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双六甲基二硅胺基二甲基硅基环戊二烯基稀土二价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钱立武 马怀柱 汪燕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4-1248,共5页
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红色晶体,双六甲基二硅胺基二甲基硅基环戊二烯基稀土二价镱配合物[η5-C5H4S iM e2N(S iM e3)2]2Yb(Ⅱ).2THF,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η5-C5H4S iM e2N(S iM e3)2]2Yb(Ⅱ).2THF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646 87(1... 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红色晶体,双六甲基二硅胺基二甲基硅基环戊二烯基稀土二价镱配合物[η5-C5H4S iM e2N(S iM e3)2]2Yb(Ⅱ).2THF,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η5-C5H4S iM e2N(S iM e3)2]2Yb(Ⅱ).2THF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1.646 87(12)nm,b=0.907 70(6)nm,c=3.049 4(3)nm,β=93.642(4),°V=4.549 3(6)nm3,Z=2,C34H72N2O2S i6Yb,Mr=1 905.41,Dc=1.288 g/cm3,F(000)=1 840.00,μ(MoKα)=22.42 cm-1(λ=0.071 070 nm)。收集独立衍射点7 814个,将其中I>3.00σ(1)的用于结构解析,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校正,得最终偏离因子R=0.039,Rw=0.050。8配位的中心镱原子与2个四氢呋喃的氧及2个环戊二烯基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镱配合物 晶体结构 双六甲基二硅胺基二甲基硅基环戊二烯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对气相法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齐方 李春忠 +3 位作者 王志庭 杨化桂 康春雷 方图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 ,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 ( HMDS)对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包覆 ,研究了包覆温度、包覆时间、HMDS分压等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碳量、p H值的影响 ,分析了表面包覆后气相法白炭黑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 ,利用六甲基二硅胺烷 ( HMDS)对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包覆 ,研究了包覆温度、包覆时间、HMDS分压等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羟基、含碳量、p H值的影响 ,分析了表面包覆后气相法白炭黑的形态与结构。结果表明气相法白炭黑表面包覆 HMDS后 ,团聚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温度的升高以及 HMDS分压的升高 ,经表面处理后的白炭黑的 p H值和含碳量增加 ,表面羟基数明显减少。反应时间小于 1 5 min时 ,包覆速率较快 ,然后趋于平缓 ;反应温度小于 2 5 0°C时 ,温度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温度大于 40 0°C则影响较小 ;HMDS分压较低时 ,分压对包覆效果影响较大 ,当分压超过 7.9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法白炭黑 六甲 表面改性 表面羟 纳米氧化 表面包覆 流化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被引量:18
3
作者 伍林 易德莲 +4 位作者 曹淑超 秦晓蓉 章为党 欧阳兆辉 王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采用干法改性工艺,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改性剂,氮气为保护气,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并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粉体在液体石蜡中的流动性、浸润性、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二氧... 采用干法改性工艺,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改性剂,氮气为保护气,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并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采用粉体在液体石蜡中的流动性、浸润性、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表征二氧化硅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 表面改性 六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催化芳香醛与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的缩合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招会 严楠 廖维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26,共3页
在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催化作用下,以芳香醛与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0种芳基亚甲基麦氏酸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取0.1 mol 2,2-二甲基-... 在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催化作用下,以芳香醛与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0种芳基亚甲基麦氏酸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取0.1 mol 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n(2,2-二甲基-1,3-二噁烷-4,6-二酮)∶n(芳香醛)=1.0∶1.1,催化剂用量为0.1 mo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0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6.8%~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甲基-1 3-噁烷-4 6- 甲基麦氏酸 六甲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结合真空干燥法在神经组织扫描电镜标本制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辉 孙异临 曲宝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9-659,共1页
关键词 六甲 HMDS 真空干燥法 神经组织 扫描电镜标本制样 器官组织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甲基二硅桥连二(1-苯基环己基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的合成、结构及热重排反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秀丽 王佰全 +2 位作者 徐善生 周秀中 翁林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01-1805,共5页
