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引弧时间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华学明 吴毅雄 +1 位作者 张勇 付延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699,703,共4页
通过分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引弧过程中焊丝与工件接触处的加热过程,建立了GMAW接触引弧时间预测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引弧时间不仅与焊丝的热性能和电性能有关,而且与焊丝直径、引弧电流和... 通过分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引弧过程中焊丝与工件接触处的加热过程,建立了GMAW接触引弧时间预测计算模型,并实验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引弧时间不仅与焊丝的热性能和电性能有关,而且与焊丝直径、引弧电流和接触电压有关;基于预测模型计算的引弧时间与实验所得引弧时间基本一致,该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认识GMAW引弧机制以及对焊接电源引弧阶段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气体保护 时间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弧长和熔滴尺寸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涛 桂卫华 王随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5-220,共6页
采用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对弧长和决定熔滴尺寸的焊接电流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调节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和送丝速度,使焊接过程中电流和弧长保持在设定值上,使得每个脉冲周期熔化的焊丝体积相等,保证每个周期中熔滴尺寸在脉冲产生之前... 采用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对弧长和决定熔滴尺寸的焊接电流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调节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和送丝速度,使焊接过程中电流和弧长保持在设定值上,使得每个脉冲周期熔化的焊丝体积相等,保证每个周期中熔滴尺寸在脉冲产生之前均匀一致。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可以实现控制对象的输出跟随参考模型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熔化气体保护 解耦控制 长和熔滴尺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加磁场偏摆TIG电弧实现焊缝的跟踪控制
3
作者 岳建锋 陈豪杰 +2 位作者 邢恩成 周浩 黄军芬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
针对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过程中由于钨极与工件的距离短,摆动焊接时钨针与工件易发生干涉碰撞导致钨针受损的问题,通过外加横向交变磁场作用于TIG电弧,使电弧发生柔性偏摆,实现焊枪中心偏差信号提取;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 针对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过程中由于钨极与工件的距离短,摆动焊接时钨针与工件易发生干涉碰撞导致钨针受损的问题,通过外加横向交变磁场作用于TIG电弧,使电弧发生柔性偏摆,实现焊枪中心偏差信号提取;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TIG焊弧压信号的良好去噪,通过去噪后的弧压信号可获得焊缝坡口的位置特征信息;利用弧压信号的左右区间积分差值法,建立焊枪位置偏差数学模型;利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现TIG焊接过程中焊枪的稳定纠偏和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焊缝偏差准确地识别与补偿,TIG焊接效率与焊缝跟踪精度明显提升,最大误差控制在0.25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 弧焊跟踪 横向磁场 信号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丝单弧脉冲GMAW熔滴过渡行为与焊缝成形分析
4
作者 李志勇 王勇 +3 位作者 张杰 韩涛 李朋 张光先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6,共9页
基于现有双丝焊接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双丝单弧焊接方法,该方法焊接系统由单电源、单送丝机、单焊枪组成,双丝在电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形成单电弧和“共熔滴”,有效解决了传统双丝焊存在的电弧干扰问题,还显著拓宽了气保焊焊接电... 基于现有双丝焊接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双丝单弧焊接方法,该方法焊接系统由单电源、单送丝机、单焊枪组成,双丝在电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形成单电弧和“共熔滴”,有效解决了传统双丝焊存在的电弧干扰问题,还显著拓宽了气保焊焊接电流的可用上限.采用高速摄像和信息同步装备,分析了双丝间距对熔滴过渡行为及焊缝形貌的影响,并通过调整焊接波形参数,对熔滴过渡行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焊接电流485 A时,随着双丝间距增大,熔滴过渡的形式由一脉一滴向两脉一滴、多脉一滴转变,过渡频率逐渐降低,焊接过程稳定性变差.当间距2.8 mm时,通过调节波形参数优化了过渡行为,使得焊接电流增加到598 A,此条件下焊缝截面呈现出“碗状”形态,熔敷效率约为14.1 Kg/h,通过控制双丝间距与电流,可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成形系数的解耦调节,为焊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丝单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 双丝间距 波形控制 熔滴过渡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直接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涛 桂卫华 王随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7,共3页
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是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焊接过程的主要状态变量,决定了熔滴的过渡过程、热量输入和焊缝成形.文中在分析GAMW焊接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直接自适应控制算... 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是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焊接过程的主要状态变量,决定了熔滴的过渡过程、热量输入和焊缝成形.文中在分析GAMW焊接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直接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调节焊接电源输出电压和送丝速度的大小,使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能跟踪参考模型的输出.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难以检测的电弧长度,建立了电弧长度估计模型,实现了对电弧长度的软测量.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弧长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气体保护 直接自适应控制 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旁路耦合电弧GMAW高速焊接工艺 被引量:5
6
作者 石玗 薛诚 +1 位作者 钟浩 樊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0-53,共4页
