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SPME-GC-MS对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志强 陈罗君 +5 位作者 饶雨 徐璐 饶军 雷志勇 张丽 高银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281,共9页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 为探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物质组成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修水县双井银毫、双井绿茶特级、双井绿茶一级和双井绿茶二级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从四个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共鉴定出70种香气物质,主要包括醇类、烯烃类、烷烃类、酯类等化合物。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组成及相对含量均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等级的双井绿茶。不同等级双井绿茶香气差异主要由反式-β-金合欢烯、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茉莉酮、苯乙醇等14种关键化合物差异引起。在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关键香气物质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随着芽叶开展,α-椰油烯、石竹烯及己酸乙酯含量降低,而顺式-3-己烯醇、香叶醇及水杨酸甲酯含量呈增加趋势,芳樟醇、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含量从低到高,随后含量又迅速下降。本文研究了不同等级双井绿茶中香气物质的组成特征及关键香气物质的分布规律,为今后双井绿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绿茶 不同等级 香气物质 顶空固态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修水双井绿茶加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修江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4期44-45,共2页
本文重点论述了江西修水双井绿茶制作过程中各工序控制重点。采摘特级采雨前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二级采节前茶,一级以一芽一叶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约各半。摊青一般约需2-5h,杀青锅温120-150℃,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300... 本文重点论述了江西修水双井绿茶制作过程中各工序控制重点。采摘特级采雨前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二级采节前茶,一级以一芽一叶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约各半。摊青一般约需2-5h,杀青锅温120-150℃,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300-400g。揉捻加压要轻,揉时要短。初焙温度90℃左右,以焙至叶子不粘手为适度。整形搓条锅温60-80℃,团条锅温60℃左右,约八成干时转入提毫。提毫锅温40-50℃,提至白毫显露转入复焙。复焙温度60-70℃,先高后低,焙至含水率5%-6%时下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绿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井绿茶
3
作者 张修林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双井绿茶 茶文化 地茶史 产地 采制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