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海滨
刘儒昞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以适应新质生...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以“大学-企业-政府”外三螺旋为培养主体、“德-能-行”内三螺旋为培养目标的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最后从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等七方面构建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三螺旋
模型
审计人才
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协同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三螺旋模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华祖林
郭鑫
+1 位作者
杨勇
储晨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根据双三螺旋理论模型,解析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外螺旋要素,构建了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内部三螺旋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工程素养的外部三螺旋,阐明了这些螺旋要素之间...
根据双三螺旋理论模型,解析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外螺旋要素,构建了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内部三螺旋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工程素养的外部三螺旋,阐明了这些螺旋要素之间的互馈与耦合机制,提出了提升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最后以河海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介绍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双三螺旋
模型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陶威
郭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9,共10页
科技领军人才对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三螺旋模型引入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尝试构建以“大学-产业-政府”为外三螺旋、以“知识-能力...
科技领军人才对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三螺旋模型引入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尝试构建以“大学-产业-政府”为外三螺旋、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内三螺旋的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对未来技术人才内外三螺旋各构成要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该体系具有多元性、一致性、独立性、联动性等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从遵循生态化教育理念、促进“学产政”有效衔接、以人才发展需求协同推进培养主体行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技术人才
大学-产业-政府
知识-能力-素质
双三螺旋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金融危机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妍
宫长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78-182,共5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状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融资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首次应用双"三螺旋"模式,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科...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状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融资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首次应用双"三螺旋"模式,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发展。在创新三螺旋模式中,大学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推手,在融资三螺旋模式中,银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柱。在这两个模式中,政府在各要素之间起到平衡作用,实现两个三螺旋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双三螺旋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海滨
刘儒昞
机构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3SQGL02)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粤教高函[2020]20号)。
文摘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质生产力对审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以“大学-企业-政府”外三螺旋为培养主体、“德-能-行”内三螺旋为培养目标的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最后从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等七方面构建了“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三螺旋
模型
审计人才
培养模式
“政产学研”协同
协同育人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dual triple helix model
audit talent
training model
Government-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三螺旋模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华祖林
郭鑫
杨勇
储晨雪
机构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3,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互构视角下高水平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路径与协同运维机制研究”(编号:JGKT22_A005)。
文摘
根据双三螺旋理论模型,解析并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影响实践创新能力的内外螺旋要素,构建了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的内部三螺旋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与工程素养的外部三螺旋,阐明了这些螺旋要素之间的互馈与耦合机制,提出了提升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最后以河海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介绍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双三螺旋
模型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4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陶威
郭哲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9,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师资历互认的变革逻辑与制度设计”(21YJC880025)。
文摘
科技领军人才对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设立未来技术学院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三螺旋模型引入未来技术人才培养领域,尝试构建以“大学-产业-政府”为外三螺旋、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内三螺旋的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对未来技术人才内外三螺旋各构成要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该体系具有多元性、一致性、独立性、联动性等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从遵循生态化教育理念、促进“学产政”有效衔接、以人才发展需求协同推进培养主体行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构建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未来技术人才
大学-产业-政府
知识-能力-素质
双三螺旋
培养体系
Keywords
Future technical talents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Knowledge-ability-quality
Double triple helix
Cultivation system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金融危机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妍
宫长亮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银行发展研究部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78-182,共5页
文摘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状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融资是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首次应用双"三螺旋"模式,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发展。在创新三螺旋模式中,大学是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推手,在融资三螺旋模式中,银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柱。在这两个模式中,政府在各要素之间起到平衡作用,实现两个三螺旋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双三螺旋
银行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 S&T enterprises
triple helix model
innovation
financing
bank
university
government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双三螺旋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王海滨
刘儒昞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双三螺旋模型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华祖林
郭鑫
杨勇
储晨雪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三螺旋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陶威
郭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球金融危机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刘妍
宫长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