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复线性方程组预处理双共轭梯度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永杰 孙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9-20,共2页
当复线性方程组的规模较大或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很大时,系数矩阵易呈现病态特性,双共轭梯度法存在不收敛和收敛速度慢的潜在问题,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善矩阵病态特性,加快收敛速度。从实型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处理方法出发,构造... 当复线性方程组的规模较大或系数矩阵的条件数很大时,系数矩阵易呈现病态特性,双共轭梯度法存在不收敛和收敛速度慢的潜在问题,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可以改善矩阵病态特性,加快收敛速度。从实型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处理方法出发,构造了一种针对复线性方程组的预处理方法,结合双共轭梯度法,给出了一种预处理双共轭梯度法。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求解速度快,可靠高效,能够应用于大型复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线性方程组 不完全Cholesky分解预处理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迭代方法和双共轭梯度法重建二维电导率剖面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峰 聂在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9-304,309,共7页
本文着重阐述采用积分方程的迭代方法并结合双共轭梯度 (BCG)法对低频近场非均匀背景介质中二维轴对称电导率剖面的反演 ,并仅用 z向采集的数据进行目标重建。首先 ,基于待反演目标区内、外的电场积分方程。建立起反演积分方程 ,将积分... 本文着重阐述采用积分方程的迭代方法并结合双共轭梯度 (BCG)法对低频近场非均匀背景介质中二维轴对称电导率剖面的反演 ,并仅用 z向采集的数据进行目标重建。首先 ,基于待反演目标区内、外的电场积分方程。建立起反演积分方程 ,将积分方程离散化为矩阵方程 ,用迭代方法求解目标区电导率分布。在每次迭代过程中 ,格林函数不断被更新。同时用正则化方法来消除解的不适定性。文中利用不完备的测量数据对复杂的电导率剖面进行了反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文献〔8〕相比 ,且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成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逆散射 迭代方 双共轭梯度法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模拟非均匀各向异性地层中多分量感应测井三维响应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烨 汪宏年 +1 位作者 陶宏根 杨守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41-2152,共12页
为快速有效地研究、考察各向异性地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本文利用电场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研制出三维频率域电磁场响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克服由低频发射或高阻地层产生的低感应数问题,有效提高了三维电磁数值模拟算法的... 为快速有效地研究、考察各向异性地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响应特征,本文利用电场标势与矢势的有限体积法研制出三维频率域电磁场响应的数值模拟算法,克服由低频发射或高阻地层产生的低感应数问题,有效提高了三维电磁数值模拟算法的应用范围和计算效率.首先利用电场的标势与矢势将Maxwell方程转化为满足库仑规范条件的耦合势Helmholtz方程,以Yee氏交错非均匀网格中不同位置上的节点为中心建立四种控制体积单元,通过对控制体积单元中电磁场与电导率的积分平均实现耦合势方程和磁偶极子旋度的离散,并得到一个对角占优的大型稀疏复线性代数方程组,然后,通过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和稳定双共轭梯度法快速求解离散方程.数值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考查了仪器偏心、倾斜井、垂直裂缝等复杂条件下多分量感应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感应测井 有限体积 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限元法优化高压电缆参数 被引量:28
4
作者 余海涛 邵可然 罗俊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8,共3页
提出了优化高压电缆的综合场数学模型 ,它包括电流场和静电场 ,推出了综合电场的边值问题 ,并用有限元法离散此数学模型。改进了传统的双共轭梯度法 ,并用此方法解离散的线性方程组 ,改善了解的收敛特性。优化了高压电缆参数 。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优化 有限元 数学模型 双共轭梯度法 电流场 静电场 电磁场 数值计算 电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BICGSTAB算法实现感应测井二维FDFD快速正演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熊杰 邹长春 孟小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83-1288,共6页
在柱坐标系下推导了二维感应测井差分格式,采用频率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感应测井正演问题。针对差分近似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是大型稀疏复系数病态矩阵求解困难等问题,采用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的稳定双共轭梯度(BICGSTAB)算法求解该... 在柱坐标系下推导了二维感应测井差分格式,采用频率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感应测井正演问题。针对差分近似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是大型稀疏复系数病态矩阵求解困难等问题,采用不完全LU分解预条件的稳定双共轭梯度(BICGSTAB)算法求解该线性方程组。研究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感应测井正演模拟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测井 频率域有限差分 二维正演 不完全LU分解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大波数Helmholtz方程的高性能并行预条件迭代求解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东升 刘志勇 +1 位作者 薛国伟 高月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9-306,共8页
