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低油菜藏油5号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牛磊 扎西拉宗 +3 位作者 云丹扎西 尼玛卓玛 李娜 闵文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32-32,共1页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人畜均安全的油菜类型为“双低”油菜。“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2%,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适宜西藏高原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藏油5号。1品种介绍藏油5号是西...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人畜均安全的油菜类型为“双低”油菜。“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2%,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适宜西藏高原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藏油5号。1品种介绍藏油5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第一个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藏油5号属于甘蓝型春油菜,全生育期160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低油菜 藏油5号 中晚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双低油菜”主栽品种生产性状比较研究
2
作者 孔宁 崔姗 +2 位作者 江萌 杨攀 徐荣钦 《湖北植保》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在湖北省登记推广的26个双低油菜品种生产性状。结果表明,阳光50、金油杂9号和中油杂41等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性较好,适宜与早稻、再生稻配茬推广;华油杂28、楚杂777、华油杂706、垦油杂30、圣光165R、中油杂39和大地27...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在湖北省登记推广的26个双低油菜品种生产性状。结果表明,阳光50、金油杂9号和中油杂41等品种的早熟性、抗病性较好,适宜与早稻、再生稻配茬推广;华油杂28、楚杂777、华油杂706、垦油杂30、圣光165R、中油杂39和大地279等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较好,适宜湖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圣缘2号、华油杂732、中油杂113和利油杂185等品种的单产高,但抗病性较差,在推广种植时须加强菌核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双低油菜 生产性状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江地区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3
作者 张进山 张晓红 +3 位作者 程驭 吴晨阳 夏慧婷 周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31-3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庐江地区种植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在同一田块、相同播期与播量、肥力水平中等、统一田间管理措施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撒直播模式,对1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沣油737、宁R101、秦优1913、德油728... 为筛选出适宜庐江地区种植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在同一田块、相同播期与播量、肥力水平中等、统一田间管理措施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撒直播模式,对1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沣油737、宁R101、秦优1913、德油728和阳光131这5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理论产量均在3950 kg/hm^(2)以上;阳光131、秦优1913、沣油737和秦优1912这4个品种均有二次分枝,主要得益于种植密度适宜,油菜个体得到充分发育,增加了二次有效分枝数;综合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农艺性状等,沣油737、宁R101和阳光131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株高等适中,丰产性较好,适宜庐江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新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安徽庐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新品种“陕油1309”选育及制种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显兵 邓涛 +1 位作者 马维源 刘绚霞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1期146-148,共3页
为提升油菜产能,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以及油脂加工企业和农户效益,落实国家“稳粮扩豆增油”战略,选育高产抗病优良品种和研发配套制种技术是有效途径。为给双低油菜新品种“陕油1309”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简单介绍“陕油1309”选... 为提升油菜产能,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以及油脂加工企业和农户效益,落实国家“稳粮扩豆增油”战略,选育高产抗病优良品种和研发配套制种技术是有效途径。为给双低油菜新品种“陕油1309”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简单介绍“陕油1309”选育过程,并从严格隔离,筛选制种区;选好苗床,适时播种;防虫追肥,培育壮苗;规范移栽、施肥标准;加强田间管理,偏管父本;适度打顶,辅助化学杀雄等方面总结“陕油1309”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品种选育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杂交种双油195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
5
作者 张书法 曹金华 +4 位作者 张书芬 何俊平 蔡东芳 李莉 朱家成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3期19-20,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植物油食用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作为世界植物油消费大国,消费增速远高于国产植物油产量的增长,造成我国植物油自给率逐年下降。2008―2013年,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下降了6.4个百分点,2012―2013年植物油自给率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植物油食用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作为世界植物油消费大国,消费增速远高于国产植物油产量的增长,造成我国植物油自给率逐年下降。2008―2013年,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下降了6.4个百分点,2012―2013年植物油自给率为35.3%,2020―2021年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下降至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双低油菜 消费需求 自给率 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杂交种GS双油195迟直播增密绿色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
6
作者 张书法 朱家成 +2 位作者 曹金华 蔡东芳 张书芬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3期18-19,共2页
针对近年来受异常气候和前茬作物收获晚的影响,迟播油菜面积增大,缺乏迟直播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造成油菜冻害严重、产量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围绕“绿色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方向,该文研究团队进行了耐迟播品种筛... 针对近年来受异常气候和前茬作物收获晚的影响,迟播油菜面积增大,缺乏迟直播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造成油菜冻害严重、产量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围绕“绿色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以适应机械化收获为方向,该文研究团队进行了耐迟播品种筛选和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晚播情况下双油195表现突出,是一个耐迟播的优良品种;增加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提高产量,而且机械收获效果好,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4万~5万株(适期播种的适宜密度为3万~3.5万株)。基于此,研究制定了双油195精量播种、绿色高效病虫草害、适期机械收获技术等“增密增效适应机械化”迟直播高效生产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油195 双低油菜 绿色高效 机械化生产 精量播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红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84-186,共3页
