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JAG1基因突变相关的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胎儿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杨娟 姚光辉 +1 位作者 魏振玲 吴庆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两个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两个家系的遗传咨询及再次妊娠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两个16+周和18+周胎儿行详细超声检查,发现其双侧肾脏呈多囊性发育不良改变,经遗传咨询后胎儿父母决定终止妊娠。取胎... 目的:探讨两个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两个家系的遗传咨询及再次妊娠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两个16+周和18+周胎儿行详细超声检查,发现其双侧肾脏呈多囊性发育不良改变,经遗传咨询后胎儿父母决定终止妊娠。取胎儿皮肤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取父母外周血,采用PCR和Sanger测序验证基因突变位点。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家系1胎儿携带JAG1基因c.2078_2079delGT(p.Cys693fs)杂合突变,该突变来自母亲;家系2胎儿携带c.3548_3552delAGAAG(p.Glu1183fs)杂合突变,该突变来源于母亲。结合超声表现及家族史等,这两个双侧MCDK家系的病因为JAG1基因突变相关的Alagille综合征。结论:两个双侧MCDK家系最终确诊为Alagille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JAG1 ALAGILLE综合征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琪 兰为顺 +5 位作者 陈欣林 向雷 杨文忠 刘芳 万亚平 洪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6-489,491,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MRI作为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补充性影像学检查的可行性,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MRI诊断为MCDK的104例胎儿,将MRI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出生后手术及超声与... 目的探讨产前MRI作为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补充性影像学检查的可行性,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MRI诊断为MCDK的104例胎儿,将MRI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出生后手术及超声与MRI结果进行对照,并对比MRI与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分析MRI联合超声诊断MCDK的优势。结果104例经MRI诊断为MCDK的胎儿中,102例通过因畸形引产的胎儿标本或出生后随访证实为MCDK,2例误诊。4例羊水明显减少或无羊水。102例于产后随访或引产后尸检证实患者中,58例(56.9%)超声诊断为MCDK,40例(39.1%)超声发现肾脏呈多囊样改变,但未明确诊断MCDK,4例(3.9%)超声误诊为其他疾病(1例成人型多囊肾,1例多发肾囊肿,2例肾缺如)。结论产前MRI较产前超声诊断胎儿MCDK时可获得更多诊断信息,特别是在羊水少、孕妇肥胖等因素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情况下,MRI可作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MCDK的可靠补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多囊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单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被引量:9
3
作者 戴晨燕 茹彤 +2 位作者 顾燕 杨燕 徐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单纯性单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检出的29胎单纯性单侧MCDK胎儿。在排除孕妇妊娠合并征、胎儿合并有其他结构异常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后,对其中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单纯性单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检出的29胎单纯性单侧MCDK胎儿。在排除孕妇妊娠合并征、胎儿合并有其他结构异常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后,对其中15胎继续妊娠并进行随访的胎儿跟踪观察至产后,观察胎儿患侧肾脏的声像图变化特征、健侧肾脏形态及大小、患儿生长发育及肾功能有无受损。结果 15胎单侧MCDK胎儿,最短随访时间为孕期至出生后7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孕期至患儿5周岁。超声显示胎儿时期患侧肾脏体积常先变大,至妊娠晚期近足月时肾脏体积多逐渐缩小,至出生后5~6个月时患侧肾脏常已萎缩,甚至超声无法探及。而健侧肾脏的形态、大小、声像图特征与正常同孕龄胎儿相似。产前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及羊水量均在正常。出生后,除1例患儿体质量过重外,其余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胎儿单纯性单侧MCDK多预后良好,超声在检查及随访中有重要价值,可为产前诊断咨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多囊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合并同侧输尿管闭锁1例报道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丰年 陈卫兵 +1 位作者 李炳 欧继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5-616,共2页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uhicystic dyplastic kidney,MCDK)是指肾脏发育不完全,组织学上具有胚胎结构分化不良,如囊肿、异常肾小管、未分化的间充质等,构成一个失功能的器官。多为单侧发病,有潜在恶变倾向,单侧病变应予切除[1]。婴儿发病率...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uhicystic dyplastic kidney,MCDK)是指肾脏发育不完全,组织学上具有胚胎结构分化不良,如囊肿、异常肾小管、未分化的间充质等,构成一个失功能的器官。多为单侧发病,有潜在恶变倾向,单侧病变应予切除[1]。婴儿发病率为l/4 300,男女婴儿之比为2.4∶1,左侧较右侧多见,约占53%[2-4]。