介绍了单旁路耦合电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DE-GMAW)方法的原理和系统组成,由于旁路电弧的分流作用使得电弧压力和母材热输入显著降低,从而有利于高速焊接过程.通过实验对比了单旁路耦合电弧和传统GMAW方法在高速焊接时的效果.结果表明... 介绍了单旁路耦合电弧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DE-GMAW)方法的原理和系统组成,由于旁路电弧的分流作用使得电弧压力和母材热输入显著降低,从而有利于高速焊接过程.通过实验对比了单旁路耦合电弧和传统GMAW方法在高速焊接时的效果.结果表明:两者在焊接总电流相同的条件下,单旁路耦合电弧GMAW方法能获得更高的焊接速度和良好的焊缝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旁路耦合电弧 熔化气体保护电弧焊 高速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电弧形态及伏安特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洪海涛 韩永全 +1 位作者 童嘉晖 庞世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69,131-132,共5页
试验使用VPPA-MIG复合焊方法对铝合金进行对接试验.通过高速摄像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复合电弧形态和伏安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磁场间的耦合作用,在VPPA正极性阶段电弧相互排斥,反极性阶段相互吸引,采取外加横向交变磁场,电弧摆动幅度明显减... 试验使用VPPA-MIG复合焊方法对铝合金进行对接试验.通过高速摄像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复合电弧形态和伏安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磁场间的耦合作用,在VPPA正极性阶段电弧相互排斥,反极性阶段相互吸引,采取外加横向交变磁场,电弧摆动幅度明显减小.由于MIG焊电弧的存在,等离子电弧伏安特性发生了改变.弧柱气氛更容易电离,使得等离子电弧电压下降.等离子电流较小时,电弧电压随MIG焊电流的增加而降低;等离子电流较大时,随着MIG焊电流进一步增加,电弧电压降低程度有所减少.试验结果为实现厚板铝合金高效焊接及其电弧耦合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等离子-熔化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电弧形态 伏安特性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电弧弧长自适应T-S模糊观测器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哲 廖晓钟 沙德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1-1175,共5页
通常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自适应观测器时,要求系统满足Kalman-Yakubovitch-Popov(KYP)定理的约束.因此,通过增加辅助变量放宽了约束条件,对未知参数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观测器,用来观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弧长.在焊... 通常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自适应观测器时,要求系统满足Kalman-Yakubovitch-Popov(KYP)定理的约束.因此,通过增加辅助变量放宽了约束条件,对未知参数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观测器,用来观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弧长.在焊枪到工件的距离未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获得弧长变化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 自适应观测器 长观测 熔化气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W-P频率特性复合弧长适应控制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华学明 李芳 +1 位作者 陆志强 吴毅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56,共4页
为了提高GMAW-P焊接弧长控制的调节速度,减少弧长调节过程中脉冲频率、焊接电流的波动范围,提出了基于DSP数字控制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电源采用频率-特性复合弧长适应控制法.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实时采集电弧电压信号、焊接电流信号,当... 为了提高GMAW-P焊接弧长控制的调节速度,减少弧长调节过程中脉冲频率、焊接电流的波动范围,提出了基于DSP数字控制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电源采用频率-特性复合弧长适应控制法.在焊接过程中通过实时采集电弧电压信号、焊接电流信号,当弧长发生扰动时,在当前脉冲周期内,以基值时间和给定电压为控制量,从而保证在弧长调节过程中脉冲频率的变化较小.台阶试验和爬坡试验表明,此控制方法的弧长调节过程快速、稳定,焊接电流、脉冲频率波动范围小,焊机具有良好的弧长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熔化气体保护 长控制 焊接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弧脉冲MIG焊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分析
10
作者 卢立晖 曹晨光 +2 位作者 张立华 石玗 樊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6,106,共5页
双弧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dual-arc pulsed MIG welding)是一种低能量输入的焊接方法,针对其过程中存在的主旁弧脉冲电流波形匹配以及耦合电弧稳定性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核心的嵌入式控制策略.... 双弧脉冲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dual-arc pulsed MIG welding)是一种低能量输入的焊接方法,针对其过程中存在的主旁弧脉冲电流波形匹配以及耦合电弧稳定性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控制核心的嵌入式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弧脉冲MIG焊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可以通过编程灵活实现脉冲电流波形的时序控制和焊接过程控制的各种算法,并进行了铝合金-镀锌钢平板堆焊试验,在较低能量输入时得到了良好的焊缝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双弧脉冲MIG焊的控制要求,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进行,焊接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熔化惰性气体保护 低能量焊接 嵌入式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误差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甘世明 韩永全 陈芙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3,131,共7页
为提高焊接残余应力钻孔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需分析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依据误差传递理论推导了由应变误差与释放系数误差传递给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并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一条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链.以2A12高强铝... 为提高焊接残余应力钻孔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需分析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依据误差传递理论推导了由应变误差与释放系数误差传递给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公式,并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因素建立了一条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误差链.以2A12高强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板材为试验对象,定量分析了误差链中的弹性模量误差、贴片误差和应变读数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最终结果中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由弹性模量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中的相对误差均很小;由贴片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和Φ角中的相对误差在贴片24 h后均降为0%;由应变取值时间误差传递到残余应力σ_1,σ_2和Φ角中的相对误差在应变释放150 min后均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法 误差 性等离子-熔化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模量变化的7A52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残余应力测试 被引量:7
