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光子吸收的宽谱光源关联特性测量方法
1
作者 刘伟 侯利冰 +5 位作者 吴英春 李占明 孙启耀 李珊 张卫国 段文博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8-1163,共6页
以“鬼成像”为代表的关联成像具有新颖的物理现象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经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其中光源关联特性的测量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热光光源(太阳光、钨丝灯光)的相干时间太短,以至于无法采用现有探测器直接测量,阻碍了被... 以“鬼成像”为代表的关联成像具有新颖的物理现象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经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其中光源关联特性的测量显得格外重要。然而,热光光源(太阳光、钨丝灯光)的相干时间太短,以至于无法采用现有探测器直接测量,阻碍了被动关联成像技术的发展。对此,基于虚能级极短寿命的超快时间分辨能力的双光子吸收过程,提出使用光子计数型光电倍增管探测器,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谱宽为150 nm的超连续激光的关联特性进行测量,测得的相干时间为60 fs、峰背比为2.6∶1,与理论预测一致,此外,与自发辐射光源(峰背比4∶1)和脉冲光(峰背比8∶1)的二阶关联函数相比,超连续激光的关联函数的峰背比展示出了不同的结果(峰背比2.6∶1),基于双光子吸收过程测量光源关联特性的方法给识别不同种类的光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该方法的实验装置更加简单紧凑,为直接使用太阳光进行“鬼成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特性 非线性光学 双光子吸收 计数型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池宝 任安祥 +1 位作者 李海渤 阳年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2-2227,共6页
合成了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2,5-二氰基-1,4-二(4'-氟苯乙烯基)苯],并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飞秒脉冲诱导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2个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与CY[2,5-二氰基-1,4-... 合成了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2,5-二氰基-1,4-二(4'-氟苯乙烯基)苯],并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飞秒脉冲诱导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2个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FR与CY[2,5-二氰基-1,4-二(4'-氰基苯乙烯基)苯]以及2个D-A-D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MO[2,5-二氰基-1,4-二(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和MA[2,5-二氰基-1,4-二(4'-二甲胺基苯乙烯基)苯]的单、双光子吸收与发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单光子吸收与发射波长随末端取代基供电子能力的增强而增大,末端强吸电子基化合物FR和CY具有相当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92与0.89)、较长的荧光寿命(分别为5.8与6.1 ns)及较大的双光子吸收系数(分别为19.1与20.5).末端带强吸电子基的化合物FR与CY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分别为6350 GM和6870 GM)比末端带供电子基的化合物MO和MA的δ(分别为270 GM与1790 GM)要大得多,表明A-A-A型双苯乙烯基苯类化合物具有异常大的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 A-A-A型共轭结构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枝[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和光功率限幅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钱鹰 黄维 +4 位作者 路志锋 朱晓勤 孟康 吕昌贵 崔一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69-2372,共4页
采用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定了多枝[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测定了化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在800 nm波长的激光激发下,9-乙基-3,6-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3)和三-{5-(4-叔丁基... 采用非线性透过率法测定了多枝[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测定了化合物的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在800 nm波长的激光激发下,9-乙基-3,6-双{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咔唑(3)和三-{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苯乙烯基-4-苯基}-胺(4)能够发出很强的蓝色和黄绿色双光子上转换荧光,荧光峰分别位于485和547 nm.这些多枝结构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较大(数值超过104GM),并具有很强的光限幅效应.多枝分子中重复单元的推拉电子结构和协同效应有效地增强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二唑衍生物 双光子吸收截面 双光子激发荧光 光功率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旭峰 钟增培 +1 位作者 许京丽 许遵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合成了系列三芳基咪唑化合物,用1H NMR、有机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用稀溶液荧光比较法测定了荧光量子产率,X-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超快速飞秒激光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 合成了系列三芳基咪唑化合物,用1H NMR、有机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用稀溶液荧光比较法测定了荧光量子产率,X-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超快速飞秒激光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测试结果表明:三芳基咪唑是一类新型有效的双光子吸收化合物,具有D-π-A结构的三芳基咪唑有着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具有双光子诱导蓝光发射光学特性,是双光子荧光显微与成像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5-三芳基咪唑 双光子吸收 双光子诱导荧光量子产率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e晶体的双光子吸收对太赫兹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可 谢冀江 +3 位作者 杨贵龙 谢京江 李殿军 陈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1-365,共5页