1,2 -二 ( 1 -苯基环己基环戊二烯基 )四甲基二硅烷与 Fe( CO) 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生成二铁化合物( Me2 Si Si Me2 ) [( 1 -Ph-c-C6H10 C5H3 ) Fe( CO) ]2 ( μ-CO) 2 ( 2 ) .通过柱层析分离到化合物 2的顺反异构体 2 c和2 t,并分别进... 1,2 -二 ( 1 -苯基环己基环戊二烯基 )四甲基二硅烷与 Fe( CO) 5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生成二铁化合物( Me2 Si Si Me2 ) [( 1 -Ph-c-C6H10 C5H3 ) Fe( CO) ]2 ( μ-CO) 2 ( 2 ) .通过柱层析分离到化合物 2的顺反异构体 2 c和2 t,并分别进行热重排反应 ,发现顺式底物 2 c重排生成反式重排产物 [Me2 Si( c-C6H10 Ph C5H3 ) Fe( CO) 2 ]2( 3 t) ,而反式底物 2 t重排则生成顺式重排产物 3 c.这表明重排反应是立体专一性的 .通过 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 2 c和 3 t的晶体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桥连(1-苯环己环戊二烯)四羰 合成 晶体结构 热重排反应 环戊二烯 立体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立新 王超 +1 位作者 陈晓琴 程乾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24-26,39,共4页
研究了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稳定剂对电解液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两种不同的电解液经过60℃/24 h高温储存,取样分析检测电解液的H2O和HF的含量变化,并用两种不同的电解液制作电池进行85℃/4 h高温储存和... 研究了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稳定剂对电解液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两种不同的电解液经过60℃/24 h高温储存,取样分析检测电解液的H2O和HF的含量变化,并用两种不同的电解液制作电池进行85℃/4 h高温储存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HMDS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储存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同时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六甲烷(HMDS)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在植物组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建霞 赵良成 +1 位作者 王建中 夏晓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植物组织的扫描电镜样品干燥通常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需要专门仪器等诸多不便。作者在工作中探索了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样品进行干燥,并与冷冻干燥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花期柱头和子房等幼嫩组... 植物组织的扫描电镜样品干燥通常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需要专门仪器等诸多不便。作者在工作中探索了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样品进行干燥,并与冷冻干燥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花期柱头和子房等幼嫩组织上,经HMDS干燥后的扫描结果较好且两种方法的结果几乎一致,在幼果期胚珠较为成熟的组织上,HMDS比冷冻干燥法的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甲 冷冻干燥法 植物组织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六甲基二硅胺烷为氮源一锅法电氧化醇制腈 被引量:2
9
作者 范仲全 陈晨 +1 位作者 沈振陆 李美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为电催化氧化媒介,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氮源,在室温下实现了一锅法电氧化醇类化合物为腈类化合物.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TEMPO的电催化性能和一锅法电氧化历程进行了研... 以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为电催化氧化媒介,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为氮源,在室温下实现了一锅法电氧化醇类化合物为腈类化合物.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对TEMPO的电催化性能和一锅法电氧化历程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将该反应体系拓展到系列醇类化合物的电催化氧化中,结果表明,不同的醇类化合物,特别是苄醇,取得了较好的反应收率.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6 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 电氧化 六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结合六甲基二硅胺烷处理提升增透膜抗真空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祥 吕海兵 +3 位作者 严鸿维 黎波 向霞 蒋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共6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增透膜,然后对其进行等离子体结合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后处理改性对增透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及激光损伤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抗真空有机污染的二氧化硅增透膜。结果...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增透膜,然后对其进行等离子体结合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后处理改性对增透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及激光损伤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抗真空有机污染的二氧化硅增透膜。结果表明,增透膜在采用等离子体结合HMDS表面改性处理后,膜层收缩、粗糙度下降、极性羟基等有机基团含量减少;两步后处理改善了增透膜膜层结构和光学性能,显著提高了膜层疏水能力和真空条件下的抗污染性能,并且对溶胶-凝胶二氧化硅增透膜的高损伤阈值属性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增透膜 等离子体处理 六甲 抗真空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及其缩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宗林 王庆昭 +2 位作者 孟凡军 董建 韩念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49,153,共4页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及对二溴苯等为主要原料,经历三个反应步骤合成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所有中间产物的分子结构均用1H-NMR确证。首次采用辛酸己胺作催化剂,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进行缩聚,获得了聚四甲基对硅亚苯基硅氧烷;...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及对二溴苯等为主要原料,经历三个反应步骤合成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所有中间产物的分子结构均用1H-NMR确证。