针对传统串行迭代法求解大波数Helmholtz方程存在效率低下且受限于单机内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的并行预条件迭代法。该算法利用复移位拉普拉斯算子对Helmholtz方程进行预条件处理,联合... 针对传统串行迭代法求解大波数Helmholtz方程存在效率低下且受限于单机内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的并行预条件迭代法。该算法利用复移位拉普拉斯算子对Helmholtz方程进行预条件处理,联合稳定双共轭梯度法和基于矩阵的多重网格法来求解预条件方程离散后的大规模线性系统,在Linux集群系统上基于MPI环境实现了求解算法的并行计算,重点解决了多重网格的并行划分、信息传递和多重网格组件的构建问题。数值实验表明,对于大波数问题,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加速比,相较于串行算法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并行 预条件子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多重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粗糙面下方介质目标散射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姬伟杰 童创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6-342,共7页
为快速获取分层粗糙面与下方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向迭代算法(FBM)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推导了一维分层粗糙面与下方介质目标(二维散射问题)的耦合边界积分方程组,用FBM求解分层粗糙面... 为快速获取分层粗糙面与下方介质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向迭代算法(FBM)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推导了一维分层粗糙面与下方介质目标(二维散射问题)的耦合边界积分方程组,用FBM求解分层粗糙面的表面积分方程,而用Bi-CG求解目标的表面积分方程,目标和粗糙面的相互耦合作用通过更新两方程的激励项来迭代求解。应用该算法计算了下方存在介质目标时双层介质粗糙面的双站散射系数,与传统矩量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极化波入射时该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目标尺寸和位置变化对双站散射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粗糙面 复合散射 前后向迭代算 双共轭梯度法 互耦迭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抗层析成像系统“软场”非线性特性——基于统计的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化祥 曹章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7,共5页
基于图方法与均匀设计方法,分析了电阻抗层析成像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定义了非线性度,研究了圆域内两子区域的参数变化,采用正态图及半正态图方法分析了5因子2水平的情形,采用8因子6水平进行均匀设计,“最坏”情形的非线性度为-93.265... 基于图方法与均匀设计方法,分析了电阻抗层析成像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定义了非线性度,研究了圆域内两子区域的参数变化,采用正态图及半正态图方法分析了5因子2水平的情形,采用8因子6水平进行均匀设计,“最坏”情形的非线性度为-93.265%,并采用基于灵敏度矩阵的双共轭梯度法进行图像重建.结果表明,由于灵敏度矩阵法将各区域的电导率变化与测量电压变化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线性化,忽略了EIT系统中由于“软场”性质引起的耦合效应,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及迭代次数不确定;由于不同子区域间的耦合效应,尽管控制迭代次数可实现部分补偿,但基于灵敏度定理的迭代重建算法仍有其局限性,难于重建精确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层析成像 非线性 图方 均匀设计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计算一维分层粗糙面之间金属目标复合散射的互耦迭代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姬伟杰 童创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79-2484,共6页
为研究一维分层介质粗糙面之间金属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前后向迭代算法(FBM)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CCIA)。推导了分层粗糙面与金属目标的耦合边界积分方程组,采用FBM和Bi-CG分别求解分层粗糙... 为研究一维分层介质粗糙面之间金属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前后向迭代算法(FBM)和双共轭梯度法(Bi-CG)的快速互耦迭代算法(CCIA)。推导了分层粗糙面与金属目标的耦合边界积分方程组,采用FBM和Bi-CG分别求解分层粗糙面与目标的边界积分方程,目标和分层粗糙面的相互作用通过更新两方程的激励项来实现。计算了双层介质高斯粗糙面及无限长金属圆柱的复合电磁散射特性,当目标尺寸趋于零时与只有分层粗糙面的散射系数相吻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粗糙面情况下该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目标尺寸与位置变化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目标的存在明显影响了分层粗糙面的散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分层粗糙面与金属目标 前后向迭代算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BE策略求解流场问题的有限元方程解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忠超 刘应清 刘涌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7,共8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用有限元法求解流场问题的基于单元接单元(EBE)技术的并行双共轭梯度法(Bi CGSTAB)。然后引入网格分维概念,并基于网格分维分析和比较了直接法等三种算法的存储量和操作数。最后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的曙光2000并... 本文首先阐述了用有限元法求解流场问题的基于单元接单元(EBE)技术的并行双共轭梯度法(Bi CGSTAB)。然后引入网格分维概念,并基于网格分维分析和比较了直接法等三种算法的存储量和操作数。最后在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的曙光2000并行系统上,采用MPI消息传递实现了此种算法,计算了定常三维空穴流,取了较好的加速比。得到如下结论:EBE迭代法不必生成和存储总刚矩阵,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内存,并且它具有良好的并行性,所以EBE的迭代法能有效提高求解流场问题的规模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际元 单元接单元技术 并行计算 网格分维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二维非均匀介质结构的非线性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峰 聂在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9-424,共6页