为增加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双低油菜产量,对双低油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阐述双低油菜种植技术、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中,种植技术包含科学整地、优选品种、播种与密植以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 为增加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双低油菜产量,对双低油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主要阐述双低油菜种植技术、双低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中,种植技术包含科学整地、优选品种、播种与密植以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围绕油菜常见病害和虫害展开讨论,结合病虫害发生特征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种植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壤塘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贵兰 王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3期199-202,206,共5页
壤塘县属于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不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再加上当地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限,农业技术力量薄弱。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延长油菜生长期,提高种植效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油菜的生长习性,介绍了壤塘县双低油菜高产... 壤塘县属于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不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再加上当地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有限,农业技术力量薄弱。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延长油菜生长期,提高种植效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油菜的生长习性,介绍了壤塘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和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及适期收获,以期为广大油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产 栽培技术 四川壤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的制定及评价
9
作者 官春云 陈社员 +8 位作者 王国槐 吴淑珍 刘忠松 刘寿民 张昌持 夏金初 黄桂荪 罗峰 黄崧 《作物研究》 1995年第S1期21-22,共2页
1 情况“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湖南省农业厅粮油生产局和湖南省种子公司联合制定的.1993年完成,1994年通过鉴定,1994年获湖南省标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 1 情况“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湖南省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湖南省农业厅粮油生产局和湖南省种子公司联合制定的.1993年完成,1994年通过鉴定,1994年获湖南省标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系列标准共包括12项标准:(1)单双低油菜品种标准;(2)单双低油菜种子标准;(3)单双低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4)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系列标准 湖南省 标准制定 国家标准 双低油菜品种 双低油菜生产 双低油菜 区域试验 种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阴湿地区双低油菜规范化种植技术
10
作者 胡晓红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2期44-46,共3页
以提高双低油菜种植产量与质量为目标,针对高寒阴湿地区双低油菜规范化种植展开分析。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双低油菜种植经验,介绍了高寒阴湿地区油菜种植现状,从播前准备工作、播种、大田准备、壮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 以提高双低油菜种植产量与质量为目标,针对高寒阴湿地区双低油菜规范化种植展开分析。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双低油菜种植经验,介绍了高寒阴湿地区油菜种植现状,从播前准备工作、播种、大田准备、壮苗移栽、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出发,总结了双低油菜规范化种植要点,以期切实提高双低油菜种植水平,实现经济作物种植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地区 双低油菜 规范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6
11
作者 李云昌 胡琼 +2 位作者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和中油杂11的体会,提出了除了利用黄籽以外,培育大粒和适宜植株形态性状的品种也是提高油菜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初步构建了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形态组成,并基于近年来参加和通过国家区域试验的冬油菜品种含油量变化情况,展望了我国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油量 中油杂8号 中油杂11 生产效益 双低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杜德志 刘青元 +7 位作者 李秀萍 余青兰 傅忠 王瑞生 赵洪朝 唐国永 安风云 王宁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340.1kg/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340.1kg/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89.1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杂交种 青杂3号 选育 品种 种子含油量 芥酸含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郁寅良 吴正贵 +4 位作者 吴玉珍 陆增根 周培南 魏水男 顾福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密度和施肥水平两因子对苏油 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 1)移栽 11.2 5万株 /hm2 、施纯氮 2 70kg/hm2 是适宜苏油 1号的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 ,产量达到 34 5 2 .0kg/hm2 。 ( 2 )产量结构因子以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 密度和施肥水平两因子对苏油 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 1)移栽 11.2 5万株 /hm2 、施纯氮 2 70kg/hm2 是适宜苏油 1号的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 ,产量达到 34 5 2 .0kg/hm2 。 ( 2 )产量结构因子以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其次为千粒重和每角粒数。 ( 3)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加 ,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重与施氮量关系密切 ,但过量施氮则降低千粒重。 ( 4)单位面积分枝数多、分枝角果数多和分枝籽粒多是苏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氮肥 产量 分枝习性 苏油1号双低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湘油15(B.napus)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官春云 李方球 +3 位作者 李栒 陈社员 王国槐 刘忠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5-718,T003,共5页
