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变系数PID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宏 吴海洋 巫佩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应用于直接驱动阀的电气双余度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控制系统,提出在位置环采用变系数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根据位置偏差改变调节参数,逐步加强比例和积分作用以快速消除系统稳态误差而又不引起系统... 针对应用于直接驱动阀的电气双余度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控制系统,提出在位置环采用变系数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算法,根据位置偏差改变调节参数,逐步加强比例和积分作用以快速消除系统稳态误差而又不引起系统抖动;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对位置偏差的积分项进行了限制.实验结果表明:位置环采用该变系数PID控制算法的双闭环系统能够有效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能和响应精度.同幅值的位置阶跃响应,位置环/电流环双闭环系统的上升时间比位置环/速度环双闭环系统的上升时间减小了32%;位置环/速度环双闭环系统具有优良的负载适应性能,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阀 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 闭环控制系统 变系数PID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朝阳 刘景林 张晓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电机设计中来,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针对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绕组细微的匝间短路故障,选择了相电流作为故障分析信号,通过拆分定子槽,改变控制电路的方式,建立了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有...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电机设计中来,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针对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绕组细微的匝间短路故障,选择了相电流作为故障分析信号,通过拆分定子槽,改变控制电路的方式,建立了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故障信号和小波函数的特点,分别利用Daubechies3和coif5小波函数对故障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结果表明在小波分解高频部分的第2层,信号有明显突变,并由此确定了coif5小波函数进行故障特征检测。采用coif5小波函数对相电流d2分解系数进行了能量特征提取,得到了各相短路时的故障特征向量。采用了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建立了基于PNN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对故障样本进行了诊断,诊断结果准确可靠,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永磁无刷直流电 匝间短路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磁-热耦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朝阳 刘景林 赵小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1-926,共6页
文章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中常见的绕组故障,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无刷电机设计中来,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它采用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槽嵌放和隔槽嵌放2种结构。根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推导了2种结构下的双余度... 文章针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中常见的绕组故障,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无刷电机设计中来,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它采用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槽嵌放和隔槽嵌放2种结构。根据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推导了2种结构下的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压、转矩方程。建立了2种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模型,设置了2套独立的控制电路,并利用magnet对其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对比分析了2种结构下的转速、转矩等。文章建立了2种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磁热耦合分析模型,对其热场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2种结构下的温度。仿真结果表明:2种结构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2套绕组并未给电机带来不良后果,但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无刷直流电 磁热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珍国 周生海 +1 位作者 王江浩 方一鸣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6-163,共8页
主要阐述了具有速度/电流双PI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调速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技术。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因非理想梯形波反电动势和非理想方波相电流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为此,提出一种相电流整形和新半桥PWM方式相... 主要阐述了具有速度/电流双PI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调速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技术。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因非理想梯形波反电动势和非理想方波相电流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为此,提出一种相电流整形和新半桥PWM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基于线反电动势常数的相电流整形技术能够解决因非理想梯形波反电动势引起的转矩脉动,通过分析相电流换相过程得到的新半桥PWM方式能够解决因非理想方波相电流引起的换相转矩脉动。通过四象限运行时的Matlab仿真和DSP驱动实验,验证了所提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闭环调速系统 转矩脉动抑制 相电流整形 四象限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付朝阳 刘景林 赵小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多电飞机的快速发展,设计了基于270 V的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根据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双余度工作时的转矩计算公式。建立了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模型,... 针对多电飞机的快速发展,设计了基于270 V的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根据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双余度工作时的转矩计算公式。建立了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场模型,并利用magnet对其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对比分析了单绕组工作时与双余度工作时的反电势、转矩、转速等。并建立了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的磁热耦合分析模型,对其双余度工作时的热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余度高压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达到与单绕组工作时相同的动态特性,转矩为单绕组工作时的2倍,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0V 余度 无刷直流电 磁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朝阳 刘景林 金英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4-728,共5页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设计了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槽嵌放和隔槽嵌放结构。建立了2种结构下的数学模型,对绕组电感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绕组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了双余...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设计了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槽嵌放和隔槽嵌放结构。建立了2种结构下的数学模型,对绕组电感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绕组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具体结构参数,对转速和转矩进行了仿真。利用magtrol测试系统对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了2种结构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机械特性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种结构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2套绕组同时工作时其转矩为1套绕组工作时的2倍;2套绕组并未对电机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但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永磁无刷直流电 设计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发热限制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定子裂比优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全武 窦满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26,共8页