按每次变形 Born迭代 (DBIM)过程中 ,用入射场替代总场使非线性积分方程线性化 ,但线性化对非线性度很高的强散射体时将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为了克服 DBIM的不足 ,本文基于目标区内、外电场积分方程导出反演积分方程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 ... 按每次变形 Born迭代 (DBIM)过程中 ,用入射场替代总场使非线性积分方程线性化 ,但线性化对非线性度很高的强散射体时将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为了克服 DBIM的不足 ,本文基于目标区内、外电场积分方程导出反演积分方程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 ,利用迭代法和双共轭梯度法求解非线性反演问题 ,利用数值模式匹配方法 (NMM)求解正演问题 .考虑到 NMM解的 z向解析性 ,推导出 z向积分的解析表达式 ,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数值结果表明 ,本文方法与 DBIM相比不仅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而且能反演更高的对比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n迭代 电磁逆散射 计算效率 对比度 双共轭梯度法 非线性反演 收敛速度 电磁学 非均匀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测量X射线谱的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桂粉 罗立民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对透射测量X射线谱两种重建方法进行评估。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最大能量为10MeV X射线谱,用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MC)模拟得到的值作为基准X射线谱,代入矩阵系统AF=T得到的穿透系数T,由穿透系数T分别应用谱向量代数法(Spectr... 对透射测量X射线谱两种重建方法进行评估。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最大能量为10MeV X射线谱,用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MC)模拟得到的值作为基准X射线谱,代入矩阵系统AF=T得到的穿透系数T,由穿透系数T分别应用谱向量代数法(Spectra vectorial algebra,SVA)与双共轭梯度法(Biconjugate gradients,BiCG)来解矩阵系统AF=T,得到重建后的该X射线谱-↑F0与基准X射线谱F相比较,BiCG法比SVA法重建后的X射线谱声更加接近F,且T引入白高斯噪声项,以模拟穿透系数的测量误差,这一结果依然成立。当信噪比SNR高于90dB时,BiCG法比SVA法重建的X射线谱结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谱的重建 蒙特卡罗方 谱向量代数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解耦的电力系统连续潮流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庆东 张嵩 +2 位作者 李本新 李雪 李国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8,共8页
为提高大型区域互联系统连续潮流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快速解耦电力系统连续潮流并行计算方法。通过在校正阶段采用快速解耦法求解潮流方程,根据系统的阻抗参数和功率增长方向构造修正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对潮流方程修正方程组... 为提高大型区域互联系统连续潮流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快速解耦电力系统连续潮流并行计算方法。通过在校正阶段采用快速解耦法求解潮流方程,根据系统的阻抗参数和功率增长方向构造修正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对潮流方程修正方程组进行预处理,并采用基于CPU-GPU混合架构加速的稳定双共轭梯度法进行求解。基于IEEE-118节点系统、Case13802等多个不同规模测试系统的算例分析表明,该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连续潮流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潮流 快速解耦 CPU-GPU混合架构 预处理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并行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雪 刘烨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05-5117,共13页
为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该文以直接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PU-GPU混合架构的电力系统负荷裕度并行求解方法。首先,根据电压稳定临界点处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且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为0的特点,构造一组表征电压稳... 为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该文以直接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PU-GPU混合架构的电力系统负荷裕度并行求解方法。首先,根据电压稳定临界点处潮流雅可比矩阵奇异,且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不为0的特点,构造一组表征电压稳定临界点性质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在采用牛顿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过程中,为减少计算量和计算复杂度,将修正方程降阶变换为4组同系数矩阵的低维线性方程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雅可比预处理器和不完全LU分解预处理器(incomplete LU decomposition preconditioner,ILU)相结合的两阶段预处理方法对降维后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预处理,改善系数矩阵特征值分布,进而采用基于GPU加速的双共轭梯度稳定法(biconjugate gradient stabilized method,BICGSTAB)实现降维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并行化,提高负荷裕度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多组测试系统算例对所提算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快速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可实现电力系统负荷裕度的快速、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裕度 直接 CPU-GPU混合架构 预处理 共轭梯度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电力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的并行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克文 冶梦雨 刘艳红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缩减大规模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时间,对电力系统状态空间矩阵的快速形成方法进行优化研究。针对插入式建模技术,分析状态矩阵的形成过程;采用含双重阈值的不完全LU分解法(ILUTP),调整相关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将矩阵转... 为了缩减大规模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时间,对电力系统状态空间矩阵的快速形成方法进行优化研究。针对插入式建模技术,分析状态矩阵的形成过程;采用含双重阈值的不完全LU分解法(ILUTP),调整相关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位置,将矩阵转换为对角占优形式。采用双共轭梯度稳定法(BICGSTAB)对处理后的大型稀疏矩阵迭代求解;矩阵的存储方式为行压缩稀疏存储;利用ILUTP与BICGSTAB的算法特性,实现了基于Open MP技术的并行计算;利用两个分别包含23台发电机和98台发电机的算例,发电机均采用六阶发电机模型,励磁调节模块与原动机调速块均为系统的实际参数,对比传统方法与优化方法求解状态矩阵方法的所用时间。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加快大型电力系统状态空间的形成过程,其并行加速比接近于3,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矩阵 共轭梯度稳定 不完全LU分解 行压缩存储 Open 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网格算法在地球物理电磁三维正演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小康 王伟 刘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67-171,共5页
