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TSH抑制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昕 周默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8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从其术后的第3周开始进行TSH抑制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从其术后的第1d开始进行TSH抑制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TSH的水平和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7d、第14d和第30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TSH的水平均较低,P <0.05。术后第2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P <0.05。结论 :对接受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TSH抑制治疗可有效地稳定其血清TSH的水平,预防其病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H抑制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颈段硬外麻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比较
2
作者 李建华 庞丽辉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颈段硬膜外麻醉在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将6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颈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1%利多卡因组(A组),1.2%利多卡因组(B组),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颈段硬膜外麻醉在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将6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颈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1%利多卡因组(A组),1.2%利多卡因组(B组),1.5%利多卡因组(C组)。记录硬膜外阻滞产生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起效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术中HR、BP、SPO_2改变及麻醉质量评价。结果:A组和B组比C组阻滞效果差、阻滞平面低,牵拉反应相对明显,使用剂量相对多,A组<B组<C组(P<0.05),3组术中血压、心率A组和B组增高和增快明显于C组,SPO_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利多卡因组和1.2%利多卡因组用于甲亢患者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其麻醉效能弱于1.5%利多卡因组,但3组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硬膜外麻醉 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全切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3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30-133,183,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腔镜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用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恢复,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切除 炎症反应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44-46,5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7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结节数量、结节直径、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无失访者,随访时间3~5年,平均随访时间(4.89±0.69)年,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无死亡患者。其中有10例复发(真性复发4例、假性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0%(10/80),中位复发时间为4.1年。复发组患者年龄、结节直径均大于未复发组,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患者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是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存在复发风险,其中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应多加重视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 复发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建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111-4112,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双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目的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双侧甲状腺肿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失血量、手术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62%(44/47)]与对照组[95. 74%(45/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失血量、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 38%(3/47)]低于对照组[23. 40%(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效果与甲状腺全切除术相当,可减少失血量、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金鑫 夏景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673-675,共3页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清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 目的比较甲状腺全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清丰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5 d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95.24%(40/42)]较对照组[78.57%(33/42)]高(P<0.05)。两组术前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WBC水平均低于术前,两组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5 d,两组WBC水平高于术后3 d,CRP水平低于术后3 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3/42)]较对照组[23.81%(10/42)]低(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 a,对照组脱落1例,复发0例;观察组无脱落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2/42)。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茂生 张雪松 +1 位作者 李奎 高瑞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肿治疗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双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等...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肿治疗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双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观察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5.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甲状腺肿的治疗,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存在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改善了手术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切除 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8
作者 潘炳坤 陈雁平 余学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比较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 目的比较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补充左甲状腺素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年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补充左甲状腺素剂量(90.00±20.97)μg/d高于对照组的(75.00±25.91)μg/d,术后3年内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治疗中,选择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治疗与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的差异,仅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术后需补充的甲状腺素量高于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但复发率明显较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志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206-1207,共2页
目的观察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目的观察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为93.65%(59/63),高于对照组的79.37%(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双侧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外观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肿瘤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国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12.8%,术后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左侧腺叶切除加右侧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俊杰 王全 +1 位作者 甘新君 郑俊彪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8期570-570,共1页
目的 探讨甲亢的手术治疗方式 。 方法 采取左侧腺叶切除加右侧腺体次全切除术 。 结果 32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 ,平均出血量140ml,并发喉上神经损伤1例 ,一过性低钙血症2例。随访平均34个月 ,无复发病例 ,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结论 本... 目的 探讨甲亢的手术治疗方式 。 方法 采取左侧腺叶切除加右侧腺体次全切除术 。 结果 32例平均手术时间120min ,平均出血量140ml,并发喉上神经损伤1例 ,一过性低钙血症2例。随访平均34个月 ,无复发病例 ,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结论 本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腺叶切除 切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柳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28)。为甲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 目的:探讨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28)。为甲组患者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病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相比,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更高,P <0.05。结论: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较好,此病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其术后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临床医师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应酌情使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骶韧带悬吊术在预防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江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双侧骶韧带悬吊术在预防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阳县康达医院接受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脱垂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全... 目的:分析双侧骶韧带悬吊术在预防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阳县康达医院接受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脱垂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侧骶骨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盆腔脏器脱垂指示点数值和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前壁中线-处女膜缘3 cm(Aa)、阴道后壁中线-处女膜缘3 cm(Ap)、阴道残端-Aa最远处(Ba)、阴道残端-Ap最远处(Bp)及宫颈最远端(C)数值高于对照组,后阴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盆腔脏器脱垂率低于对照组(P=0.038)。结论:双侧骶韧带悬吊术在预防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盆腔脏器脱垂,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子宫切除 骶韧带悬吊 盆腔脏器 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4
作者 宋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93例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 目的探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93例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镇痛药使用量、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简明健康状况评分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镇痛药使用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1/47)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予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结节型甲状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韩玲玲 胡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加输卵管切除 卵巢血供 卵巢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林斯锋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92-93,共2页
目的:研究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万宁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4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全切组和次切组。为全切组20例患者采用甲... 目的:研究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万宁市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4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全切组和次切组。为全切组20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次切组20例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切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镇痛剂的使用量均较少,术后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确切,创伤性较小,术后患者镇痛剂的使用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癌48例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云光 万德礼 徐国华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究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TT)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TT术式治疗(观察组)和行近全切术式治疗(对照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各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1年时基础甲状旁腺激素... 目的:探究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全甲状腺切除术(TT)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TT术式治疗(观察组)和行近全切术式治疗(对照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各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1年时基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PTH)水平差异,并记录2组近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术后继发性出血)及远期预后情况(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癌转移、癌复发)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的外周血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年时外周血i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iPTH水平,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前(P<0.05),但术前与术后1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iPTH水平,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1年<术前(P<0.05)。2组近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癌转移、癌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T术式应用于双侧甲状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避免近期并发症发生,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情况,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881-1882,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项城市付集卫生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项城市付集卫生院收治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病情复发,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结节性甲状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翠莹 游可理 +2 位作者 陈观娣 吴淑燕 李志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 目的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同时,预防性(或机会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患卵巢/盆腔浆液性癌的风险。文中探讨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子宫良性疾病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的60例绝经前女性患者。其中术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与保留双侧输卵管(对照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以及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月经周期、手术指征、合并症、既往腹部手术史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AMH分别为(1.08±0.08)和(1.04±0.10)ng/m L、(0.86±0.44)和(0.81±0.48)ng/m L、(0.84±0.94)和(0.68±0.42)ng/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7,P=0.746);与术前AMH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以及3个月均明显下降(P<0.05);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SH、LH及E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vs 3.3%和10.0%vs 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女性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同时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在术后近期内不加重卵巢功能的下降。AMH在评估术后卵巢功能改变上较FSH、LH及E2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女性 子宫切除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