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双二维镜像法计算模型
1
作者 赵志刚 王凯 +2 位作者 陈天缘 苏楠 巩业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715-5727,共13页
高频变压器漏感是影响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和功率传输特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利兹线绕组复杂的绞合结构使得变压器漏感精确计算面临挑战。由于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过程中对漏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有限元法需要对利... 高频变压器漏感是影响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和功率传输特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利兹线绕组复杂的绞合结构使得变压器漏感精确计算面临挑战。由于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过程中对漏感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有限元法需要对利兹线绕组进行精细化建模,对计算机硬件成本要求高,计算耗时长,因此目前常采用解析计算法。基于一维磁场假设的解析计算法虽然能快速计算变压器漏感,但忽略了绕组端部效应和内、外磁心窗口磁场强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此该文建立一种基于镜像原理的双二维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解析计算模型,在考虑内、外磁心窗口磁场强度分布差异的同时,兼顾绕组的端部效应和频变特性。最后,绕制了三台不同型号的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实现圆形和矩形利兹线绕组高频变压器漏感的精确、高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变压器 利兹线 漏感 双二维模型 镜像法 频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布式气隙磁集成结构及其漏感精确建模
2
作者 刘开元 沈湛 +3 位作者 陈武 徐志科 王跃茵 金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5-5270,I0027,共17页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耗高等问题。为此,文中研究一种磁芯中柱设置分布式气隙的磁集成结构,建立其励磁电感解析模型,对分立磁件方案、传统磁集成方案与所提结构进行系统比较,并制作样机证明所提结构具有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此外,为准确计算该结构漏感并在优化设计中实现漏感精准控制,提出基于双二维法的漏感建模方法。首先,针对所提结构建立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双二维计算模型,为考虑三维下气隙扩散磁通影响,提出气隙修正系数以改进双二维计算精度;其次,针对影响漏感因素进行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以此进行归一化处理及参数扫描;然后,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漏感计算模型;最后,通过3台样机测试,验证漏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磁集成技术 分布式气隙 漏感精确建模 双二维有限元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页岩油开发试验钻井设计优化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智光 潘荣山 +5 位作者 苑晓静 常雷 李继丰 朱健军 赵英楠 邵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190,共10页
古龙页岩油与国内外陆相页岩油相比,陆相淡水沉积环境的青山口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较高,且多孔多缝,呈纹层状结构,易发生层间散裂、性脆,易吸水膨胀垮塌,独特的地质特性给古龙页岩油钻井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钻井过程中容易出现井壁失稳... 古龙页岩油与国内外陆相页岩油相比,陆相淡水沉积环境的青山口组黏土矿物体积分数较高,且多孔多缝,呈纹层状结构,易发生层间散裂、性脆,易吸水膨胀垮塌,独特的地质特性给古龙页岩油钻井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钻井过程中容易出现井壁失稳、井漏、摩擦阻力大、钻井周期长等钻井技术难题,从平台井部署、井身结构、井眼轨道、提速技术、钻井液、固井等方面开展优化技术研究,创新采用了“双二维”轨道模型、“一趟钻”技术、油基钻井液、多级固井顶替等一系列新技术。结果表明:与GYP1井相比,试验区的平均钻井速度从11.44 m/h提高至27.75 m/h、水平段固井质量优质率从71.51%提升至86.27%,平均钻井周期从108.17 d缩短至26.82 d。研究成果为古龙页岩油实现储量动用最大化、施工效率最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古龙页岩油立体化、规模化、效益化开发奠定了基础,对推进中国陆相页岩油技术革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钻井设计 一体化 双二维”轨道模型 “一趟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yclic behavior of double sand lenses and corresponding liquefaction-induced soil settlement 被引量:2
4
作者 Y.PASHANG PISHEH S.M.MIR MOHAMMAD HOSSEI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liquefaction mechanism of double sand len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il deformation due to the cyclic loading. Moreov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liquefaction mechanism of double sand len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il deformation due to the cyclic loading. Moreove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input loading data a parametr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ssential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soil settlement, and so the vari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splacements was mainly examined. At las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analyses of double sand lenses and a continuous sand layer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 estimating method proposed by ISHIHARA and YOSHIMINE. The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s due to liquefaction of the continuous sand layer in both numerical and the estimating method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and are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double sand le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ACTION ground failure cyclic loading double sand lenses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