对使用多重网格方法解决时谐电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针对深部的目标体,只需研究相对低频的电磁波特性,大地中的光速电磁波可忽略不计,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感应电流的扩散效应。对控制方程使用有限积分法进行离散化,然后使用... 对使用多重网格方法解决时谐电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针对深部的目标体,只需研究相对低频的电磁波特性,大地中的光速电磁波可忽略不计,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感应电流的扩散效应。对控制方程使用有限积分法进行离散化,然后使用多重网格法迭代求解。在均匀网格条件下,多重网格法显示了出色的收敛性,在非均匀网格中表现不佳,尽管多收敛速度可以通过使用双共轭梯度稳定法得到补偿,但处理大型非均匀网格的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网格 三维正演 共轭梯度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叠后地震道内插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红梅 刘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τ-p变换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着地震数据信息量不足及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往往导致在τ-p域的地震数据插值结果存在假象、不准确。研究表明:在τ-p域对地震数据进行稀疏,即正确选择离散参数的采... τ-p变换是一种有效的地震数据插值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着地震数据信息量不足及有限的孔径和离散等因素,往往导致在τ-p域的地震数据插值结果存在假象、不准确。研究表明:在τ-p域对地震数据进行稀疏,即正确选择离散参数的采样对于重建缺失的地震信息非常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离散τ-p变换的地震道内插方法。该法根据叠后零炮检距剖面在局部时窗内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线性同相轴的组合,使用稀疏离散τ-p变换和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算法进行地震道内插。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实该法能使地震数据空间方向的采样得到加密,有效去除了空间假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稀疏离散τ—P变换 预条件双共轭梯度法 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期权定价问题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立泉 李瑞 李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研究了基于Black-Scholes模型的标的资产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基于Gilli的工作讨论了三元期权定价问题,采用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收敛性的隐式有限差分格式来进行问题的空间离散,并用稳定化双共轭梯度法数值求解对应离散... 研究了基于Black-Scholes模型的标的资产期权定价的数值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基于Gilli的工作讨论了三元期权定价问题,采用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收敛性的隐式有限差分格式来进行问题的空间离散,并用稳定化双共轭梯度法数值求解对应离散问题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计算结果正确反映了标的资产波动率、无风险利率、资产当期价格和成交价格及资产间的协相关系数对期权定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方程 隐式差分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离散在二维快速多极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开宏 许金根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1-804,共4页
文章将双共轭梯度-快速多极子(BICG-FMA)应用于二维电大导体的电磁散射问题,并对该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将近区作用采用零阶、二阶近似和数值积分3种不同方式处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近区采用二阶近似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其计算... 文章将双共轭梯度-快速多极子(BICG-FMA)应用于二维电大导体的电磁散射问题,并对该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将近区作用采用零阶、二阶近似和数值积分3种不同方式处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近区采用二阶近似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其计算精度与积分相当,而计算时间小于零阶近似,随着散射体电尺寸的增加,能更加有效地缩短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多极算 电磁散射 二阶近似 双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N-FDTD分析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电磁响应
20
作者 张振 孔凡敏 李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75-2480,共6页
传统FDTD受到Courant稳定性条件限制,计算时间较长,而ADI-FDTD精度又比较低,Crank-Nicolson时域有限差分方法(CN-FDTD)在时间步长上的取值远大于CFL条件时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的计算精度。采用无条件稳定的柱坐标系Crank-Nicolson时域有限... 传统FDTD受到Courant稳定性条件限制,计算时间较长,而ADI-FDTD精度又比较低,Crank-Nicolson时域有限差分方法(CN-FDTD)在时间步长上的取值远大于CFL条件时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的计算精度。采用无条件稳定的柱坐标系Crank-Nicolson时域有限差分方法(CN-FDTD)分析了轴对称地层环境中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的电磁响应。在CN-FDTD仿真中,采用稳定双共轭梯度法(Bi-CGSTAB)作为求解器用于求解每个时间步所产生的线性方程组。通过对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在多层地层下的电磁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CN-FDTD的计算结果准确,计算速度比普通FDTD提高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CN-FDTD 稳定双共轭梯度法 幅度比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