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丁斌 王洪刚 +3 位作者 孙海艳 高居荣 张玉喜 李宪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10-1915,共6页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1、Line4、Line10、Line14和Line15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1、Line4、Line10、Line14和Line15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M )染色体构型为2n=22 ,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Line1和Line15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7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10和Line14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4则可能同时存在多种染色体变异;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100个随机引物中,有5个引物S21、S29、S57、S121和S152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双体异附加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及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平路 王洪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35-542,共8页
应用在小麦品种烟农 1 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五个世代群体中直接筛选 2 n=2 2 植株的方法 ,获得 1 1个双体异附加株 ,分别命名为 DAL1、DAL2、……、DAL1 1。双体异附加株的细胞学稳定性较强 ,外源染色体传递频率高。形态学和细胞学鉴... 应用在小麦品种烟农 1 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五个世代群体中直接筛选 2 n=2 2 植株的方法 ,获得 1 1个双体异附加株 ,分别命名为 DAL1、DAL2、……、DAL1 1。双体异附加株的细胞学稳定性较强 ,外源染色体传递频率高。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DAL 1、3、5、6、8、9、1 0、1 1等 8个异附加系中附加的可能是中间偃麦草第 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其中 ,DAL5、9、1 0、1 1是同一种异附加系 ,DAL6和 DAL8为同一种异附加系 ,DAL3可能与之相同 ;DAL1与上述 7个异附加系均不同。DAL2和 DAL4可能分别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 5部分同源群的 1对染色体 ,但二者在形态上存在差异。DAL7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 7部分同源群的 1对染色体。旗叶卷曲是异附加系 DAL 1、3、5、6、8、9、1 0、1 1共有的形态标记。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 双体异附加系 选育 形态学 细胞学鉴定 形态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od同工酶和RAPD标记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平路 王洪刚 刘树兵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利用Sod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DAL1、2、3、4、5、6、7、8、9、10和 11等 11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通过Sod同工酶分析 ,将Sod -Agi1基因定位于中间偃麦草第 2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 ,同工酶标记Sod - 1Rf=0 .35为异... 利用Sod同工酶标记和RAPD标记对DAL1、2、3、4、5、6、7、8、9、10和 11等 11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通过Sod同工酶分析 ,将Sod -Agi1基因定位于中间偃麦草第 2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 ,同工酶标记Sod - 1Rf=0 .35为异附加系DAL1、3、5、6、8、9、10和 11的特有生化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 ,引物OPF16是特异引物 ,为异附加系DAL4、5、9、10和 11所共有。OPF16 560 是DAL5、9、10、11的特异RAPD标记 ,OPF16 12 0 0 是DAL4的特异RAPD标记。综合鉴定结果表明 :DAL1、3、5、6、8、9、10和 11等 8个异附加系中附加的是中间偃麦草第 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DAL5、9、10、11是同一种异附加系 ,附加的异源染色体属于八倍体中 5所携带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 ;DAL6和DAL8为同一种异附加系 ;DAL2和DAL4是不同的异附加系 ,DAL4中附加的是不同于中 2、中 5所携带的中间偃麦染色体组的另外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应用上述遗传标记 ,可以快速地鉴定异附加系DAL1、3、4、5、6、8、9、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同工酶 RAPD标记 鉴定方法 小麦 品种改良 偃麦草 双体异附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偃麦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及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斌 王洪刚 +2 位作者 孙海艳 栾生 高居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 -PAGE和RAPD方法 ,对 5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 (Thinopyrum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 =4 4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 -PAGE和RAPD方法 ,对 5个小麦 -中间偃麦草 (Thinopyrum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 ,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 =4 4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2Ⅱ ,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 ;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 ,Line12和Line13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 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 ,Line5和Line6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 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 ;RAPD分析表明 ,在供试的 80个随机引物中 ,有 2个引物S2 0和S2 1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 ,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偃麦 附加系 细胞学 分子标记 鉴定技术 双体异附加系 根尖细胞 染色体数目 花粉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优良小麦种质系的细胞学和性状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丽君 王洪刚 +1 位作者 孔令让 张德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273-279,共7页
本试验对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12个小麦种质系的细胞学和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12个种质系中,有7个是在小麦中附加了一对堰麦草染色体的双体异附加系,5个为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的遗传... 本试验对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12个小麦种质系的细胞学和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12个种质系中,有7个是在小麦中附加了一对堰麦草染色体的双体异附加系,5个为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的遗传重组体,它们具有抗病、优质、大穗、大粒、矮杆等优良特点,在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系 双体异附加系 遗传重组体 小麦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