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lO双光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晓斌 秦亚娟 厉廷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HClO)由于其高氧化性和反应活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癌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在细胞水平上检测HClO对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家设计并合成了多系列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细... 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HClO)由于其高氧化性和反应活性,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癌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在细胞水平上检测HClO对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家设计并合成了多系列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HClO成像。本文综述了基于识别机制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代表性案例,为相关工作者提供设计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双光子荧光探针 组织成像 双光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细胞核成像的新型双光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鑫 刘恒 +5 位作者 贾鹏飞 张波 王军杰 赵宁 张元红 于晓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467,共3页
A new two-photon fluorescence DNA probe,BMVEC,with bigger σ×Φ(1437 GM) was synthesized.The absorption titr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BMVEC and DNA because the probe can intercalate the gro... A new two-photon fluorescence DNA probe,BMVEC,with bigger σ×Φ(1437 GM) was synthesized.The absorption titration shows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BMVEC and DNA because the probe can intercalate the grooves in the double helix of DNA,which enhances its two-photon fluorescent intensity.Meanwhile the double-staining results in cancer cells by means of TPM demonstrate the exclusive nucleic labeling ability of BMVEC,and the positions and amounts of nuclei labeled by BMVEC are wholly the identical as those by DAPI.Moreover,the incident power of BMVEC is lower than that of DAPI.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MVEC can act as the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of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双光子荧光成像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细胞核成像的2,7-BHVC双光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2
3
作者 贾鹏飞 刘恒 +3 位作者 张元红 刘鑫 赵宁 于晓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5-1077,共3页
2,7-BHVC,a novel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DNA with large two-photon excited fluorescence action cross sections,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It emits weak two-photon fluorescence in aqueous solution while ... 2,7-BHVC,a novel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DNA with large two-photon excited fluorescence action cross sections,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It emits weak two-photon fluorescence in aqueous solution while its two-photon fluorescence is strongly restored upon binding to DNA.The two-photon imaging in cell demonstrated that 2,7-BHVC can exactly label nuclear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双光子荧光成像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二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4
作者 王富强 李亚明 +4 位作者 于海波 刘珺 王秀娜 靳焜 张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合成了以均二苯乙烯为荧光母体,一端以N,N-二甲基,一端以7-苯基-1-氧杂-4,10-二硫杂-7-氮杂环十二烷(NS2O)为受体的荧光探针(DMNS2O),并用1H NM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均二苯乙烯的3个苯环非共平面,二面... 合成了以均二苯乙烯为荧光母体,一端以N,N-二甲基,一端以7-苯基-1-氧杂-4,10-二硫杂-7-氮杂环十二烷(NS2O)为受体的荧光探针(DMNS2O),并用1H NM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均二苯乙烯的3个苯环非共平面,二面角分别为24.6°和37.5°;在加入金属离子Ag+和Zn2+之后,探针在600nm处的荧光峰消失,420nm处产生新的荧光峰,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双光子荧光激发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750nm时,双光子荧光发射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识别 均二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显微成像在创伤抢救护理中的运用——评《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显微成像》
5
作者 李囡 刘喜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07-I0008,共2页
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是生物活体组织系统成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随着双光子现象的问世和不断发展,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显微成像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致力于探索出其潜在的更多可能性,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加锐利的工具.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显微成像 护理 抢救 创伤 荧光显微镜 活体组织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于双氰基二苯代乙烯的用于活体成像的双光子荧光锌离子探针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池宝 梁兴 +4 位作者 曾启华 陈华仕 曾伯平 易道生 陈晓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6-653,共8页