12
作者 甘世明 韩永全 +1 位作者 陈芙蓉 李小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7,23,I0002,共7页
采用虚拟仪器和NI数据采集卡搭建了一种以小孔法为核心的残余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7A52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为降低弹性模量误差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实测复合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弹性模量,拟合弹性模量随测量... 采用虚拟仪器和NI数据采集卡搭建了一种以小孔法为核心的残余应力测试系统,分析了7A52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为降低弹性模量误差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实测复合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弹性模量,拟合弹性模量随测量点位置变化的曲线来修正弹性模量误差.针对10 mm厚7A52铝合金板材,完成了VPPA-MIG复合焊接残余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两侧各区域上的残余应力分布基本关于焊缝对称,熔合区出现最大拉应力,最大横向残余应力σy与纵向残余应力σx分别为118和223 MPa.从熔合区至热影响区,残余应力均为拉应力,逐渐减小且高于焊缝中心的残余应力.与单MIG焊相比,复合焊的最大横向残余应力与纵向残余应力大于MIG焊,但高应力区比MIG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等离子-熔化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弹性模量 残余应力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780高强度钢MAG焊搭接接头的组织和拉剪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鹏飞 熊威 +2 位作者 汤超 王丽鹏 卢振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24,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热输入时DP780钢板熔化极活性气体(MAG)保护焊搭接接头的组织和拉剪强度,并对其拉剪断裂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热输入在93~205J·mm-1范围内,接头的强度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焊接...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热输入时DP780钢板熔化极活性气体(MAG)保护焊搭接接头的组织和拉剪强度,并对其拉剪断裂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热输入在93~205J·mm-1范围内,接头的强度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焊接热输入较低时,接头上熔合区出现夹杂物聚集,减小了接头的有效承载面积,成为接头力学薄弱区;焊接热输入较高时,接头下板热影响区的马氏体分解,强度下降;接头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断裂都属于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钢 熔化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显微组织 断裂机理 拉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下GMAW电信号关联维数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晓成 李志勇 +1 位作者 郭勇 李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8,116,共4页
GMAW焊接过程的非线性决定了其混沌特性,关联维数是对动力系统混沌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主要指标.文中采用相空间重构方法,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对GMAW焊接过程中电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改变焊接电压、焊接电流、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研... GMAW焊接过程的非线性决定了其混沌特性,关联维数是对动力系统混沌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主要指标.文中采用相空间重构方法,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对GMAW焊接过程中电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改变焊接电压、焊接电流、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研究不同参数下弧焊过程的混沌特性.结果表明,GMAW焊接过程的混沌现象,不仅存在于短路过渡当中,也存在于滴状过渡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关联维数随焊接参数的变化规律,认为关联维数可作为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价的依据,即关联维数越小,焊接过程越稳定,焊接工艺参数越优化.上述判据对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的工艺优化试验,焊接过程稳定性监控提供了混沌判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熔化气体保护电弧焊 关联维数 焊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指数刻画短路过渡GMAW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彪 向远鹏 +1 位作者 曾敏 黄石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7,16,共4页
基于不同焊接速度下短路过渡熔化极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接电流时间序列,利用Takens相空间重构技术和Lyapunov指数的Wolf算法,分析评估了焊接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表明,当焊接过程的稳定程度较高时,最大Lyapunov指数较小... 基于不同焊接速度下短路过渡熔化极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接电流时间序列,利用Takens相空间重构技术和Lyapunov指数的Wolf算法,分析评估了焊接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表明,当焊接过程的稳定程度较高时,最大Lyapunov指数较小;而当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状态变动迅速时,最大Lyapunov指数相应较大;因此最大Lyapunov指数和焊接过程稳定性成负相关关系,可以将其作为刻画短路过渡熔化极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稳定性的一种新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熔化气体保护电弧焊 焊接电流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试验法测试焊接残余应力机理分析及模型参数估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世明 徐艳文 +1 位作者 韩永全 翟之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40,I0005,共8页