经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 ,双低油菜湘油 15对菌核病有高抗性。当病原危害后 ,湘油15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迅速升高 ,且维持时间长 ,湘油 15与感病品种 98C4 0和中抗品种中油 82 1杂交后代抗性表现为双亲... 经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和花期带菌牙签鉴定表明 ,双低油菜湘油 15对菌核病有高抗性。当病原危害后 ,湘油15体内酚类物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迅速升高 ,且维持时间长 ,湘油 15与感病品种 98C4 0和中抗品种中油 82 1杂交后代抗性表现为双亲平均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湘油15” B.napus 菌核 病抗性 苗期 菌丝块 接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对“双低油菜”菜苔营养成分及菜籽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孟良 郑琳 +3 位作者 杨安中 牟筱玲 余海兵 邵庆勤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3个"双低油菜"品种菜苔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苔干物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3个"双低油菜"品种菜苔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低油菜苔干物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其化学营养类型属N型,是优质青饲料。品种、密度及品种×播期对菜苔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品种、播期对菜籽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期×密度对菜籽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分析比较发现,中油杂10号、8月28日播种、密度1.2×105株/hm2时饲用营养产量最高,"油饲两用"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菜苔产量 菜籽产量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油饲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系黔油2AB的选育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通强 田筑萍 +2 位作者 黄泽素 魏忠芬 邵明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5期14-18,共5页
黔油2AB是从全国双低名优品种——油研2 号中发现的可遗传不育突变体,采取田间选择与室内品质筛选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连续优异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保持选择,定向培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系,其芥酸含量低于1% ,硫苷含... 黔油2AB是从全国双低名优品种——油研2 号中发现的可遗传不育突变体,采取田间选择与室内品质筛选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连续优异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保持选择,定向培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系,其芥酸含量低于1% ,硫苷含量低于30 μm ol/g,含油量高于40% ;其育性分明,不育性彻底,且不受环境影响;田间长势强,经济性状好,菌核病发生较轻,配合力好。具有较好的研究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不育系 黔油2AB 选育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汉中 刘贵华 +2 位作者 郑元本 王新发 杨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3,共3页
中双9号是采用复合杂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抗菌核病,高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200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菌核病抗性强,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13.31%,比对照中油... 中双9号是采用复合杂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抗菌核病,高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200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菌核病抗性强,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13.31%,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28%;病情指数为6.47,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36%,平均产量2482.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3%。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籽硫甙含量22.69μmol/g,含油量42.0%。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是油菜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育种的优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核病双低油菜 新品种 中双9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诗龙 胡健华 +1 位作者 刘协舫 林国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1-185,共5页
针对双低油菜籽脱皮籽仁在冷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双阶多级压榨的冷榨结构模型,对现有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膛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小型实验型冷榨机。在该机上,对操作工艺参数对脱皮籽仁的冷榨性能的影响进行... 针对双低油菜籽脱皮籽仁在冷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双阶多级压榨的冷榨结构模型,对现有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膛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小型实验型冷榨机。在该机上,对操作工艺参数对脱皮籽仁的冷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榨油机设定在较低转速(11r/min)有利于油料的冷榨,对入榨油料进行适度的调质(水分在6.4%)处理能改善油脂的提取效率,5%以下的仁中含皮率的要求是适宜的。冷榨脱皮菜籽仁的最大料筒温度始终低于70℃,确保了冷榨的需要。所研究的成果将为大型商用冷榨机的开发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脱皮菜籽仁 螺旋榨油机 冷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优质油菜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Ⅱ.红壤区稻田双低油菜中双7号高产施肥 被引量:30
19
作者 郭庆元 李志玉 涂学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江西红壤稻田三熟制条件下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 7号合理配施氮磷钾复混肥 (纯N 2 40kg/hm2 、P2 O56 0kg/hm2 、K2 O 90kg/hm2 和硼砂 15kg/hm2 ) ,有利于提高植株养分含量 ,保持养分平衡 ,增加生物学产量 ,菜籽产量达到 2 437.5kg/hm... 江西红壤稻田三熟制条件下 ,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 7号合理配施氮磷钾复混肥 (纯N 2 40kg/hm2 、P2 O56 0kg/hm2 、K2 O 90kg/hm2 和硼砂 15kg/hm2 ) ,有利于提高植株养分含量 ,保持养分平衡 ,增加生物学产量 ,菜籽产量达到 2 437.5kg/hm2 ,与NK、NP和N等施肥处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双低油菜 施肥 营养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田志宏 刘碧波 +1 位作者 陈诗波 李志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0-22,共3页
以 1 7个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为材料 ,考察了主要经济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及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 ,与角粒数呈... 以 1 7个双低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为材料 ,考察了主要经济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单株产量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及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一、二次有效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 ,与角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一次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经济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