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于承业 周志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164+171-172,共4页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的方法,通过建立求解地面和井下检波器的峰值频率变化方程组,获得了近地表Q值的解析解。利用大庆油田实际资料对文中方法进行验算的结果表明,算法稳定,计算的表层Q值合理,用反Q滤波可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影响,尤其是对地震信号相位的影响,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品质因子Q 估算 峰值频率 反Q滤波 地震分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昌荣区块地震采集实验研究——基于双井微测井的表层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献华 杨振京 +2 位作者 白良虎 张永生 杨庆华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2,F0003,共5页
该文是在苏北盆地昌荣区块实施三维地震采集之前,对影响采集资料的一些因素所做试验的分析。选择工区内有代表性的两个试验点,利用双井微测井方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近地表为两层结构,确定了虚反射界面的深度;干扰波... 该文是在苏北盆地昌荣区块实施三维地震采集之前,对影响采集资料的一些因素所做试验的分析。选择工区内有代表性的两个试验点,利用双井微测井方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区近地表为两层结构,确定了虚反射界面的深度;干扰波的调查分析为检波器的组合方式提供了依据;利用双井微测井的分析结果,对比不同井深、药量和组合井的试验,给出了适合工作区的激发参数,为野外生产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虚反射界面 激发参数 地震采集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井微测井技术在表层结构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天树 陈宝德 苏德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5期471-474,496,共5页
双井微测井技术是比常规微测井技术和小折射方法更先进的一项新技术。该方法能更准确地为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选择最佳激发岩性和井深,确保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可以得到地震工区内表层速度和厚度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 双井微测井技术是比常规微测井技术和小折射方法更先进的一项新技术。该方法能更准确地为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选择最佳激发岩性和井深,确保野外地震资料采集质量。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可以得到地震工区内表层速度和厚度在横向上和纵向上的变化规律,为地震资料的室内处理提供静校正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大庆油田的地震勘探中,利用数据处理解释和波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对微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最佳激发深度和岩性,并提供了工区的静校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地震资料采集 静校正量 表层速度 测井技术 小折射 地震勘探 激发 学分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在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龚屹 孟庆利 +1 位作者 蓝加达 牟风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85,共7页
表层结构调查的精确度对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表层结构调查手段对于较薄的岩性变化无法准确刻画,而且在特殊地表条件下施工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将光纤传感采集技术应用于表层结构调查中,利用光纤的高空... 表层结构调查的精确度对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有较大影响。目前常用的表层结构调查手段对于较薄的岩性变化无法准确刻画,而且在特殊地表条件下施工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将光纤传感采集技术应用于表层结构调查中,利用光纤的高空间采样率和易于施工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方法的问题。通过检波器采集数据对比验证了光纤采集的可行性。同时,进行了表层速度反演和Q值计算的同点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光纤采集数据比检波器数据识别出更多岩性变化界面。但是光纤数据信噪比低,有效频带范围窄,Q值计算结果不稳定。研究表明,光纤传感采集技术在表层调查应用中有较大的潜力,但是需要更加完善的质控手段提高数据的采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传感(DAS) 表层调查 双井微测井 近地表速度 近地表Q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近地表品质调查的微测井采集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立 刘宜文 +2 位作者 范旭 杨晓海 王晓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常规的双井微测井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调查方法为单井激发、单井接收采集方式,利用相同炮点不同检波点或相同检波点不同炮点初至波的谱比斜率计算地层品质因子,计算过程中无法同时消除炮点和检波点耦合对地层品质因子计算精度的影响。为... 常规的双井微测井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调查方法为单井激发、单井接收采集方式,利用相同炮点不同检波点或相同检波点不同炮点初至波的谱比斜率计算地层品质因子,计算过程中无法同时消除炮点和检波点耦合对地层品质因子计算精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双井激发、井间近地表接收的采集方法,地层品质因子计算时选择两个左右对称的激发点和接收点,分别计算各激发点不同检波点的初至谱比斜率,将其相加得到消除炮检点耦合的谱比斜率。该方法采用S变换计算初至波的瞬时谱,根据谱比对数的斜率和地震波传播时间计算地层品质因子;利用相同炮点、不同检波点的谱比斜率消除炮点耦合的影响,采用炮检点对称互换方法消除检波点耦合的影响。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近地表品质因子反演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地层品质因子 双井微测井 S变换 谱比斜率 炮点耦合 检波点耦合 瞬时谱 对称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虚反射界面的测定及其利用 被引量:43