针对一种航空机电作动器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外形尺寸及发热限制下的转矩提升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定子裂比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通过限定铜耗密度以限制电机整体发热,限定电流密度以限制绕组局部发热,以发热限制... 针对一种航空机电作动器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外形尺寸及发热限制下的转矩提升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定子裂比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通过限定铜耗密度以限制电机整体发热,限定电流密度以限制绕组局部发热,以发热限制为电磁转矩边界,针对单绕组工作冷备份与双绕组工作热备份两种备份方式,通过分析电磁转矩与定子裂比的关系,推导得出两种备份方式使电磁转矩最大的最优定子裂比表达式。利用有限元仿真对最优定子裂比解析值进行了验证,误差小于2%;依照本方法试制出样机,样机电磁转矩测试值与解析值相比误差为9.3%。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定子裂比优化方法可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外形尺寸一定、限制发热条件下,使转矩得到充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无刷直流电 定子裂比 发热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立丽 邢伟 +1 位作者 郭宏 王大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21,共5页
为了克服电机内部参数变化、齿槽效应、负载扰动以及余度降级等不确定因素对多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高性能的位置伺服控制,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多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跟踪微分器... 为了克服电机内部参数变化、齿槽效应、负载扰动以及余度降级等不确定因素对多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高性能的位置伺服控制,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的多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该系统通过跟踪微分器为给定位置信号安排了一个过渡过程,解决了系统的快速性与超调之间的矛盾;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将影响输出的系统内外"总扰动"扩展成新的状态变量,实时估计出来并进行动态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非线性组合实现了"小误差大增益、大误差小增益"的工程经验,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满足了系统的性能要求,且对电机内部参数变化、余度降级、负载扰动等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无刷直流电动机 位置伺服 自抗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朝阳 刘景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4-988,共5页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设计了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轴线绕组冗余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2种结构。建立了2种结构下的数学模型,对绕组电感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绕组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对同轴... 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将余度技术引入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中。设计了2种定子绕组方式,包括同轴线绕组冗余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2种结构。建立了2种结构下的数学模型,对绕组电感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绕组自感和互感之间的关系。对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磁势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增磁磁势和去磁磁势相等,而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去磁磁势大于增磁磁势。根据数学模型,设计了双余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具体结构参数,对电机转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电机转速高于同轴线绕组冗余时的电机转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永磁无刷直流电 电感 磁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卫国 霍达 +1 位作者 谭博 公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两套并联绕组互差30°电角度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电流前馈的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对应相绕组轴线互差30°的特点,在均流控制的前提下,使用变结构控制策略独立控制两套绕组... 针对两套并联绕组互差30°电角度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电流前馈的转矩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对应相绕组轴线互差30°的特点,在均流控制的前提下,使用变结构控制策略独立控制两套绕组的电流以保证电机在换相时刻输出稳定的转矩.为了增加电流的响应速度,采用电流前馈控制方法提高电流的变化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余度电机均流控制策略相比,基于变结构电流前馈的转矩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机的换相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变结构电流前馈控制 转矩脉动 无刷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凡桂 曾庆和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1606-1610,共5页
针对机电执行机构可靠性的问题,将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容错性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应用其中,对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原理的分析,根据电机的电感矩阵、电压平衡方... 针对机电执行机构可靠性的问题,将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容错性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应用其中,对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其控制原理的分析,根据电机的电感矩阵、电压平衡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详细地搭建了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本体及其伺服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DSPIC30F2010单片机的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采用双闭环均流控制方法,在单、双通道两种运行模式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单、双通道两种运行模式,也验证了其闭环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无直流电 闭环控制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兴艳 上官璇峰 +1 位作者 董洋洋 张汉允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7期45-49,共5页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在该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采用电流滞环,转速控制采用P控制和模... 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基于P-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在该调速系统中,电流控制采用电流滞环,转速控制采用P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电流滞环和转速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控制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与基于常规PID控制的调速系统相比,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一半,且超调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调速 P控制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闭环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绕组嵌放对磁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玲 刘卫国 +2 位作者 窦满峰 马瑞卿 解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91,共6页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采用多重电枢绕组技术以提高可靠性。采用隔槽嵌放的双绕组电机系统成本高,结构复杂。该文给出双绕组的一种同槽嵌放方式,对双绕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单绕组工作和双绕组工作时,同槽... 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采用多重电枢绕组技术以提高可靠性。采用隔槽嵌放的双绕组电机系统成本高,结构复杂。该文给出双绕组的一种同槽嵌放方式,对双绕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单绕组工作和双绕组工作时,同槽和隔槽嵌放方式的磁势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磁路饱和的情况下,单绕组工作时同槽嵌放电枢磁势的去磁作用小,而双绕组工作时,隔槽嵌放的电枢磁势去磁作用小;同槽嵌放更适用于冷备份余度模式,隔槽嵌放则宜于热备份余度模式。对电枢磁场、空载磁场、负载磁场和机械特性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并对隔槽嵌放样机的机械特性进行了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 无刷直流电动机 绕组:磁势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龙 欧阳明长 +1 位作者 程若发 郑礼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86,共6页