国外研究指出,MCDK是一种偶发的非基因遗传性疾病,可以有家族遗传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发育不良 输尿管 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尿道闭锁并单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宴鹏 李杰 刘素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病例孕妇,27岁,孕1产0,孕16周+4,孕期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显示:宫内单胎,胎头双顶径4.34 cm,头围16.59 cm,腹围20.50 cm,股骨长2.83 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Ⅰ级,无羊水,脊柱排列连续,四肢部分显示;心脏结构未见异常;胎儿肝、胃肠管... 病例孕妇,27岁,孕1产0,孕16周+4,孕期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显示:宫内单胎,胎头双顶径4.34 cm,头围16.59 cm,腹围20.50 cm,股骨长2.83 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Ⅰ级,无羊水,脊柱排列连续,四肢部分显示;心脏结构未见异常;胎儿肝、胃肠管无扩张,腹腔内探及液性暗区深约2.52 cm;右侧肾脏明显增大,大小5.06 cm×3.40 cm,正常肾实质回声消失,探及大小不等的小囊泡,集合系统未见明显扩张,右侧输尿管显示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疾病 多囊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晶 薛建平 李玉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8-588,共1页
关键词 多囊发育不良 小儿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MRI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裕 陈伟 +3 位作者 周玲玲 谢筱筱 陈博 严志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本研究探讨MCDK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DK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肾脏的长径、宽径,囊性病变数量、大小及信号。结果 20例均为单侧... 目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MCDK)是一种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本研究探讨MCDK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DK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肾脏的长径、宽径,囊性病变数量、大小及信号。结果 20例均为单侧MCDK,其中左侧11例,右侧9例。患肾均小于对侧肾,由大小不一、数量不等、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的囊腔构成,囊间互不相通,且未见正常肾盂结构,其中2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下端囊肿,2例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合并同侧巨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对侧肾代偿性增大,其中1例肾轴旋转不良伴肾囊肿,2例肾盂输尿管移行段狭窄伴肾积水,1例巨输尿管伴肾积水,1例单纯肾积水。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MCDK的影像学特征,磁共振尿路造影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右肾多囊性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于莉 于新凯 孙建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8-1158,共1页
孕妇,女,30岁,孕1产0,孕32周,首次来我院接受产前彩超检查。应用ALOKA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见宫内单胎,胎儿右肾形态失常,正常皮髓质结构显示不清,被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所替代,较大者约4.1 cm×3.6 cm,壁... 孕妇,女,30岁,孕1产0,孕32周,首次来我院接受产前彩超检查。应用ALOKA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见宫内单胎,胎儿右肾形态失常,正常皮髓质结构显示不清,被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所替代,较大者约4.1 cm×3.6 cm,壁薄,内透声好;彩色多普勒未见其内明显血流信号(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囊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1例
9
作者 戴士林 林斌 +1 位作者 葛怀强 柴志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多囊 发育不良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盆腔异位及多囊性发育不良肾合并子宫、膀胱、阴道畸形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文欢 张立 +1 位作者 司子燚 王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8-638,共1页
孕妇27岁,孕1产0,无家族遗传病史。孕24周超声:胎儿左心室见斑片状强回声,双肾区未见肾脏回声,双侧肾上腺横向位于脊柱两侧;盆腔内左侧髂总动脉旁见约2.0cm×1.1cm肾脏样混合性回声,内见多个囊状无回声区(图1A)。
关键词 异位 多囊发育不良 阴道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宫、单肾及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刘敏 +1 位作者 李学洪 陈鸿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0期1141-1141,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反复腹胀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中下腹触及大小约14cm×21cm×33cm包块,呈揉面感,质韧,肠鸣音正常。
关键词 卵巢黏液腺瘤 下腔静脉 子宫 形合 病例资料 中下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球囊压迫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岩峰 马逸 +4 位作者 黄海韬 邹建军 王斌 李付勇 王全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一侧行PMC术后对侧PMC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对从2000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PMC技术治疗的74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技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探讨一侧行PMC术后对侧PMC术的手术时机。方法对从2000年12月至2009年8月采用PMC技术治疗的74例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判定手术成功率,根据患者一侧手术后咀嚼肌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选择对侧手术时机。结果对74例患者共行145次手术(包括3例患者术后单侧疼痛症状复发行第2次手术治疗)。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6.5%。随访1~7年,平均2.9年,疼痛复发率为2.1%。74例患者中行双侧手术者68例,其中57例在单侧进行PMC治疗后1~3个月内行对侧PMC术。结论 PMC技术是治疗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其中单侧进行PMC治疗后,可在术后1~3个月进行对侧的PMC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三叉神经痛 压迫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卵巢内胚窦癌合并双侧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绍文 孙宁 +3 位作者 毛慧芳 何凯 孙国英 王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50-750,共1页