首次采用辛酸己胺作催化剂,将对-双(二甲基-羟基硅基)苯进行缩聚,获得了聚四甲基对硅亚苯基硅氧烷;研究了聚合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并用1H-NMR及X射线衍射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基-羟)苯 聚四甲基亚苯氧烷 辛酸己 缩合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怡兵 谭丽 +1 位作者 邢冠华 滕恩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遇水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均为三甲基硅醇与六甲基二硅氧烷。以该方法测定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检出限为0.02ng/ml,精密度为1.3%~10.... 研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遇水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均为三甲基硅醇与六甲基二硅氧烷。以该方法测定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检出限为0.02ng/ml,精密度为1.3%~10.6%,线性范围为0.05~60ng/ml。水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含量随时间减少而降低,强酸、强碱条件下测试未发现生成其他的水解产物。该方法可为同类污染物的应急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六甲氮烷 甲基 六甲氧烷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保护-硅氢加成合成1,3-双(γ-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子斌 吴清洲 +1 位作者 陈关喜 冯建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6-928,共3页
四乙氧基硅烷与烯丙醇在乙醇钠催化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一元交换产物三乙氧基烯丙氧基硅烷(Ⅰ)。将Ⅰ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铂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1,3-二(γ-三乙氧硅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Ⅱ),Ⅱ在... 四乙氧基硅烷与烯丙醇在乙醇钠催化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一元交换产物三乙氧基烯丙氧基硅烷(Ⅰ)。将Ⅰ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铂催化剂条件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1,3-二(γ-三乙氧硅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Ⅱ),Ⅱ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和乙醇以质量比1∶1配成的混合溶液均相水解,得到1,3-双(γ-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以1,1,3,3-四甲基硅氧烷计算,总得率为76.4%。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γ-羟丙)-1 1 3 3-四甲基氧烷 四乙氧 1 1 3 3-四甲基氧烷 氢加成 保护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N-间乙炔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醚改性苯乙炔基硅氧硼烷
14
作者 高万星 宋宁 倪礼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用双(N-间乙炔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醚(DAIE)改性苯乙炔基硅氧硼烷(PESB)制得复合材料基体树脂(PESB-DAIE)。通过FT-IR、DSC和TG研究了PESB-DAIE的固化反应及耐热性。将PESB-DAIE与纤维复合制得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耐热性、弯曲强... 用双(N-间乙炔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醚(DAIE)改性苯乙炔基硅氧硼烷(PESB)制得复合材料基体树脂(PESB-DAIE)。通过FT-IR、DSC和TG研究了PESB-DAIE的固化反应及耐热性。将PESB-DAIE与纤维复合制得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耐热性、弯曲强度及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固化物在氮气气氛下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5%)为576°C,空气气氛下T5%为507°C。复合材料在500°C下放置10 min后质量保留率为97.0%,弯曲强度为1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氧硼烷 (N-间乙炔邻苯甲酰亚)醚 复合材料 耐热性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硅羟乙基纤维素醚的合成、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明 王鹏 +3 位作者 李铭慧 杨君 王春鹏 储富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反应,对水溶性物质HEC三甲基硅化改性,以改善其脂溶性。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热质量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DSC)对改性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霉...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反应,对水溶性物质HEC三甲基硅化改性,以改善其脂溶性。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热质量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DSC)对改性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霉菌法进行了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EC经硅化改性后,脂溶性得到改善;热分解温度显著提高,热稳定性得到增强;通过观测产物经过霉菌不同时间降解后的表面形貌,证明羟乙基纤维素三甲基硅醚具有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学 羟乙纤维素 六甲 红外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微波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成西涛 李稳宏 +3 位作者 黄方方 张存社 王前进 周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9-1855,共7页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温度和催化剂加量四个因素对1,3-双(3-三甲硅氧... 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将响应面分析法应用于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微波辐射温度和催化剂加量四个因素对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微波合成工艺参数并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最佳反应条件n(2-烯丙基三甲基硅氧烷)/n(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2.4∶1,反应时间103 min,微波温度95℃,催化剂加量19 mg/kg,得到产物收率可达94.46%。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1,3-双(3-三甲硅氧基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备出了双羟丙基封端聚硅氧烷,目标产物转化率可达90.5%。采用IR、1HNMR、GC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封端聚氧烷 1 3-(3-三甲)四甲基氧烷 微波合成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硅基甲基纤维素的合成及膜的富氧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子勇 吴新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1-1254,共4页