6
作者 吕公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吕公河 .地震勘探虚反射界面的测定及其利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3) :2 95~ 2 99  地震勘探中 ,表层中的虚反射界面对地震波的激发有较大影响 ,但也是确定炸药震源激发深度的重要依据。本文讨论了虚反射对激发地震波频... 吕公河 .地震勘探虚反射界面的测定及其利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3) :2 95~ 2 99  地震勘探中 ,表层中的虚反射界面对地震波的激发有较大影响 ,但也是确定炸药震源激发深度的重要依据。本文讨论了虚反射对激发地震波频率和能量的影响 ,指出了测定虚反射界面的最佳手段 ,论述了定量确定炸药震源距虚反射界面距离的方法。合理地利用虚反射界面可以达到较好的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波 双井微测井 爆炸半径 地震勘探 虚反射界面 测定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强线性干扰区地震采集方法探讨——南鄱阳凹陷西区地震采集方法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白旭明 李培明 +3 位作者 邢国栋 胡建强 张宇生 张华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针对南鄱阳凹陷西区“千层饼”式的复杂表层结构 ,利用双井微测井的动力学特征 ,确定野外最佳激发井深 ,为野外选取激发井深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直观和经济的方法。此外 ,结合大量的表层结构调查工作 ,提出了真假潜水面这一概念。通过时... 针对南鄱阳凹陷西区“千层饼”式的复杂表层结构 ,利用双井微测井的动力学特征 ,确定野外最佳激发井深 ,为野外选取激发井深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直观和经济的方法。此外 ,结合大量的表层结构调查工作 ,提出了真假潜水面这一概念。通过时频分析和频时分析等量化分析技术 ,进行低信噪比的试验资料的分析 ;利用纯波单炮和优势频带滤波 ,评价单炮记录的资料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潜水面 时频分析 频时分析 优势频带滤波 地震采集方法 低信噪比 强线性干扰区 地震采集方法 南鄱阳凹陷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技术在黑帝庙地区三维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文明 郭东启 +2 位作者 罗春波 卢殿龙 张庆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4-67,共4页
黑帝庙地区表层结构复杂,表层吸收衰减极为严重,地震波的激发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本文针对黑帝庙工区的表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从高密度精细表层调查、激发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采集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采集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 黑帝庙地区表层结构复杂,表层吸收衰减极为严重,地震波的激发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本文针对黑帝庙工区的表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从高密度精细表层调查、激发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采集方法,很好的解决了采集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结构 双井微测井 井深 组合井 黑帝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探区复杂地表区表层调查方法探讨
9
作者 袁胜辉 孙毅 +2 位作者 陈国胜 孙志伦 李彦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勘探程度较高,大多构造油气藏已被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但是冀中地区由于人为改造严重,近地表存在潜水面漏斗现象;二连探区地表类型多样,山前冲积扇叠置,存... 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勘探程度较高,大多构造油气藏已被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但是冀中地区由于人为改造严重,近地表存在潜水面漏斗现象;二连探区地表类型多样,山前冲积扇叠置,存在速度反转现象,导致表层结构异常复杂。复杂的表层对激发参数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导致复杂的静校正问题。2003—2004年应用复杂区小折射观测系统的快速优选,深井微测井调查技术、因地制宜的表层调查方式优选技术;基于表层动力学特征的调查技术等,基本搞清了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复杂的表层结构特征和表层动力学特征,为后续的逐点设计激发参数改善激发效果和提高静校正精度,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表层结构 激发岩性 双井微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