采用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装置,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原理和装置总体设计结构。通过无刷直流电动机内置HALL传感器信号计算反馈速度,运用采样电阻采集实时电流大小构成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控制器输出... 采用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装置,介绍了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原理和装置总体设计结构。通过无刷直流电动机内置HALL传感器信号计算反馈速度,运用采样电阻采集实时电流大小构成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控制器输出PWM信号作为全桥驱动电路控制电动机转动的输入。系统正阶跃响应运用双闭环PID,负阶跃响应运用短接制动和PID共同控制的方式。运用C~#编写了上位机,能实时观测电动机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作为控制效果好坏的评判标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性能好,可达成预期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闭环 脉冲宽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斌华 姚绪梁 杨祖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介绍了以DSP芯片TMS320C240为核心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设计。采用双闭环调速理论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控制,并对各部分硬件电路及软件结构及通讯协议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DSP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闭环调速理论 控制器 系统设计 通讯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无刷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1
16
作者 马瑞卿 刘卫国 解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98-103,共6页
建立了稀土永磁(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REPM)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dual-redundancy brushless DC motor,DR-BLDCM)位置伺服系统的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数学模型,针对并联型隔槽嵌放式DR-BLDCM的结构,采用磁感应强度波形分析方... 建立了稀土永磁(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REPM)双余度无刷直流电动机(dual-redundancy brushless DC motor,DR-BLDCM)位置伺服系统的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数学模型,针对并联型隔槽嵌放式DR-BLDCM的结构,采用磁感应强度波形分析方法,得到了该电机在每极每相槽数q=1时的每相自感和相间互感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在q=2和q=3时的自感和互感的参数修正关系。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模型,采用一种实用的正弦波消顶方法,即用消去顶部的正弦波来代替梯形波,减小了系统仿真过程的计算量。通过对DR-BLDCM位置伺服系统实际参数的动态性能仿真,得到了位置伺服系统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曲线。仿真曲线与DR-BLDCM电动舵机实际系统试验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DR-BLDCM自感和互感算法及此类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余度 伺服系统 自感 互感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长征 叶瑰昀 +1 位作者 陈德运 孙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9-733,共5页
为了获取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准确位置信号,采用反电势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针对电机起动时反电势比较小,难以通过反电势法来检测转子位置的情况,提出预定位法和变频升压相结合的电机软起动方法,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速度、电流的... 为了获取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准确位置信号,采用反电势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针对电机起动时反电势比较小,难以通过反电势法来检测转子位置的情况,提出预定位法和变频升压相结合的电机软起动方法,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速度、电流的双闭环控制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详细讨论了在去掉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如何换相以及速度的提取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调速性能及位置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反电动势过零检测 软起动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余度机载永磁无刷直流伺服系统转矩均衡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奇勋 李声晋 +1 位作者 卢刚 张举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3,共7页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作为飞行器舵机集成一体化作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优点,EHA以双余度稀土永磁无刷直流伺服系统作为执行机构提高了舵机工作的可靠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余度运行模式与双余度电机结构特性的比较,确定了系...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作为飞行器舵机集成一体化作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优点,EHA以双余度稀土永磁无刷直流伺服系统作为执行机构提高了舵机工作的可靠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余度运行模式与双余度电机结构特性的比较,确定了系统的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双余度电机电磁转矩纷争产生的原因与后果,提出了以位置交叉反馈与分段线性插值消除转矩纷争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易于工程实现,能消除余度间转矩纷争现象。系统带宽5Hz,满足现代飞行器作动系统的要求,在未来功率电传的飞控系统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度 电动静液压作动器 永磁无刷直流电 伺服系统 转矩纷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智 郭宏 +1 位作者 王大彧 徐金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直接驱动阀(DDV,Direct Drive Valve)伺服系统存在负载扰动和经典的"三环"结构不能满足DDV伺服系统快速性要求的问题,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对位置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电流环两种双闭环系统进行比较,在频域内设计和优化调节... 针对直接驱动阀(DDV,Direct Drive Valve)伺服系统存在负载扰动和经典的"三环"结构不能满足DDV伺服系统快速性要求的问题,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对位置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电流环两种双闭环系统进行比较,在频域内设计和优化调节器的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系统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动态跟踪品质,能有效地克服负载扰动的影响.在系统阻尼系数很小的情况下,位置环+速度环系统的负载适应性更好,位置环+电流环系统快速性更好,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直接驱动阀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的双余度电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世超 石秀华 +1 位作者 崔海英 许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3-226,共4页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故障诊断算法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在对无刷直流电机常见故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5种故障特性,提出1种故障诊断新方法。有针对性地根据统计学方法提取电机运行数...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在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故障诊断算法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在对无刷直流电机常见故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5种故障特性,提出1种故障诊断新方法。有针对性地根据统计学方法提取电机运行数据作为故障征兆。采用3层小波神经网络构成前向网络结构。针对传统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选择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依据的不足,用遗传算法作为网络的样本学习算法,采用染色体编码对小波基函数主要参数和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仿真试验和在微小型水下航行器上的应用表明,该算法具备较好的故障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遗传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余度 无刷直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