To improve oxygen-enriching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 membranes, trimethylsilyl methylcellulose (TMS-MC) with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of 1.12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methylcellulose with DS of 1.80 as ra... To improve oxygen-enriching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 membranes, trimethylsilyl methylcellulose (TMS-MC) with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of 1.12 was synthesized by using methylcellulose with DS of 1.80 as raw material and hexamethyldisilazane as reactant in a homogeneous reactive system.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MS-MC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FT-IR and 1H NMR.The product samples were fairly soluble in ordinary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tetrahydrofuran, chloroform, xylene, toluene, and so on.The gas separation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casting a xylene solution of TMS-MC on a sheet of PET.It was found that the oxygen permeation properties of the TMS-MC membrane were improved and an obvious increase in separation factor was obtained especially.Comparing with methylcellulose, for exampl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the TMS-MC membrane increased from 2.5 Barrer and 2.41 to 23.85 Barrer and 5.42 at 2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甲基纤维素 气体分离膜 富氧性能 六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聚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钦健 李航昱 +2 位作者 陈少鹏 俞小春 林国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9-402,共4页
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 )、甲基二乙氧基乙二胺丙基硅烷(DL 602)为单体,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合成不同粘度的侧氨基聚硅氧烷(SAPS),并用合成的侧氨基聚硅氧烷来改性环氧树脂(E 44),制备一系列的样品.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 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 )、甲基二乙氧基乙二胺丙基硅烷(DL 602)为单体,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合成不同粘度的侧氨基聚硅氧烷(SAPS),并用合成的侧氨基聚硅氧烷来改性环氧树脂(E 44),制备一系列的样品.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接触角仪、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固定侧氨基比例的聚硅氧烷,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随着聚硅氧烷的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含侧氨基聚硅氧烷能有效增韧环氧树脂,而且SAPS粘度越大,被改性的环氧基体的抗冲击强度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烷 改性环氧树脂 扫描电镜(SEM) 甲基环四氧烷 六甲氧烷 动态机械热分析 电子拉力试验机 抗冲击强度 环氧 SAPS 粘度 封端剂 乙氧 接触角 相容性 合成 单体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丽 周宏伟 +2 位作者 蒋文远 黄畴 易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8,共7页
为了探究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L-赖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纳米SiO2粒子,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经过HMDS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 为了探究固体粒子对乳液的稳定作用,采用L-赖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纳米SiO2粒子,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将经过HMDS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作为稳定剂制备出Pickering乳液。通过粒径分析仪、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TIR、TG-DSC、接触角测量仪、光学显微镜、电导率仪分别对纳米SiO2的制备、表面改性和Pickering乳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粒径小且形貌均一的硅球,具有疏水性的三甲基硅基成功接枝到纳米SiO2的表面;不同纳米SiO2浓度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SiO2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增强,乳液液滴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油水比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发现随着油相体积的增大,乳液的稳定性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 六甲 表面疏水改性 Pickering乳液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分析氨基酸铜配合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敏杰 冯钰錡 达世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用六甲基二硅胺烷对石英毛细管进行硅烷化处理,在铜离子 庚基磺酸盐 乙酸缓冲体系中,于254nm处紫外检测分析了氨基酸。考察了各种条件对检测灵敏度和溶质迁移的影响。在合适条件下,五种氨基酸得到基线分离。
关键词 酸-铜配合物 毛细管电泳 紫外检测 六甲 石英毛细管 烷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