制备了衍生于双氰基二苯代乙烯的双光子荧光锌离子探针,该探针以4-(2-吡啶甲基)哌嗪为锌离子受体,当络合锌离子时,探针的荧光强度增强了72.5倍和580 GM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该探针无细胞毒性且在体内环境中无p H敏感性,其解离常数KTPd=(... 制备了衍生于双氰基二苯代乙烯的双光子荧光锌离子探针,该探针以4-(2-吡啶甲基)哌嗪为锌离子受体,当络合锌离子时,探针的荧光强度增强了72.5倍和580 GM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该探针无细胞毒性且在体内环境中无p H敏感性,其解离常数KTPd=(0.52±0.01)μmol/L.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探针能选择性地检测活细胞中的游离锌离子,耐时长达约1500 s,且能探测活体组织80~150μm深处的锌离子,不受其它金属离子与生物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锌离子 活体成像 双光子发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15-冠-5为受体的双光子荧光钠离子探针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池宝 陈小勇 +1 位作者 蒲浩 吕国岭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
以苯并15-冠-5和双氰基二苯代乙烯分别作为钠离子受体与双光子荧光团开发出探针(DNa)。采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DNa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同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探针DNa具有小的分子尺寸、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1054GM)、极好... 以苯并15-冠-5和双氰基二苯代乙烯分别作为钠离子受体与双光子荧光团开发出探针(DNa)。采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DNa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同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探针DNa具有小的分子尺寸、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1054GM)、极好的光稳定性、适宜的水溶性和优良的细胞渗透性。DNa对Na^+显示优良的专一选择性,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对Na^+的解离常数Kd=(23±2)mmol/L。DNa能用于细胞中Na^+的三维成像,是性能优良的双光子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钠离子 双氰基二苯代乙烯 双光子吸收 细胞成像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氰基二苯代乙烯型双光子荧光汞离子探针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池宝 潘淇 +4 位作者 陈晓远 赵光练 陈华仕 梁兴 吕国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1-1756,共6页
分别以双氰基二苯代乙烯(DCS)和双[2-(2-羟乙基硫基)乙基]氨(HSA)为双光子荧光团和汞离子受体,合成了双光子荧光汞离子探针(DHg),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Hg在甲苯、乙腈和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Φ)分别为0.78,0.42和0.20,对... 分别以双氰基二苯代乙烯(DCS)和双[2-(2-羟乙基硫基)乙基]氨(HSA)为双光子荧光团和汞离子受体,合成了双光子荧光汞离子探针(DHg),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Hg在甲苯、乙腈和水中的荧光量子产率(Φ)分别为0.78,0.42和0.20,对汞离子的络合常数通过单、双光子荧光滴定分别拟合为lg K=5.47±0.02和lg K=5.34±0.02.DHg在水溶液中对汞离子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高的灵敏性,可用于中性环境中汞离子的检测.DHg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在水溶液中高达840 GM,可用于细胞中汞离子的检测与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汞离子 活体成像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氰基二苯代乙烯型双光子荧光铅离子探针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池宝 潘淇 +2 位作者 陈华仕 梁兴 吕国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7-903,共7页
以4-甲基-2,5-二氰基-4'-氨基二苯代乙烯(DCS)和双[2-(2-氨基苯基硫基)乙基]胺(BSA)分别作为双光子荧光团和铅离子配体,构建了1个新型的双光子荧光Pb2+探针(DPb),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分子尺寸小、双光... 以4-甲基-2,5-二氰基-4'-氨基二苯代乙烯(DCS)和双[2-(2-氨基苯基硫基)乙基]胺(BSA)分别作为双光子荧光团和铅离子配体,构建了1个新型的双光子荧光Pb2+探针(DPb),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探针具有分子尺寸小、双光子吸收截面大(δ_(TPA),1020 GM)、长波长发射(λmax=609 nm)、斯托克斯位移大(209 nm)、光稳定性好、水溶性适宜、细胞渗透性优良、无细胞毒性及在生理环境下对p H不依赖等优点.该探针能选择性地检测细胞与组织中的Pb2+,猝灭常数K^(TP)_(sv)=7.58×10~5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探针 铅离子 活体成像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苯胺的双氰基二苯代乙烯型双光子荧光溶剂生色探针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池宝 潘淇 +2 位作者 陈华仕 梁兴 吕国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6-1682,共7页
以双氰基二苯代乙烯为双光子荧光母体,借助电子供体-π-电子受体(D-π-A)构-效关系,以二苯氨基作电子供体,氰基作电子受体,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双光子荧光溶剂生色探针(SP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P1在环己烷和二甲亚砜(... 以双氰基二苯代乙烯为双光子荧光母体,借助电子供体-π-电子受体(D-π-A)构-效关系,以二苯氨基作电子供体,氰基作电子受体,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双光子荧光溶剂生色探针(SP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P1在环己烷和二甲亚砜(DMSO)中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52和604 nm,显示出很宽的溶剂生色范围(152 nm),可用于溶剂极性与黏度的检测,亦能根据最大发射波长识别溶剂种类.SP1拥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在环己烷和DMSO中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为6670和2040 GM,并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94 nm),其光稳定性、水溶性和细胞渗透性均比较优良.该探针可用于细胞中黏度的检测与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荧光溶剂生色探针 溶剂极性 黏度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阳离子咔唑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元红 孙渝明 +3 位作者 刘鑫 赵宁 于晓强 黄柏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0-1863,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阳离子咔唑衍生物3,6-双(1-羟乙基-4-烯基吡啶)咔唑碘盐(3,6-BHVC),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发射光谱探讨了该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方式.所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阳离子咔唑衍生物3,6-双(1-羟乙基-4-烯基吡啶)咔唑碘盐(3,6-BHVC),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发射光谱探讨了该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方式.所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磷酸根]/[染料]比值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在该比值较高的条件下主要以沟槽结合方式为主.表明咔唑衍生物可以成为一种探索具有高结合能力双光子DNA探针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阳离子咔唑衍生物 双光子细胞核荧光探针 结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