根据光整流效应,利用超快激光脉冲泵浦GaSe晶体实现了0.2-2.5 THz的宽带太赫兹辐射输出。禁带中的电子在两个800 nm光子的作用下激发到导带中形成自由载流子,进而吸收所产生的太赫兹辐射,最终导致太赫兹的输出随泵浦功率的增加而趋于饱... 根据光整流效应,利用超快激光脉冲泵浦GaSe晶体实现了0.2-2.5 THz的宽带太赫兹辐射输出。禁带中的电子在两个800 nm光子的作用下激发到导带中形成自由载流子,进而吸收所产生的太赫兹辐射,最终导致太赫兹的输出随泵浦功率的增加而趋于饱和。为了研究双光子吸收对太赫兹输出的影响,测量了800nm处的GaSe晶体的双光子吸收系数,结果为0.165 cm/GW。通过对太赫兹输出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GaSe晶体中自由载流子对太赫兹输出的吸收截面为1×10^-15cm^2。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用于优化GaSe晶体在强激光泵浦下的太赫兹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e晶体 双光子吸收 太赫兹 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国华 王刚 +1 位作者 叶莉华 崔一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共3页
综述了非线性透过率法、Z -扫描技术、双光子诱导荧光法、双光子瞬态吸收光谱法等各种测量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方法 ,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截面 测量方法 非线性透过率法 Z-扫描技术 双光子诱导荧光法 双光子瞬态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芴三苯胺多枝分子的双光子吸收与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唯舟 王筱梅 +2 位作者 方香云 蒋宛莉 赵俊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6-1619,共4页
研究了3个氧芴/三苯胺衍生物:E-2,8-双(4-二苯胺基苯乙烯基)氧芴(简称OT-G1)、E-2,8-双[4-(二苯基氨基-二苯乙烯基)(4′-溴苯基)氨基-苯乙烯基]氧芴(简称OT-G1.5)和E-2,8-双-[4′,4″-二-(二苯胺基苯乙烯基)-4-二苯胺基苯乙烯基]氧芴(简... 研究了3个氧芴/三苯胺衍生物:E-2,8-双(4-二苯胺基苯乙烯基)氧芴(简称OT-G1)、E-2,8-双[4-(二苯基氨基-二苯乙烯基)(4′-溴苯基)氨基-苯乙烯基]氧芴(简称OT-G1.5)和E-2,8-双-[4′,4″-二-(二苯胺基苯乙烯基)-4-二苯胺基苯乙烯基]氧芴(简称OT-G2)的双光子吸收和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分子'代数'从1→1.5→2增高,氧芴三苯胺多枝分子的HOMO能级升高、双光子荧光强度和双光子吸收截面明显增大.由于HOMO能级的升高有利于分子的电荷转移,因而分子表现出强的双光子吸收能力,这表明可通过电化学行为来推断出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芴三苯胺多枝分子 双光子吸收 双光子荧光 HOMO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飞秒Ti:sapphire激光测定对称型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和上转换荧光 被引量:3
8
作者 钱鹰 朱晓勤 +3 位作者 黄维 吕昌贵 林国强 崔一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74-1777,共4页
用800nm波长的飞秒Ti:sapphire激光测定了2个对称型噁二唑衍生物2,5-二[4-(2-N,N-二苯氨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与2,5-二[4-{2-N,N-二(4-溴代苯)氨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BrPASPO)的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激发荧光光... 用800nm波长的飞秒Ti:sapphire激光测定了2个对称型噁二唑衍生物2,5-二[4-(2-N,N-二苯氨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PASPO)与2,5-二[4-{2-N,N-二(4-溴代苯)氨基苯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BrPASPO)的双光子吸收和双光子激发荧光光谱,其飞秒双光子吸收截面为20.6和9.91GM,双光子泵浦上转换荧光最大波长分别在535和545nm。测定了紫外吸收、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致变色效应。化合物PASPO和Br-PASPO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吸收峰分别位于412和403nm,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11和495nm,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73和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化合物 双光子吸收 上转换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衍射理论为基础考虑双光子吸收的Z-扫描理论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霞 姚保利 侯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0-1014,共5页
以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线性介质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对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后的传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从一种新的角度解释了Z扫描现象.理论推导出了考虑双光子吸收的闭孔和开孔Z扫描曲线的统... 以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非线性介质对高斯光束的衍射模型,对高斯光束通过非线性介质后的传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从一种新的角度解释了Z扫描现象.理论推导出了考虑双光子吸收的闭孔和开孔Z扫描曲线的统一公式,是计算非线性折射率和双光子吸收系数的一种新方法.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对于考虑双光子吸收的闭孔Z扫描曲线,其结果与经典的Z扫描理论完全一致.而对于已给定的开孔Z扫描曲线,用该理论计算出的双光子吸收系数是经典开孔Z扫描理论计算值的1/3,其它结论与传统Z扫描理论完全吻合.该理论的近似条件只要求薄样品和小非线性吸收,比传统理论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扫描 非线性折射率 双光子吸收 衍射 光克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N-{4-[(反式)-2-(4-硝基苯基)乙烯基]苯基}-N,N-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丽敏 赵珂 +1 位作者 孙元红 王传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从头计算的基础上 ,利用两态模型对溶剂对N { 4 [(反式 ) 2 (4 硝基苯基 )乙烯基 ]苯基 } N ,N 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溶剂对该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影响较大 ,双光子吸收截面随着溶剂... 