为避免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不利影响,保证其可靠性,需要探究残余应力分布.模态试验法因具有快速和无损的特点,逐渐应用于残余应力测试.为实现模态试验法测试焊接残余应力,通过振动理论分析了模态试验法的机理,获得了薄板焊件中残余应... 为避免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不利影响,保证其可靠性,需要探究残余应力分布.模态试验法因具有快速和无损的特点,逐渐应用于残余应力测试.为实现模态试验法测试焊接残余应力,通过振动理论分析了模态试验法的机理,获得了薄板焊件中残余应力与固有频率的关系;薄板焊件中的残余拉应力使固有频率减小,残余压应力使固有频率增大.在此基础上,将钻孔法和模态试验相结合,借助数据拟合的方法,估计了模态试验法测试6 mm 7A52铝合金试板VPPA-MIG(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metal inert gas)复合焊接残余应力的模型参数,确立了固有频率与残余应力的数值关系.依据确立的数值关系,测得了7A52铝合金试板在不同复合焊接参数下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各区域的残余应力分布特征与钻孔法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偏差在4%范围之内,估计出的模型参数能够保证模态试验法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实现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快速和无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试验 残余应力 固有频率 模型参数估计 性等离子-熔化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能量对Nd:YAG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威 林尚扬 +1 位作者 王旭友 雷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92,共4页
针对低碳钢材料,通过改变加入的激光功率来研究激光能量因素对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条件下的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存在最佳的激光功率范围,并不是加入的激光功率越... 针对低碳钢材料,通过改变加入的激光功率来研究激光能量因素对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成形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条件下的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接过程稳定性,存在最佳的激光功率范围,并不是加入的激光功率越大,焊接过程越稳定;从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焊缝成形和焊接过程稳定性角度,按照加入的激光能量大小,可以把激光-短路MAG复合热源分为小功率激光能量稳定电弧阶段、过渡阶段和大功率激光能量增加熔深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从熔滴受力角度分析了激光能量因素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电弧焊 复合热源焊接 熔化气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时间对7A52铝合金VPPA-MIG焊接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芙蓉 刘成豪 李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3,I0003,共6页
为研究超声冲击处理时间对7A52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单位面积的焊接接头进行2.5,5,10,15,30和75 min的超声冲击处理.通过观察接头的表面形貌,并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分析超声冲击处理时间对接头的影... 为研究超声冲击处理时间对7A52铝合金VPPA-MIG复合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单位面积的焊接接头进行2.5,5,10,15,30和75 min的超声冲击处理.通过观察接头的表面形貌,并对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分析超声冲击处理时间对接头的影响.结果表明,7A52铝合金焊接接头超声冲击处理后,接头表面得到了明显强化,在超声冲击时间15 min时焊缝表面晶粒大小达到26.28 nm;在超声冲击时间75 min时焊缝表面硬度为138.8 HV,比原始焊缝显微硬度提高了36.3%;超声冲击处理30 min时残余压应力最大,为243.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铝合金 性等离子-熔化气体保护复合焊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焊过程中热输入对DL510超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扬 王金凤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焊接5 mm厚的DL510超高强钢(1 500 MPa级),研究了热输入量对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边焊边锤击的方式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热输入在43~70 kJ/cm范围内,均能获得成型良好的... 采用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焊接5 mm厚的DL510超高强钢(1 500 MPa级),研究了热输入量对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边焊边锤击的方式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热输入在43~70 kJ/cm范围内,均能获得成型良好的焊接接头;锤击时间低于20 min时,随着锤击时间延长,接头抗拉强度不断提升,但锤击时间超过20 min后,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变化不大;随着热输入增加,焊接接头晶粒明显长大;热输入为70 kJ/cm时,粗晶区出现少量细小粒状贝氏体组织,焊接接头韧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焊接 热输入 显微组织 焊接接头 接头组织 超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聚变堆用奥氏体不锈钢MAG焊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
20
作者 孙振超 李鹏远 +5 位作者 张腾 陈辉 许丹 邓华林 康道安 罗蓉蓉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对聚变堆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夏比冲击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EDS分析等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聚变堆用316LN奥氏体不锈钢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在液氮温度下进行夏比冲击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EDS分析等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析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873K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焊缝金属冲击韧性,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焊缝金属逐渐出现沿着晶界分布的析出物,韧性逐渐下降。断口均为延性断裂,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韧窝变浅、数量变少。韧窝底部存在球状析出和不规则状析出,球状析出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不因热处理温度而变化,不规则析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多。焊材中的Mo含量过高导致焊缝金属中Mo在晶界大量偏聚,促进了σ相的析出,当σ相在晶界形成连续分布后,焊缝金属冲击韧性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316LN 热处理 冲击韧性 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