关键词 包块 巨大 卵巢 畸胎瘤 超声诊断 穿刺液 均匀 大小 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复发性双侧巨大卵巢囊肿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燕明 王燕 +2 位作者 侯洁 张伶俐 吴维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6-237,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27岁,因月经不规则6年,B超检查发现双侧卵巢囊肿8天,于2016年4月19日入我院。患者13岁月经初潮,近6年月经不规则,周期40~60天,经期8~10天,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6年2月23日。2016年4月11日本院B超检查提示:双侧附件... 1病例报告 患者,27岁,因月经不规则6年,B超检查发现双侧卵巢囊肿8天,于2016年4月19日入我院。患者13岁月经初潮,近6年月经不规则,周期40~60天,经期8~10天,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6年2月23日。2016年4月11日本院B超检查提示:双侧附件多房性囊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卵巢 月经不规则 肿块 月经初潮 附件 甲减患者 原发甲减 末次月经 卵巢 左甲状腺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囊性腺纤维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芳 万亚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腺纤维瘤 卵巢交界 透明细胞 盆腔包块 B超检查 口服药物治疗 异常阴道流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异位妊娠保守手术后双侧卵巢囊性增大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485-2485,共1页
患者女,18岁,以“停经50d,不规则阴道流血10d.右下腹痛4d”为主诉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7月24日,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间断少量流血.呈暗红点滴样.4d前出现右下腹痛.呈局限性钝痛,无放散,伴轻度的恶心... 患者女,18岁,以“停经50d,不规则阴道流血10d.右下腹痛4d”为主诉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7月24日,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间断少量流血.呈暗红点滴样.4d前出现右下腹痛.呈局限性钝痛,无放散,伴轻度的恶心及肛门坠胀感,期间自测尿HCG(+),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增大 异位妊娠 不规则阴道流血 手术后 腹腔镜 保守 右下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
17
作者 张鹏 杨明 +2 位作者 刘涛 史建军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9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d入院。既往无乳腺癌家族史,已绝经。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乳腺内上象限,大小约3.0cm×2.0cm,质较软,活动性较好,边界欠清。右乳未扪及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0d入院。既往无乳腺癌家族史,已绝经。入院后查体:肿物位于左乳腺内上象限,大小约3.0cm×2.0cm,质较软,活动性较好,边界欠清。右乳未扪及肿物,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片表现为左乳内象限局部密度增高,未见明确肿物及钙化,右乳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表现为左乳内上象限乳头旁可见大小为2.71cm×1.29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样 乳腺肿物 肿大淋巴结 临床资料 癌家族史 彩超表现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莹 张湧波 +2 位作者 吴丹红 林炎鸿 兰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A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3例诊断为孤立发生的CBAVD患者的致病基因CFTR及易感基因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2,ADGRG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β亚单位(sodium channel epithelial 1 subunit beta,SCNN1B)和碳酸酐酶12(carbonic anhydrase,CA12)和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olute carrier family 9 member A3,SLC9A3)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针对CFTR基因多态性位点、内含子及侧翼序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用Sanger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BAVD易感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有害性预测。对13例CBAVD患者中1例患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评估子代遗传风险。结果:外显子测序发现13例CBAVD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检测到CFTR基因外显子突变,有6种错义突变:c.2684G>A(p.Ser895Asn)、c.4056G>C(p.Gln1352His)、c.2812G>T(p.Val938Leu)、c.3068T>G(p.Ile1023Arg)、c.374T>C(p.Ile125Thr)、c.1666A>G(p.Ile556Val),1种无义突变:c.1657C>T(p.Arg553Ter),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同时还存在CFTR的纯合p.V470位点,另外7例患者未检测出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13例CBAVD患者中,3例患者携带纯合p.V470的多态性位点,4例患者携带5T等位基因,2例患者携带TG13等位基因,10例患者携带c.