在从头计算的基础上 ,利用两态模型对溶剂对N { 4 [(反式 ) 2 (4 硝基苯基 )乙烯基 ]苯基 } N ,N 二苯氨基分子双光子吸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溶剂对该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影响较大 ,双光子吸收截面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截面 溶剂 两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取代结构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梅 胡寒梅 +1 位作者 田玉鹏 蒋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64-2067,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取代结构的双光子吸收材料1,3,5-三[4-[2-(3-吡啶)乙烯基]苯基]苯(4),通过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1HNMR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并测出其双光子吸收截面为7.63×1...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取代结构的双光子吸收材料1,3,5-三[4-[2-(3-吡啶)乙烯基]苯基]苯(4),通过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1HNMR和红外对其进行表征。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并测出其双光子吸收截面为7.63×10-48cm4.s.photon-1。利用合成的1,3,5-三[4-[2-(3-吡啶)乙烯基]苯基]苯作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齐聚物作单体(CN120C80),200fs,76MHz、Ti∶sapphire飞秒激光器作光源,进行了三维周期微结构的制作。所合成化合物是潜在应用前景的双光子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取代结构 光子荧光 双光子荧光 双光子吸收截面 引发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杂环分子的双光子吸收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孟现美 黄晓明 王传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利用少态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新近合成的三个具有有机杂环结构的苯并噻唑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有机分子的!电子离域结构的增大,最大吸收峰红移.当共轭链较长时,共轭链的增长对增强分子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远... 利用少态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新近合成的三个具有有机杂环结构的苯并噻唑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有机分子的!电子离域结构的增大,最大吸收峰红移.当共轭链较长时,共轭链的增长对增强分子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影响远大于吸电子基强度变化的影响.该类分子具有较好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并推测了三个分子的电荷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光子 双光子吸收截面 密度泛函理论 少态模型 有机杂环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点中双激子的双光子共振吸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强 沈娇艳 +2 位作者 杨永刚 刘国才 祝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从基本的非线性光学三阶极化率出发 ,分析半导体量子点中双激子的双光子共振吸收三阶极化率 ,得到 2个入射频率光电场和只有 1个入射频率光电场的简并情况下双光子共振吸收三阶极化率 ,讨论了三阶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在双光子共振频率附... 从基本的非线性光学三阶极化率出发 ,分析半导体量子点中双激子的双光子共振吸收三阶极化率 ,得到 2个入射频率光电场和只有 1个入射频率光电场的简并情况下双光子共振吸收三阶极化率 ,讨论了三阶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在双光子共振频率附近的行为 ,随着共振频率宽度的增大 ,三阶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很快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 双激子 三阶极化率 双光子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双光子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飞飞 徐铁峰 +3 位作者 戴世勋 聂秋华 沈祥 王训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重金属氧化物(Bi2O3)含量的Bi2O3-B2O3-SiO2三元系统玻璃.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632.8nm波长下的线性折射率n,结果表明玻璃的n值在1.9~2.1范围内且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由于Bi3... 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一系列高重金属氧化物(Bi2O3)含量的Bi2O3-B2O3-SiO2三元系统玻璃.用棱镜耦合仪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632.8nm波长下的线性折射率n,结果表明玻璃的n值在1.9~2.1范围内且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由于Bi3+离子具有高极化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的线性吸收谱,结果表明玻璃的带隙Eopg值在2.229~2.268eV之间,且随Bi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用开孔Z扫描实验测量了各个玻璃样品在770、800、850nm三个波长下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由于三个测量波长的光子能量hv(1.61,1.55,1.46eV)处于各个玻璃样品的带隙(Eopg)和半带隙(Eopg/2)之间,表明实验中的非线性吸收属于双光子吸收(TPA).实验结果表明:在3个测量波长下,Bi2O3含量最小的样品由于能隙状态的作用而体现出谐振型的TPA,其β值很高((3.6~6.1)×10-12m/W),说明其能应用在光限幅器中.另一方面,Bi2O3含量较高的样品只在770nm波长下才表现出微弱的非谐振类的TPA,并且β值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这表明它们在全光开光器(AOS)中有极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氧化物 玻璃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吸收光谱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虹 黄振立 +1 位作者 汪河洲 田玉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9-561,共3页
