.65%。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术中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质酸 白内障摘除术 黏弹剂分层 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处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为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7-888,共2页
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各个阶段。由于玻璃体堵塞注吸头,常使皮质难以清除干净,造成皮质残留:由于前房玻璃体不能回退.可压迫上方虹膜使得瞳孔上移:或由于玻璃体丢失过多导致眼球... 后囊膜破裂是白内障手术最常见的术中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各个阶段。由于玻璃体堵塞注吸头,常使皮质难以清除干净,造成皮质残留:由于前房玻璃体不能回退.可压迫上方虹膜使得瞳孔上移:或由于玻璃体丢失过多导致眼球塌陷,使得切口缝合时的松紧难以评估。术中遇以上情况常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人工晶体无法植入、影响术后效果或容易发生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后膜破裂 白内障手术 疗效观察 摘除 切口 术中并发症 皮质残留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治疗
8
作者 施汉彬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摘除术 手术 后发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9
作者 张曼萍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讨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结果。方法 对42 例54 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追踪随访3~6mo。结果 手术后1wk 裸眼视力≥1-0 者占40-74... 目的 探讨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结果。方法 对42 例54 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双瓣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追踪随访3~6mo。结果 手术后1wk 裸眼视力≥1-0 者占40-74% ,≥0-5 者66-67 % ;矫正视力> 1-0 者1-85% ,> 0-5 者占75-92 % ;术后3mo,裸眼视力> 1-0 者1-85% ,> 0-5 者2-22% ;矫正视力> 1-0 者59-25% ,> 0-5 者85-18% - 角膜散光在术后1wk 平均为0-88±0-61D,术后3mo 平均为0-76±0-58D。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该术式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收稿 19990427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57020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眼科均优于常规切口法,差异有显著性( P<0-01) ;但与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 。术中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瓣切口法安全、可靠、术中易缝合、切口对合好、自身关闭紧密、术后角膜散光小,是一种理想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切口 人工晶体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申海翠 李佳 +2 位作者 张雪彤 夏鑫 王继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 目的对比并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对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晶状体核硬度≥Ⅳ级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的白内障患者共92例9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46眼采用双切口ECCE治疗设为A组,46例48眼采用单切口ECCE治疗设为B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度、术源性散光度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780.73±110.14)个·mm^(-2),显著多于B组的(706.15±84.07)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08±0.52)%和(10.14±6.60)%,均显著少于B组的(10.89±1.40)%和(27.86±9.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随访期内,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37.50%(P<0.05);A组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4眼;B组6眼出现大泡性角膜病变,未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0个·mm^(-2)者。结论相较于单切口ECCE,双切口ECCE治疗核硬度≥Ⅳ级伴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白内障患者可有效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降低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发生风险,且两种手术方式整体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核硬度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劈核技术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慧娟 杜进发 +2 位作者 沈鸿波 刘松玲 曹亚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劈核技术 巩膜隧道 手术 切口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硬核白内障 角膜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术式在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洪华 郑鲜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116-1116,共1页
关键词 切口 过熟期 白内障 术中 摘除术 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颖 周绍荣 张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 113例 (12 8只眼 )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各 4 4例(5 1只眼 )、4 0例 (45只眼 )、2 9例 (32只眼 ) ,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Ⅰ组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Ⅱ组 )和超声乳化... 目的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 113例 (12 8只眼 )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各 4 4例(5 1只眼 )、4 0例 (45只眼 )、2 9例 (32只眼 ) ,分别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Ⅰ组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Ⅱ组 )和超声乳化吸出术 (Ⅲ组 ) ,并植入人工晶体 ,于术前、术后 1周、1、3、6月随访远视力、角膜散光及其轴位等指标。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 1周、1、3、6月的视力明显高于Ⅰ组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术前平均散光值Ⅰ组、Ⅱ组、Ⅲ组统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Ⅰ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 1周、1、3、6月时均大于Ⅱ、Ⅲ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Ⅱ组与Ⅲ组平均散光值在术后 1周和 1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月后统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Ⅰ组、Ⅱ组、Ⅲ组术后早期均以顺规性散光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Ⅲ组术后散光漂移最明显 ,而Ⅰ组则漂移最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方向 ,但在无条件行超乳术时 ,调整切口大小、位置、深度、缝合技术等 ,术后仍可达到较低的散光度和满意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 角膜散光 手术方式 术前 视力 白内障摘除术 术后早期 显著性 结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过成熟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14
作者 张林吉 李大地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11期38-39,共2页
治疗白内障最为有效的手段主要有现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虽然后者更加方便,但是有的过成熟白内障的核较硬,致使超声乳化吸除术无计可施。而现代囊外摘除术作为一种经济实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动物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治疗白内障最为有效的手段主要有现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虽然后者更加方便,但是有的过成熟白内障的核较硬,致使超声乳化吸除术无计可施。而现代囊外摘除术作为一种经济实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动物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现代囊外摘除术在我国应用于犬的报道甚少,因此本文就一例8岁零6个月的犬进行了眼科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临床 眼科检查 现代摘除术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实用意义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上 臧云晓 +5 位作者 张薇 董宏伟 郭纯刚 卢红双 潘志强 接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 目的评价同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三联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探讨三联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与术前晶状体度数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行三联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术后1 a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屈光度、眼轴长度、并发症及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植片存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a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角膜内皮细胞数为(1974.20±472.82)个·mm^(-2)。术后BCVA为(0.80±0.27)LogMAR,与术前(2.63±0.62)LogMAR相比,有显著性提高(t=13.042,P<0.001)。术后眼压为(14.53±3.04)mmHg(1 kPa=7.5 mmHg),与术前眼压(15.27±2.37)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P=0.505)。术后眼轴长度为(23.62±2.12)mm,与术前(23.69±2 01)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8,p=0.893)。术后角膜屈光度为(42.56±5.48)D,与术前对侧眼(45.01±1.66)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2,P=0.260)。术前目标屈光度为(0.58±0.25)D,术后等效球镜度为(0.40±4.65)D。结论三联手术对于治疗伴有白内障的角膜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选择预留偏正视的晶状体度数可能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但术后不可预知的角膜曲率改变仍会对屈光状态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白内障摘除术 三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眼睑毛细血管瘤的诊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胥辉豪 黄庆洲 +2 位作者 胥洪灿 何林 李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4,49,共2页
犬眼睑毛细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犬眼科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发病时间多偏向于中、老年犬,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过该病例数10例,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病史与临床症状重庆市区丁女士饲养1只萨摩耶犬,7岁,体重35 ... 犬眼睑毛细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犬眼科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发病时间多偏向于中、老年犬,笔者在临床上曾诊治过该病例数10例,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病史与临床症状重庆市区丁女士饲养1只萨摩耶犬,7岁,体重35 kg,雌性,因3年前患有糖尿病后长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半年前由于糖尿病导致双眼白内障,经过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视力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瘤 萨摩耶犬 摘除术 白内障 眼科疾病 超声乳化 临床症状 动物临床 睑板腺肿夹 手术放大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跃明 王双双 徐永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病例简介 手术并发症 术中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