-966T>G位点。4例CBAVD患者同时携带以上CFTR基因突变位点中的2~3个位点。13例患者中CBAVD易感基因突变情况:1种ADGRG2错义突变c.2312A>G(p.Asn771Ser),2种SLC9A3错义突变c.2395T>C(p.Cys799Arg)、c.493G>A(p.Val165Ile),1种SCNN1B错义突变c.1514G>A(p.Arg505His)和1种CA12错义突变c.1061C>T(p.Ala354Val),其中,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突变位点是首次在CBAVD患者中被发现,以上5种突变位点在gnomAD数据库中的人群变异频率极低,属于罕见突变,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显示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位点和SCNN1B基因的c.1514G>A(p.Arg505His)位点的有害性等级为致病突变。1例家系遗传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1657C>T(p.Arg553Ter)突变为新生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及其配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1女婴,该女婴遗传了先证者的致病性突变c.1657C>T(p.Arg553Ter)。结论:CFTR基因突变仍然是中国CBAVD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但突变的分布与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充中国CBAVD患者的CFTR突变谱;ADGRG2、SLC9A3、SCNN1B和CA12易感基因可能解释部分无CFTR突变的CBAVD病例;CBAV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确诊前对患者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其阴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建议将CFT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辅助生殖前的遗传学筛查,降低子代罹患CBAVD及囊性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输精管缺如 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 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散发性肾癌37例手术策略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楚潇 何为 +4 位作者 肖若陶 刘承 王国良 田晓军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bilateral sporadic renal cell carcinoma,BSRCC)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20年6月37例BSRCC的临床资料。全麻下建立腹膜后操作空间,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 目的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bilateral sporadic renal cell carcinoma,BSRCC)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20年6月37例BSRCC的临床资料。全麻下建立腹膜后操作空间,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或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对肿瘤体积大、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复杂囊性肿瘤,行后腹腔镜探查、中转开放手术或直接行开放手术切除。结果37例均成功行双侧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双侧NSS,15例行一侧NSS、对侧RN。1例行同期NSS+RN后出现ClaveinⅣa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余3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14枚囊性肿瘤中,除2枚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放NSS外,其余12枚成功行完全后腹腔镜下NSS。82枚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66枚,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7枚,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3枚,乳头状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Ⅰ型2枚,RCC未分类型2枚,肾嫌色细胞癌1枚,管状囊性RCC 1枚。术后病理核分级:G17例,G218例,G310例,G42例。35例随访4~194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30例存活,5例死亡,10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2年总生存率91.3%,2年无进展生存率82.6%。结论BSRCC积极行双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双侧腹腔镜NSS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对囊性RCC行腹腔镜NSS难度较大,常需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BSRCC具有多灶性、易复发的特点,术后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 后腹腔镜 保留单位手术 根治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栓塞术联合子宫颈环扎橡皮条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2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勤 古航 +2 位作者 刘玉环 张俊洁 惠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9-560,共2页
1病例报告例1,患者35岁,G2P1。因孕37周,于2016年10月24日在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凶险性前置胎盘,2016年12月26日急诊收入本院。患者于2012年因巨大儿剖宫产1次。此次妊娠后于外地定期产检,本次妊娠期间从未有阴道流血病史,于10月24日孕28... 1病例报告例1,患者35岁,G2P1。因孕37周,于2016年10月24日在外院超声检查提示凶险性前置胎盘,2016年12月26日急诊收入本院。患者于2012年因巨大儿剖宫产1次。此次妊娠后于外地定期产检,本次妊娠期间从未有阴道流血病史,于10月24日孕28周时常规产科B超检查发现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凶险性前置胎盘,且预测胎盘植入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前置胎盘 宫颈环扎 髂内动脉 橡皮条 栓塞术 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