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玉米窄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1
作者
李芦江
陈文生
+2 位作者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进行5轮改良后,虽然每轮减小幅度较小,但累计减少较多。群体基因型数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不同地点改良群体基因型数表现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在改良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改良则可能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式群体改良,对加快改良进程,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提高选择效率都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亲混合选择
遗传多样化
玉米
窄基群体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芦江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0-34,共5页
研究了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和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对2个玉米基础群体P4C0和P5C0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基础群体P4C0,其改良群体P4HSC1、P4MSC1和P4MSC2的单株产量分别比P4C0提高21.64%,10.29%和8.70%,达显著或极显著...
研究了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和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对2个玉米基础群体P4C0和P5C0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基础群体P4C0,其改良群体P4HSC1、P4MSC1和P4MSC2的单株产量分别比P4C0提高21.64%,10.29%和8.70%,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于基础群体P5C0,其改良群体P5HSC1的单株产量比P5C0降低7.53%,达显著水平;改良群体P5MSC1和P5MSC2平均单株产量变化与P5C0相比,分别降低和提高了2.67%和3.65%,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群体,其产量的显著改进伴随着株高和穗位高的显著增加;HS-S2:3轮回选择改良群体,不同基础群体,其产量和株高、穗位高的改良效果不同。两种选择方法改良群体,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但也有部分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或有所增大,群体内仍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以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性状
控制
双亲混合选择
半同胞-S2轮回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玉米窄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1
作者
李芦江
陈文生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07)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1AA10A103-2)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ZA0250)
文摘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进行5轮改良后,虽然每轮减小幅度较小,但累计减少较多。群体基因型数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不同地点改良群体基因型数表现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在改良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改良则可能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式群体改良,对加快改良进程,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提高选择效率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双亲混合选择
遗传多样化
玉米
窄基群体
SSR
Keywords
Biparental mass selection (MS)
Genetic diversity
Maize
Population
SSR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芦江
杨克诚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0-34,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2006BAD13B03)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53)
四川省玉米育种攻关项目
文摘
研究了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和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对2个玉米基础群体P4C0和P5C0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基础群体P4C0,其改良群体P4HSC1、P4MSC1和P4MSC2的单株产量分别比P4C0提高21.64%,10.29%和8.70%,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于基础群体P5C0,其改良群体P5HSC1的单株产量比P5C0降低7.53%,达显著水平;改良群体P5MSC1和P5MSC2平均单株产量变化与P5C0相比,分别降低和提高了2.67%和3.65%,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群体,其产量的显著改进伴随着株高和穗位高的显著增加;HS-S2:3轮回选择改良群体,不同基础群体,其产量和株高、穗位高的改良效果不同。两种选择方法改良群体,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但也有部分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或有所增大,群体内仍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以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性状
控制
双亲混合选择
半同胞-S2轮回
选择
Keywords
Maize
Recurrent selection
Traits
biparental mass selection (MS)
Half-sib-S2 : 3 family combining selection( HS-S2:3 )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玉米窄基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李芦江
陈文生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
李芦江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