本文报道以皮秒脉冲激光抽运的光参量放大器为宽带可调谐激发光源 ,直接测量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双光子吸收谱的方法。光参量放大器不但可调谐谱带很宽 ,而且可用一对尼科尔棱镜很容易地实现全波段功率足够强和相等 ,使此方法的测量结果准... 本文报道以皮秒脉冲激光抽运的光参量放大器为宽带可调谐激发光源 ,直接测量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双光子吸收谱的方法。光参量放大器不但可调谐谱带很宽 ,而且可用一对尼科尔棱镜很容易地实现全波段功率足够强和相等 ,使此方法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用此方法研究了一个新有机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光谱 光参量放大器 双光子吸收截面 非线性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吸收法煤矸石在线自动分选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余恒 张伽虹 +4 位作者 陈国柱 汪幼梅 董一良 张金汉 徐敏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介绍基于双光子吸收原理的一种在线自动识别与分拣煤矸石系统。它适用于粒度级别为50~150mm 的矿样,传送带速为≤1m/s,年处理量为120万 t 的矿井。实验表明,分选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原则上本方法也可适用于粒度级别为20~50mm 的... 本文介绍基于双光子吸收原理的一种在线自动识别与分拣煤矸石系统。它适用于粒度级别为50~150mm 的矿样,传送带速为≤1m/s,年处理量为120万 t 的矿井。实验表明,分选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原则上本方法也可适用于粒度级别为20~50mm 的矿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煤矸石 自动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种不同π电子中心的几种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丽 任爱民 +2 位作者 封继康 刘孝娟 周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6-530,392,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及 ZINDO方法 ,从理论上研究了含二苯乙炔、二苯乙烯和偶氮苯等 3种不同 π电子中心的几种非线性光学 ( NLO)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ω)及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γ) .同时以正确的分子几何构型及 UV-Vis光谱为基础 ,系统... 用密度泛函理论及 ZINDO方法 ,从理论上研究了含二苯乙炔、二苯乙烯和偶氮苯等 3种不同 π电子中心的几种非线性光学 ( NLO)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δ(ω)及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γ) .同时以正确的分子几何构型及 UV-Vis光谱为基础 ,系统地研究和对比了它们的单光子吸收 ( OPA)和双光子吸收 ( 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电子中心 取代基 双光子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拉型偶氮化合物双光子吸收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燕萍 王深义 +2 位作者 孙真荣 丁良恩 王祖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3-414,共2页
用皮秒激光和Z-Scan技术测量了推拉型偶氮化合物(4-甲基氨基-4-硝基偶氮苯)掺杂薄膜的双光子吸收,得到了双光子吸收系数β为23×10-8cm/W,品质因子T为0.3的化合物,这表明该材料可能是光开关器件的... 用皮秒激光和Z-Scan技术测量了推拉型偶氮化合物(4-甲基氨基-4-硝基偶氮苯)掺杂薄膜的双光子吸收,得到了双光子吸收系数β为23×10-8cm/W,品质因子T为0.3的化合物,这表明该材料可能是光开关器件的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拉型偶氮化合物 薄膜 双光子吸收 光开关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吡唑铝化合物双光子吸收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晓婷 郭景富 +3 位作者 安迪 王丹 任爱民 封继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3-2310,共8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验的ZINDO方法对二吡唑铝化合物的单、双光子吸收(OPA、TPA)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氮烷杂环化合物具有好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其双光予最大吸收截面值(σ_(max))可达到2860.1 GM(1 GM=10^(-50)cm^4·s...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半经验的ZINDO方法对二吡唑铝化合物的单、双光子吸收(OPA、TPA)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氮烷杂环化合物具有好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其双光予最大吸收截面值(σ_(max))可达到2860.1 GM(1 GM=10^(-50)cm^4·s·photon^(-1)).在中心、共轭桥和末端引入强的吸电子基团可调谐单、双光子吸收光谱,实现在不同波长范围的双光子吸收;利用三态公式分析了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变化的内在原因;铝氮烷杂环化合物与其相应的硼化合物相比,表现出类似的单、双光子吸收性质,但一定程度上可增大双光子吸收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双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截面 二吡唑铝:分子内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4,4'-双(N,N-二丁胺基)二苯乙烯分子双光子吸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珂 孙元红 +4 位作者 李洪玉 王传奎 张献 于晓强 蒋民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对于实验室合成的反4,4' 双(N,N 二丁胺基)二苯乙烯分子,实验测量了该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谱,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其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能量范围内,分子的单光子吸收主要发生在分子的第一激发态,而分子... 对于实验室合成的反4,4' 双(N,N 二丁胺基)二苯乙烯分子,实验测量了该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谱,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其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能量范围内,分子的单光子吸收主要发生在分子的第一激发态,而分子的双光子吸收主要发生在分子的第二和第四激发态上。该分子在相应系列衍生物中具有最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子的相关能对分子的激发态能量影响较大。我们给出了分子基态与电荷转移态的电荷转移过程,并从理论上定性解释了双光子聚合反应的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响应函数方法 有机共扼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